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陶渊明(365年-427年),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也是道家文化的传播者之一。他的《神仙传》在记录神仙人物和道家修行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年代:成书于东晋(约5世纪)。
内容简要:《神仙传》是陶渊明撰写的道家人物传记,主要讲述了各路神仙的故事和道家修行的哲理。书中通过对众多神仙的事迹描述,探讨了道家学说中的“长生不老”与“修炼成仙”的理想,揭示了道家对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独特理解。《神仙传》为道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后代的道教思想与修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仙传-卷四-原文
墨子者,名翟,宋人也。
仕宋为大夫,外治经典,内修道术,著书十篇,号为墨子,世所学之者,与儒家分涂。
务尚俭约,颇毁孔子,尤善战守之功。
公输班为楚将,作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墨子闻之,,徒行诣楚,足乃坏,裂裳以裹之,七日七夜到楚,见公输班,说之曰:
“子为云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耶?楚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公输班曰:
“吾不可以言于王矣!”
墨子曰:
“子令见我于王。”
公输班曰:
“诺。”
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
楚王曰:
“若然者,必有狂疾。”
翟曰:
“楚有云梦,麋鹿满之,江汉鱼鳖,为天下富。宋无雉兔井鲋,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楚有柟梓松橡,宋无数尺之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闻大王吏议攻宋,与此同也。”
王曰:
“善哉。然公输班已为云梯,谓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班攻宋。
墨子解带为城,以幞为械,公输班乃设攻城之机,九变。
而墨子九拒之。
公输班之攻城械尽,而墨子之守有余。
公输班屈曰:
“吾知所以攻子矣,吾不言。”
墨子曰:
“吾知子所以攻我,吾不言矣。”
楚王问其故,墨子曰:
“公输班之意,不过欲杀臣,谓宋莫能守耳!然臣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早已操臣守御之器,在宋城之上,而待楚寇至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乃止,不复攻宋焉。
墨子年八十有二,乃叹曰:
“世事已可矣,荣位非可长保,将委流俗以从赤松游矣。”
乃谢遣门人,入山精思至道。
想像神仙。
于是,夜常闻左右山间有诵书声者。
墨子卧后。
又有人来,以衣覆之,墨子乃饲之。
忽有一人,乃起问之曰:
“君岂山岳之灵气乎?将度世之神仙乎?愿且少留。诲以道教。”
神人曰:
“子有至德好道。故来相候,子欲何求?”
墨子曰:
“愿得长生,与天地同毕耳。”
于是神人授以素书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凡二十五卷,告墨子曰:
“子既有仙分,缘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必须师也。”
墨子拜受。
合作,遂得其效,乃撰集其要,以为五行记五卷,乃得地仙,隐居以避战国。
至汉武帝时,遂遣使者杨辽,束帛加璧,以聘墨子,墨子不出。
视其颜色,常如五六十岁人,周游五岳,不止一处也。
刘政者,沛国人也。
高才博物,学无不览,深维居世荣贵须臾不如学道,可得长生,乃绝进取之路,求养性之术,勤寻异闻,不远千里。
苟有胜己,虽奴客,必师事之。
后治墨子五行记,兼服朱英丸,年百八十余岁也,如童子。
好为变化隐形,又能以一人作百人,百人作千人,千人作万人,又能隐三军之众,使人化成一丛林木,亦能使成鸟兽。
试取他人器物,以置其众处,人不觉之;又能种五果之木,便华实可食,生致行厨,供数百人;又能吹气为风,飞沙扬石,以手指屋宇山林壶器,便欲倾坏,更指之,则还如故;又能化作美女之形,及作木人;能一日之中,行数千里;嘘水兴云,奋手起雾,聚壤成山,刺地成渊;能忽老忽少,乍大乍小,入水不湿,步行水上,召江海中鱼鳖蛟龙龟鼍,即皆登岸。
又口吐五色之气,方广十里,气上连天。
又能腾跃上下,去地数百丈。
后不知所在。
孙博者,河东人也。
有清才,能属文,著书百许篇,诵经数十万言。
晚乃学道,治墨子之术,能使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耀数十里。
亦能使身中成炎,口中吐火,指大树生草即焦枯,若更指之,则复如故。
亦能三军之众,各成一丛火;又有藏人亡奴在军中者,自捕之不得,因就请,博语奴主曰:
“吾为卿烧其营舍,奴必走出,卿但谛伺捉取之。”
于是,博以一赤丸掷于军中,须臾火起涨天,奴果走出而得之,博乃更以一青丸掷之火中,火势即灭,屋舍百物,向已焦燃者,皆悉如故不损。
博每作火,有所烧,他人虽以水灌之,终不可灭,须博自止之,乃止耳。
行火水中,不但己身不沾,乃能兼使从者数百人皆不沾。
又能将人于水上,敷席而坐,饮食作乐,使众人舞于其上,不没不濡,终日尽欢。
其疾病者,就博自治,亦无所云,为博直指之,言愈即愈。
又山间石壁及地上盘石,博便入其中,初尚见背及两耳出石间,良久都没。
又能吞刀剑数十枚,乃从壁中出入,如有孔穴也。
又能引镜为刀,屈刀为镜,可积时不改,须博指之,刀复如故。
后入林虑山中,合神丹而仙矣。
班孟者,不知何许人。
或云女子也。
能飞行终日,又能坐空虚之中,与人言语;又能入地中,初时没足,至腰及胃,渐渐但余冠帻,良久尽没不见。
又以指刻地,即成泉井,而可汲引。
又吸人屋上瓦,瓦即飞入人家,人家有桑果数十株,皆聚之成积如山,如此十余日,吹之各还其本处如常。
又能含墨舒纸,著前嚼墨,一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后服酒饵丹,年四百余岁,更少容。
后入大治山中仙去也。
玉子
玉子者,姓张震,南郡人也。
少学众经,周幽王徵之不起,乃叹曰:
“人居世间,日失一日,去生转远,去死转近,而贪富贵,不知养性。
命尽气绝即死。
位为王侯,金玉如山,何益于是为灰土乎?
