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

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原文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

帝曰:‘俞!’

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禹曰:‘俞!’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

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

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庶尹允谐,帝庸作歌。

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帝拜曰:‘俞,往钦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译文

帝说:‘来吧,禹!你也畅所欲言吧。’禹跪拜说:‘都!帝,我该说什么呢?我在深思熟虑。’皋陶说:‘哎呀!怎么样?’禹说:‘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山,淹没了丘陵,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乘坐四只载具,跟随山势砍伐树木,以及益献上了各种鲜美的食物。我疏通了九条河流,使之通向四海,挖深了沟渠使之与河流相连;以及稷播种,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我努力使有和无互相转化,改变了居住环境。百姓开始有粮食吃,天下各国都治理得很好。’皋陶说:‘好!就按照你的话去做。’

禹说:‘都!帝,你要小心谨慎地处在你的位置上。’帝说:‘好!’禹说:‘你要安分守己,保持谨慎和安宁。你要辅助正直的人,要积极行动,以实现你的志向,以此来显扬上帝的旨意,上天将会赐予你吉祥。’

帝说:‘哎呀!你是我的助手,我是你的君主。你是我的助手,我是你的君主!’禹说:‘好!’帝说:‘我是你的胳膊和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要左右都有人民,你就要保护他们。我想要在四方施展力量,你就要协助我。我想要看到古人的形象,比如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以及会合;比如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还有絺绣,用五种颜色来彰显五种色彩,制作衣服,你要明白。我想要听到六律五声八音,你要在治理时注意,以输出和输入五种言辞,你要听从。如果我错了,你要纠正我,不要表面顺从,私下里再提意见。要尊重四方,对于那些顽劣的谗言,如果不在时机,就要用明理来教化他们,用惩罚来记住他们,用书写来识别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得到救赎!让工人们接受意见,适时地提醒他们,如果做得好就接受,否则就要惩罚。’

禹说:‘好!帝啊,您在天下照耀着,直到海边的百姓,万邦的人民,都是您的臣民,都是您按时选拔的。广泛接纳他们的言论,明确他们的功绩,用车辆和衣服来奖励他们的贡献。谁敢不谦让,敢不恭敬地回应?帝如果不时地推广,一起,每天都要汇报,否则就没有功绩。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只喜欢游玩,傲慢而残暴。不要白天黑夜不停地忙碌,不要在水上行驶船只。在家里与妻子淫乱,结果毁灭了他的家族。我在这个时期,娶了涂山的女子,辛壬癸甲四天。启哭哭啼啼地出生,我没有好好照顾他,只是忙于治理土地。辅助完成了五服的建立,直到五千。州有十二个师,外面到达四海,都建立了五个长官,各自努力,苗人顽劣不服从,帝要考虑这个问题!’帝说:‘推行我的德政,按照你的功绩,来安排秩序。’

皋陶正在按照顺序行事,正在实施象征性的刑罚,目的是为了显明正义。

夔说:‘敲击鸣球、拍打、弹琴、吹瑟,来咏唱。’祖先们降临,虞国的宾客在位,众诸侯都谦让。下层的官员敲击鼓,合着柷敔的节奏,笙和镛交替演奏。鸟兽欢快地跳跃;箫韶演奏九次,凤凰翩翩起舞。夔说:‘啊!我敲击石头,拍打石头,百兽都开始跳舞。’

众官员和谐一致,帝用歌声来表达。他说:‘执行上天的命令,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然后唱歌说:‘胳膊和大腿高兴啊!首领起身啊!百工忙碌啊!’皋陶拱手鞠躬,说:‘要记住啊!带领大家兴办事业,要谨慎你的法度,要恭敬啊!要经常检查你的成就,要恭敬啊!’然后接着唱:‘首领明智啊,胳膊和大腿能干啊,各种事情都顺利啊!’又唱:‘首领杂乱无章啊,胳膊和大腿懒惰啊,万事都败坏啊!’帝鞠躬说:‘好,去执行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注解

