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黄连-原文
味苦寒。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
久服,令人不忘。
一名王连。
生川谷。
<吴普>曰:黄连,神农岐伯黄帝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阳(《御览》)。
<名医>曰:生巫阳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案《广雅》云:王连,黄连也;《范子计然》云:黄连出蜀郡,黄肥坚者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黄连-译文
味道苦而性寒。
主要治疗热气病,眼睛疼痛,眼角受伤,眼泪流出,明目(《御览》引文说,还能治疗茎伤,《大观本》中没有这一条),肠炎,腹痛,腹泻,妇女阴部肿胀疼痛。长期服用,能让人记忆力增强。另一种名字叫王连。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黄连,神农、岐伯、黄帝、雷公都说它味道苦但无毒,李氏认为它性小寒,有时生长在蜀郡,泰山南面(《御览》)。
《名医》说:生长在巫阳和蜀郡、泰山,二月和八月采摘。
根据《广雅》记载:王连就是黄连;《范子计然》说:黄连产自蜀郡,黄连肥厚坚实的质量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黄连-注解
味苦寒:味苦寒指的是黄连的药性特点,苦味入心,寒性清热,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主热气:主热气指的是黄连可以治疗因热气引起的各种症状。
目痛,眦伤,泣出,明目:目痛、眦伤、泣出、明目是指黄连可以治疗眼部疾病,如眼痛、眼眦受伤、流泪等,同时具有明目的作用。
茎伤:茎伤可能指的是植物茎部的损伤,这里可能是指黄连的茎部受到伤害。
肠澼:肠澼是指肠道疾病,可能是指肠道炎症或腹泻。
腹痛,下利:腹痛、下利是指腹部疼痛和腹泻的症状。
妇人阴中肿痛:妇人阴中肿痛是指女性外阴部肿胀疼痛的症状。
久服,令人不忘:久服,令人不忘意味着长期服用黄连可以使人记忆力增强。
一名王连:一名王连是指黄连的别名,王连是黄连的古称。
生川谷:生川谷指的是黄连的生长环境,川谷即山谷,说明黄连多生长在山谷中。
黄连:黄连是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湿热病等。
神农岐伯黄帝雷公:神农、岐伯、黄帝、雷公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这里提到他们可能是在强调黄连的药用历史悠久。
李氏小寒:李氏小寒可能是指李氏对黄连性质的描述,小寒可能是指黄连的寒性较轻。
蜀郡:蜀郡是指古代中国的蜀地,即今天的四川省。
太山:太山即泰山,位于山东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御览》:《御览》是古代的一部类书,收录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大观本》:《大观本》可能是指某部文献的版本,具体内容不详。
《名医》:《名医》可能是指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具体内容不详。
《广雅》:《广雅》是古代的一部词典,收录了大量的词汇和解释。
《范子计然》:《范子计然》是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具体内容不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黄连-评注
味苦寒,此句开篇点明了黄连的药性。‘味苦’一语双关,既指黄连的口感,也暗示其药性苦涩,具有清热解毒之效。‘寒’字则说明其性质偏寒,适用于治疗热性疾病。
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等,列举了黄连的主治功效。‘主’字表明黄连是治疗这些病症的主要药物。‘热气’、‘目痛’、‘眦伤’等,揭示了黄连在清热、明目、止痛等方面的药用价值。
《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这里引用了《御览》和《大观本》的记载,说明黄连在治疗茎伤方面的应用。‘引云’、‘无’等字眼,反映了古人对医学知识的传承与验证。
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进一步阐述了黄连的药效,涵盖了消化系统、妇科等方面的疾病治疗。‘肠澼’、‘腹痛’、‘下利’等病症,体现了黄连在调理肠胃、缓解疼痛方面的作用。
久服,令人不忘,此句强调了黄连的长期服用效果。‘久服’意味着长期使用,‘令人不忘’则表示其疗效显著,让人难以忘怀。
一名王连,这里的‘一名’指的是黄连的别名,‘王连’则是其中之一。这表明黄连在古代有多种称呼,反映了人们对药材的认识与传承。
生川谷,说明了黄连的生长环境。‘生’字表明黄连是自然生长的,‘川谷’则指山谷,揭示了黄连的生长地点。
《吴普》曰:黄连,神农岐伯黄帝雷公苦无毒,李氏小寒,或生蜀郡,太山之阳,此段引用了《吴普》的记载,介绍了黄连的药性、产地等信息。‘神农岐伯黄帝雷公’等名字,体现了古人对医学的重视与传承。
《名医》曰:生巫阳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这段记载了黄连的采集时间与产地。‘生’字再次表明黄连是自然生长的,‘巫阳’、‘蜀郡’、‘太山’等地名,揭示了黄连的主要产地。
案《广雅》云:王连,黄连也;《范子计然》云:黄连出蜀郡,黄肥坚者善,这两句引用了《广雅》和《范子计然》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黄连的别名、产地和品质。‘案’字表示对前文的总结,反映了古人对医学知识的整理与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