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九青-原文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
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
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
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
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
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
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
狂蛱蝶,小蜻蜓,水岸对沙汀。
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
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
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
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
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
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
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九青-译文
红色配紫色,白色配青色,渔船上的灯火对寺庙里的禅灯。唐诗对汉代的史书,佛教经典对道教经文。乌龟拖着尾巴,鹤在梳理羽毛,月光下的楼台对风中的亭子。一轮秋天的月亮,几点清晨的星星。
晋代的文人只知道山简醉酒,楚国人又有谁知道屈原清醒。绣花累了的佳人,懒洋洋地把绣好的鸳鸯图案做成枕头;画画的画家,想要把孔雀画成屏风。
行走对坐着,醉酒对清醒,穿着紫色衣服对穿着青色衣服。棋盘对笔架,雨雪对雷霆。狂舞的蝴蝶,小小的蜻蜓,水边对沙滩。
天台山上的孙绰写的赋,剑阁孟阳写的铭文。传递信件的子卿骑着千里马,照着书的书生车胤用一囊萤火虫。
慢慢飘动的白云,半夜时高高地遮住了千里的月亮;清澈的碧水,夜晚时寒冷地映照着满天的星星。
书籍对史书,传记对经文,鹦鹉对鹡鸰。黄色的茅草对白色的芦苇,绿色的草对青色的浮萍。风吹铃铛,雨淋铃铛,水边的阁楼对山中的亭子。
水中的莲花千朵盛开都是白色的,岸边的柳树两排都是绿色的。汉代宫殿中生出的秀美的松树,尧时代台阶边长出的吉祥的草。
一局棋决定胜负,棋子分为黑白;一半的画纸传递着灵气,画中的颜色间有丹青之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九青-注解
红: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和尊贵,常用于表示美好和重要的事物。
紫:紫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颜色,象征着高贵和权力。
白:白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与纯洁、清高和丧事有关。
青:青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年轻、生机和希望。
渔火:渔火指的是渔民在船上点燃的火光,常用来比喻孤寂或遥远。
禅灯:禅灯是佛教禅修时使用的灯笼,象征着智慧和觉悟。
唐诗:唐诗指的是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
汉史:汉史指的是汉代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释典:释典指的是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和思想的载体。
仙经:仙经指的是道教经典,包含道教教义和修炼方法。
龟曳尾:龟曳尾形容龟缓慢爬行的样子,常用来比喻行动迟缓。
鹤梳翎:鹤梳翎形容鹤梳理羽毛的动作,常用来比喻高洁或优雅。
月榭:月榭指的是建在榭(一种高台)上的亭子,常用于赏月。
风亭:风亭指的是建在风中的亭子,常用来比喻清静或超脱。
晋士:晋士指的是晋代的士人,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
山简醉:山简醉指的是晋代山简醉酒后仍能保持清醒,形容人酒量大且不失风度。
楚人:楚人指的是楚地的人民,楚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
屈原醒:屈原醒指的是屈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绣倦佳人:绣倦佳人指的是刺绣劳作后感到疲倦的女子。
鸳鸯文作枕:鸳鸯文作枕指的是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象征夫妻恩爱。
吮毫画者:吮毫画者指的是用毛笔作画的画家。
孔雀写为屏:孔雀写为屏指的是将孔雀的形象画在屏风上,象征美丽和富贵。
行:行指的是行走,这里可能指的是行为或行动。
坐:坐指的是坐着,这里可能指的是状态或态度。
佩紫:佩紫指的是佩戴紫色官服,象征高官显贵。
纡青:纡青指的是穿着青色官服,象征低级官员或平民。
棋枰:棋枰指的是围棋的棋盘。
笔架:笔架是放置毛笔的架子,常用于书房。
雨雪:雨雪指的是雨和雪,这里可能指的是天气或自然现象。
雷霆:雷霆指的是雷声和闪电,常用来比喻威力巨大。
狂蛱蝶:狂蛱蝶指的是飞舞的蝴蝶,常用来比喻轻盈或飘逸。
小蜻蜓:小蜻蜓指的是小型的蜻蜓,常用来比喻小巧或敏捷。
水岸:水岸指的是水边的陆地。
沙汀:沙汀指的是沙质的浅滩。
天台孙绰赋:天台孙绰赋指的是东晋文学家孙绰所作的《天台山赋》,描述了天台山的美景。
剑阁孟阳铭:剑阁孟阳铭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孟阳在剑阁所题的铭文,剑阁是古代军事要塞。
传信子卿千里雁:传信子卿千里雁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子卿(苏武)用雁传信的故事。
照书车胤一囊萤:照书车胤一囊萤指的是晋代车胤用萤火虫照亮书本读书的故事。
冉冉白云:冉冉白云指的是缓缓上升的白云,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