独有神仙度世可以无穷耳。
乃师长桑子,受其众术,乃造一家之法,著道书百余篇,
其术以务魁为主,而精于五行之意,演其微妙以养性治病,消灾散祸。
能起飘风发木折屋,作云雷雨雾,以草芥瓦石为六畜龙虎,立便能行,分形为数百千人。
能涉行江汉,含水喷之,立成珠玉,遂不复变也。
或时闭气不息,举之不起,推之不动,屈之不曲,如此数十日,乃复起如故。
每与诸弟子行,各丸泥为马与之,皆令闭目,须臾,皆乘大马,乘之一日千里。
又能吐五色气,起数丈,见飞鸟过,指之堕地。
又临渊授符,召鱼鳖,鱼鳖皆走上岸。
又能使诸弟子举眼即见千里外物,亦不能久也。
其务魁时,以器盛水,著两魁之间,吹而嘘之,水上立有赤光,绕之晔晔而起,
又以此水治百病,在内者饮之,在外者浴之,皆使立愈。
后入崆峒山合丹,丹成,白日升天也。
天门子
天门子者,姓王,名纲。
尤明补养之要,故其经曰:
“阳生立于寅,纯木之精;阴生立于申,纯金之精。
夫以木投金,无往不伤,故阴能溲阳也。
阴人著脂粉者,法金之白也。
是以真人道士莫不留心驻意,精其微妙,审其盛衰,
我行青龙,彼行白虎,彼前朱雀,我后玄武,不死之道也。
又阴人之情也,有急于阳,然能外自戕抑,不肯请阳者,明金不为木屈也。
阳性气刚躁,志节(足束)略,至于游晏,则声气和桑,言辞卑下,明木之畏金也。
天门子既行此道,年二百八十岁,色如童子,乃服珠醴得仙,入玄州去也。
九灵子
九灵子者,姓皇名化。
得还年却老,胎息内视之要、五行之道。
其经曰:
“此术可以辟五兵,却虎狼,安全己身,营护家门,保子宜孙,内外和睦,
人见则喜,不见则思,即宜从军,又利远客,他人谋己,消灭不成,千殃万祸,伏而不起,
杜奸邪之路,塞妖怪之门,呪咀之者,其灾不成,厌蛊之者,其祸不行。
天下之贤,皆来宗己,倾神灵之心,得百姓之意,田蚕大行,六畜繁孳,
奴婢安家,疾病得愈,县官逆解,忿争得胜,百事皆利,世有专世。
行此道者,大得其妙。
在人家五百余年,颜容益少。
后服錬丹而乃登仙去矣。
北极子
北极子者,姓阴名恒。
其经曰:
“治身之道,爱神为宝,养性之术,死入生出,常能行之,与天相毕。
因生求生真生矣,以铁治铁之谓真,以人治人谓神。”
后服神丹而仙焉。
绝洞子
绝洞子者,姓李名修。
其经曰:
“弱能制强,阴能弊阳。
常若临深履危,御奔乘驾,长生之道也。”
年四百余岁,颜色不衰。
著书四十篇。
名曰《道源》,服丹升天也。
太阳子
太阳子者,姓离名明。
本玉子同年之亲友也,
玉子学道已成,太阳子乃事玉子,尽弟子之礼,不敢懈怠,
然玉子特亲爱之。
有门人三十余人,莫与其比也。
而好酒恒醉,颇以此见责,
然善为五行之道,虽鬓发班白,而肌肤丰盛,面目光华,三百余岁犹自不改。
玉子谓之曰:
“汝当理身养性,而为众贤法司,
而低迷大醉,功业不修,大药不合,虽得千岁,尤未足以免死,
况数百岁者乎?
