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

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原文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

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译文

晴天对着雨天,地面对着天空,天地对着山川。山川对着草木,红色的悬崖对着青色的田地。郏鄏的鼎,武城的琴弦,木笔对着苔钱。金城三月的柳树,玉井九秋的莲花。哪里春天的风景最好看,哪家秋天的夜晚月亮最圆满。珍珠般的花朵点缀在枝头,千点蔷薇香露;白练横在树梢,几丝杨柳残烟。

前面对着后面,后面对着前面,众多丑陋的对着孤单的美丽。黄莺的歌声对着蝴蝶的翅膀,老虎的洞穴对着龙渊。敲击石磬,观看韦编,老鼠的眼睛对着老鹰的肩膀。春天的花园里花柳茂盛,秋天的池塘里荷叶飘香。白羽扇频繁挥动,闲散的客人坐着;乌纱帽半坠,醉醺醺的老翁睡着。野外的小店几家,羊角风摇动卖酒的旗帜;长河一带,鸭头波光闪烁,卖鱼的小船。

分离对着险阻,震动对着乾卦,一天对着千年,唐尧的天下对着虞舜的天下,蜀地的水对着秦地的川。苏武的节杖,郑虔的毡帽,山涧和山谷对着树林和泉水。挥舞长戈能退日头,手持笔管却不能窥视天空。寒食节的花开得繁盛,中秋节月亮明亮圆满。梦中的荣华富贵,如梦如幻,枕边旅客;壶中的日月,安闲自在,市上的仙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注解

晴:晴朗的天气,指天空没有云彩,阳光明媚。

雨:下雨,指天空降下的水滴。

地:大地,指地球表面。

天:天空,指地球大气层以上的空间。

山川:山和河流,泛指自然地理景观。

草木:植物,包括树木和草本植物。

赤壁:赤红色的山壁,指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青田:青色的田野,指肥沃的农田。

郏鄏鼎:古代的一种青铜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武城弦:古代的一种乐器,弦乐器的一种。

