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

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原文

味甘平。

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蛊毒。鬼注。一名躁舍。

《名医》曰:生汉中,采蒸之,生树枝间,蛄蟖房也。八月取。

案《说文》云:蛄,蛄斯黑也。

《尔雅》云蟔,蛄蟖.

郭璞云: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蛄蟖.

按本经名为雀瓮者。

瓮与蛹音相近,以其如雀子,又如茧虫之蛹,因呼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译文

味道甜而平和。

主要用于治疗小孩的惊痫、寒热、结气、蛊毒以及鬼注。也被称为躁舍。

《名医》中说:这种药材生长在汉中地区,采摘时要蒸煮,生长在树枝间,是蛄蟖的住所。在八月采摘。

根据《说文》记载:蛄,指的是黑色的蛄斯。《尔雅》中称为蟔,蛄蟖。郭璞解释说:属于蛓类,现在青州人把蛭称为蛄蟖。按照《本经》的记载,这种药材被称为雀瓮。瓮和蛹的发音相近,因为它形状像雀子,又像茧虫的蛹,所以被称为雀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注解

味甘平:指药物的口感和药性。甘,指味道甜美;平,指药性平和,不寒不热,适合多数人使用。

小儿惊痫:指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表现为突然的惊恐、抽搐等症状。

寒热:中医术语,指身体出现冷热交替的症状,常与感冒、发热等疾病相关。

结气:中医术语,指体内气机不畅,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蛊毒:古代对某些疾病的称呼,指由邪恶之气引起的疾病。

鬼注:古代对某些疾病的一种说法,认为是由鬼神作祟引起的。

躁舍:可能是对某种药物的别称或描述,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推测。

《名医》:指古代的医学著作,《名医别录》是其中一部。

生汉中:指这种药物产于汉中地区,汉中是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南部。

采蒸之:指采集这种药物后进行蒸制处理。

生树枝间:指这种药物生长在树枝之间。

蛄蟖房:指蛄蟖的居住地,蛄蟖可能是一种昆虫。

八月取:指在农历八月采集这种药物。

《说文》:指《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许慎所著的一部文字学著作。

蛄斯黑也:指蛄是一种黑色的昆虫。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词典性质的文献,内容涉及动植物、天文、地理等。

蟔:可能指某种昆虫,与蛄蟖相关。

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注释家,对《尔雅》等古籍有注释。

蛓属也:指蛄蟖属于蛭类昆虫。

青州人呼蛭为蛄蟖:指在青州地区,人们将蛭称为蛄蟖。

按本经名为雀瓮者:指根据《本经》记载,这种药物的名称为雀瓮。

瓮与蛹音相近:指雀瓮这个名字的发音与蛹相近。

以其如雀子,又如茧虫之蛹,因呼之:指雀瓮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种药物的形态像雀子,又像茧虫的蛹,因此得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名医别录》,内容涉及一种草药的药性、用途以及其生长环境和名称的由来。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味甘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草药的口感和药性。‘甘’字表示草药味道甜美,‘平’字则表明其药性平和,既不寒也不热,适合多种体质的人使用。

‘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蛊毒。鬼注。’此句说明了该草药的主要治疗作用。‘主’字表明此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痫、寒热、结气和蛊毒等疾病。‘鬼注’则是一种古代对某些疾病病因的神秘说法,可能指的是由鬼神作祟引起的疾病。

‘一名躁舍。’这句话是对该草药的一个别称的解释。‘一名’意为另一个名字,‘躁舍’可能是根据草药的形态或功效命名的。

‘《名医》曰:生汉中,采蒸之,生树枝间,蛄蟖房也。八月取。’此句引用了《名医别录》中的描述,说明了该草药的生长环境和采集时间。‘生汉中’表明这种草药主要生长在汉中地区,‘采蒸之’说明采集后需要经过蒸制处理,‘生树枝间’描绘了其生长位置,‘蛄蟖房也’进一步说明了其生长环境,‘八月取’则指明了最佳的采集时间。

‘案《说文》云:蛄,蛄斯黑也。《尔雅》云蟔,蛄蟖.郭璞云: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蛄蟖。’这一段引用了《说文解字》和《尔雅》中的解释,对‘蛄’和‘蟔’这两个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了它们属于昆虫类别,并且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有所不同。

‘按本经名为雀瓮者。瓮与蛹音相近,以其如雀子,又如茧虫之蛹,因呼之。’此句进一步解释了‘雀瓮’这一名称的由来,指出其与‘蛹’的发音相近,形状类似雀子和茧虫的蛹,因此得名。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联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雀瓮》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84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