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芜荑-原文
味辛平。
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一名无姑,一名殿塘(《御览》引云:逐寸白,散雒中,温温喘息,《大观本》作黑字)。
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殿塘,生晋山,三月采实,阴干。”
案《说文》云:梗,山枌榆,有束荚可为芜荑者。
“《广雅》云:山榆,母估也。”
“《尔雅》云:莁荑(上艹下左杀右殳)蔷。郭璞云:一名白蒉,又无姑,其实夷。郭璞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
“《范子计然》云:芜荑在地,赤心者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芜荑-译文
味道辛辣而平和。
主要功效是散除五脏内的邪气,能渗透到皮肤、骨节中,驱除湿邪和温毒,去除体内的寄生虫,消化食物。别名无姑,又名殿塘(《御览》中引用说:逐寸白,散雒中,温温喘息,《大观本》中写作黑字)。生长在山川谷地。
《名医》记载:别名殿塘,生长在晋山,三月采摘果实,阴干保存。
根据《说文》记载:梗,是山中的枌榆,有束荚可以用来做芜荑。
《广雅》记载:山榆,是母估。
《尔雅》记载:莁荑(上艹下左杀右殳)是蔷。郭璞解释说:莁荑又名白蒉,又称为无姑,它的果实是夷。郭璞又解释说:无姑,是姑榆,生长在山中,叶子圆而厚,剥取皮后浸泡,它的味道辛辣芳香,这就是所说的芜荑。
《范子计然》记载:芜荑在地上,红色的心是好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芜荑-注解
味辛平:味辛平指的是这种植物的果实味道辛辣,性质平和。
五内邪气:五内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内在的邪气,邪气在这里指的是疾病或不良的体液。
散:散指的是分散、消除的意思,这里指消除邪气。
皮肤骨节中淫:淫在这里指蔓延、扩散,皮肤骨节中淫指的是邪气在皮肤和骨骼关节中蔓延。
温行毒:温行毒指的是这种植物的药性温和,能够驱除体内的毒素。
去三虫:三虫指的是人体内的寄生虫,去三虫指的是这种植物能够驱除寄生虫。
化食:化食指的是这种植物能够帮助消化食物。
无姑:无姑是一种植物的别称,与姑榆有关。
殿塘:殿塘也是一种植物的别称,与殿山有关。
川谷:川谷指的是河流山谷,这里指植物生长的地方。
阴干:阴干指的是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以保存植物。
梗:梗指的是植物的茎或枝,这里指山枌榆的茎。
山枌榆:山枌榆是一种植物,有束荚可为芜荑者。
芜荑:芜荑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可以用来制作香草。
母估:母估是对山榆的一种称呼。
莁荑:莁荑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与芜荑有关。
郭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注释家,这里引用他的注释来解释莁荑。
范子计然:范子计然是古代的一位医生,这里引用他的说法来评价芜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中品-木部-芜荑-评注
味辛平,首先是对药材味道的描述,辛味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与发散、行气的作用相关,而平则表示其性质平和,不会有过激的反应。这一描述揭示了该药材在中医中的药性特点。
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这一句详细说明了该药材的主要功效,包括驱散五内邪气、缓解皮肤和骨节中的不适、温化寒邪、驱虫以及消化食物。这些功效涉及了中医中对于内外邪气、寒热病邪以及虫邪的多种治疗思路。
一名无姑,一名殿塘,这里提到了该药材的别名,无姑和殿塘,这些别名往往与药材的形态、生长环境或民间传说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药材的熟悉和情感。
《御览》引云:逐寸白,散雒中,温温喘息,《大观本》作黑字。这里引用了《御览》中的记载,描述了该药材的形态和作用,逐寸白可能指的是药材的颜色,散雒中则是指其能散寒邪,温温喘息则可能是指其能缓解呼吸系统的症状。
生川谷,说明了该药材的生长环境,川谷即山谷,暗示了其生长于自然环境中,这种描述符合中医对药材来源的重视。
《名医》曰:一名殿塘,生晋山,三月采实,阴干。这是对药材的进一步描述,包括其别名、产地、采摘时间和干燥方法。晋山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山脉,三月采实则表明采摘的季节,阴干则是干燥方法,这些信息对于药材的品质和功效都有重要影响。
案《说文》云:梗,山枌榆,有束荚可为芜荑者。《广雅》云:山榆,母估也。这里引用了《说文》和《广雅》中的解释,对药材的植物学名称和形态进行了说明,梗指的是植物的枝条,山枌榆则是指该药材所属的植物种类,束荚可为芜荑则是指其果实的特点。
《尔雅》云:莁荑(上艹下左杀右殳)蔷。郭璞云:一名白蒉,又无姑,其实夷。郭璞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这里引用了《尔雅》和郭璞的解释,详细描述了该药材的植物学名称、别名、形态和味道,反映了古代文献对药材的深入研究。
《范子计然》云:芜荑在地,赤心者善。这是对药材品质的判断,赤心可能指的是果实内部的颜色,善则表示品质优良,这一描述体现了古代对药材品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