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修园(约公元4世纪),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的《食疗本草》结合了药物和食材的疗效,为古代中医药学和营养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食疗本草》是一本关于食物和药物疗效的书籍,详细记录了多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作用。书中结合了食材的属性与药物的药效,提出了如何通过食疗来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它为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生活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决明子〈平〉-原文
(一)叶∶主明目,利五脏,食之甚良。
〔证〕
(二)子∶主肝家热毒瓦斯,风眼赤泪。
每日取一匙, 去尘埃,空腹水吞之。
百日后,夜见物光也。
〔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决明子〈平〉-译文
(一)叶子:能够明目,对五脏有益,食用它非常良好。
(二)种子:主要治疗肝家热毒瓦斯,以及风眼赤泪。每天取一勺,去除尘埃,空腹时用水吞服。一百天后,夜晚可以看到物体的光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决明子〈平〉-注解
叶:指植物的叶子,在这里特指某种植物的叶子,通常指的是可以食用的叶类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植物的叶子都有药用价值,常被用于食疗或药用。
主:在这里是“主要”的意思,表示某种功效或作用是主要的。
明目:指增强视力,改善眼睛健康。
利五脏:指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都有益处,即对全身的内部器官都有好处。
食之甚良:指食用这种植物叶子非常有益,是一种好的食物选择。
证:在这里指的是对某种功效或效果的证明或验证。
子:指植物的种子,这里特指某种植物的种子,可能具有药用价值。
肝家热毒瓦斯:肝家,指肝脏及其相关的生理功能;热毒瓦斯,可能是指体内积聚的热毒和湿气。这里指的是由肝脏引起的体内热毒和湿气。
风眼赤泪:风眼,指由风邪引起的眼部疾病;赤泪,指眼泪呈红色,是眼部疾病的症状。
每日取一匙:每天取一勺,这里可能是指取一定量的药物或食物。
去尘埃:指去除尘埃,可能是指清洁或净化。
空腹水吞之:空腹时用水吞服,这是一种传统的服用药物或食物的方法,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吸收其功效。
百日后:经过一百天后,这里可能是指服用某种药物或食物一段时间后的效果。
夜见物光也:夜晚可以看到物体的光线,这里可能是指视力有所改善,能够看到原本看不清的物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食疗本草-卷上-决明子〈平〉-评注
(一)叶∶主明目,利五脏,食之甚良。〔证〕
此句出自古代医学文献,对叶子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描述。‘叶’在此处指的是某种植物的叶子,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指如枸杞叶、桑叶等具有明目功效的植物。‘主明目’表明这种叶子具有治疗视力模糊、眼疾等作用,‘利五脏’则说明其对人体内脏器官有益,能够调和五脏功能。‘食之甚良’是对这种叶子食用效果的肯定,认为其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益处。‘证’字在此处可能表示证据、证明,意味着这种说法有医学实践或文献记载作为依据。
(二)子∶主肝家热毒瓦斯,风眼赤泪。每日取一匙, 去尘埃,空腹水吞之。百日后,夜见物光也。〔证〕
此句继续描述了某种植物的种子(‘子’)的药用功效。‘主肝家热毒瓦斯’指出这种植物的种子主要用于治疗肝热、热毒等病症,‘风眼赤泪’可能是指因风热引起的眼部疾病,如红眼病等。‘每日取一匙’说明使用这种种子的方法,即每日服用一定量的种子,‘去尘埃’可能是指将种子研磨或处理干净,避免杂质。‘空腹水吞之’描述了服用种子的方式,即在空腹时用水吞服。‘百日后,夜见物光也’则是对长期服用这种种子后效果的描述,暗示服用一段时间后,夜晚视力有所改善,能够看到物体发出的光芒。‘证’字再次表明这种说法有医学实践或文献记载作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