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石斛-原文
味甘平。
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
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一名林兰(《御览》引云,一名禁生,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石斛,神农甘平,扁鹊酸,李氏寒(《御览》)。
<名医>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蓫,生六安水傍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
案《范子计然》云:石斛,出六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石斛-译文
味道甜而平和。
主要功效是治疗中焦的损伤,消除痹症,降低气逆,补充五脏的虚弱和劳累,对于身体瘦弱的人有强身的作用,能增强阴气。长期服用可以增强肠胃功能,减轻体重,延长寿命。又称为林兰(《御览》中提到,还有一个名字叫禁生,在《观本》中用黑字标注),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石斛,神农认为是甜而平和的,扁鹊认为是酸的,李氏认为是寒性的(《御览》)。
《名医》说:又称为禁生,杜兰,石蓫,生长在六安的水边石头上,在七月和八月采集其茎,阴干保存。
根据《范子计然》的说法:石斛产自六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石斛-注解
味甘平:指石斛的口味和性质,甘味指味道甜美,平指性质平和,不寒不热。
主伤中:主要治疗中焦(中医术语,指脾胃)的损伤。
除痹:痹,指痹症,即中医所说的风寒湿痹,即肌肉、关节疼痛。
下气:指具有下行气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逆等症状。
补五脏虚劳:指石斛有补益五脏、治疗虚劳(指身体虚弱)的作用。
羸瘦:羸,指瘦弱;瘦,指身体消瘦。
强阴:指增强阴气,即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
久服厚肠胃:长期服用可以增强肠胃功能。
轻身延年:可以使身体轻盈,延长寿命。
一名林兰:石斛的别名之一,林兰可能是指生长在山林中的兰花。
禁生:石斛的别名之一,如前所述。
观本,作黑字:指在古代文献中,石斛的名字有时用黑字标注,可能表示其重要性或特殊性。
生山谷:指石斛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吴普,古代医学家,著有《吴普本草》。
神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扁鹊: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
李氏:指李氏家族,古代医学世家。
杜兰:石斛的别名之一。
石蓫:石斛的别名之一。
六安: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水傍石上:指石斛生长在靠近水源的石头上。
阴干:指在阴凉处晾干,以保留药材的药效。
案《范子计然》:案,指按照;范子计然,古代医学家,著有《范子计然》。
出六安:指石斛在六安地区产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石斛-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中医药文献,主要描述了石斛的药性和用途。以下是对每行的逐句赏析:
味甘平:这里的‘味’指的是石斛的口感,‘甘’表示石斛味道甜美,‘平’则说明其性质平和,无刺激性。
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这句话列举了石斛的主要功效,包括治疗中焦(中医理论中的中焦,指脾胃)损伤、祛除痹症(中医术语,指关节疼痛)、降气、补益五脏虚弱、消瘦、增强阴气等。
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期服用石斛可以增强肠胃功能,使人身体轻盈,延年益寿。
一名林兰(《御览》引云,一名禁生,观本,作黑字),生山谷:这里提到了石斛的别名,‘林兰’和‘禁生’。‘观本’指的是《观本本草》,‘作黑字’则表示这是书中的重点内容。石斛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曰:石斛,神农甘平,扁鹊酸,李氏寒(《御览》):《吴普》是古代医药学家,此处引用他的观点,认为石斛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甘平,扁鹊认为其味酸,李氏则认为其性寒。
《名医》曰:一名禁生,一名杜兰,一名石蓫,生六安水傍石上,七月八月,采茎,阴干:这段话出自《名医别录》,进一步解释了石斛的别名和采集方法。‘禁生’、‘杜兰’、‘石蓫’都是石斛的别名,指出石斛生长在六安的水边石头上,在农历七月和八月采集其茎,并阴干保存。
案《范子计然》云:石斛,出六安:这里的‘案’是引用的意思,‘范子计然’是古代文献的作者,他提到石斛产于六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