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

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原文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

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佥曰:”伯禹作司空。”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帝曰:”畴若予工?”

佥曰:”垂哉!”

帝曰:”俞,咨!垂,汝共工。”

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

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佥曰:”益哉!”

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

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

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佥曰:”伯夷!”

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

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译文

虞舜出身微贱,尧听闻他的聪明才智,打算让他继承王位,于是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并撰写了《舜典》。

(书名)若稽古,帝号舜,字重华,辅佐天帝。他深沉智慧,文明有礼,温和恭敬,诚实无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于是被任命为官。

他谨慎地执行五典,五典得以遵循;被纳入百官之中,百官得以有序;被邀请到四门,四门井然有序;被任命到山林之间,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不会迷失方向。

帝说:‘呼,舜。询问事情,考察言语,你的言论可行,经过三年的考验。’于是舜登上了帝位。舜谦虚地推让,不愿继承。

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帝位。他在璇玑玉衡上观察天象,以协调七政。举行祭祀上帝的仪式,祭祀六宗,望祭山川,祭祀众神。收集五瑞,到了月底再举行,会见四岳和群牧,将瑞物分发给各位诸侯。

每年二月,舜东巡,到达泰山,举行柴祭,按照山川的等级进行望祭。会见东方诸侯,调整时月和日,统一度量衡。修整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作为贡品。如同五器,最后才返回。

五月南巡,到达南岳,礼仪如同泰山。八月西巡,到达西岳,礼仪如同开始时。十一月朔日巡守,到达北岳,礼仪如同西岳。返回后,在艺祖庙举行仪式,使用特牲。

五年一次巡守,诸侯们四年来朝见。他们通过言辞表达,通过功绩来考核,通过车服来表彰他们的贡献。

开始划分十二州,封十二山,治理河流。

用典刑来教育,流放五刑,鞭刑作为官刑,扑刑作为教刑,金属作为赎刑。对灾荒给予赦免,对那些终其一生作恶的人则施以刑罚。要谨慎啊,谨慎啊,要关注刑罚的执行!

将共工流放到幽州,将欢兜放逐到崇山,将三苗驱逐到三危,将鲧处死在羽山,这四个罪人被处决后,天下人都服从了。

二十八年,帝去世。百姓如同失去父母,三年内四海之内禁止音乐。

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向四岳询问,开辟四门,明察四方,通达四聪。

‘咨,十二州的牧守们!’说,‘按时供给食物!安抚远方,亲近近处,培养美德,诚实无欺,难以任用的人,蛮夷都会服从。’

舜说:‘呼,四岳!有谁能振奋精神,继承天帝的事业,使百官明亮,采集贤能的人?’

大家都说:‘伯禹可以担任司空。’

帝说:‘是的,呼!禹,你去治理水土,要勤勉啊!’

禹拜首,谦虚地推让给稷、契和皋陶。

帝说:‘是的,你去吧!’

帝说:‘弃,百姓遭受饥荒,你作为后稷,播种各种谷物。’

帝说:‘契,百姓不亲近,五伦不遵循。你担任司徒,恭敬地推行五教,要宽厚。’

帝说:‘皋陶,蛮夷侵扰华夏,盗贼奸邪。你担任士,五刑要有威服力,五种刑罚要有三种执行方式。五种流放要有五种居住地,五种居住地要有三种生活方式。要明察,要诚实!’

帝说:‘谁可以担任工部?’

大家都说:‘垂可以。’

帝说:‘是的,呼!垂,你去担任共工。’

垂拜首,谦虚地推让给殳斨和伯与。

帝说:‘是的,你去吧!你要协调。’

帝说:‘谁可以负责上下草木鸟兽?’

大家都说:‘益可以。’

帝说:‘是的,呼!益,你去担任朕的虞官。’

益拜首,谦虚地推让给朱虎、熊罴。

帝说:‘是的,你去吧!你要协调。’

帝说:‘呼,四岳,有谁能负责朕的三礼?’

大家都说:‘伯夷可以。’

帝说:‘是的,呼!伯,你去担任秩宗。要早晚勤勉,要正直,要保持清正。’

伯拜首,谦虚地推让给夔和龙。

帝说:‘是的,你去吧!要谨慎!’

帝说:‘夔!任命你负责音乐,教育贵族子弟,要正直而温和,宽厚而庄重,刚毅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歌表达志向,歌曲延长言语,声音依照言语,音律协调声音。八音和谐,不要相互干扰,神人和谐。’

夔说:‘啊!我敲击石鼓,百兽都跳起舞来。’

帝说:‘龙,我要消除谗言和恶行,震惊我的军队。任命你为纳言,早晚传达我的命令,要诚实!’

