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著名的文人,精通文学、诗词、书法和哲学。他在文化和学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神峰通考》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神峰通考》是王士禛关于文学、书法、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著作。书中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探讨,展示了王士禛对艺术、历史和哲学的深刻理解。书中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文学评论,还涵盖了对古代学者和书法家的评价,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是清代文学和艺术研究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原文

神峰子曰:天之所赋者命。

穷达夭寿,系诸气禀之先,虽圣贤鬼神莫能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然命之理,溯其源则肇於轩辕氏,始有干支之降,师大挠作甲子,遂以人之年月日时所生,谓之命焉!

盖与天赋之命其揆一也,但先未有书,至唐袁守成始作指南五星书,吕才作合婚书,一行禅师作星历书;

五代有辘轳书;前宋有殿驾书;南宋辽金有乔拗书;元有耶律楚材书,裴大猷有琴堂虚实书,均以人之生年五行纳音所属身命限度为之主,七曜四余为之用。

明朝徐均作子平书,专以日干为主本,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则命书之作至此尽矣。

其故何欤?盖五星之为说,只以生年为主,月与日时或遗焉。

或以纳音为主,干与支或遗焉。

孰若子平之理独得其中。

日通月气,岁与时为脉络,日为身主,月为巢穴,岁与时为门户,得於此而不遗於彼,通於上而不遗於下,抑有余补不及,中正之道孰外是焉。

愚涉猎群书,颇诣旨趣,独观命理,有《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书宗,其理出之正,法立之善,但其中间颇有不根之言,进退之说,无确然一定示人之见。

后世缘此立说益多益滋人惑,虽授受不过袭谬,殆若行者迷道,问盲人指示焉!

是以究之穷陬极壤,尽皆招摇售术,听其言则是,校其理则非,瞽目惑心,竟无一人能捋其堂陛而撮其枢要也。

呜呼!非惟诬人,实自诬也,予深慨焉!

由是细心讲究已四十余年矣。

一旦恍然觉其有一者,似是之非不惭肤见,乃立五星正说、五星谬说、子平诸格正说、子平诸格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

盖取诸尊崇正理,辟诸谬说之意,名之曰《命理正宗》,授诸梓而刊之,极知诬诞罪不容逭,尚俟知者正其得失,庶有补六艺中之万一云尔。

实用生命哲学: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若去病,财禄两相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译文

神峰子说:天赋予人的是命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寿命的长短,都取决于先天之气,即使是圣贤和神灵也无法改变,所以君子安于现状,等待命运的安排,如果不懂得命运,就不能成为君子。

然而,命运的道理,追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那时开始有了干支的运用,太师姜子牙创造了甲子,于是根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称之为人命!这和天赋的命运是一样的,只是之前没有书籍记载,直到唐朝袁守成编写了《指南五星书》,吕才编写了《合婚书》,一行禅师编写了《星历书》;五代有《辘轳书》;北宋有《殿驾书》;南宋和辽金有《乔拗书》;元朝有耶律楚材的书籍,裴大猷有《琴堂虚实书》,都是以人的出生年份五行纳音所属来决定命运的主旨,用七曜和四余来作为辅助。明朝徐均编写了《子平书》,专门以日干为主,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助,至此命书之作已经完备。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五星的说法,只以出生年份为主,月份和日子有时会被忽略。或者以纳音为主,干支有时会被忽略。哪有子平之理能够独得其中。日通月气,岁与时为脉络,日为身主,月为巢穴,岁与时为门户,得到这些而不遗漏其他,通于上而不遗漏下,既有余又有补,中正之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我涉猎了许多书籍,对各种学问都有所研究,但唯独对命理之学,我推崇《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等书,它们的道理正确,方法得当,但其中也有一些没有根据的说法,进退之间的说法,没有明确一定之规来教导人。后世因此产生了更多的说法,使得人们更加困惑,虽然传授的过程只是沿袭错误,但几乎就像迷失道路的人询问盲人指引一样!因此,深入研究,发现到处都是招摇撞骗的术士,听他们说话似乎是对的,但校对他们的理论却是错误的,让人眼花缭乱,心神不宁,竟然没有人能够梳理出其中的纲要。

唉!这不仅是在欺骗别人,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我对此深感悲哀!因此,我细心研究已经四十多年了。突然间,我豁然开朗,觉得其中有一个要点,那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肤浅的观点,于是我建立了五星正说、五星谬说、子平诸格正说、子平诸格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这些都是取自尊崇正理,辟除谬说的意图,我称之为《命理正宗》,交给木匠雕刻并出版,非常清楚这是诬蔑和荒诞的,但我还是希望有识之士能够纠正其中的得失,或许能对六艺中的一点有所帮助。

实际上,生命哲学是这样的:有病才是贵,无伤就不是奇迹,如果格局中去除了病,财富和地位就会随之而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注解

天之所赋者命:指上天赋予人的命运,认为人的命运由天定。

穷达夭寿:指人的贫穷与富贵、寿命的长短。

气禀:指人的气质和天赋。

轩辕氏:即黄帝,古代华夏民族的始祖,被认为是五行、干支等命理学的创始人。

干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年、月、日的一种纪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