木笔:指毛笔,古代书写工具。

苔钱:指苔藓,一种生长在地面或岩石上的植物。

金城:坚固的城市,指城墙坚固的城市。

柳:柳树,一种常见的树木,春天发芽早,叶子细长。

玉井:玉石制成的井,比喻美好的事物。

莲:莲花,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比喻纯洁和美好。

春朝:春天的早晨,指春天的时候。

秋夜:秋天的夜晚,指秋天的时候。

月华:月亮的光辉,指月亮明亮的时候。

珠缀:像珠子一样点缀。

蔷薇:蔷薇花,一种有刺的灌木,花色丰富。

香露:香气浓郁的水珠,常用于形容花香。

练:白色的丝绸,这里指白色的布条。

树杪:树梢,树的顶端。

杨柳:杨柳树,一种常见的树木,叶子细长,春天发芽早。

残烟:残留的烟雾,指烟雾散去后留下的痕迹。

前:前面,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前方。

后:后面,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后方。

众丑:众多丑陋的事物,比喻众多不美好的事物。

孤妍:孤单的美丽,指孤独中的美好。

莺簧:莺鸟的鸣声,指清脆悦耳的声音。

蝶板:蝴蝶的翅膀,比喻轻柔美丽的东西。

虎穴:老虎的巢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龙渊:龙居住的深渊,比喻神秘的地方。

石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头制成。

韦编:用牛皮绳编成的书,指书籍。

鼠目:老鼠的眼睛,比喻目光短浅。

鸢肩:鹰的肩膀,比喻肩宽背阔。

春园:春天的花园,指春天花开的园子。

秋沼:秋天的池塘,指秋天水清的池塘。

芰荷:菱角和荷花,指水生植物。

白羽:白色的羽毛,指鸟的羽毛。

乌纱:古代官员戴的黑色头巾,这里指官员。

闲客:闲适的客人,指不忙碌的客人。

醉翁:喝醉酒的老人,指饮酒过量的人。

野店:乡村的小店,指在乡村中的小酒店。

羊角:羊的角,这里指形状像羊角的物体。

风摇:风吹动,指风吹拂的动作。

沽酒旆:卖酒的旗帜,指酒店的门面。

长川:长长的河流,指河流很长的地方。

鸭头波:像鸭头形状的波浪,指波浪的形状。

卖鱼船:卖鱼的船,指用来卖鱼的小船。

离:八卦之一,代表分离、变动。

坎:八卦之一,代表水、危险。

震:八卦之一,代表雷、动。

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创造。

一日:一天的时间,指时间单位。

千年:一千年的时间,指时间单位。

尧天:古代传说中的圣明时代,指美好的时代。

舜日:古代传说中的圣明时代,指美好的时代。

蜀水:蜀地的水,指四川地区的河流。

秦川:秦地的平原,指陕西地区的平原。

苏武节:苏武的节杖,指苏武的忠诚和坚韧。

郑虔毡:郑虔的毛毡,指郑虔的贫穷和清高。

涧壑:山涧和山谷,指山中的溪流和山谷。

林泉:树林和泉水,指山林中的美景。

挥戈:挥舞着武器,指战斗或战斗的准备。

退日:使太阳退去,比喻阻止或阻止某事的发生。

持管:拿着笔,指写作或绘画。

窥天:窥视天空,比喻见识高远或野心勃勃。

寒食:古代的一种节日,在清明节前一日,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芳辰:美好的时光,指美好的日子。

烂熳:繁盛的样子,指花朵盛开的样子。

月婵娟:月亮明亮美丽的样子,指月亮圆满的形状。

梦里:在梦中,指梦境中。

荣华:富贵和荣耀,指美好的生活。

飘忽:飘动不定,指不稳定的。

枕中:枕头中,指梦境或幻想中。

客:客人,指来访的人。

壶中日月:壶中世界,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日月:太阳和月亮,指时间或光阴。

安闲:安静悠闲,指没有烦恼和压力的状态。

市上:市场上,指商业交易的场所。

仙:仙人,指超脱尘世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评注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此句以自然景观为对仗,展现出天地间万物相互对应的关系。晴与雨、地与天、天地与山川、山川与草木、赤壁与青田,每一对都是自然界中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平衡、万物相生的思想。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此句以具体事物为对仗,郏鄏鼎与武城弦、木笔与苔钱,都是古代文化中的象征物。金城三月的柳与玉井九秋的莲,则描绘了季节变化中的自然美景。通过对仗,展现了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此句以疑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对美好风景和圆满月夜的向往。春朝与秋夜、风景与月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与露、树与烟的景象。珠缀与练横、千点与几丝,形成了数量上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蔷薇香露与杨柳残烟,则营造出一种朦胧、优美的意境。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此句通过对仗,表达了时间上的先后、数量上的多少以及美丑的对比。前与后、众与孤、丑与妍,每一对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人生百态。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此句以动物和器物为对仗,莺与蝶、虎与龙,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生灵和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簧与板、穴与渊,则代表了器物和自然景观。通过对仗,展现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丰富内涵。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

此句以动作和人物为对仗,击石磬与观韦编,描绘了古代文化中的生活场景。鼠目与鸢肩,则通过对人物特征的对比,展现了古代文学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此句以季节和自然景观为对仗,春园与秋沼、花柳与芰荷,形成了季节变化的对比。通过对仗,展现了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的美丽画卷。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此句以人物形象为对仗,白羽与乌纱、闲客与醉翁,通过对人物服饰和行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此句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为对仗,野店与长川、羊角风与鸭头波、沽酒旆与卖鱼船,形成了生动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此句以八卦、时间、历史人物和地理为对仗,展现了宇宙、时间和历史的宏大主题。离与坎、震与乾,是八卦中的元素,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哲学思想。一日与千年、尧天与舜日、蜀水与秦川,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地理的广阔。

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

此句以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为对仗,苏武与郑虔,分别代表了古代文化中的忠臣和隐士。涧壑与林泉,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美丽。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此句以动作和自然现象为对仗,挥戈与持管、退日与窥天,通过对仗,表达了人力与自然力量的对比,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此句以节日和自然景观为对仗,寒食与中秋、花烂熳与月婵娟,通过对仗,展现了节日中的自然美景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此句以梦境与现实、荣华与安闲为对仗,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枕中之客与市上之仙,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生活状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下卷-一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411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