此凡庸所不为,况于达者乎?”
对曰:
“晚学性刚,俗态未除,故以酒自驱。”
其骄慢如此。
著七宝树之术,深得道要,服丹得仙,
时时在世间,五百岁中面汝少童,多酒,
其鬓须皓白也。
太阳女
太阳女者,姓朱名翼。
敷演五行之道,加思增益,致为微妙行用,
其道甚验甚速。
年二百八十岁,色如桃花,口如含丹,肌肤充泽,
眉鬓如画,有如十七八者也。
奉事绝洞子。
丹成以赐之,亦得仙升天也。
太阴女
太阴女者,姓卢名全。
为人聪达,知慧过人,好玉子之道,
颇得其法,未能精妙。
时无明师,乃当道沽酒,
密欲求贤,积年累久,
未得胜己者。
会太阳子过之,饮酒,
见女礼节恭修,言词闲雅,
太阳子喟然叹曰:
“彼行白虎螣蛇,我行青龙玄武,
天下悠悠,知者为谁。”
女闻之大喜,使妹问客:
“土数为几?”
对曰:
“不知也,但南三北五,
东七西七,中一耳。”
妹还报曰:
“客大贤者,至德道人也,
我始问一,已知五矣!”
遂请入道室,改进妙馔,
盛设嘉珍而享之以自陈,
讫,太阳子曰:
“共事天帝之朝,
俱饮神光之水,身登玉子之魁,
体有五行之宝,唯贤是亲,
岂有所怪。”
遂授补道之要,
授以蒸丹之方。
合服得仙,
仙时年已二百岁,
而有少童之色也。
太玄女
太玄女者,姓颛名和。
少丧夫主,有术人相其母子曰:‘皆不寿也。’
乃行道学,治玉子之术,遂能入水不濡,盛寒之时,单衣行水上,而颜色不变,身体温暖。
可至积日,能徙官府宫殿城市及世人屋舍于他处,视之无异,指之则失其所在。
又门户椟櫃有关籥者,指之即开。
指山山崩,指树树死,更指之,皆复如故。
将弟子行所到山间,日暮,以杖扣山石,石皆有门户开,入其中,有屋室床几帷帐厨廪酒食如常,虽行万里,所在常耳。
能令小物忽大如屋,大物忽小于毫芒。
野火涨天,嘘之即灭。
又能生灾火之中,衣裳不燃。
须臾之间,化为老翁小儿车马,无所不为。
行三十六术,甚有神效,起死无数,不知其何所服食,颜色益少,鬓发如鸦,忽白日升天而去。
南极子
南极子者,姓柳名融。
能合粉成鸡子,吐之数十枚,煮之而啖,出鸡子中黄,皆余有少许粉如指端者,取粉涂杯,呪之即成龟,煮之可食,腹藏皆具,而粉杯成龟壳者,取肉,则壳还成粉杯矣。
又取水呪之,即成美酒,饮之醉人。
又能举手即成大树,人或折其细枝,以剌屋间,连日犹在,以渐萎黄,与真木无异也。
服云霜丹,而得仙去矣。
黄卢子
黄卢子者,姓葛名起,
甚能理病,若千里,只寄姓名,与治之,皆得痊愈,不必见病人身也。
善气禁之道,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飞马不得去,水为逆流一里。
年二百八十岁,力举千钧,行及奔马。
头上常有五色气,高丈余。
天大早时,能至渊中召龙出,催促便升天,即使降雨,数数如此。
一旦,乘龙而去,与诸亲故辞别,遂不复还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仙传-卷四-译文
墨子名叫翟,是宋国人。在宋国做官时,他负责整理经典,同时内修道德技艺,著书十篇,被称为墨子。世上的学者们学习他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开。他崇尚节俭,对孔子颇有批评,特别擅长战争和防守之道。
公输班作为楚国的将领,制造了云梯,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这件事后,步行前往楚国,脚都走坏了,他撕裂衣服来包裹伤口,七天七夜到达楚国,见到公输班后,对他说:‘你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土地广阔,但百姓不足,杀掉不足的人来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过却被攻打,这不能算是仁慈;知道却不争辩,这不能算是忠诚;争辩却得不到,这不能算是强大。’
公输班说:‘我无法向楚王进言了!’墨子说:‘你让我去见楚王。’公输班答应了。墨子见到楚王后说:‘现在有人放弃自己的华丽的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放弃自己的锦绣,却想偷邻居的粗布;放弃自己的美食,却想偷邻居的糟糠,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一定有狂病。’翟说:‘楚国有云梦泽,麋鹿遍布,江汉的鱼鳖,是天下富饶的地方。而宋国没有雉鸡、兔子、井鱼、鲋鱼,这就像梁肉与糟糠一样;楚国有楠木、梓木、松木、橡木,而宋国连一尺长的树木都没有,这就像锦绣与粗布一样。我听说大王考虑攻打宋国,这与上面的情况是一样的。’
楚王说:‘好。’于是墨子见到了公输班攻城。墨子解开衣带作为城墙,用头巾作为武器,公输班设置了攻城的机械,变化了九次。而墨子九次都成功地防御了。公输班的攻城机械用尽,而墨子的防守还剩下。公输班屈服了,说:‘我知道如何攻击你,但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如何攻击我,我也不说。’楚王询问原因,墨子说:‘公输班的意思,不过是想杀了我,认为宋国无法防守。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早已准备好防御的器具,在宋国的城墙上等待楚军的到来。即使杀了我,也无法阻止他们!’楚王于是停止了攻城,不再攻打宋国。
