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尧典-原文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
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
平秩南讹,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厥民隩,鸟兽氄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
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于!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尧典-译文
在帝尧的时候,他聪明且文思敏捷,使天下都受到他的恩泽。在他准备退位的时候,他把位子让给了虞舜,并写了《尧典》。
说,回顾古代,帝尧,名叫放勋,他尊敬、明智、文雅、有思考能力,温和、恭谨、谦让,他的光辉照耀到了四方,他的德行感动了天地。
他能明确地表现出高尚的德行,用来亲近他的九族。九族和睦之后,他又平定了百姓。百姓都明理,能够协调万邦。百姓在变化中保持和谐。
于是他命令羲和,敬重地顺应上天,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敬重地传授给民众时节。他又命令羲仲,居住在嵎夷,称为暘谷。在寅时迎接日出,安排东方的农事。正午时分,星鸟出现,标志着仲春的到来。那时的人们分割土地,鸟兽开始繁殖。
他又命令羲叔,居住在南交,称为明都。安排南方的农事,敬重地贡献。夏至时,白天最长,火星出现,以此来确定仲夏。那时的人们顺应自然,鸟兽的皮毛开始变薄。
他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方,称为昧谷。在寅时送走太阳,安排西方的收获。在夜半时分,星虚出现,标志着仲秋的到来。那时的人们迁移,鸟兽的皮毛开始变厚。
他又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称为幽都。在北方,白天最短,昴星出现,以此来确定仲冬。那时的人们避寒,鸟兽的皮毛变得厚实。
帝说:“啊,羲和和和仲、和叔,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通过设置闰月来确定四季,完成一年的周期。你们确实治理好了百工,各种业绩都得到了繁荣。”
帝说:“谁可以担任这个职位?”
放齐说:“帝的继承人朱启明。”
帝说:“哎呀!喧哗争斗可以吗?”
帝说:“谁可以担任我的助手?”
驩兜说:“啊!共工正在努力工作。”
帝说:“哎呀!说话不诚实,行为不端,外表却很恭敬。”
帝说:“啊,四岳,洪水正在泛滥,割裂了大地,淹没了山陵,浩浩荡荡地淹没了天空。百姓们都在叹息,有没有人能够治理他们?”
大家都说:“啊!鲧可以。”
帝说:“哎呀!不行啊,鲧违背了命令,将会导致家族的衰败。”
四岳说:“奇怪啊!试试看吧,如果行得通就继续。”
帝说:“去吧,要谨慎啊!”九年过去了,业绩并没有完成。
帝说:“啊,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能否承担起这个职责,来接替我的位置?”
四岳说:“不,我们的德行不足以胜任帝位。”
帝说:“明明白白地推荐有才能的人。”
师锡向帝说:“有一个单身的人,名叫虞舜。”
帝说:“是的,我听说过,他怎么样?”
四岳说:“他是瞎子的儿子,父亲顽固,母亲顽固,弟弟傲慢;但他能够和睦相处,用孝道来感化他们,勤勤恳恳地治理,不接近邪恶。”
帝说:“我要试试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看他在两个女儿那里的表现。”
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妫汭,让她们成为虞国的妻子。
帝说:“要谨慎啊!”
