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著名的文人,精通文学、诗词、书法和哲学。他在文化和学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神峰通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神峰通考》是王士禛关于文学、书法、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著作。书中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探讨,展示了王士禛对艺术、历史和哲学的深刻理解。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文学评论,还涵盖了对古代学者和书法家的评价,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是清代文学和艺术研究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原文

何以为之雕也?

如玉虽至宝也,雨贵有雕琢之功;金虽全宝也,而贵有锻炼之力。

苟玉之不琢,虽曰荆山之美,则为无用之玉也;金之不炼,虽曰丽水之良,则为无用之金也,人之八字,大概类此。

如见官星未曾有伤官,见财星未曾有比劫,见印绶未曾有财星,见食神伤官夫曾见印绶,若此纯然无杂,不犹未琢之玉,未炼之金乎?

大抵天之生人也,盈虚消长之机,未尝不寓焉。

若四时之有生长也,必有春夏焉;若四时之有收藏也,必有秋冬焉。

又如地理骨龙穴砂水之美,而来脉又贵有蜂鹤膝断续之妙焉。

人之造化穷爱寿夭之理,亦贵宜有去留舒配,以取用焉。

是以八字贵有雕也。

何以为之枯也?

风霜木之,春华之至可观焉。

旱魑之苗,得雨之机难遏焉。

故冲霄之羽健。

贵在三年之飞,惊人之声雄,贵在三年之不鸣。

是以清凉之候。

恒伸于炎烈之余。

和煦之时,每收于苦寒之后。

故人之造化,官贵有桔也,行官旺地,贵不可言。

财贵有桔,行财旺乡,财难计数。

然又当然喜其有根在苗先,实从花后,但贵具有根而桔也,不贵其有苗而桔也。

苟若官星无根,官从何出?财星无根,财从何生?

是以财有印绶,贵有根而桔之病也。

或若无根,而自为之桔焉,则亦非矣。

贵有根而桔之病也。

或若无根,而自为之桔焉,则亦非矣。

是以八字贵有根桔之病也。

何以为之旺也?

群芳茁长,可观真木之光辉,万物凋零,可识真金之肃杀,是以各全其质,各具其形。

若木不木而金不金,旺不旺而弱不弱,则五行之质有亏矣。

所以考入祸福也哉?

若人之用木出也,则宜类聚,斯木性之当杂。

若人之用火也,则宜照应,斯火性之不裂。

若春林旺,见水多益壮其神。

夏月火炎,见木多愈资其烈。

由引区别,则知其所以旺者,当何旺者,宜行比劫动以去财星;印星太旺者,宜行财星运以破其印是;日干太旺者,宜行官杀运以制其日主。

一理如是,百理皆然。

若其旺弱之相参,斯其下矣。

是以八字贵有旺之病也。

何以为之弱也?

雨露不足,则物性为之磨。

血气不充,人身为之赢瘦。

天根可蹑,六阳之弱可闻乎,月窟可探,六阴之弱者究也。

是以六阳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临》《泰》之可乘。

六阴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遁》《比》之可托。

犹人之命,弱不弱而旺不旺,则何以稽其祸福哉?

然虽贵有母也,则犹恐极弱之无根。

人之命,弱不弱而旺不旺,则何以稽其祸福哉?