墨子八十二岁时,感叹道:‘世事已经如此,荣华富贵不能长久保持,我将放弃世俗,跟随赤松子游历。’于是他辞退了门人,进入山中,专心致志地思考至高无上的道理。他想象着神仙的生活。于是,他夜晚常常听到左右山间有读书的声音。墨子睡觉后,又有人来,用衣服覆盖他,墨子就喂他。突然有一个人起来问他:‘你是山岳的神灵吗?还是渡世的神仙?希望你能稍作停留,用道教来教诲我。’神人说:‘你有至高的德行和喜好道教,所以我来等候你,你想得到什么?’墨子说:‘我希望得到长生,与天地同寿。’于是神人给了他一本白色的书和朱红色的药丸方子,传授了道教中的五行变化之道,共有二十五卷,告诉墨子:‘你既然有仙人的缘分,又聪明,得到这些就可以成仙,不需要再拜师了。’墨子拜谢接受。经过实践,他得到了效果,于是汇编了其中的要点,编成了五行记五卷,成为了地仙,隐居起来以避开战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派遣使者杨辽,带着丝帛和玉璧,来聘请墨子,但墨子没有出来。看他的脸色,常常像五六十岁的人一样,周游五岳,不止一处。
刘政是沛国人。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博览群书,深思熟虑地认为,在世间的荣华富贵不如修道可以得到长生,于是他放弃了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寻求修养身心的方法,勤奋地寻找奇闻异事,不辞千里之遥。只要有超过自己的人,即使是奴仆和客人都愿意拜他为师。后来他研究墨子的五行记,同时服用朱红色药丸,活了一百八十多岁,看起来像小孩子一样。他喜欢变化隐形,能够以一当百,以百当千,以千当万,还能让三军之众化为一丛树木,也能让他们变成鸟兽。他可以取他人的器物,放置在众人之中,别人却察觉不到;他还能种植五果之树,花开结果可以食用,生长在行厨之中,供给数百人;他还能吹气成风,扬起沙石,用手指指向房屋、山林、壶器,就能使其倾覆,再指向,就恢复原状;他还能变成美女的形象,以及木人的形象;他一天之内可以行走数千里;他能吐出五色之气,方圆十里,气直冲云霄。他能飞跃上下,离地数百丈。后来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孙博是河东人。他才华横溢,擅长写文章,著书百余篇,背诵经文数十万字。晚年他开始修道,研究墨子的技艺,能使草木金石都变成火,光芒照耀数十里。他也能让自己的身体中充满火焰,口中吐出火焰,指向大树,草就会枯萎,如果再指向,草又会恢复原状。他也能让三军之众各自变成一丛火;如果军中有逃亡的奴隶,他自己无法捕捉,就请孙博帮忙,孙博对奴隶的主人说:‘我帮你烧毁他们的营房,奴隶一定会逃出来,你只需仔细等待捕捉即可。’于是孙博将一枚红色的药丸扔到军中,瞬间火焰冲天,奴隶果然逃了出来,孙博又把一枚绿色的药丸扔进火中,火势立刻熄灭,之前已经烧焦的房屋和物品,都恢复了原状,没有损失。孙博每次放火,即使别人用水浇灭,也终究不能熄灭,只有孙博亲自停止,火才能熄灭。他能在水中行火,自己身上不沾水,还能让跟随他的数百人都不沾水。他还能在水上让人铺席而坐,饮酒作乐,让众人站在上面跳舞,既不沉没也不沾水,整天都快乐无比。他能为有病的人治病,病人听从他的指导,病就会好。他还能进入山间的石壁和地上的大石头中,最初还能看到背部和耳朵从石头中露出,过一段时间就完全不见了。他能吞下数十枚刀剑,然后从石头中进出,就像有孔洞一样。他能将镜子变成刀,将刀弯曲成镜子,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只有孙博指向,刀才会恢复原状。后来他进入林虑山,炼制了仙丹,成为了仙人。
班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有人说他是女子。她能整天飞行,又能坐在空中与人交谈;她还能进入地下,最初脚部没入,到腰部和胃部,渐渐地只露出帽子和头巾,过一段时间就完全看不见了。她还能用手指刻地,就能形成泉井,可以取水。她还能吸走人屋上的瓦片,瓦片就会飞入人家,如果人家有数十株桑果,她都能聚集起来,堆积如山,这样持续了十几天,吹一口气,桑果就各自回到原处。她还能含着墨水展开纸张,在前面嚼墨,一喷,纸上就满是文字,各有意义。后来她服用酒和丹药,活了一四百多岁,容貌更显年轻。后来她进入大治山,成为仙人。
玉子的事迹没有提供,无法翻译。
