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十蒸-原文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
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
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鹍鹏。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
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
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
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縢。
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对同登。
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
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
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
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十蒸-译文
新的与旧的相对,下降的与上升的相对,白色的狗与苍鹰相对。粗布头巾与草制的手杖相对,山涧的流水与池塘的冰相对。张设捕兔的网,挂上捕鱼的网,燕子与鹍鹏相对。炉中煎药的火,窗下读书的灯。织布时梭子飞舞像舞动的凤凰,画屏上误画的笔触像飞舞的苍蝇。宴请客人时,刘公在座上满满地斟上三杯高雅的酒;迎接仙人汉帝,宫中高高地插上九盏明亮的灯。
儒家学者与士人相对,佛教徒与僧侣相对,表面上的朋友与内心的朋友相对。春天将尽与夏天衰老相对,夜晚安睡与清晨起床相对。千里马与九霄的鹏鸟相对,彩霞与云雾相对。冬天的雪堆积在阴冷的岭上,春天的冰融化在池塘中。亚父愤怒地用玉斗撞地,周公发誓用金縢封存。将军元晖,不要怪别人嘲笑他是饿虎;侍中卢昶,难以逃脱世人称他为饥鹰。
规矩与墨线相对,墨与绳相对,独自行动与一同攀登相对。吟诵与讽咏相对,拜访朋友与寻找僧侣相对。风绕着房屋,水包围着山陵,紫色的天鹅与苍鹰相对。鸟儿因寒冷在夜晚惊飞,鱼儿因温暖在春天的冰上跃出。扬子江中飞出白凤凰,何郎鼻子上聚集着青蝇。大鲤鱼跃出池塘,翻动了几层密集的水草;狂猿在山涧中饮水,攀挂在百尺高的垂藤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十蒸-注解
新对旧:比喻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降对升:比喻地位或等级的下降与上升,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变化。
白犬对苍鹰:比喻不同类型或特点的事物,这里指白色的狗与苍鹰,分别代表温顺与凶猛。
葛巾对藜杖:葛巾,用葛麻制成的头巾;藜杖,用藜木制成的拐杖。比喻简朴与清贫。
涧水对池冰:涧水,山涧中的流水;池冰,池塘中的冰。比喻自然景观的对比。
张兔网,挂鱼罾:张兔网,设网捕兔;挂鱼罾,挂网捕鱼。比喻捕猎或捕捉。
燕雀对鹍鹏:燕雀,小鸟;鹍鹏,大鸟。比喻小与大的对比。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炉中煎药火,指在炉中煎药时用的火;窗下读书灯,指在窗下读书时用的灯。比喻勤奋与学习。
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织锦逐梭成舞凤,指织锦时梭子飞舞如同凤凰;画屏误笔作飞蝇,指画屏时误笔如同飞蝇。比喻技艺的高超与失误。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宴客刘公,指刘公设宴款待客人;满斟三雅爵,指斟满三杯高雅的酒;迎仙汉帝,指迎接仙人;高插九光灯,指宫中高挂九盏明灯。比喻盛大的宴会与迎接仙人的仪式。
儒对士,佛对僧:儒,儒家;士,士人;佛,佛教;僧,僧侣。比喻不同的思想体系与宗教信仰。
面友对心朋:面友,表面上友好的人;心朋,内心真正的朋友。比喻表面与内心的不同。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春残,春天即将结束;夏老,夏天衰老;夜寝,夜晚睡觉;晨兴,早晨起床。比喻季节的变化与日夜的更替。
千里马,九霄鹏:千里马,指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九霄鹏,指能够飞上九霄的鹏鸟。比喻卓越的人才。
霞蔚对云蒸:霞蔚,彩霞的浓重;云蒸,云雾蒸腾。比喻自然景观的美丽。
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寒堆阴岭雪,指寒冷的冬天,阴岭上堆满了雪;春泮水池冰,指春天到来,水池中的冰开始融化。比喻季节的变化。
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縢:亚父,古代人物;愤生撞玉斗,指愤怒地撞击玉斗;周公,古代人物;誓死作金縢,指发誓用金縢保护。比喻忠诚与牺牲。
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将军元晖,指元晖将军;饿虎,比喻凶猛且饥饿的人;侍中卢昶,指卢昶侍中;饥鹰,比喻贪婪且饥饿的人。比喻人物的凶猛与贪婪。
规对矩,墨对绳:规,圆规;矩,曲尺;墨,墨斗;绳,绳子。比喻标准与工具。
独步对同登:独步,独自行走;同登,一同登高。比喻单独行动与集体行动。
吟哦对讽咏:吟哦,吟诵;讽咏,讽诵。比喻吟诵与吟咏。
访友对寻僧:访友,拜访朋友;寻僧,寻找僧侣。比喻结交朋友与寻求精神寄托。
风绕屋,水襄陵:风绕屋,风绕着房屋;水襄陵,水漫过山陵。比喻自然现象。
紫鹄对苍鹰:紫鹄,紫色的鸿鹄;苍鹰,苍色的鹰。比喻不同类型或特点的事物。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鸟寒惊夜月,指寒冷的夜晚鸟儿惊飞;鱼暖上春冰,指温暖的春天鱼儿上冰。比喻季节的变化。
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扬子,古代人物;白凤,白色的凤凰;何郎,古代人物;青蝇,苍蝇。比喻人物与动物。
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巨鲤跃池,指大鲤鱼跃出池塘;颠猿饮涧,指猿猴在山涧中饮水;密藻,密集的水草;垂藤,垂挂的藤蔓。比喻自然景观与动物行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十蒸-评注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