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个六十年周期的起始,即甲子年。

指南五星书:一种古代命理书籍,以五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行来预测命运。

合婚书:一种古代书籍,用于预测男女双方的婚姻吉凶。

星历书:一种古代书籍,记录星象和历法,用于占卜和预测。

辘轳书:一种古代命理书籍,可能涉及占卜和预测的方法。

殿驾书:一种古代书籍,可能涉及宫廷仪式和占卜。

乔拗书:一种古代命理书籍,可能涉及命理学的某些方面。

耶律楚材: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天文志》等。

裴大猷:元朝人,著有《琴堂虚实书》。

五行纳音:五行与声音的对应关系,用于命理学的分析。

七曜:指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古代用于占卜和历法。

四余:指古代历法中的四余(食、亏、望、晦),用于占卜和历法。

子平书:一种古代命理书籍,以日干为主,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用于预测命运。

日干:指日子的天干,是命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月令:指月亮的运行周期,对人的命运有影响。

岁时:指一年四季的时间变化,对人的命运有影响。

子平诸格:指子平命理学的各种格局,用于分析人的命运。

动静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涉及人的命运变化和静止。

盖头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涉及人的命运中的隐藏因素。

六亲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涉及人的六亲(父母、夫妻、子女)的命运。

病药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涉及人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涉及人的八字分析。

人命见验说:命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指通过命理分析可以预见到人的命运。

六艺:指中国古代的六种基本技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生命哲学: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涉及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评注

神峰子曰:天之所赋者命。穷达夭寿,系诸气禀之先,虽圣贤鬼神莫能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命理之重要性。‘天之所赋者命’强调了命由天定,不可更改。‘穷达夭寿’则涵盖了人生的不同境遇,‘系诸气禀之先’表明这些境遇与人的先天禀赋有关。‘虽圣贤鬼神莫能移’进一步强调了命的不可移性。‘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提出了君子对待命的态度,即顺应天命,不怨天尤人。‘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则是对不知命者的一种警示。

然命之理,溯其源则肇於轩辕氏,始有干支之降,师大挠作甲子,遂以人之年月日时所生,谓之命焉!盖与天赋之命其揆一也,但先未有书,至唐袁守成始作指南五星书,吕才作合婚书,一行禅师作星历书;五代有辘轳书;前宋有殿驾书;南宋辽金有乔拗书;元有耶律楚材书,裴大猷有琴堂虚实书,均以人之生年五行纳音所属身命限度为之主,七曜四余为之用。

此段追溯了命理的历史渊源。从轩辕氏开始,干支的运用使得命理有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唐代的袁守成、吕才、一行禅师等人均对命理有所贡献。五代、宋、元等朝代均有命理书籍的问世,这些书籍均以人的生年五行纳音所属身命限度为主,七曜四余为辅。

明朝徐均作子平书,专以日干为主本,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则命书之作至此尽矣。

此句介绍了明朝徐均所著的《子平书》,这是命理著作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徐均将日干作为命理分析的主干,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这种分析方法对后世的命理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故何欤?盖五星之为说,只以生年为主,月与日时或遗焉。或以纳音为主,干与支或遗焉。孰若子平之理独得其中。日通月气,岁与时为脉络,日为身主,月为巢穴,岁与时为门户,得於此而不遗於彼,通於上而不遗於下,抑有余补不及,中正之道孰外是焉。

此段对命理的不同流派进行了比较。‘盖五星之为说’指代了以五星为主的分析方法,而‘子平之理’则是指徐均的《子平书》中的分析方法。作者认为,子平之理更为全面,能够兼顾到月、日、时等因素,而五星之法则有所遗漏。

愚涉猎群书,颇诣旨趣,独观命理,有《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书宗,其理出之正,法立之善,但其中间颇有不根之言,进退之说,无确然一定示人之见。

此段作者自述其命理研究的心得。作者广泛涉猎,对命理有深入的研究,并推崇《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等经典著作。然而,作者也指出这些著作中存在一些不确切的言论和观点。

后世缘此立说益多益滋人惑,虽授受不过袭谬,殆若行者迷道,问盲人指示焉!是以究之穷陬极壤,尽皆招摇售术,听其言则是,校其理则非,瞽目惑心,竟无一人能捋其堂陛而撮其枢要也。

此段批评了后世对命理的误解和滥用。作者认为,由于后世的误解和滥用,命理变得混乱不堪,许多人因此迷失方向。作者对这种现象表示深深的忧虑。

呜呼!非惟诬人,实自诬也,予深慨焉!由是细心讲究已四十余年矣。

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命理混乱现状的感慨,并自责自己未能对此作出贡献。作者表示,自己对此进行了四十余年的深入研究。

一旦恍然觉其有一者,似是之非不惭肤见,乃立五星正说、五星谬说、子平诸格正说、子平诸格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盖取诸尊崇正理,辟诸谬说之意,名之曰《命理正宗》,授诸梓而刊之,极知诬诞罪不容逭,尚俟知者正其得失,庶有补六艺中之万一云尔。

作者在此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命理正宗》,并阐述了其写作目的。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纠正谬误,弘扬正理,并对后世有所贡献。

实用生命哲学: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若去病,财禄两相随。

此句总结了作者对命理的理解,即人生如命,有病才能显出其价值,无伤则不足以称奇。只有去除了病痛,才能财禄双收。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哲学的深刻认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神峰通考-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3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