然虽贵有母也,则犹恐极弱之无根。

故水虽至已为极弱,然已有庚金为水根也。

火虽至亥为极母也,然亥有木为火之根也。

人之造化,财官印绶,贵有弱也。

弱则有旺之其焉。

若官星太弱,宜行官旺之乡;财星太弱,宜行财旺之地;日主太弱,宜行身旺之地。

然犹畏弱之无根,所谓根在苗先也。

弱而有根,则官星虽弱而可致其旺,财星虽弱而可致其强。

是以八字贵有弱之病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译文

为什么称之为雕琢呢?就像玉石虽然是极宝贵的,但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显出价值;金子虽然是全宝,但也需要经过锻炼才能变得珍贵。如果玉石没有经过雕琢,即使是荆山的美玉,也只是无用的石头;金子没有经过锻炼,即使是丽水的良金,也只是无用的金属。人的八字,大概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如果看到官星没有受到伤官的影响,财星没有受到比劫的影响,印绶没有受到财星的影响,食神伤官曾经见到印绶,如果这些都没有杂质,不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锻炼的金属吗?大概天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盈亏、消长的变化都包含在其中。就像四季有生长和收藏,地理上的龙脉、穴位、砂水之美,也贵在有蜂鹤膝断续的妙处。人的命运,也贵在有去留、舒配,以取用之。因此,八字贵在雕琢。

为什么称之为枯萎呢?风霜对树木的伤害,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但遇到旱魑的苗,得到雨水的机缘却难以阻止。所以,冲天的羽翼,贵在三年能飞翔,惊人的声音,贵在三年不鸣。因此,清凉的时节,常常出现在炎热的余波之后,和煦的时光,常常在苦寒之后收获。所以人的命运,官星贵在桔梗,行官旺之地,贵不可言;财星贵在桔梗,行财旺之乡,财源滚滚。然而,自然喜欢它的根在苗先,实从花后,但贵在具有根和桔梗,不贵在只有苗而没有桔梗。如果官星没有根,官从何来?财星没有根,财从何生?因此,财星有印绶,贵在根和桔梗之病。或者如果没有根,而自行桔梗,那也是不对的。因此,八字贵在根和桔梗之病。

为什么称之为旺盛呢?群芳茂盛,可以观察到真正的木的光辉,万物凋零,可以识别真正的金之肃杀,因此各自保持其本质,各自具有其形态。如果木不像木,金不像金,旺不像旺,弱不像弱,那么五行的本质就有缺陷了。所以,考察祸福也是这样。如果人的命运用木,则宜聚在一起,这是木性的特点。如果用火,则宜相互照应,这是火性的特点。如果春天林木旺盛,见到水多则更加强壮。夏天火势炎炎,见到木多则更加猛烈。由此区别,就可以知道旺盛的原因,应该怎样旺盛,应该通过比劫动以去财星;印星太旺,宜行财星运以破其印;日干太旺,宜行官杀运以制其日主。一理如此,百理皆然。如果旺弱相参,那就不那么好了。因此,八字贵在旺之病。

为什么称之为弱呢?雨露不足,则物性为之磨,血气不充,人身为之赢瘦。天根可踏,六阳之弱可闻,月窟可探,六阴之弱者究也。因此,六阳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临》《泰》之可乘。六阴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遁》《比》之可托。就像人的命运,弱不弱而旺不旺,那么如何考察其祸福呢?虽然贵有母,但还担心极弱之无根。人的命运,弱不弱而旺不旺,那么如何考察其祸福呢?虽然贵有母,但还担心极弱之无根。所以水虽然极弱,但已有庚金为水之根。火虽然极母,但已有木为火之根。人的命运,财官印绶,贵在弱。弱则有旺之其焉。如果官星太弱,宜行官旺之乡;财星太弱,宜行财旺之地;日主太弱,宜行身旺之地。然而还怕弱之无根,所谓根在苗先也。弱而有根,则官星虽弱而可致其旺,财星虽弱而可致其强。因此,八字贵在弱之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注解

