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细辛-原文
味辛温。
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一名小辛,生山谷。
<吴普>曰:细辛一名细草(《御览》引云,一名小辛),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元毒,李氏小寒,如葵叶,色赤黑,一根一叶相连(《御览》引云,三月八月采根)。
<名医>曰:生华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细条,少辛,细辛也;《中山经》云:浮戏之山,上多少辛;郭璞云:细辛也;《管子·地员篇》云:小辛大蒙;《范子计然》云: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细辛-译文
味道辛辣而温热。
主要治疗咳嗽、气逆、头痛、头部动悸、全身关节拘挛、风湿病、痹痛、死肌。长期服用可以明目,使九窍(指五官加上会阴穴)功能增强,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又称为小辛,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细辛又称为细草(《御览》中引用说,又称为小辛),神农、黄帝、雷公、桐君称之为辛小温,岐伯认为它有轻微的毒性,李氏认为它性小寒,形状像葵叶,颜色是赤黑色,一根茎上连着一片叶子(《御览》中引用说,三月和八月采集根部)。
《名医》说:生长在华阴,二月和八月采集根部,然后在阴凉处晾干。
根据《广雅》的说法:细长的茎,少辛,指的是细辛;《中山经》说:浮戏山上,上面生长着很多细辛;郭璞解释说:这就是细辛;《管子·地员篇》说:小辛和大蒙;《范子计然》说:细辛出自华阴,颜色白色的细辛质量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细辛-注解
味辛温:指细辛的药性,辛表示其味道辛辣,温表示其性质温和,适合治疗寒性病症。
咳逆:指咳嗽和气逆,即咳嗽时伴有呼吸不畅的感觉。
头痛:指头部疼痛。
脑动:指头部有动荡或不适的感觉。
百节拘挛:指身体各关节拘紧、不灵活。
风湿:指由风和湿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
痹痛:指由痹病引起的疼痛,痹病是一种因外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死肌:指因疾病或老化导致的肌肉失去活力。
久服明目:指长期服用细辛可以改善视力。
利九窍:指细辛可以通畅九窍(指五官和二阴),即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整体功能。
轻身长年:指长期服用细辛可以使身体轻盈,延年益寿。
小辛:细辛的别称,指其性质温和,味道辛辣。
生山谷:指细辛生长在山谷等地。
吴普:古代医药学家。
细草:细辛的别称,形容其形态细小。
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古代医药学家对细辛药性的描述,神农、黄帝、雷公、桐君是古代传说中的医药学家,辛小温是对细辛药性的评价。
岐伯元毒:岐伯是古代医药学家,元毒指细辛有一定的毒性。
李氏小寒:李氏是古代医药学家,小寒指细辛的性质偏寒。
如葵叶:形容细辛的叶子形状像向日葵的叶子。
色赤黑:指细辛的颜色呈赤红或黑色。
一根一叶相连:指细辛的每一根茎上只长一片叶子。
三月八月采根:指在农历的三月和八月采集细辛的根。
阴干:指将细辛的根在阴凉处晾干。
细条:指细辛的茎细长。
少辛:指细辛的味道稍显辛辣。
浮戏之山:指古代的一座山名。
郭璞:古代文学家、医药学家。
小辛大蒙:指细辛的药用价值大,蒙可能指蒙蔽,即细辛可以驱散蒙蔽,治疗疾病。
范子计然:古代医药学家。
色白者善:指细辛的颜色以白色为佳,品质较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细辛-评注
味辛温,这是对细辛味道和性质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温性则能温中散寒。细辛的这种性质使其在治疗寒性病症时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
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这里列举了细辛的主治功效。咳逆、头痛、脑动等都是常见的病症,而细辛能够缓解这些症状,说明其具有很好的解表、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百节拘挛、风湿、痹痛则表明细辛在治疗筋骨疼痛、关节不利等方面也有显著疗效。死肌则可能指的是局部皮肤麻木或肌肉萎缩等症状,细辛通过其温通血脉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这句话说明了长期服用细辛的益处。明目即改善视力,利九窍则是指细辛能够畅通九窍(指耳、目、鼻、口、舌、喉、前阴、后阴、肛门),增强身体机能。轻身长年则是指细辛有助于减肥和延年益寿,这与中医理论中强调的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有关。
一名小辛,生山谷。这里的‘一名’意味着细辛还有其他的别名,‘小辛’即是其中之一。‘生山谷’则说明细辛的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山谷等地,这些地方环境湿润,有利于细辛的生长。
《吴普》曰:细辛一名细草(《御览》引云,一名小辛),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元毒,李氏小寒,如葵叶,色赤黑,一根一叶相连(《御览》引云,三月八月采根)。这段话引用了《吴普本草》中对细辛的描述。‘细草’和‘小辛’是对细辛的别称,‘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则是对细辛性质的一种概括。‘岐伯元毒’和‘李氏小寒’分别指出了细辛的毒性和寒性。‘如葵叶,色赤黑’则是对细辛外观的描述,‘一根一叶相连’说明了其生长形态。‘三月八月采根’则是对采集时间的记载。
《名医》曰:生华阴,二月八月采根,阴干。这段话出自《名医别录》,进一步说明了细辛的产地和采集时间。‘生华阴’表明细辛主要生长在华阴地区,‘二月八月采根’与《吴普本草》中的记载相吻合,‘阴干’则是保存细辛的一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其药效。
案《广雅》云:细条,少辛,细辛也;《中山经》云:浮戏之山,上多少辛;郭璞云:细辛也;《管子·地员篇》云:小辛大蒙;《范子计然》云:细辛出华阴,色白者善。这一段文字则是从多个文献中引用了关于细辛的记载,包括《广雅》、《中山经》、《管子·地员篇》和《范子计然》。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细辛进行了描述,丰富了我们对细辛的认识。‘细条,少辛’是对细辛形态的描述,‘浮戏之山,上多少辛’则说明了细辛的生长环境,‘小辛大蒙’和‘色白者善’则是对细辛品质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