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

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原文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

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

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

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

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

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

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馎糟。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

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

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

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

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译文

琴对应瑟,剑对应刀,地面遥远对应天空高远。

峨冠(高冠)对应博带(宽带),紫绶(紫色的带子)对应绯袍(红色的袍子)。

煮不同的好茶,喝香醇的酒,老虎和犀牛对应猿猴。

武士练习骑射,乡村妇女忙于养蚕抽丝。

秋雨中的淇澳河岸上的竹子,春风中两岸的武陵桃花。

螺形的发髻颜色浓重,楼外远处的山高达千仞;溪中的春水像鸭头一样碧绿,水面只有半篙深。

刑罚对应奖赏,贬斥对应赞扬,破旧的斧头对应出征的战袍。

梧桐树对应橘柚,酸枣树和荆棘对应蓬蒿。

雷焕的剑,吕虔的刀,橄榄对应葡萄。

一间的书舍很小,百尺高的酒楼很高。

李白擅长作诗时经常握笔,刘伶喜欢喝酒经常喝得烂醉。

礼节区分尊卑,面向北方的众多星星常常明亮闪烁;势力决定高低,朝向东方的万水自然滔滔。

瓜对应果,李子对应桃子,犬子(谦称自己的儿子)对应羊羔。

春分对应夏至,谷水对应山涛。

双凤的翅膀对应九牛的毛,君主安逸对应臣子劳苦。

水流无限宽广,山峦高耸多余。

雨打在村童新牧的斗笠上,灰尘落在边关将领旧征袍上。

英俊的士人做官,荣耀地排在鹓鸿(鸟名)的行列中;忠诚的臣子报效国家,发誓竭尽犬马之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注解

琴:古代一种弦乐器,常用于弹奏古曲,象征着高雅和修养。

瑟:古代一种弦乐器,与琴类似,常用于合奏,象征着和谐。

剑:古代一种长刃武器,象征着勇敢和力量。

刀:古代一种短刃武器,用于近战,象征着实用。

地迥:形容地域辽阔,远离。

天高:形容天空高远。

峨冠:古代士人戴的帽子,高而尖,象征着尊贵。

博带:宽带,古代士人腰间所佩,象征着身份。

紫绶:古代官员的官印带,紫色的绶带,象征着高官厚禄。

绯袍:红色的袍子,古代官员的官服颜色之一,象征着地位。

煎异茗:煮制不同种类的茶。

酌香醪:倒酒,醪是一种酒。

虎兕:虎和犀牛,比喻凶猛。

猿猱:猿猴,比喻敏捷。

武夫:擅长武艺的人。

攻骑射:擅长骑马和射箭。

野妇:乡村妇女。

务蚕缫:从事养蚕和缫丝的工作。

秋雨一川淇澳竹:秋雨中的淇澳地区竹子,淇澳是古代地名。

春风两岸武陵桃:春风中武陵地区的桃花,武陵是古代地名。

螺髻:古代妇女的发髻,形状像螺。

青浓:颜色深沉。

楼外晚山千仞:楼外远处的山高耸入云。

鸭头绿腻:像鸭头一样的绿色,形容水色。

溪中春水半篙:溪中的春水只到半篙深。

刑:惩罚,古代的法律手段。

赏:奖赏,古代的奖励手段。

贬:降低官职或地位。

褒:赞扬或提升官职或地位。

破斧:破损的斧头,比喻破旧或无用。

征袍:征战的战袍,比喻战功。

梧桐:一种树木,常用于比喻高洁或英雄。

橘柚:柑橘和柚子,比喻美好或珍贵。

枳棘:酸枣和荆棘,比喻艰难或危险。

蓬蒿:蓬草和蒿草,比喻荒凉或贫瘠。

雷焕剑:传说中的宝剑,雷焕是古代人物。

吕虔刀:传说中的宝刀,吕虔是古代人物。

橄榄:一种果实,比喻珍贵或美好。

葡萄:一种果实,比喻甘甜或丰富。

一椽书舍小:一间小书屋,椽是房屋的横梁。

百尺酒楼高:一百尺高的酒楼,形容其高。

李白能诗时秉笔:李白擅长作诗,秉笔是指拿着笔。

刘伶爱酒每馎糟:刘伶喜欢喝酒,馎糟是指酒糟。

礼别尊卑:通过礼仪来区分尊卑。

拱北众星常灿灿:面向北方,星星常常明亮。

势分高下:根据势力来区分高低。

朝东万水自滔滔:朝向东方,大江大河滚滚向前。

瓜对果:瓜和果,比喻事物的两面。

李对桃:李子和桃子,比喻相似的事物。

犬子对羊羔:狗的孩子和羊的孩子,比喻不同的事物。

春分对夏至:春季的中间和夏季的中间,比喻时间的分割。

谷水对山涛:山谷中的水流和山中的波浪,比喻不同的景象。

双凤翼:凤凰的翅膀,比喻高贵或美好。

九牛毛:九头牛的毛,比喻极多。

主逸对臣劳:君主安逸和臣子辛劳,比喻地位的不同。

水流无限阔:河流宽广无边。

山耸有余高:山峦高耸,超出预期。

雨打村童新牧笠:雨点打在村童的新牧笠上。

尘生边将旧征袍:灰尘落在边塞将领的旧战袍上。

俊士居官:英俊的士人担任官职。

荣引鹓鸿之序:荣耀地引导像鹓鸟和鸿雁一样有序的行列,比喻官场中的显赫。

忠臣报国:忠诚的臣子为国家效力。

誓殚犬马之劳:发誓尽犬马之劳,比喻全力以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评注

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

此句通过对仗工整,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琴瑟和鸣,象征着和谐与美好;剑刀相对,则暗示了武力的存在。地迥天高,形容了天地之广阔;峨冠博带,描绘了士人的风度;紫绶绯袍,展现了官场的尊贵。这些对比,既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生活百态。煎茗酌酒,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虎兕猿猱,则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物。武夫骑射,展现了武士的勇猛;野妇蚕缫,则反映了农妇的辛勤。这些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

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

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秋雨淇澳竹,春风武陵桃,描绘了四季更替中的美景。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形象地描绘了楼外景色的壮丽;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则生动地描绘了溪水的清澈。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刑赏分明,体现了法律的威严;贬褒有别,反映了道德的评判。破斧征袍,描绘了战争中的英勇;梧桐橘柚,枳棘蓬蒿,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态。

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雷焕剑吕虔刀,体现了文人的武艺;橄榄葡萄,反映了饮食文化。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描绘了文人的生活环境。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馎糟。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人格。李白刘伶,分别代表了诗酒风流的形象;礼别尊卑,拱北众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势分高下,朝东万水,则反映了自然界的高低起伏。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应关系。瓜果李桃,代表了植物的果实;犬子羊羔,则反映了动物的生育。春分夏至,谷水山涛,则描绘了季节变化和地理景观。

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对应关系。双凤翼九牛毛,描绘了动物的形态;主逸臣劳,反映了君臣关系。水流山耸,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

此句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英雄人物。雨打村童,尘生边将,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俊士居官,忠臣报国,则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爱国情怀。鹓鸿之序,犬马之劳,则描绘了他们的忠诚与奉献。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四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3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