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原文

(一)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临死∶取叶十斤,细切。以水三石三斗,煮如饧,去滓。通寒温,空心服一升,虫即下。至重者再服,仍通宿勿食,来日平明服之。〔证〕

(二)患痔∶常取 竹叶煮汁澄清。常用以作饭。〔证〕

(三)又,患热黄、五痔∶捣汁顿服一升,重者再服。〔证〕

(四)丹石发,冲眼目肿痛∶取根一握,洗。捣以少水,绞取汁服之。若热肿处,捣根茎敷之。〔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译文

(一)如果得了蛔虫引起的心痛,脸色发青,口中流出泡沫,临近死亡时:取十斤叶子,细细切碎。用三石三斗水,煮成像糖浆一样,去掉杂质。不论冷热都可以服用,空腹时喝一升,蛔虫就会排出。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再服一次,并且整夜不要进食,第二天早上再服用。〔证〕

(二)患有痔疮:经常取竹叶煮汁,使其澄清。经常用来做饭。〔证〕

(三)还有,患有热病引起的黄疸、五痔:榨取汁液,一次顿服一升,病情严重的可以再服一次。〔证〕

(四)服用丹石(一种药物)后眼睛发炎,眼睛肿胀疼痛:取一把根,洗净。用少量水捣碎,绞取汁液服用。如果肿胀的地方很热,可以将根茎捣碎敷在患处。〔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注解

蛔虫心痛:蛔虫心痛,指因蛔虫引起的腹痛,古时称为心痛,因为蛔虫在肠道中活动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面青:面青,指脸色发青,通常是由于身体缺氧或气血不畅引起的。

口中沫出:口中沫出,指口中有泡沫流出,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

临死:临死,指临近死亡的状态。

叶:叶,指植物的叶子,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草药的叶子。

细切:细切,指将草药的叶子切成很细的小片。

水三石三斗:水三石三斗,指三石三斗的水,石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煮如饧:煮如饧,指煮到像饧(一种粘稠的食品)一样。

去滓:去滓,指过滤掉煮药后的残渣。

通寒温:通寒温,指根据季节或个人体质的变化调整药液的温度。

空心服一升:空心服一升,指空腹时服用一升药液。

虫即下:虫即下,指服用后蛔虫会排出体外。

至重者再服:至重者再服,指病情严重的人需要再次服用。

仍通宿勿食:仍通宿勿食,指在服用药物期间要禁食。

来日平明服之:来日平明服之,指第二天早上再服用。

患痔:患痔,指患有痔疮。

竹叶:竹叶,指竹子的叶子,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竹叶。

煮汁澄清:煮汁澄清,指将竹叶煮成汁并过滤掉杂质。

热黄:热黄,指因热病引起的黄疸。

五痔:五痔,指五种不同类型的痔疮。

捣汁顿服一升:捣汁顿服一升,指将草药捣碎后一次性服用一升汁液。

丹石发:丹石发,指因服用丹药(古代的药物)而引起的身体不适。

冲眼目肿痛:冲眼目肿痛,指眼睛因药物反应而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根:根,指植物的根部,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草药的根部。

洗:洗,指用清水清洗草药。

绞取汁服之:绞取汁服之,指将草药捣碎后挤压出汁液并服用。

捣根茎敷之:捣根茎敷之,指将草药的根茎捣碎后敷在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评注

(一)此段古文描述了一种治疗蛔虫病的方剂。‘蛔虫心痛’指的是蛔虫引起的腹痛,面青可能是由于蛔虫引起的消化不良导致的面色不佳,口中沫出则可能是因为蛔虫在肠道中活动导致消化液逆流。治疗方法是使用十斤竹叶,细切后用水煮成类似饴糖的浓汁,去渣后,根据患者体质寒温,空腹服用一升。此法能够使蛔虫排出体外。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再次服用,并要求患者一夜间不进食,第二天清晨再服用。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代中医对于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也体现了对于药物剂量的精确控制。

(二)此段古文讲述的是使用竹叶煮汁来治疗痔疮的方法。‘患痔’指的是患有痔疮,‘常取竹叶煮汁澄清’表明竹叶煮汁需要经过澄清处理,去除杂质,以确保药效。‘常用以作饭’说明这种竹叶煮汁不仅用于治疗,还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代中医的预防保健观念,强调食物与药物的结合。

(三)此段古文提到了使用竹叶汁治疗热病和痔疮的方法。‘患热黄、五痔’中的热黄可能是指黄疸病,五痔则是指痔疮。治疗方法是捣汁顿服一升,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再次服用。这里再次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调整用药量。

(四)此段古文描述了使用丹石根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丹石发’可能是指丹石引起的眼部疾病,‘冲眼目肿痛’则是指眼部肿胀疼痛。治疗方法是取丹石根一握,洗净后捣碎,用少量水绞取汁液服用。如果眼部有热肿,则将根茎捣碎敷在患处。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医的内外兼治原则,既通过口服药物,又通过外敷来治疗疾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竹(蓄)》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2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