此句通过对立与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新旧更替、高低差异的自然规律。‘新’与‘旧’、‘降’与‘升’分别代表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而‘白犬’与‘苍鹰’则通过动物的形象,突显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与地位差异,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强调顺应自然、接受变化的重要性。
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对比。‘葛巾’与‘藜杖’代表了简朴与自然,‘涧水’与‘池冰’则分别代表了流动与静止,生机与寒冷。通过这样的对比,传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及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鹍鹏。
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张兔网’与‘挂鱼罾’是捕猎的象征,‘燕雀’与‘鹍鹏’则代表了不同大小的鸟类。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尊重,以及大小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
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
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日常生活与修养的结合。‘炉中煎药火’代表了养生与治疗,‘窗下读书灯’则代表了知识与学习。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生活中既要注重身体健康,也要追求精神富足。
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
此句通过艺术创作的比喻,展现了技艺的精湛与失误。‘织锦’与‘画屏’分别代表了手工艺与绘画,‘舞凤’与‘飞蝇’则通过动物的形象,表达了技艺的精湛与不足。
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插九光灯。
此句通过描绘宴客与迎仙的场景,展现了社会等级与仪式感。‘宴客’与‘迎仙’分别代表了世俗与宗教,‘三雅爵’与‘九光灯’则通过酒器与灯具的象征,展现了宴会与仪式的奢华与庄重。
儒对士,佛对僧,面友对心朋。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阶层与信仰。‘儒’与‘士’、‘佛’与‘僧’分别代表了儒家与佛教,‘面友’与‘心朋’则分别代表了外在关系与内心情感。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春残对夏老,夜寝对晨兴。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变化与日常生活的节奏。‘春残’与‘夏老’分别代表了春季的结束与夏季的到来,‘夜寝’与‘晨兴’则分别代表了夜晚的休息与清晨的觉醒。这样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
千里马,九霄鹏,霞蔚对云蒸。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能力与景象。‘千里马’与‘九霄鹏’分别代表了速度与高度,‘霞蔚’与‘云蒸’则分别代表了霞光与云雾。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寒堆阴岭雪,春泮水池冰。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气候特征。‘寒堆阴岭雪’代表了冬季的寒冷与雪景,‘春泮水池冰’则代表了春季的温暖与冰雪融化。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
亚父愤生撞玉斗,周公誓死作金縢。
此句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与气节。‘亚父愤生撞玉斗’与‘周公誓死作金縢’分别代表了项羽与周公的忠诚与刚烈,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
将军元晖,莫怪人讥为饿虎;侍中卢昶,难逃世号作饥鹰。
此句通过人物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不同性格与命运。‘将军元晖’与‘侍中卢昶’分别代表了英勇与狡猾,‘饿虎’与‘饥鹰’则通过动物的形象,强调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与命运走向。
规对矩,墨对绳,独步对同登。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规’与‘矩’、‘墨’与‘绳’分别代表了规则与工具,‘独步’与‘同登’则分别代表了独立与从众。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个人与社会、规则与自由之间的复杂关系。
吟哦对讽咏,访友对寻僧。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文化活动与人际交往。‘吟哦’与‘讽咏’分别代表了诗歌的吟诵与吟咏,‘访友’与‘寻僧’则分别代表了人际交往与宗教信仰。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与人际关系的丰富性。
风绕屋,水襄陵,紫鹄对苍鹰。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现象与动物形象。‘风绕屋’与‘水襄陵’分别代表了风与水的动态,‘紫鹄’与‘苍鹰’则分别代表了鸟类。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自然界的活力与生物的多样性。
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鸟寒惊夜月’与‘鱼暖上春冰’分别代表了鸟类与鱼类在不同季节的适应,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扬子口中飞白凤,何郎鼻上集青蝇。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遇。‘扬子’与‘何郎’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人物,‘飞白凤’与‘集青蝇’则分别代表了吉祥与不祥。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多变。
巨鲤跃池,翻几重之密藻;颠猿饮涧,挂百尺之垂藤。
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巨鲤’与‘颠猿’分别代表了鱼类与猿类,‘跃池’与‘饮涧’则分别代表了它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