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八庚-原文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
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
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
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
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
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
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
金匼匝,玉瑽琤,玉宇对金茎。
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
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
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渔对猎,钓对耕,玉振对金声。
雉城对雁塞,柳袅对葵倾。
吹玉笛,弄银笙,阮杖对桓筝。
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
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
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八庚-译文
深水对应浅水,重物对应轻物,有影子对应无声息。
蜂腰对应蝶的翅膀,喝醉后的状态对应酒意未消。
天空的北边有缺口,太阳从东方升起,一个人躺下对应与多人同行。
三尺厚的寒冰,十分明亮的秋月。
万卷书可以供闲人阅读,一杯酒等待老朋友倾诉。
心胸开阔如唐玄宗,厌倦了看霓裳羽衣舞;心高气傲如陈后主,听够了玉树后庭花曲。
空对实,送别对应迎接,后辈对应前辈。
弹琴对应放下琴,打虎对应骑鲸。
金杯对玉佩,玉宇对应金茎。
花间有两只粉蝶,柳树里有几只黄莺。
贫穷时总是喜欢粗茶淡饭的味道,醉酒时讨厌听音乐的声音。
秋天闺房中,凉风吹来,被子都冷了;早晨醒来,残月还照着半边窗户。
捕鱼对应打猎,钓鱼对应耕作,玉振对应金声。
雉城对应雁塞,柳树轻摆对应向日葵倾斜。
吹玉笛,吹银笙,阮咸的乐器对应桓伊的筝。
墨被称为松处士,纸被称为楮先生。
露水滋润了潘岳县的好花,风吹拂着细柳如同亚夫军营。
弹动琴弦,突然觉得座中仿佛风雨将至;吟成诗句,应该知道窗外惊动了鬼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八庚-注解
深对浅:比喻事物或情况的差异,深与浅常用来比喻知识、经验或情感深浅的不同。
重对轻:比喻事物或情况的差异,重与轻常用来比喻重量、重要性或程度的不同。
有影对无声:比喻事物或情况的差异,有影与无声常用来比喻可见与不可见、有形与无形的不同。
蜂腰对蝶翅:蜂腰指蜜蜂的腰部,蝶翅指蝴蝶的翅膀,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形态或特征。
宿醉对余酲:宿醉指前一晚喝醉,余酲指醉酒后的余韵。
天北缺,日东生:天北缺指北斗七星中的勺柄部分,日东生指太阳从东方升起。
独卧对同行:独卧指独自一人躺着,同行指与别人一起行走。
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寒冰三尺厚形容冰非常厚,秋月十分明形容月亮非常明亮。
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万卷书形容书籍很多,容闲客览指书籍可供闲人阅读;一樽酒待故人倾指一杯酒等待老朋友倾诉。
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心侈唐玄指心胸狭隘,厌看霓裳之曲指不喜欢华丽的音乐;意骄陈主指自大,饱闻玉树之赓指听够了华丽的歌曲。
虚对实:比喻事物或情况的差异,虚与实常用来比喻虚假与真实、空与满的不同。
送对迎:送与迎常用来比喻离别与迎接。
后甲对先庚:甲和庚是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中的两个天干,后甲对先庚用来比喻后来的与先前的。
鼓琴对舍瑟:鼓琴指弹琴,舍瑟指放下瑟,这里用来比喻音乐或艺术活动。
搏虎对骑鲸:搏虎指与老虎搏斗,骑鲸指骑着鲸鱼,这里用来比喻勇敢的行为。
金匼匝,玉瑽琤:金匼匝指金制的酒器,玉瑽琤指玉制的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贵重的物品。
玉宇对金茎:玉宇指玉制的屋顶,金茎指金制的柱子,这里用来比喻富丽堂皇的建筑。
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花间双粉蝶指花丛中的两只粉蝶,柳内几黄莺指柳树中的几只黄莺,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象。
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贫里每甘藜藿味指在贫穷中也能享受简朴的生活,醉中厌听管弦声指醉酒后不喜欢听音乐。
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肠断秋闺指秋天闺房中的离别之痛,凉吹已侵重被冷指秋风已使被子变冷;梦惊晓枕指梦中惊醒,残蟾犹照半窗明指月亮的余晖照在窗户上。
渔对猎,钓对耕:渔与猎、钓与耕常用来比喻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职业。
玉振对金声:玉振指玉制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金声指金制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音乐。