雕:指雕刻、琢磨,比喻对事物的修饰和完善。

玉:象征珍贵和纯洁,常用来比喻人的品德或才能。

金:五行之一,代表坚固和收藏。

雕琢之功:指雕刻和琢磨的功夫,比喻对人的教育和培养。

锻炼之力:指锻炼的力气,比喻对人的磨炼和考验。

八字: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中的核心概念。

官星:指八字中的官位,代表人的事业和地位。

伤官:指八字中的伤官星,代表人的才华和个性。

财星:指八字中的财星,代表人的财富和物质条件。

比劫:指八字中的比肩和劫财,代表人的朋友和竞争关系。

印绶:指八字中的印星,代表人的长辈和权力。

食神:指八字中的食神星,代表人的享受和福气。

夫:指丈夫,此处可能指代配偶或伴侣。

地理骨龙穴砂水:指风水学中的地理元素,包括山脉、水流、穴位、砂石等。

蜂鹤膝断续之妙:指风水学中的细微变化和巧妙布局。

造化:指人的命运和天命,也指自然界的生成变化。

去留舒配:指人的命运中吉凶的取舍和调整。

根:指八字中的根基,代表人的基础和根本。

苗:指八字中的苗星,代表人的成长和变化。

花:指八字中的花星,代表人的成就和辉煌。

木:五行之一,代表生长和发育。

水:五行之一,代表流动和变化。

火:五行之一,代表光明和热情。

土:五行之一,代表稳重和承载。

比劫动:指八字中的比肩和劫财的动态变化。

印星太旺:指八字中的印星过于旺盛。

官杀运:指八字中的官星和杀星的影响。

日干:指八字中的日主,代表人的本身和性格。

六阳:指五行中的阳元素,代表阳刚和活力。

六阴:指五行中的阴元素,代表阴柔和内敛。

《临》《泰》:指《易经》中的卦象,代表变化和转机。

《遁》《比》:指《易经》中的卦象,代表隐藏和团结。

母:指八字中的母星,代表人的根基和来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命理学,通过对玉、金、木、火、土五行之理的比喻,阐述了八字命理中雕琢、枯萎、旺衰等概念的重要性。

首句‘何以为之雕也?’提出了雕琢之理,将人的八字比作未经雕琢的玉石和未经锻炼的金,强调了后天修为和调整对八字的重要性。

‘如玉虽至宝也,雨贵有雕琢之功;金虽全宝也,而贵有锻炼之力。’通过玉和金的比喻,说明即使是珍贵的材质,也需要经过雕琢和锻炼才能发挥其价值,类比于人的八字,也需要通过后天努力来完善。

‘苟玉之不琢,虽曰荆山之美,则为无用之玉也;金之不炼,虽曰丽水之良,则为无用之金也。’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后天努力对于八字的重要性,如果不经过雕琢和锻炼,再好的材料也是无用的。

‘人之八字,大概类此。’将人的八字与玉石和金类比,说明人的命运也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塑造。

‘如见官星未曾有伤官,见财星未曾有比劫,见印绶未曾有财星,见食神伤官夫曾见印绶,若此纯然无杂,不犹未琢之玉,未炼之金乎?’通过列举不同的八字情况,说明八字中各种星宿的配合需要恰到好处,如同玉石和金的雕琢和锻炼。

‘大抵天之生人也,盈虚消长之机,未尝不寓焉。’认为人的命运也遵循着天地自然的盈虚消长规律。

‘若四时之有生长也,必有春夏焉;若四时之有收藏也,必有秋冬焉。’以四季的变化比喻人的命运起伏,春夏代表成长,秋冬代表收藏。

‘又如地理骨龙穴砂水之美,而来脉又贵有蜂鹤膝断续之妙焉。’通过地理风水学的比喻,说明八字中各种元素的配合也需要有变化和层次。

‘人之造化穷爱寿夭之理,亦贵宜有去留舒配,以取用焉。’认为人的命运也需要有适当的调整和取舍。

‘是以八字贵有雕也。’总结上文,强调八字需要经过雕琢和调整。

‘何以为之枯也?’提出了枯萎之理,将人的八字比作遭受风霜的树木,强调了逆境和挫折对人的影响。

‘风霜木之,春华之至可观焉。旱魑之苗,得雨之机难遏焉。’通过树木和苗的比喻,说明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可能得到转机。

‘故冲霄之羽健。贵在三年之飞,惊人之声雄,贵在三年之不鸣。’以鸟的飞翔比喻人的命运,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坚韧的重要性。

