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原文

(一)上功体与石蜜同也。

多食令人心痛。

养三虫,消肌肉,损牙齿,发疳。

不可多服之。

〔卷·嘉·证〕

(二)又,不可与鲫鱼同食,成疳虫。

〔卷·嘉〕

(三)又,不与葵同食,生流。

〔嘉〕

(四)又,不可共笋食之,(使)笋不消,成症病心腹痛。

(身)重不能行履。

〔卷·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译文

(一)上等的功效与石蜜相似。但过多食用会让人感到心痛。还会滋养寄生虫,消耗肌肉,损伤牙齿,引发疳积。因此不应过量服用。(出自《卷·嘉·证》篇)

(二)另外,不能与鲫鱼一起食用,否则会生疳虫。(出自《卷·嘉》篇)

(三)还有,不能与葵菜一起食用,否则会生流食症。(出自《嘉》篇)

(四)另外,不能与竹笋一起食用,否则竹笋难以消化,会导致症瘕病和心腹痛。身体沉重,无法行走。(出自《卷·嘉》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注解

上功体:指具有很高功效的药物或食物,这里指的是石蜜。

石蜜:古代对蜂蜜的称呼,也称为蜜糖,是一种甜味食品,具有滋补作用。

心痛:指心脏部位的疼痛,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养三虫:指食物中可能滋养了三种寄生虫,这里指的是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

消肌肉:指消耗肌肉,可能导致肌肉减少。

损牙齿:指损害牙齿,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或疼痛。

发疳:疳指小儿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表现为消瘦、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

不可多服之:指不宜过量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鲫鱼:一种淡水鱼类,营养丰富,但与某些食物同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成疳虫:指与鲫鱼同食可能导致的寄生虫病。

葵:一种植物,其种子可食用,但与某些食物同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生流:指产生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笋:指竹子的嫩芽,可食用,但与某些食物同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症病:指疾病,这里特指消化系统疾病。

心腹痛:指心脏和腹部疼痛,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身重不能行履:指身体沉重,无法行走,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评注

(一)上功体与石蜜同也。多食令人心痛。养三虫,消肌肉,损牙齿,发疳。不可多服之。

此段文字出自古代医学文献,作者通过对比上功体与石蜜,指出两者相似之处。上功体,即指某些具有滋补功效的食物,而石蜜,即蜂蜜,两者都被认为具有滋养身体的作用。然而,作者紧接着指出,过量食用上功体,就如同过量食用石蜜一样,会导致心痛,这是由于上功体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此外,上功体还会滋养三虫,即寄生虫,导致肌肉消瘦,牙齿受损,以及疳积病的发生。这些描述体现了古代对食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深刻认识,强调了食物的适量原则,以及过量食用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二)又,不可与鲫鱼同食,成疳虫。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食物相克的概念。古代医学认为,某些食物之间不宜同食,否则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此处指出,上功体与鲫鱼同食,会导致疳虫病。疳虫病是一种由于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种食物相克的观点反映了古代对食物与疾病关系的理解,以及预防疾病的方法。

(三)又,不与葵同食,生流。

这句话再次强调了食物相克的重要性。葵,即向日葵,与上功体同食,可能会导致流鼻血。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代对食物与人体生理反应的观察,以及对食物禁忌的总结。

(四)又,不可共笋食之,(使)笋不消,成症病心腹痛。(身)重不能行履。

此段文字描述了上功体与笋同食的禁忌。古代医学认为,两者同食会导致笋在体内不消化,进而引发心腹痛,甚至身体沉重,无法行走。这反映了古代对食物消化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以及对食物搭配的讲究。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沙糖〈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