澄澄碧水:澄澄碧水指的是清澈的碧水,常用来形容水清见底。
书:书指的是书籍,这里可能指的是文献或文化。
史:史指的是历史,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记载。
传:传指的是传记,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物传记。
经:经指的是经典,这里可能指的是宗教或哲学经典。
鹦鹉:鹦鹉是一种能模仿人言的鸟类,常用来比喻聪明或善于模仿。
鹡鸰:鹡鸰是一种鸟类,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
黄茅:黄茅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荒野或贫瘠之地。
白荻:白荻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凄凉或荒凉。
绿草:绿草指的是绿色的草,常用来比喻生机或希望。
青萍:青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比喻漂泊无定或微不足道。
风绕铎:风绕铎指的是风吹动铃铛的声音,常用来比喻警示或提醒。
雨淋铃:雨淋铃指的是雨中铃铛的声音,常用来比喻凄凉或哀伤。
水阁:水阁指的是建在水边的阁楼,常用于观赏水景。
山亭:山亭指的是建在山上的亭子,常用于避暑或观景。
渚莲:渚莲指的是水中的莲花,常用来比喻纯洁或美好。
岸柳:岸柳指的是河岸上的柳树,常用来比喻离别或愁绪。
秀柞:秀柞指的是生长得茂盛的柞树,常用来比喻人才辈出或繁荣昌盛。
祥蓂:祥蓂指的是吉祥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吉祥如意。
一枰决胜:一枰决胜指的是围棋比赛中一局定胜负。
黑白:黑白指的是围棋棋子的颜色,这里比喻事物的对立或矛盾。
丹青:丹青指的是绘画,这里指代绘画艺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九青-评注
红对紫,白对青,渔火对禅灯。
此句以色彩相对,红紫为暖色,白青为冷色,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色彩之美。渔火与禅灯,一为世俗之光,一为宗教之光,寓意着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活的多面理解。
唐诗对汉史,释典对仙经。
此句以文体相对,唐诗为文学之瑰宝,汉史为历史之记载,释典为佛教经典,仙经为道教经典,展现了不同文化领域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文化的尊重。
龟曳尾,鹤梳翎,月榭对风亭。
此句以动物行为相对,龟曳尾为缓慢,鹤梳翎为优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月榭与风亭,一为静景,一为动景,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一轮秋夜月,几点晓天星。
此句以时间相对,秋夜与晓天,月亮与星星,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感悟。
晋士只知山简醉,楚人谁识屈原醒。
此句以人物相对,晋士与楚人,山简与屈原,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人物的特色,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
绣倦佳人,慵把鸳鸯文作枕;吮毫画者,思将孔雀写为屏。
此句以人物活动相对,绣与画,鸳鸯与孔雀,体现了古代女性的细腻与艺术家的创造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美的追求。
行对坐,醉对醒,佩紫对纡青。
此句以动作与状态相对,行与坐,醉与醒,佩紫与纡青,展现了生活中的各种状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棋枰对笔架,雨雪对雷霆。
此句以物品相对,棋枰与笔架,雨雪与雷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棋艺与文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多样性。
狂蛱蝶,小蜻蜓,水岸对沙汀。
此句以昆虫与地形相对,狂蛱蝶与小蜻蜓,水岸与沙汀,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天台孙绰赋,剑阁孟阳铭。
此句以地名与人物相对,天台与剑阁,孙绰与孟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人物与地名的尊重。
传信子卿千里雁,照书车胤一囊萤。
此句以人物与事物相对,子卿与雁,车胤与萤,展现了古代人物的忠诚与智慧。
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映一天星。
此句以自然现象相对,白云与月亮,碧水与星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欣赏。
书对史,传对经,鹦鹉对鹡鸰。
此句以文体与动物相对,书与史,传与经,鹦鹉与鹡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分类与对动物的观察。
黄茅对白荻,绿草对青萍。
此句以植物相对,黄茅与白荻,绿草与青萍,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
风绕铎,雨淋铃,水阁对山亭。
此句以自然现象与建筑相对,风与铎,雨与铃,水阁与山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渚莲千朵白,岸柳两行青。
此句以植物相对,渚莲与岸柳,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汉代宫中生秀柞,尧时阶畔长祥蓂。
此句以历史时期与植物相对,汉代与尧时,秀柞与祥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与自然的关注。
一枰决胜,棋子分黑白;半幅通灵,画色间丹青。
此句以棋艺与绘画相对,一枰与黑白,半幅与丹青,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艺术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