玉子,姓张名震,是南郡人。他年轻时学习了许多经典,周幽王征召他,他没有去。于是他感叹说:‘人在世间,一天天过去,离生越来越远,离死越来越近,却还贪图富贵,不知道保养自己的身体。生命结束时,气息断绝,就死了。即使位高权重,金玉满山,对于化为灰土又有什么好处呢?只有修炼成仙,才能永生不朽。’于是他跟随师长桑子学习,接受了他的许多技艺,创立了自己的方法,写了上百篇道书。他的技艺以追求长生为主,精通五行之理,运用这些微妙的方法来养生治病,消除灾难和祸害。他能够召唤旋风,折断树木,摧毁房屋,制造云雷风雨雾,用草芥和瓦石变出牛马龙虎,立刻就能行走,分身成数百千人。他能在江汉中行走,含水喷出,立刻变成珠玉,而且永不改变。有时他闭气不呼吸,被人举起却不能动,推也推不动,弯也弯不弯,如此数十天,才恢复原状。他每次和弟子们出行时,都会给他们制作成丸泥的马,让他们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他们都能骑上大马,骑上后一日千里。他还能吐出五色之气,能高起数丈,看到飞鸟经过,一指就能让它坠落。他还能在深渊前画符,召唤鱼鳖,鱼鳖都会走上岸。他还能让弟子们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事物,但这并不能持久。他在修炼时,用器皿装水,放在两个大石之间,吹气嘘气,水面上立刻出现红光,光芒四射。他还用这种方法治疗百病,内服外浴,都能立刻见效。后来他进入崆峒山炼丹,丹成后,他在白天升天成仙。
天门子,姓王名纲,特别精通补养之道,他的经文说:‘阳生于寅月,是纯木之精华;阴生于申月,是纯金之精华。用木去投金,无往而不伤,所以阴能克制阳。阴人涂抹脂粉,是效法金之白色。因此真正的道士都不会不留心修炼,精通其中的微妙,审时度势,我行青龙之道,他行白虎之道,他前朱雀,我后玄武,这是不死的道路。阴人的情感,有急于追求阳性的,但能自我克制,不愿求助于阳,说明金不会屈服于木。阳性刚强躁动,志节简略,到了游宴之时,声音和气柔和,言辞谦卑,说明木害怕金。’天门子践行此道,活了二百八十岁,看起来像童子一样,他服用珠酒成仙,进入了玄州。
九灵子,姓皇名化,掌握了还年却老、胎息内视之要、五行之道。他的经文说:‘此术可以抵御五兵,驱赶虎狼,保护自身,守护家门,保佑子孙,家庭和睦,人见人爱,不见人思念,适合从军,又适合远行,他人设计陷害,不能得逞,千灾万难,都能避免,堵塞邪恶之路,关闭妖怪之门,诅咒的人,灾祸不会发生,诅咒的人,祸害不会降临。天下的贤人都会来归附我,倾尽神灵之心,得到百姓的拥护,农业丰收,六畜繁衍,奴婢安居,疾病得愈,官府顺从,争斗得胜,百事顺利,世上有专长的人。修炼此道的人,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妙处。’他在别人家中住了五百年,容貌更加年轻。后来他服用炼丹,最终登仙而去。
北极子,姓阴名恒,他的经文说:‘修身之道,爱护精神是宝,养性之术,死亡后能重生,如果能常行此道,就能与天相合。因为生命而追求真正的生命,用铁炼铁叫作真,用人治人叫作神。’后来他服用神丹成仙。
绝洞子,姓李名修,他的经文说:‘弱能制服强,阴能克制阳。常常像站在深渊边缘,驾驭奔马,这是长生之道。’他活了四百多岁,容貌不老。他写了四十篇著作,名为《道源》,服用丹药升天。
太阳子,姓离名明,是玉子的同年好友,玉子学道有成后,太阳子成为他的弟子,尽到了弟子的礼节,不敢懈怠,玉子特别喜爱他。他有三十多个弟子,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但他喜欢喝酒,常常醉倒,因此受到责备。但他精通五行之道,即使头发花白,皮肤依然丰满,面容光彩,三百多岁依然不变。玉子对他说:‘你应该修身养性,成为众人的楷模,但你却沉迷于酒,不修功业,大药不合,即使活到千岁,也不足以免于死亡,何况几百岁呢?这是普通人不会做的,更不用说有智慧的人了。’他回答说:‘我性格刚烈,世俗之气未除,所以用酒来驱散它。’他就是这样骄傲自大。他精通七宝树之术,深得道之精髓,服用丹药成仙,时常在世间,五百岁中看起来像少童,多酒,鬓须已白。
太阳女,姓朱名翼,她传播五行之道,加以思考,使之更加微妙,效果显著。她活了二百八十岁,容貌如桃花,口含丹砂,肌肤润泽,眉毛和头发如画,看起来像十七八岁的少女。她侍奉绝洞子,丹药炼成后赐给她,她也成仙升天。
太阴女,姓卢名全,她聪明过人,智慧超群,喜欢玉子的道术,颇得其中的法度,但未能精通。当时没有明师指点,她就在路上卖酒,暗中寻求贤人,多年积累,未遇到胜过自己的人。有一天太阳子经过,她饮酒时,举止礼貌,言辞优雅,太阳子感叹说:‘她行白虎蛇之道,我行青龙玄武之道,天下悠悠,知道的人是谁。’她听到后非常高兴,让妹妹去问客人:‘土的数字是多少?’客人回答说:‘不知道,但南三北五,东七西七,中一。’妹妹回来报告说:‘客人是个大贤人,至德道人,我一问一,就知道五了!’于是她邀请客人进入道室,准备丰盛的美食款待他,最后太阳子说:‘我们一起侍奉天帝,共同饮用神光之水,身体登上玉子的境界,拥有五行的宝物,只亲近贤人,难道有什么奇怪的吗。’于是他传授了补道的要诀,传授了炼丹的方法。他们一起服用丹药成仙,成仙时她已经二百岁,但看起来像少童。
太玄女