帝:指古代帝王,此处可能指夏朝的帝王。

禹:传说中的大禹,夏朝的开国君主,以治水闻名。

皋陶:传说中的古代贤臣,曾辅佐大禹。

都:表示禹的谦卑,相当于“臣”或“在下”。

予:第一人称代词,表示‘我’。

思日孜孜:形容大禹勤于思考,日夜不懈。

乘四载:乘坐四匹马拉的车。

刊木:砍伐树木。

暨益:和益一起。

奏庶鲜食:进献各种新鲜食物。

决九川:疏通九条大川。

距四海:到达四海。

浚畎浍距川:疏通田间的小沟渠。

暨稷播:和稷一起播种。

懋迁有无:积极迁移物资。

化居:改变居住地。

烝民乃粒:使百姓能够有粮食。

万邦作乂:各个国家都能治理好。

弼直:辅佐正直。

丕应徯志:迅速响应并实现志向。

昭受上帝:使上帝的旨意得以显现。

天其申命用休:上天会再次下达命令,以示嘉奖。

股肱耳目:比喻亲近的臣子。

宣力四方:在四方施展力量。

作会:组成图案。

宗彝:古代祭祀用的酒器。

藻:水草,这里指装饰用的图案。

粉米:米粉,这里指装饰用的图案。

黼:古代的一种花纹。

黻:古代的一种花纹。

絺绣:细麻布和绣花。

五采彰施于五色:五种颜色鲜艳地施用于五色。

作服:制作衣服。

六律五声八音: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六律、五声和八音。

在治忽:在治理国家时或忽视时。

出纳五言:提出五条建议。

钦四邻:敬重四方。

庶顽谗说:各种顽固和诽谤的言论。

若不在时: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

侯以明之:等待时机来阐明。

挞以记之:用鞭打来警示。

书用识哉:记录下来以便识别。

欲并生哉:希望一并生存下去。

工以纳言:通过工匠来传达意见。

时而颺之:适时地加以引导。

格则承之庸之:如果合乎标准就接受并任用。

否则威之:如果不合标准就加以威慑。

俞哉:表示同意或称赞。

光天之下:指天下。

海隅苍生:海边边远地方的百姓。

万邦黎献:各个国家的百姓。

共惟帝臣:都是帝王的臣子。

惟帝时举:都是帝王按时选拔的。

敷纳以言:广泛接纳言论。

明庶以功:明确众人的功绩。

车服以庸:用车马和服饰来表示功绩。

丹朱:大禹的儿子,传说中性格傲慢。

傲慢游是好:傲慢地游玩。

傲虐是作:傲慢而凶暴。

罔昼夜頟頟:日夜不停地。

朋淫于家:在家中与妻妾淫乱。

用殄厥世:因此毁灭了他的家族。

创若时:开始治理时。

娶于涂山:在涂山娶妻。

辛壬癸甲:指连续四天,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日。

启呱呱而泣:启出生时哭泣。

弗子:不亲自抚养。

惟荒度土功:只顾着治理土地。

弼成五服:辅助完成五服。

州十有二师:十二个州的师长。

外薄四海:扩展到四海之外。

咸建五长:都建立了五个长官。

各迪有功:各自鼓励有功的人。

苗顽弗即工:苗人顽劣不服从工作。

迪朕德:推广我的德行。

时乃功:及时完成你的功绩。

惟叙:只有按顺序进行。

祗厥叙:遵循他的顺序。

方施象刑:开始实施象征性的刑罚。

戛击鸣球:敲击响球。

搏拊:拍打。

琴瑟:弹奏琴瑟。

以咏:以歌咏的形式。

祖考:祖先。

来格:前来。

虞宾:虞国的宾客。

群后:众王。

德让:相互谦让。

下管鼗鼓:下等官员击鼓。

合止柷敔:停止击鼓。

笙镛以间:吹奏笙和镛。

鸟兽跄跄:鸟兽跳跃。

箫韶九成:吹奏箫和韶乐九遍。

凤凰来仪:凤凰翩翩起舞。

击石拊石:敲击石头。

百兽率舞:百兽都跟着跳舞。

庶尹:众官。

允谐:和谐一致。

庸作歌:共同创作歌曲。

敕天之命:命令上天的旨意。

惟时惟几:只有时机和关键。

股肱喜哉:股肱高兴啊!

元首起哉:元首起来啊!

百工熙哉:百工忙碌啊!

念哉:注意啊!

率作兴事:带头兴起大事。

慎乃宪:谨慎遵守法律。

钦哉:敬重啊!

屡省乃成:经常检查才能完成。

元首明哉:元首明智啊!

股肱良哉:股肱贤良啊!

庶事康哉:各种事情都安康啊!

元首丛脞哉:元首杂乱啊!

股肱惰哉:股肱懒惰啊!

万事堕哉:万事都衰落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评注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此句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直接对话,‘昌言’一词意味着禹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种对话方式体现了古代君主的谦逊和对臣子的信任。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禹的谦逊态度通过‘都’字表达出来,‘孜孜’则表现了他勤勉思考的态度,这是古代士大夫的典型品质。

皋陶曰:‘吁!如何?’皋陶的‘吁’字表达了对禹言辞的惊讶和赞叹,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相互尊重。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禹在此处回顾了洪水泛滥的景象,‘昏垫’形容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怀。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禹在此处描述了自己治理洪水的过程,‘四载’指的是他治理洪水的时间之长,‘刊木’和‘奏庶鲜食’则表现了他的勤勉和智慧。

‘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禹继续描述自己的治理成果,‘决九川’和‘浚畎浍’表现了他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播’和‘奏’则反映了他在农业方面的贡献。

‘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禹总结了自己的治理理念,‘懋迁’和‘化居’体现了他的包容和变通,‘烝民乃粒’和‘万邦作乂’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成果。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皋陶对禹的言论表示赞同,‘俞’字在这里是肯定的意思,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

‘都!帝,慎乃在位。’禹再次表达了对帝的尊敬,‘慎乃在位’则是对帝位的敬畏。

‘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禹在此处表达了对帝位的期望,希望帝能够慎用权力,以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帝对禹的期望,将禹视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希望他能辅佐自己治理国家。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帝要求禹明察古人的智慧,并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治理国家。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帝希望禹能够倾听音乐,从中领悟治理国家的道理。

‘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帝对禹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希望他能够忠诚辅佐,同时也要有威严。

‘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禹表示对帝的忠诚,并愿意为帝效力。

‘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禹表达了自己对帝的尊敬和对帝位的忠诚。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禹通过丹朱的例子,告诫帝要避免傲慢和放纵。

‘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禹回顾了自己的功绩,表达了对帝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帝对禹的功绩表示肯定,并希望禹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皋陶对禹的功绩表示赞赏,并强调了对刑法的重视。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通过音乐和舞蹈,表达了对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夔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了音乐和舞蹈的力量,以及它们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帝通过歌曲,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和对臣子的期望。

‘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皋陶对帝的歌曲表示赞同,并通过歌曲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帝拜曰:‘俞,往钦哉!’”帝对皋陶的赞同表示肯定,并再次强调了对待国家大事的严肃态度。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益稷》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32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