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由清代一些学者、教师共同编写,内容专门为儿童提供声韵的学习方法,是一部启蒙读物。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声律启蒙》是清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经典教材,主要教授儿童拼音、音韵、诗词等基础知识。书中的内容通过简明易懂的韵文,帮助儿童理解音韵的规律及发音技巧。它不仅是儿童学习语言、诗词、字词的教材,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四支-原文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四支-译文
茶和酒,文赋和诗,燕子对黄鹂。种花对栽竹,飘落的柳絮对飘浮的蜘蛛丝。四只眼睛的鸟对一只脚的独角兽,鸲鹆对白鹭。半池荷花红艳,一株白色的蔷薇。几阵秋风能预测天气,一场春雨知道什么时候播种。智伯恩深,国士愿意吞下变形的炭;羊公德大,邑人竖立了纪念他流泪的碑。
行动对静止,快对慢,舞剑对下围棋。写花的信纸对草书的字,竹简对毛笔。汾水的鼎,岘山的碑,虎和豹对熊和罴。花开如同红绣花,水面波动像碧绿的玻璃。妇女离开是因为去探邻家的枣,丈夫休妻是为了在后园种葵花。笛声和谐,仙乐仿佛从云中降下;摇橹的声音咿呀,渔船正朝着雪中移动。
武器对盔甲,战鼓对旗帜,紫燕对黄鹂。梅子酸对李子苦,青眼对白眉。吹三遍的笛子,下一盘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花早上就睡,杨柳树白天才睡。张骏曾经写《槐树赋》,杜甫没有写《海棠诗》。晋朝的士人特别奇特,可以比作一只有斑点的豹子;唐朝的儒生博学多识,可以比作五只脚的乌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四支-注解
茶: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起源于古代,与佛教文化紧密相关,常用于修身养性。
酒:酒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用于礼仪、宴请、庆祝等场合。
赋: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属于韵文,常用于表达情感、描绘景象。
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以抒情、叙事、咏物为主要内容。
燕子:燕子是常见的鸟类,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春天和新生。
莺儿:莺儿即黄鹂,一种鸣声悦耳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好的音乐或声音。
栽花:栽花指种植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种竹:种竹指种植竹子,竹子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清高。
落絮:落絮指柳絮,柳絮在春天飘落,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游丝:游丝指蜘蛛丝,常用来形容细小而轻盈的事物。
四目颉:四目颉指传说中的神兽,有四只眼睛,象征智慧。
一足夔:一足夔指传说中的神兽夔,只有一只脚,象征神秘和奇特。
鸲鹆:鸲鹆是一种鸟类,羽毛色彩鲜艳,常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
鹭鸶:鹭鸶是一种水鸟,姿态优雅,常用来象征高洁和独立。
红菡萏:红菡萏指荷花,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白荼蘼:白荼蘼指一种白色的花卉,常用来象征清雅和高洁。
秋风:秋风指秋天的风,常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春雨:春雨指春天的雨,常用来象征生机和希望。
智伯:智伯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政治家,这里指智伯的恩德深厚。
国士:国士指国家的重要人才,这里指智伯的忠诚之士。
变形之炭:变形之炭指可以变形的炭,这里比喻智伯的忠诚可以超越物质。
羊公:羊公指羊祜,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这里指羊公的德行高尚。
堕泪之碑:堕泪之碑指因羊公的德行而使人感动的碑文。
行:行指行走,这里指行动或行为。
止:止指停止,这里指停止或休息。
速:速指快速,这里指速度快的动作或事物。
迟:迟指缓慢,这里指速度慢的动作或事物。
舞剑:舞剑指挥舞剑,这里指练习剑术或比喻英勇的行为。
围棋: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象征智慧和策略。
花笺:花笺指装饰有花卉图案的纸,常用于书写或绘画。
草字:草字指草书,一种书法字体,书写流畅而自由。
竹简:竹简指用竹子制作的简册,古代用于书写文字。
毛锥:毛锥指毛笔,古代书写工具,象征文化和知识。
汾水:汾水指山西省的汾河,这里指汾河边的古鼎。
岘山:岘山指湖北省的岘山,这里指岘山上的古碑。
虎豹:虎豹指虎和豹,都是猛兽,常用来象征勇猛和力量。
熊罴:熊罴指熊和罴,都是大型猛兽,常用来象征凶猛和强大。
红锦绣:红锦绣指红色的锦缎,象征华丽和富贵。
碧琉璃:碧琉璃指绿色的玻璃,象征清澈和透明。
去妇:去妇指被休弃的妇女,这里指因为寻找邻居家的枣而离开的妇女。
出妻:出妻指被休弃的妻子,这里指因为种植后园的葵而离开的妇女。
笛韵:笛韵指笛子的音乐,这里指笛声悠扬和谐。
仙管:仙管指仙人的笛子,这里比喻笛声如同来自云端的美妙音乐。
橹声:橹声指摇橹的声音,这里指渔船在雪中行进的声音。
戈:戈是一种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或冲突。
甲:甲是古代士兵的铠甲,这里指防御或保护。
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军事或仪式中,这里指指挥或激励。
旗:旗是军旗,这里指象征或标志。