太玄女,名叫颛和。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有个术士看了她和她的孩子后说:‘你们都不长寿。’于是她开始修道学习,练习玉子之术,结果她能够下水而不被水湿,在寒冷的时候,她只穿一件衣服走在水面上,脸色不变,身体温暖。她可以连续几天不吃饭,还能把官府、宫殿、城市以及人们的房屋移动到其他地方,看起来没有任何不同,一指过去就消失了。如果有人家门、箱子、柜子有锁的,一指就能打开。一指山,山就会崩塌,一指树,树就会死去,再一指,又恢复原状。她带着弟子到山里去,天黑了,用拐杖敲打山石,石头上自然就会打开门,进去后,有房屋、床、桌子、窗帘、厨房、仓库、酒食,和平时一样,即使走遍万里,感觉还是在原地。她能使小东西突然变大如房屋,大东西突然变小如毫毛。野火蔓延天空,一吹气就能熄灭。她还能在火灾中生存,衣服不燃烧。一会儿之间,她可以变成老翁、小孩、车马,无所不能。她施展了三十六种法术,非常有神奇的效果,救活了无数人,不知道她吃什么,但她的脸色却越来越年轻,头发像乌鸦一样黑,突然在白天升天而去。
南极子,姓柳名融。他能够把粉末变成鸡蛋,一吹出来就有几十个,煮熟后吃掉,鸡蛋里的蛋黄里还剩下一些粉末,像指尖大小,拿这些粉末涂在杯子上,念咒语就能变成乌龟,煮熟了可以吃,乌龟的肚子里的东西都齐全,而那些变成乌龟壳的杯子,如果取出肉来,壳又能变回粉末杯子。他还能够拿水念咒语,就能变成美酒,喝下去会让人醉。他还能一挥手就变成大树,如果有人折他的细枝,用来刺穿屋顶,几天都不会掉下来,逐渐枯萎变黄,和真树没有区别。他服用了云霜丹,就成仙离开了。
黄卢子,姓葛名起,非常擅长治疗疾病,即使相隔千里,只要寄去姓名,就能治疗,病人都能痊愈,不需要见到病人本人。他擅长气禁之道,可以禁止虎狼和各种昆虫不动,飞马也不能离开,可以让水流倒退一里。他活了二百八十岁,能举起千斤重的东西,行走速度比马快。他头上经常有五色气,高约一丈多。天大旱的时候,他能到深渊中召唤龙出来,催促它升天,这样就能降雨,经常是这样。有一天,他骑着龙离开了,和亲朋好友告别,就再也没有回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仙传-卷四-注解
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思想,与儒家学派形成鲜明对比。
宋人:宋,指春秋时期的宋国,墨子出生地。
大夫:古代官职,位次诸侯,为诸侯国的高级官员。
经典:指古代的经典文献,如《诗经》、《尚书》等。
道术:指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方法与技艺。
公输班:即鲁班,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工匠,以制造攻城器械而闻名。
云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可以攀爬城墙。
分涂:分道扬镳,指思想、学说不同,走向不同的道路。
俭约:节俭、简约的生活方式。
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守之功:指在战争中的攻守策略和成就。
云梦:古代地名,指楚国境内的湖泊地区,多产麋鹿。
雉兔井鲋:雉、兔、鲋分别指野鸡、兔子、鲫鱼,都是宋国所缺乏的资源。
柟梓松橡:柟、梓、松、橡分别指楠木、梓木、松树、橡树,都是楚国所拥有的木材。
赤松游:指与仙人赤松子交往,寓意追求长生不老。
素书朱英丸方:指道教中的秘传丹药配方。
五行变化:指道家修炼中运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原理进行变化。
地仙:指修炼有成,可以自由变化,长生不老的仙人。
刘政: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擅长变化隐形等法术。
沛国:古代地名,指汉代的沛国。
异闻:罕见的、不同寻常的传闻。
五行记:墨子所著的关于五行理论的书籍。
朱英丸:一种传说中的丹药,能延年益寿。
孙博: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擅长以火术变化。
河东:古代地名,指汉代的河东郡。
属文:擅长文学创作。
神丹:道教中传说的一种可以使人成仙的丹药。
班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擅长飞行、入地等法术。
玉子:指张震,南郡人,道教人物,擅长道术,追求长生不老。
南郡: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众经:指多种经书,泛指各种学问和知识。
周幽王: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昏庸著称。
命尽气绝:指生命终结,气息断绝。
位为王侯:指成为王侯贵族。
神仙度世:指通过修炼成为神仙,超越生死。
师长桑子:指张震的师傅,桑子。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
飘风发木折屋:指能够引发风暴,摧毁房屋。