‘是以清凉之候。恒伸于炎烈之余。和煦之时,每收于苦寒之后。’通过气候的比喻,说明在逆境之后往往会有好的结果。

‘故人之造化,官贵有桔也,行官旺地,贵不可言。财贵有桔,行财旺乡,财难计数。’通过桔树的比喻,说明八字中官星和财星需要有支撑,才能发挥其作用。

‘然又当然喜其有根在苗先,实从花后,但贵具有根而桔也,不贵其有苗而桔也。’强调了八字中官星和财星需要有根基,而不是表面的繁荣。

‘苟若官星无根,官从何出?财星无根,财从何生?’提出了八字中官星和财星需要有根基的观点。

‘是以财有印绶,贵有根而桔之病也。或若无根,而自为之桔焉,则亦非矣。’说明了八字中官星和财星需要有印绶来支撑,但没有根基的印绶也是不利的。

‘何以为之旺也?’提出了旺衰之理,将人的八字比作茁壮的树木和肃杀的金,强调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重要性。

‘群芳茁长,可观真木之光辉,万物凋零,可识真金之肃杀,是以各全其质,各具其形。’通过木和金的比喻,说明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体现。

‘若木不木而金不金,旺不旺而弱不弱,则五行之质有亏矣。’强调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平衡。

‘所以考入祸福也哉?’提出了八字中五行旺衰与人的祸福之间的关系。

‘若人之用木出也,则宜类聚,斯木性之当杂。若人之用火也,则宜照应,斯火性之不裂。’通过木和火的比喻,说明了八字中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

‘若春林旺,见水多益壮其神。夏月火炎,见木多愈资其烈。’通过季节的比喻,说明了八字中五行之间的相互促进。

‘由引区别,则知其所以旺者,当何旺者,宜行比劫动以去财星;印星太旺者,宜行财星运以破其印是;日干太旺者,宜行官杀运以制其日主。’提出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调整方法。

‘一理如是,百理皆然。’强调了八字调整的普遍性。

‘若其旺弱之相参,斯其下矣。’说明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平衡对于人的命运的重要性。

‘是以八字贵有旺之病也。’总结了上文,强调了八字中五行旺衰的调整。

‘何以为之弱也?’提出了弱衰之理,将人的八字比作雨露不足的植物,强调了八字中五行弱衰的重要性。

‘雨露不足,则物性为之磨。血气不充,人身为之赢瘦。’通过植物和人体的比喻,说明了五行弱衰对人的影响。

‘天根可蹑,六阳之弱可闻乎,月窟可探,六阴之弱者究也。’通过阴阳的比喻,说明了八字中五行弱衰的体现。

‘是以六阳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临》《泰》之可乘。六阴之弱,不至于终弱,而有《遁》《比》之可托。’说明了八字中五行弱衰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来克服。

‘犹人之命,弱不弱而旺不旺,则何以稽其祸福哉?’提出了八字中五行弱衰与人的祸福之间的关系。

‘然虽贵有母也,则犹恐极弱之无根,人之命,弱不弱而旺不旺,则何以稽其祸福哉?’强调了八字中五行弱衰需要有根基的观点。

‘故水虽至已为极弱,然已有庚金为水根也。火虽至亥为极母也,然亥有木为火之根也。’说明了八字中五行弱衰可以通过其他五行来支撑。

‘人之造化,财官印绶,贵有弱也。弱则有旺之其焉。’提出了八字中五行弱衰可以通过其他五行来强化的观点。

‘若官星太弱,宜行官旺之乡;财星太弱,宜行财旺之地;日主太弱,宜行身旺之地。’提出了八字中五行弱衰的调整方法。

‘然犹畏弱之无根,所谓根在苗先也。’强调了八字中五行弱衰需要有根基的观点。

‘弱而有根,则官星虽弱而可致其旺,财星虽弱而可致其强。’说明了八字中五行弱衰可以通过其他五行来强化的观点。

‘是以八字贵有弱之病也。’总结了上文,强调了八字中五行弱衰的调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雕枯旺弱四病说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38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