紫燕:紫燕指紫色的燕子,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黄鹂:黄鹂是一种鸣声悦耳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好的音乐或声音。
梅酸:梅酸指梅子的酸味,这里比喻事物的苦涩或艰辛。
李苦:李苦指李子的苦味,这里比喻事物的苦涩或艰辛。
青眼:青眼指用青眼看待,即喜欢或尊重。
白眉:白眉指眉毛变白,常用来比喻年迈或德高望重。
三弄笛:三弄笛指笛子演奏的三个曲调,这里指笛声悠扬动听。
一围棋:一围棋指一局围棋,这里指围棋的智慧与艺术。
雨打:雨打指雨点打击,这里指雨中的景象。
风吹:风吹指风的作用,这里指风中的景象。
海棠:海棠是一种花卉,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景。
春睡早:春睡早指海棠花在春天早早开放,常用来比喻事物早早发生。
杨柳:杨柳是一种树木,常用来象征柔美和轻盈。
昼眠迟:昼眠迟指杨柳在白天才睡觉,常用来比喻事物晚发生。
张骏:张骏是晋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这里指张骏曾写过的《槐树赋》。
杜陵:杜陵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这里指杜甫没有写过关于海棠的诗。
晋士:晋士指晋朝时期的人物,这里指晋朝的士人。
一斑之豹:一斑之豹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的局部可以代表整体。
唐儒:唐儒指唐朝的儒者,这里指唐朝的学者。
五总之龟:五总之龟指龟背上五条主要的纹理,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声律启蒙-上卷-四支-评注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此句通过对仗工整,展现了两种事物的对立与和谐。茶与酒,一清一烈,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赋与诗,一庄一谐,代表了不同的文学风格;燕子与莺儿,一静一动,代表了不同的自然之美。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这两句进一步运用了对仗,栽花与种竹,一静一动,代表了不同的园艺活动;落絮与游丝,一轻一重,代表了不同的自然现象。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这里以动物为对,四目颉与一足夔,一为神话中的异兽,一为现实中常见的鸟类,形成对比;鸲鹆与鹭鸶,一为喜鹊,一为白鹭,代表了不同的鸟类特征。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此句以花卉为对,红菡萏与白荼蘼,一红一白,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秋风应候,春雨知时,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此句以历史人物为对,智伯与羊公,一为智谋之士,一为仁德之君,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评价。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此句通过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行与止,速与迟,舞剑与围棋,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兴趣爱好。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此句以书写工具为对,花笺与草字,竹简与毛锥,代表了不同的书写习惯和时代背景。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此句以地名、器物和动物为对,汾水鼎与岘山碑,虎豹与熊罴,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符号和自然现象。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此句以自然景观为对,红锦绣与碧琉璃,形成了美丽的视觉对比。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此句以人物行为为对,去妇与出妻,探枣与种葵,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人物关系和生活方式。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此句以音乐与自然景观为对,笛韵与橹声,仙管与渔舟,形成了优美的意境。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此句以战争器具和鸟类为对,戈与甲,鼓与旗,紫燕与黄鹂,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自然现象。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此句以植物和人物特征为对,梅酸与李苦,青眼与白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此句以音乐、游戏和自然现象为对,三弄笛与一围棋,雨打与风吹,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情趣。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此句以花卉为对,海棠与杨柳,春睡与昼眠,形成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此句以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为对,张骏与杜陵,槐树赋与海棠诗,展现了不同的文学成就。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此句以历史人物为对,晋士与唐儒,一斑之豹与五总之龟,代表了不同的历史评价和人物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