雉城对雁塞:雉城指古代的城墙,雁塞指边塞,这里用来比喻不同的地方。
柳袅对葵倾:柳袅指柳树轻轻摇曳,葵倾指向日葵倾斜,这里用来比喻不同的姿态。
吹玉笛,弄银笙:吹玉笛指吹奏玉制的笛子,弄银笙指演奏银制的笙,这里用来比喻音乐活动。
阮杖对桓筝:阮杖指阮咸(古代乐器)的杖,桓筝指古代的一种筝,这里用来比喻不同的乐器。
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墨呼松处士指墨水被称为松树先生,纸号楮先生指纸张被称为楮树先生,这里用来比喻对物品的称呼。
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露浥好花潘岳县指露水滋润了美丽的花朵,风搓细柳亚夫营指风吹拂着细长的柳树,这里用来比喻自然景观。
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抚动琴弦指弹奏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指琴声如风雨般动听;哦成诗句指吟咏成诗,应知窗外鬼神惊指诗中的意境令人惊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八庚-评注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蜂腰对蝶翅,宿醉对余酲。
此句通过对立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丰富的审美意蕴。‘深’与‘浅’、‘重’与‘轻’、‘有影’与‘无声’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对仗手法。‘蜂腰’与‘蝶翅’则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形态美,‘宿醉’与‘余酲’则借酒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天北缺,日东生,独卧对同行。寒冰三尺厚,秋月十分明。
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天北缺’与‘日东生’、‘独卧’与‘同行’等,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孤独与陪伴的思考。‘寒冰三尺厚’与‘秋月十分明’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寓意着人生百态。
万卷书容闲客览,一樽酒待故人倾。心侈唐玄,厌看霓裳之曲;意骄陈主,饱闻玉树之赓。
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与人际交往的重视。‘万卷书’与‘一樽酒’、‘闲客览’与‘故人倾’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心侈唐玄’与‘意骄陈主’则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虚对实,送对迎,后甲对先庚。鼓琴对舍瑟,搏虎对骑鲸。
此句通过对立意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深刻洞察。‘虚’与‘实’、‘送’与‘迎’、‘后甲’与‘先庚’等,形成对比,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鼓琴’与‘舍瑟’、‘搏虎’与‘骑鲸’则描绘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与英勇无畏。
金匼匝,玉瑽琤,玉宇对金茎。花间双粉蝶,柳内几黄莺。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匼匝’与‘玉瑽琤’、‘玉宇’与‘金茎’等,形成对比,寓意着富丽堂皇与清新脱俗。‘花间双粉蝶’与‘柳内几黄莺’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贫里每甘藜藿味,醉中厌听管弦声。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此句通过对立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贫里’与‘醉中’、‘甘藜藿味’与‘厌听管弦声’等,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肠断秋闺’与‘梦惊晓枕’则描绘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渔对猎,钓对耕,玉振对金声。雉城对雁塞,柳袅对葵倾。
此句通过对立意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渔’与‘猎’、‘钓’与‘耕’、‘玉振’与‘金声’等,形成对比,寓意着人生的多样性与变化。‘雉城’与‘雁塞’、‘柳袅’与‘葵倾’则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形态美。
吹玉笛,弄银笙,阮杖对桓筝。墨呼松处士,纸号楮先生。
此句通过对乐器和文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文化的热爱。‘吹玉笛’与‘弄银笙’、‘阮杖’与‘桓筝’等,形成对比,寓意着音乐之美。‘墨呼松处士’与‘纸号楮先生’则描绘了文人墨客的风采。
露浥好花潘岳县,风搓细柳亚夫营。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感悟。‘露浥好花’与‘风搓细柳’、‘潘岳县’与‘亚夫营’等,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抚动琴弦’与‘哦成诗句’则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寓意着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