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孙-原文
味苦平。
主五臧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生川谷。
<吴普>曰:黄孙一名王孙,一名蔓延,一名公草,一名海孙,神农雷公苦无毒。黄帝甘无毒,生西海山谷,及汝南城郭垣下,蔓延,赤文,茎叶相当。(《御览》)
<名医>曰:吴名白功草,楚名王孙,齐名长孙,一名黄孙,一名黄昏,一名海孙,一名蔓延,生海西及汝南城郭下。
案陶宏景云:今方家皆呼王昏,又云壮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孙-译文
味道苦,性质平和。
主要治疗五脏的邪气,寒湿引起的痹症,四肢疼痛酸软,膝盖冷痛。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黄孙又称为王孙、蔓延、公草、海孙,神农和雷公认为它苦且无毒。黄帝认为它甜且无毒,生长在西海的山谷中,以及汝南的城郭和城墙下,蔓延生长,有红色的纹理,茎和叶大小相当。(《御览》)
《名医》说:吴地称为白功草,楚地称为王孙,齐地称为长孙,还有黄孙、黄昏、海孙、蔓延等名称,生长在海西和汝南的城郭下。
根据陶宏景的说法:现在医家都称它为王昏,也有人称之为壮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孙-注解
味苦平:味苦平,指的是该植物的药性味道苦,性质平和。在中医理论中,药物的味和性是判断其功效的重要依据。
五臧邪气:五臧,指五脏,即心、肝、脾、肺、肾。邪气,指侵入人体的邪气,如寒、湿、风、火等。五臧邪气,即指五脏受到邪气侵袭。
寒湿痹:寒湿痹,中医术语,指由寒湿之邪引起的痹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
四肢疼酸:四肢疼酸,指四肢关节或肌肉疼痛、酸软不适的感觉。
膝冷痛:膝冷痛,指膝盖部位感觉寒冷且疼痛。
生川谷:生川谷,指植物生长的地方,川谷即山谷。
黄孙:黄孙,指一种植物,根据《吴普》的记载,是王孙、蔓延、公草、海孙的别名。
神农雷公苦无毒:神农、雷公,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药神。苦无毒,指这种植物味道苦,但无毒。
黄帝甘无毒: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甘无毒,指这种植物味道甜,且无毒。
西海山谷:西海山谷,指生长这种植物的地方,位于西方的海边山谷。
汝南城郭垣下:汝南城郭垣下,指生长这种植物的地方,位于汝南地区的城郭附近。
蔓延:蔓延,指植物生长蔓延,形容植物生长旺盛,四处蔓延。
赤文:赤文,指植物茎叶上呈现的红色纹理。
茎叶相当:茎叶相当,指植物的茎和叶在形态上相匹配。
吴名白功草:吴名白功草,指在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这种植物被称为白功草。
楚名王孙:楚名王孙,指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这种植物被称为王孙。
齐名长孙:齐名长孙,指在齐地(今山东一带)这种植物被称为长孙。
黄昏:黄昏,指这种植物的一个别名。
方家:方家,指精通方术的人,这里指懂得草药的人。
王昏:王昏,指这种植物的一个别名,与“王孙”类似。
壮蒙:壮蒙,指这种植物的一个别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王孙-评注
味苦平。这句话是对该植物味道和性质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味道是判断药材性质的重要依据之一。苦味通常与清热、燥湿、泻火等功效相关联,而平性则表示该植物的性质温和,不会导致身体过于寒凉或燥热。
主五臧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生川谷。此句说明了该植物的主治功效和生长环境。五臧邪气指的是五脏的病邪,寒湿痹是指寒湿之邪导致的痹证,四肢疼酸和膝冷痛则是具体的症状。生川谷则表明这种植物生长在山谷之中,通常这样的生长环境会赋予植物独特的药效。
《吴普》曰:黄孙一名王孙,一名蔓延,一名公草,一名海孙,神农雷公苦无毒。黄帝甘无毒,生西海山谷,及汝南城郭垣下,蔓延,赤文,茎叶相当。(《御览》)这一段引用了古代医书《吴普本草》中对该植物的记载,介绍了其别名、药性、生长地以及药材的颜色和形态。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植物在古代的药用价值和人们对它的认识。
《名医》曰:吴名白功草,楚名王孙,齐名长孙,一名黄孙,一名黄昏,一名海孙,一名蔓延,生海西及汝南城郭下。这段话又引用了另一部医书《名医别录》中的记载,进一步丰富了该植物的别名和生长地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对同一植物的不同称呼和认识。
案陶宏景云:今方家皆呼王昏,又云壮蒙。陶宏景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他的这段话说明在当时的医学界,该植物被称为王昏或壮蒙,这些名称的流传反映了医学知识的传承和地方特色的体现。同时,这也说明了古代医学家对植物药材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