帝说:‘呼,你们二十二人,要谨慎啊!要协助天帝的事业。’

三年后考核业绩,三次考核后,罢黜昏庸的人,提拔贤明的人,各种业绩都得到了提升。分封北方的三苗。

舜三十岁时出征,征伐三十次,在位五十载,最终在巡视四方时去世。

帝治理下土,开始设立居住的地方,区分生物种类。创作了《汩作》、《九共》九篇、《槀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注解

虞舜:虞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尧帝的继承人,以德治天下著称。

尧: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五帝之一,以禅让制传位给舜。

重华:重华是虞舜的字,意为光明照耀。

协于帝:协,协助;帝,指尧帝。此处指虞舜协助尧帝。

浚哲文明:浚,深;哲,智慧;文明,文采和智慧。

温恭允塞:温,温和;恭,恭敬;允,诚实;塞,充实。

玄德:玄,深奥;德,道德。

升闻:升,上升;闻,被听到。

嗣位:继承帝位。

五典: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百揆:揆,治理;百揆,指各种政务。

四门:古代宫殿的四个大门。

大麓:大麓,指山林。

格:到达。

陟:升,指登上帝位。

让:谦让。

文祖:文祖,指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

璇玑玉衡:璇玑,古代天文仪器;玉衡,古代天文仪器。

七政:指日、月、五星及五行。

肆类:肆,广泛;类,祭祀。

上帝:天帝。

禋:古代的一种祭祀方式。

六宗:指天、地、祖宗、五岳。

望:祭祀山川。

群神:众多神灵。

辑:收集。

五瑞:五种吉祥的物品。

觐:朝见。

群后:诸侯。

巡守:巡视守护。

岱宗:岱山,五岳之首。

柴:古代的一种祭祀方式。

望秩:望,祭祀;秩,次序。

东后:东方的诸侯。

协时月正日:协调时令,确定月份和日期。

同律度量衡:统一度量衡的标准。

五礼:五种礼仪。

五玉:五种玉器。

三帛:三种布料。

二生:两种活物。

一死贽:一种死物作为礼物。

五器:五种礼器。

卒:终于。

南岳:南方的名山。

西岳:西方的名山。

北岳:北方的名山。

艺祖:艺,技艺;祖,祖先。指技艺的祖先。

特:特指祭祀用的牲畜。

流共工于幽州:流放共工到幽州。

放欢兜于崇山:放逐欢兜到崇山。

窜三苗于三危:流放三苗到三危。

殛鲧于羽山:杀死鲧于羽山。

四罪:指共工、欢兜、三苗、鲧四人的罪。

二十有八载:二十八年。

考绩:考核政绩。

黜陟:罢免和提升。

幽明:指隐居和显达。

北三苗:北方的三苗。

征:征伐。

庸:功绩。

厘:治理。

居方:居住的地方。

别生分类:区分不同的生物种类。

汩作:《汩作》是一篇古代文献。

九共:《九共》是一篇古代文献。

槀饫:《槀饫》是一篇古代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评注

《舜典》作为古代文献,记载了我国古代帝王虞舜的生平事迹和治国理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

开篇‘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描绘了虞舜的出身和被尧帝发现的过程,突显了舜的非凡才能和尧帝的慧眼。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中的‘若稽古’是古代文献的常见开头,表示追溯古代历史,‘重华’则是舜的别称,表明舜与帝尧的和谐共处。

‘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赞颂了舜的智慧、文明、谦恭和道德,以及尧帝对他的认可和任命。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描述了舜在治理国家时遵循的五典(礼、乐、射、御、书)和百揆(百官)的有序运作。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反映了舜的仁德和治理能力,即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能保持清醒。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展现了舜的谦德和尧帝对他的信任。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描述了舜即位后的仪式和天文观测,体现了古代天文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说明了舜在位期间对神灵的祭祀,体现了古代的宗教信仰。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记录了舜对四方诸侯的巡视和赏赐,显示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展现了舜对四方的治理和对外族的征服,强化了中央权威。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反映了舜的去世对百姓的影响,以及古代社会对丧葬的重视。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说明了舜在临终前对国家的交代和对未来的期望。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描述了舜在位期间对官员的考核和选拔,体现了古代的用人制度。

‘分北三苗’说明了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以及对不同民族的融合。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总结了舜的一生,强调了其功绩和寿命。

‘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槀饫》’反映了舜在位期间对土地、民生和文化的治理,以及他的著作。

总体而言,《舜典》通过详细记载虞舜的一生,展现了古代帝王的政治智慧、道德品质和文化成就,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舜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33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