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

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原文

(一)主谷痢、泄精。

东行根治白虫蛔虫。

〔证〕

(二)主止消渴。

好睡,不可多食。

〔嘉·证〕

(三)又,林檎味苦涩、平,无毒。

食之闭百脉。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译文

(一)主治谷痢和泄精的症状。向东走可以根治白虫和蛔虫。(证)

(二)主治止消渴。喜欢睡觉,不可多吃食物。(嘉·证)

(三)另外,林檎的味道苦涩、性质平和,没有毒性。食用它可以封闭百脉。(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注解

主谷痢:主谷痢指的是这种草药或食物可以治疗谷痢,谷痢是一种古代医书中描述的疾病,可能是由于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腹泻。

泄精:泄精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精液流失,也可能是指腹泻。在中医中,泄精有时与肾虚有关。

东行:东行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向东寻找或向东移动,可能是描述治疗方法或草药的来源。

根治:根治意味着彻底治疗,根除疾病。

白虫蛔虫:白虫和蛔虫都是指寄生虫,白虫可能是指肠道寄生虫,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

止消渴:止消渴指的是治疗消渴症,消渴症在中医中通常是指糖尿病或类似的疾病,症状包括口渴、多饮、多尿。

好睡:好睡指的是喜欢睡觉,可能是指患者有嗜睡的症状。

不可多食:不可多食意味着不要过量饮食,可能是指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量。

林檎:林檎是一种水果,类似于苹果。

味苦涩:味苦涩描述了林檎的味道,苦涩是一种味道描述,通常与某些草药或食物的特性有关。

平:平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林檎的性质平和,不会引起身体不适。

无毒:无毒意味着林檎没有毒性,可以安全食用。

闭百脉:闭百脉是一个中医术语,指的是通过某种方法或食物来封闭或调节身体的脉络,以达到治疗目的。这里的闭百脉可能是指食用林檎后对身体脉络有某种调节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评注

(一)此句出自古代医书,描述了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谷痢、泄精’指的是主要的症状为谷痢和泄精,即消化不良和腹泻。‘东行根治白虫蛔虫’则是指治疗方法,东行可能指的是东方的某种草药或者治疗方法,根治白虫蛔虫则是指治疗寄生虫病。‘证’字在这里表示这是对症状的描述或是对治疗方法的记录。从专业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症状的观察和对治疗方法的尝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疾病治疗的局限性。

(二)此句继续描述了一种疾病及其治疗方法。‘主止消渴’表明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消渴,即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好睡,不可多食’则是建议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并限制饮食。‘嘉·证’中的‘嘉’可能表示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证’再次表示这是对症状和治疗的描述。从专业角度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症状的关注,并尝试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来辅助治疗。

(三)此句介绍了林檎这种水果的药用价值。‘林檎味苦涩、平,无毒’描述了林檎的味道和性质,苦涩的味道和平衡的性质表明它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用效果,而无毒则说明它相对安全。‘食之闭百脉’则是指食用林檎可以关闭人体的百脉,这里的‘百脉’可能指的是全身的脉络,‘闭’可能是指缓解或者调节。‘证’字再次表明这是对林檎药用价值的记录。从专业角度出发,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医学对食物药用的探索,以及通过食物来辅助治疗疾病的方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林檎〈温〉》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5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