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芋〈平〉-原文
(一)上主宽缓肠胃,去死肌,令脂肉悦泽。〔卷·心〕
(二)白净者无味,紫色者良,破气。煮汁饮之止渴。十月已后收之,曝干。冬蒸服则不发病,余外不可服。〔卷·嘉〕
(三)又,和(鲫鱼、鲤)鱼煮为羹,甚下气,补中焦(良。久食),令人虚,无气力。此物但先肥而已。〔卷·嘉〕
(四)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腻衣,能洁白(如玉)。〔卷·嘉〕
(五)又,煮汁浴之,去身上浮气。浴了,慎风半日许。〔证·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芋〈平〉-译文
(一)上主宽缓肠胃,去除死肉,使脂肪和肌肉变得润泽。〔卷·心〕
(二)白色的没有味道,紫色的质量好,能破除体内的积气。煮汁饮用可以解渴。从十月开始收获,晒干。冬天蒸煮后服用不会发病,其他时间不可服用。〔卷·嘉〕
(三)另外,将鲫鱼或鲤鱼和鱼一起煮成汤,非常有助于排气,能补中焦(很好。长期食用),但会让人感到虚弱,没有力气。这种食物只是先变得肥美而已。〔卷·嘉〕
(四)另外,煮芋头汁可以用来清洗油腻的衣服,能使衣服洁白如玉。〔卷·嘉〕
(五)另外,用煮好的汁液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浮气。洗澡后,要小心风邪大约半天左右。〔证·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芋〈平〉-注解
上主:古代对神明的尊称,上主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医神或医学的权威。
宽缓:使…舒缓,这里指使肠胃功能得到舒缓。
肠胃: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胃和肠。
去死肌:去除身体中的老化或死亡的肌肉组织。
令脂肉悦泽:使脂肪和肌肉变得光滑润泽。
白净:颜色洁白,这里指某些食物的颜色。
无味:没有味道,指食物没有特别的味道。
紫色:颜色呈紫色,这里指某些食物的颜色。
良:好的,优质的。
破气:指食物能破除体内郁积的气。
煮汁:将食物煮制后得到的液体。
饮之止渴:饮用这种液体可以解渴。
十月已后:农历十月之后,即冬季来临之后。
收之:收集,保存。
曝干:将东西放在阳光下晒干。
冬蒸服:在冬天通过蒸煮的方式服用。
发病:引起疾病。
和:搭配,这里指将不同的食材混合。
鲫鱼:一种淡水鱼类,常见于中国。
鲤:一种淡水鱼类,与鲫鱼类似。
羹:一种带汤的食品,通常由肉或蔬菜制成。
下气:指食物有降气的作用,即能帮助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补中焦:补充中焦(中医术语,指脾胃)的功能。
虚:虚弱,没有力气。
生芋:芋头,一种常见的块茎植物。
垢腻:污垢和油腻。
洁白:非常干净、纯净,颜色像玉一样白。
如玉:像玉石一样,形容非常美丽、纯净。
浮气:指身体表面的不洁之气。
慎风:小心风邪,即避免受到风邪的侵袭。
半日许:大约半天的时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芋〈平〉-评注
(一)上主宽缓肠胃,去死肌,令脂肉悦泽。〔卷·心〕
此句出自《黄帝内经》中的心卷,描述了上主(即上药)对人体的益处。‘宽缓肠胃’指的是药物能够舒缓肠胃的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去死肌’则是指药物可以消除身体上的陈旧组织,促进新陈代谢。‘令脂肉悦泽’则表明药物能够使脂肪和肌肉保持健康状态,具有美容养生的作用。这句话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关于调和脾胃、强身健体的理念,强调了药物对人体整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白净者无味,紫色者良,破气。煮汁饮之止渴。十月已后收之,曝干。冬蒸服则不发病,余外不可服。〔卷·嘉〕
此句出自《神农本草经》中的嘉卷,讲述了一种植物的药用价值。‘白净者无味’表明这种植物的颜色为白色,味道不浓。‘紫色者良’则说明紫色品种的这种植物药效较好。‘破气’是指这种植物具有破除体内气滞的作用。‘煮汁饮之止渴’说明其汁液可以用来解渴。‘十月已后收之,曝干’是关于这种植物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冬蒸服则不发病,余外不可服’则是对其使用时间的限制,冬季服用可以避免发病,其他季节则不宜服用。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对植物药性的认识和使用方法,强调了季节和药效之间的关系。
(三)又,和(鲫鱼、鲤)鱼煮为羹,甚下气,补中焦(良。久食),令人虚,无气力。此物但先肥而已。〔卷·嘉〕
此句出自《食疗本草》中的嘉卷,介绍了鱼类与食物搭配的食疗方法。‘和鲫鱼、鲤煮为羹’是指将鲫鱼和鲤鱼与某些食材一起煮成羹。‘甚下气’说明这种食物有助于下行气机,缓解气滞。‘补中焦(良。久食)’表明这种食物对中焦(脾胃)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长期食用有益健康。‘令人虚,无气力’则是对过量食用这种食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此物但先肥而已’是对这种食物特性的总结,强调其首要作用是增肥。这句话体现了古代食疗文化中关于食物相配和营养平衡的观念。
(四)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腻衣,能洁白(如玉)。〔卷·嘉〕
此句同样出自《食疗本草》中的嘉卷,介绍了芋头汁液的用途。‘煮生芋汁’是指将芋头榨汁。‘可洗垢腻衣’说明这种汁液可以用来清洗衣物上的污垢和油腻。‘能洁白(如玉)’则形容其清洁效果极佳,能够使衣物变得洁白如玉。这句话展示了古代对芋头汁液清洁作用的认知,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五)又,煮汁浴之,去身上浮气。浴了,慎风半日许。〔证·嘉〕
此句出自《食疗本草》中的证卷,描述了某种汁液沐浴的疗效。‘煮汁浴之’是指用这种汁液沐浴。‘去身上浮气’说明沐浴后可以去除身体上的不适感。‘浴了,慎风半日许’是对沐浴后注意事项的说明,提醒人们在沐浴后要避免受风,以免引起不适。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对沐浴疗法的重视,以及对其注意事项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