六畜:指牛、马、羊、猪、狗、鸡六种家畜。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的著名山脉,是道教的重要圣地。
天门子:指王纲,道教人物,擅长补养之道。
阳生立于寅,纯木之精;阴生立于申,纯金之精:指阴阳五行相生的规律。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之一,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相应的属性。
九灵子:指皇化,道教人物,擅长还年却老、胎息内视等道术。
还年却老:指通过修炼道术返老还童。
胎息内视:指通过修炼达到呼吸如胎儿般细微,内心观察自身。
五兵:指古代的五种兵器,即矛、戟、弓、弩、剑。
虎狼:比喻凶猛的敌人。
铁治铁之谓真,以人治人谓神:指通过修炼达到内外相应的境界。
绝洞子:指李修,道教人物,擅长弱能制强、阴能弊阳等道术。
太阳子:指离明,道教人物,与玉子同年,擅长五行之道。
七宝树之术:指离明所掌握的道教秘术。
补道之要:指修炼道术的关键。
蒸丹:指通过特定的方法炼制丹药。
太阴女:指卢全,道教人物,聪达知慧,擅长玉子之道。
太玄女:太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性神仙,姓颛名和。她以神奇的法术著称,能够出入水中而不沾湿,在严寒中赤足行走在水面上,且面色不改,身体温暖。她的法术还包括搬运宫殿、城市和房屋,以及控制门锁等。
术人:术人指的是懂得法术、道术的人,这里指的是能够相面并预言的人。
玉子之术:玉子之术可能指的是一种与玉有关的法术或修炼方法,具体含义不明。
入水不濡:濡,沾湿。入水不濡指的是能够进入水中而不被水沾湿。
单衣行水上:单衣指的是单件衣服,行水上指的是在冰面上行走而不掉入水中。
徙官府宫殿城市及世人屋舍于他处:徙,迁移。这里指的是能够将官府、宫殿、城市以及人们的房屋移动到其他地方。
门户椟櫃有关籥者:门户指的是门,椟櫃指的是箱子,有关籥者指的是有机关锁的。
指山山崩,指树树死:这里指的是太玄女能够用手指使山崩裂,使树木死亡。
南极子:南极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仙,姓柳名融,以法术和变化之术著称。
合粉成鸡子:合粉指的是将粉末混合,成鸡子指的是变成鸡蛋。
云霜丹:云霜丹可能是一种仙药,具体成分和功效不明。
黄卢子:黄卢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仙,姓葛名起,以医术和法术著称。
理病:理病指的是治疗疾病。
气禁之道:气禁指的是用气力或法术来禁止或控制事物。
飞马不得去:飞马指的是能够飞行的马,不得去指的是不能离开。
天大早时,能至渊中召龙出:天大早时指的是天旱的时候,渊中指的是深渊,召龙出指的是召唤龙出来。
乘龙而去:乘龙而去指的是骑着龙离开,通常用来形容成仙或得道。
云气:云气指的是云雾或云气环绕,这里可能指的是仙人身上的光环或气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仙传-卷四-评注
太玄女者,姓颛名和。少丧夫主,有术人相其母子曰:‘皆不寿也。’乃行道学,治玉子之术,遂能入水不濡,盛寒之时,单衣行水上,而颜色不变,身体温暖。
这段古文描绘了太玄女的形象,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性,年轻丧夫,却因术人的预言而走上修炼之路。‘入水不濡’和‘单衣行水上’等描述,体现了她的道术之高,不仅能在水中自如,还能在寒冷中保持体温,这些细节描绘了她的超凡能力,也反映出古代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颜色不变’和‘身体温暖’则暗示了她的修炼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
可至积日,能徙官府宫殿城市及世人屋舍于他处,视之无异,指之则失其所在。又门户椟櫃有关籥者,指之即开。
太玄女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她能够移动城市和房屋,这种描述充满了超现实色彩,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指之则失其所在’和‘指之即开’等语句,表现了她的道术具有控制物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并不罕见,体现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指山山崩,指树树死,更指之,皆复如故。将弟子行所到山间,日暮,以杖扣山石,石皆有门户开,入其中,有屋室床几帷帐厨廪酒食如常,虽行万里,所在常耳。
