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神农(约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帝王,被誉为“药王”。他通过采集和试验草药,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记录和总结草药疗效的医学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神农本草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药物的种类、性质、功能和使用方法。它通过对草药的分类与研究,提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等多方面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的内容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与药学,也对后世的中医药学、草药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果部-大枣-原文
味甘平。
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
生平泽。
<吴普>曰: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大观本草》引吴氏本草)
<名医>曰:一名干枣,一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曝干,生河东。
案《说文》云:枣,羊枣也。
<尔雅>云:遵羊枣。
郭璞云: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又洗大枣。
郭璞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果部-大枣-译文
味道甘甜,性质平和。
主要用于治疗心腹部位的邪气,能安抚中焦,滋养脾胃,对十二经络都有好处,能平衡胃气,畅通九窍,补充不足的元气,减少津液流失,对于身体虚弱,受到惊吓,四肢沉重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还能调和各种药物。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叶子的作用类似于麻黄,能够促使身体出汗。生长在湿润的地方。
《吴普》说:红枣能调和身体,增强脾气,使人脸色好,精神饱满。(《大观本草》引用了吴氏的《本草》)
《名医》说:红枣又称干枣、美枣、良枣,在八月采摘,晒干,产自河东。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红枣就是羊枣。《尔雅》中也提到羊枣。郭璞解释说:果实小而圆,呈紫黑色,现在俗称为羊矢枣,也有人称之为大枣。郭璞还说:现在河东猗氏县出产的大枣,大小如鸡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果部-大枣-注解
味甘平:指枣的味道甘甜,性质平和。在中医理论中,甘味能补益、和中,平味能调和身体,适合大多数体质的人食用。
主心腹邪气:指枣能主治心腹部位的邪气,即指能够调和心腹部的疾病。
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安中,即调和脾胃;养脾,即滋养脾胃;肋十二经,指枣能辅助调理十二经络。
平胃气:指枣能平衡胃气,有助于消化。
通九窍:九窍指头面七窍和前后二阴,此处指枣能通达全身的九个通道。
补少气,少津液:补少气,指补益身体虚弱之气;少津液,指补充身体缺乏的津液。
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身中不足,指身体虚弱;大惊,指受到惊吓;四肢重,指四肢沉重。
和百药:和,调和;百药,指各种药物,此处指枣能与其他药物相配合使用。
久服轻身长年:久服,长期服用;轻身,身体轻盈;长年,长寿。
叶覆麻黄,能令出汗:叶覆麻黄,指枣叶覆盖麻黄,此处可能是指某种草药配方;令出汗,指能够促使身体出汗。
生平泽:平,平和;生,生长;泽,润泽,此处可能指枣生长在润泽之地。
调中,益脾气:调中,调和脾胃;益脾气,增强脾气。
好颜色,美志气:好颜色,使面色红润;美志气,使精神状态良好。
干枣,美枣,良枣:指枣的不同品种或品质。
八月采,曝干:八月采,指在农历八月采摘;曝干,指晒干。
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羊枣:指一种果实小而圆,紫黑色的枣,也称为羊矢枣或洗大枣。
猗氏县:古县名,位于今山西省临猗县。
鸡卵:指鸡蛋,此处形容枣的大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农本草经-上品-果部-大枣-评注
味甘平,这句话是对枣的基本味道和性质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甘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的作用,平则表示性质平和,不会过于寒热。这表明枣是一种性质温和、有益于身体的食物。
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这段话详细阐述了枣的药用价值。其中‘主心腹邪气’表明枣可以驱除心腹部位的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说明它对脾胃有很好的养护作用,能够调和十二经络。‘平胃气’和‘通九窍’则说明枣有助于调节胃气,畅通九窍,即五官七窍。‘补少气,少津液’意味着枣可以补充人体气血和津液,对于身体虚弱、津液不足的情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则是枣对于身体虚弱、精神紧张、四肢沉重等症状的缓解作用。‘和百药’则表示枣可以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增强药效。
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这句话强调了长期食用枣的益处,即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同时,枣叶与麻黄配伍可以发汗,对于风寒感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平泽。这句话是对枣生长环境的描述,‘平泽’意味着枣喜欢生长在平坦的湿地,这种环境有利于枣的生长和品质。
《吴普》曰:枣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大观本草》引吴氏本草)这段话引用了《大观本草》中吴普对枣的描述,认为枣可以调和脾胃,增强脾气,使人面色红润,精神愉悦。
《名医》曰:一名干枣,一名美枣,一名良枣,八月采,曝干,生河东。这里引用了《名医》对枣的名称、采摘时间和产地的描述,干枣、美枣、良枣都是对枣的不同品质的称呼,八月采摘意味着枣在秋季成熟,曝干则是将枣晒干保存,‘生河东’则说明枣主要产于黄河以东的地区。
案《说文》云:枣,羊枣也。《尔雅》云:遵羊枣。郭璞云: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又洗大枣。郭璞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这里引用了《说文》和《尔雅》对枣的记载,郭璞的解释则对枣的形态、颜色、产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羊枣’是对枣的一种别称,‘羊矢枣’和‘洗大枣’则是根据枣的形状和清洗方式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