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原文

(一)桑椹∶性微寒。

食之补五脏,耳目聪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

〔心〕

(二)桑根白皮∶煮汁饮,利五脏。

又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嘉〕

(三)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

〔嘉〕

(四)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

柴∶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

〔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译文

(一)桑椹:性质微寒。食用可以滋补五脏,使耳目变得聪明,对关节有益,调和经脉,畅通血气,增强精神。

(二)桑根白皮:煮汁饮用,对五脏有益。也可以加入散剂中使用,能排除各种风气和水气。

(三)桑叶:经过炙烤后煎煮饮用可以解渴,方法和泡茶一样。

(四)桑皮:煮汁可以染成褐色,颜色持久不褪。柴火燃烧后的灰烬,用水浸泡后得到的汁液可以用于炼制五金,用于家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注解

桑椹: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中医中,桑椹被认为具有补益作用,能够滋补五脏,增强耳目功能,润滑关节,调和经脉,畅通血气,提升精神。

性微寒:指桑椹的性味偏凉,中医认为寒性食物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体内有热的人食用。

补五脏:中医术语,指桑椹能够滋补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

耳目聪明:指桑椹有助于提高听力和视力。

利关节:指桑椹有助于关节的健康,缓解关节疼痛。

和经脉:指桑椹有助于调和人体的经络系统。

通血气:指桑椹有助于畅通血液循环,增强气血。

益精神:指桑椹有助于提升精神状态,使人精神饱满。

桑根白皮:桑树的根皮,中医中常用于药用,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等功效。

煮汁饮:将桑根白皮煮成汁液后饮用。

利五脏:指桑根白皮有助于调理五脏的功能。

风气水气:中医术语,指风气和水湿之气,桑根白皮被认为可以排除这些不良的气。

桑叶:桑树的叶子,中医中常用于药用,具有清热、润肺、明目等功效。

炙:指用火烤炙。

煎饮之止渴:将桑叶煎煮后饮用,可以起到解渴的作用。

一如茶法:指饮用桑叶煎煮的汁液的方法和饮用茶一样。

桑皮:桑树的树皮,可用于制作染料,也可用于药用。

染褐色:指桑皮可以用来染成褐色。

久不落:指染成的颜色持久,不易褪色。

柴:指木柴,燃烧后的灰烬。

烧灰淋汁:将木柴燃烧后得到的灰烬用水淋取汁液。

入炼五金家用:指将这种汁液用于炼制五金工具或家用物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评注

(一)桑椹∶性微寒。食之补五脏,耳目聪明,利关节,和经脉,通血气,益精神。

此句描述了桑椹的药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桑椹,又称桑果,性味甘寒,入心、肝、肾三经。中医认为,桑椹具有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的作用。‘补五脏’指的是桑椹能够滋养心、肝、脾、肺、肾五脏,增强人体整体机能。‘耳目聪明’表明桑椹对听觉和视觉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利关节,和经脉’说明桑椹有助于关节活动,调和经络,对于筋骨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血气,益精神’则指出桑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精神状态,对于疲劳、失眠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整句体现了中医对食物与药物关系的深刻认识,强调了食物的药用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桑根白皮∶煮汁饮,利五脏。又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

桑根白皮,即桑树的根皮,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此句说明了桑根白皮的两种使用方法。首先,‘煮汁饮’是指将桑根白皮煮制成汁液,饮用可以调和五脏,对于五脏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次,‘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表明桑根白皮可以制成散剂,用于治疗由风气和水气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风湿、水肿等。这里的‘风气水气’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人体内因外邪侵袭或内伤导致的病理产物,桑根白皮通过其药性能够化解这些病理产物,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

桑叶,是桑树的叶子,具有多种用途。此句描述了桑叶的一种食用方法。‘炙’是指将桑叶烤熟,‘煎饮之’则是指将烤好的桑叶煎煮成汁液饮用。桑叶煎汁具有止渴的作用,其饮用方法与茶相似,体现了古人对日常饮食中药物应用的智慧。桑叶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柴∶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

此句分别描述了桑皮和桑柴的用途。桑皮,即桑树的树皮,具有染色的功能。‘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说明将桑皮煮制成汁液后,可以用来染色,染出的颜色稳定,不易褪色。这在古代染色技术中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桑柴,则是桑树的枝条,可以用来燃烧。‘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表明将桑柴烧成灰后,通过淋汁可以得到一种溶液,这种溶液可以用于炼制五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这两句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应用和利用,体现了古人在生活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桑》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6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