这段描述太玄女能够操控自然,甚至能够使山崩树死,却又能够使它们恢复原状,这种能力体现了道家对自然规律的掌控。‘以杖扣山石,石皆有门户开’则描绘了一个神秘的空间,太玄女和她的弟子可以在其中自由行动,这种设定充满了奇幻色彩,是对现实世界的丰富和扩展。
能令小物忽大如屋,大物忽小于毫芒。野火涨天,嘘之即灭。又能生灾火之中,衣裳不燃。
太玄女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她能够使物体大小变化,甚至能够熄灭火焰,这种能力体现了她对自然力量的深刻理解。‘嘘之即灭’和‘衣裳不燃’等描述,表现了她的道术具有强大的防御和攻击能力,这种能力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仙人的象征。
须臾之间,化为老翁小儿车马,无所不为。行三十六术,甚有神效,起死无数,不知其何所服食,颜色益少,鬓发如鸦,忽白日升天而去。
太玄女的能力达到了极致,她能够随意变化形态,拥有起死回生的神效,这种能力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仙人特有的。‘颜色益少,鬓发如鸦’则描绘了她修炼的成果,年龄似乎并未随时间增长而衰老,反而更加年轻,这种描述充满了神秘和超脱。
南极子者,姓柳名融。能合粉成鸡子,吐之数十枚,煮之而啖,出鸡子中黄,皆余有少许粉如指端者,取粉涂杯,呪之即成龟,煮之可食,腹藏皆具,而粉杯成龟壳者,取肉,则壳还成粉杯矣。
南极子的能力同样神奇,他能够将粉末变成鸡子,并从中提取出肉和壳,这种能力体现了古代道家对物质变化的掌控。‘呪之即成龟’和‘取肉,则壳还成粉杯’等描述,表现了他的道术具有创造和还原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
又取水呪之,即成美酒,饮之醉人。又能举手即成大树,人或折其细枝,以剌屋间,连日犹在,以渐萎黄,与真木无异也。
南极子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他能够将水变成美酒,并能够将手变成大树,这种能力体现了他的道术具有创造和变化的能力。‘或折其细枝,以剌屋间,连日犹在’等描述,表现了他的道术具有持久和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对物质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服云霜丹,而得仙去矣。
南极子最终通过服用云霜丹,达到了成仙的境界,这种描述体现了古代道家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服云霜丹’则是对修炼成果的象征,表明他通过修炼获得了超越常人的能力。
黄卢子者,姓葛名起,甚能理病,若千里,只寄姓名,与治之,皆得痊愈,不必见病人身也。
黄卢子的能力是治愈疾病,他不需要亲自见到病人,只需寄送姓名,就能治愈疾病,这种能力体现了古代道家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只寄姓名,与治之,皆得痊愈’等描述,表现了他的道术具有神奇的治疗效果,这种能力是对生命力量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善气禁之道,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飞马不得去,水为逆流一里。年二百八十岁,力举千钧,行及奔马。
黄卢子的能力不仅限于治愈疾病,他还擅长气禁之道,能够控制动物和自然力量。‘禁虎狼百虫皆不得动’和‘水为逆流一里’等描述,表现了他的道术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这种能力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控。‘年二百八十岁,力举千钧,行及奔马’则描绘了他的长寿和强健,这种描述体现了古代道家对生命的尊重和追求。
头上常有五色气,高丈余。天大早时,能至渊中召龙出,催促便升天,即使降雨,数数如此。
黄卢子的能力进一步扩大,他能够召唤龙,并控制天气,这种能力体现了他的道术具有超凡的能力。‘头上常有五色气’和‘能至渊中召龙出’等描述,表现了他的道术具有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这种能力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控。
一旦,乘龙而去,与诸亲故辞别,遂不复还矣。
黄卢子最终乘龙而去,这种描述体现了古代道家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乘龙而去’是对修炼成果的象征,表明他通过修炼获得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并最终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