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瓜-原文
味苦寒。
主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
一名土瓜。生平泽。
‘《名医》曰:生鲁地田野,及人家垣墙间,三月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萯,王萯也。
‘《广雅》云:葵菇,瓜(娄瓜),王瓜也。’
‘《夏小正》云:四月王萯秀。’
‘《尔雅》云:钩葵菇。郭璞云:钩,(娄瓜)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月令,王瓜生。郑元云:月令云,王萯生,孔颖连云:疑王萯,则王瓜也。’
‘《管子·地员篇》,剽土之次,曰:五沙:其种大萯细萯,白茎青秀以蔓。’
‘本草图经云:大,即王萯也。亦谓之土瓜,自别是一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瓜-译文
味道苦而寒。
主要用于治疗消渴、内痹淤血、月经不调、寒热病、酸疼病,能益气,治疗耳聋。又称为土瓜。生长在平地湿润的地方。
《名医》一书中说:这种植物生长在鲁地的田野里,以及人家的墙壁之间,每年三月采摘根部,然后在阴凉处晾干。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萯,是指王萯。《广雅》中称它为葵菇,即瓜(娄瓜),也就是王瓜。《夏小正》记载:四月王萯开花。《尔雅》中称之为钩葵菇。郭璞解释说:钩葵菇,就是王瓜,它的果实像瓠瓜,颜色鲜红,味道苦,按照月令,王瓜在此时生长。郑元认为:月令中提到的王萯,实际上是指王瓜。《管子·地员篇》中提到:剽土之次,有五种沙土:其中大萯和细萯,白茎青叶,蔓延生长。本草图经中说:大萯就是王萯,也被称为土瓜,但它和另一种土瓜是不同的植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瓜-注解
消渴:消渴是指糖尿病,古时称为消渴病,是一种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内痹:内痹是指内脏经络的痹阻不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淤血:淤血是指血液在体内循环不畅,积聚在局部组织或器官中,形成血块。
月闭:月闭是指月经不调,周期不规律或闭经。
寒热:寒热是指身体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常见于感冒、疟疾等疾病。
酸疼:酸疼是指肌肉或关节的疼痛,伴有酸软感。
益气:益气是指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俞聋:俞聋是指耳聋的一种,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
土瓜:土瓜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可能是指上文提到的王瓜或王萯。
生平泽:生平泽是指生长在湿润的地方,泽指水泽。
生鲁地田野:生鲁地田野指的是在鲁地(古代地名,今山东省一带)的田野中生长。
阴干:阴干是指将植物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
萯:萯是指王萯,一种植物的名称。
王瓜:王瓜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其果实可食用,味道苦,具有药用价值。
葵菇:葵菇是指葵瓜,一种植物的名称。
瓝瓜:瓝瓜是一种瓜类,可能是指王瓜。
钩葵菇:钩葵菇是指具有钩状叶子的葵瓜。
剽土之次:剽土之次是指土地的肥沃程度。
本草图经:本草图经是一部古代药物学著作,记载了药物的名称、性味、功效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瓜-评注
味苦寒:此句描述了土瓜的药性特点,苦寒之性表明土瓜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降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热病、内痹淤血等症。
主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这里列举了土瓜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疗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以及聋症等,反映了土瓜在中医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一名土瓜。生平泽:土瓜是土瓜的别称,生于平泽之地,说明土瓜的生长环境与水质、土壤有关,这也可能是其药效的一部分来源。
《名医》曰:生鲁地田野,及人家垣墙间,三月采根,阴干:这段话引用了《名医》一书的记载,说明了土瓜的生长地点、采摘时间和干燥方法,这些都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有助于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案《说文》云:萯,王萯也。《广雅》云:葵菇,瓜(娄瓜),王瓜也:《说文》和《广雅》两部古书中对土瓜的名称进行了解释,表明土瓜在不同的文献中有着不同的称呼,反映了古人对植物认知的多样性。
《夏小正》云:四月王萯秀。《尔雅》云:钩葵菇。郭璞云:钩,(娄瓜)也。一名王瓜,实如瓝瓜,正赤,味苦,月令,王瓜生。郑元云:月令云,王萯生,孔颖连云:疑王萯,则王瓜也:《夏小正》、《尔雅》等古书对土瓜的形态、颜色、味道等特征进行了描述,郭璞、郑元、孔颖等人的注释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些信息,体现了古人对植物形态学的深入研究。
《管子·地员篇》,剽土之次,曰:五沙:其种大萯细萯,白茎青秀以蔓。本草图经云:大,即王萯也。亦谓之土瓜,自别是一物:这些文献引用进一步说明了土瓜的分类和形态,大萯和细萯的区别,以及土瓜与王萯的关系,为后世对土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