他谨慎地执行了五典,五典都得到了遵守。他被纳入百揆之中,百揆都按时序进行。他被迎接在四门,四门都显得庄严。他被纳入大麓,即使遭遇烈风雷雨也不会迷失方向。
帝说:“啊,舜,你要谨慎啊!询问事情,考察言语,你的言语都能够实现,三年过去了。你可以登上帝位了。”
舜以德行让位,不愿意继承帝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尧典-注解
帝尧:帝尧,传说中的古代圣君,五帝之一,以德治天下,被尊为贤明的帝王。
聪明文思:指帝尧智慧明敏,文采斐然,具有高尚的文治思想。
光宅天下:光耀满天下,指帝尧的德行和治绩遍布天下。
逊于位:退位,指帝尧将帝位让给他人。
虞舜:虞舜,传说中的圣君,继帝尧之后成为五帝之一,以德行著称。
尧典:《尧典》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帝尧的德行和治绩。
若稽古:追溯古代,指回顾历史。
钦若昊天:敬若天意,指对天意充满敬畏。
历象日月星辰: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制定历法。
敬授民时:敬谨地授时于民,指制定历法后教导民众如何利用时间。
羲和:羲和,传说中的天文学家,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羲仲:羲仲,羲和的儿子,负责东方的历法制定。
寅宾出日:迎接日出,指羲仲负责的仪式。
平秩东作:调整东方的农事秩序。
星鸟:指鸟类在天空中的位置,用于确定季节。
申命:再命令,指再次下达命令。
和仲:和仲,羲和的儿子,负责西方的历法制定。
寅饯纳日:送别日落,指和仲负责的仪式。
平秩西成:调整西方的农事秩序。
和叔:和叔,羲和的儿子,负责北方的历法制定。
平在朔易:调整北方的农事秩序。
黎民:普通百姓。
变时雍:时序变化和谐。
放勋:帝尧的别名,意为放任功勋。
允恭克让:诚实恭敬,能够谦让。
光被四表:光辉照耀四方。
格于上下:得到上天的认可。
俊德:美好的德行。
亲九族:亲近自己的家族。
平章百姓:公平地治理百姓。
协和万邦:使各国和谐相处。
黎民于变时雍:百姓在时序变化中生活和谐。
胤子朱启明:朱启明,指帝尧的儿子。
嚚讼:争斗,指朱启明可能引发的争斗。
共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这里指共工治理水患的事。
鲧:古代神话中治水英雄,这里指鲧治水的故事。
四岳:古代四方诸侯之长,这里指四方诸侯的领袖。
汤汤洪水方割:洪水汹涌,正在分割大地。
荡荡怀山襄陵:洪水浩荡,包围山陵。
浩浩滔天:洪水滔天,形容洪水非常严重。
有能俾乂:有谁能治理洪水?
于!鲧哉:是的,用鲧来治理洪水。
方命圮族:命令不行,家族将败。
明明扬侧陋:明察秋毫,宣扬贤能。
鳏:单身男子,这里指单身有才能的人。
瞽子:瞎眼的孩子,这里指虞舜的父亲。
父顽,母嚚,象傲:父亲顽劣,母亲喋喋不休,弟弟傲慢。
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能够和谐相处,孝顺父母,勤劳不懈,不参与邪恶。
女于时:将女儿嫁给某人。
观厥刑于二女:观察他的行为对两个女儿的影响。
厘降二女于妫汭:将两个女儿下嫁给妫汭。
嫔于虞:成为虞国的妻子。
慎徽五典:谨慎地执行五种典章制度。
五典克从:五种典章制度得以遵循。
纳于百揆:纳入百官之中。
百揆时叙:百官各司其职。
宾于四门:接待四方宾客。
四门穆穆:四门秩序井然。
纳于大麓:进入山林。
烈风雷雨弗迷: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不会迷失方向。
陟帝位:登上帝位。
让于德:以德让位,指虞舜不愿意接受帝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虞书-尧典-评注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这段文字描绘了帝尧的形象,他聪明且富有文思,治理天下时光芒四射。在即将退位时,他选择将帝位让给虞舜,并亲自撰写了《尧典》一书,这体现了尧的高尚品德和谦逊精神。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这里用‘若稽古’开篇,表明以下内容是对古代的追述。帝尧被尊称为放勋,他的品德包括钦敬、明智、文雅、思虑周全和安详,他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敬让,光芒照耀四方,影响遍及天地。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帝尧以明亮的德行亲近九族,使得九族和睦相处。在此基础上,他公平地治理百姓,使得百姓明白事理,国家得以与周边国家和谐相处。
黎民于变时雍。
这里的‘黎民’指的是普通百姓,‘时雍’表示时代和谐。这句话说明在帝尧的治理下,百姓生活稳定,时代和谐。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帝尧命令羲和负责天文观测,遵循天意,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此制定历法,敬重地授时给百姓。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帝尧分别任命羲仲居住在嵎夷,称为暘谷。在寅宾时节,羲仲迎接日出,平衡东方的农事。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中午时分,星辰的位置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到来。这时,百姓开始播种,鸟兽开始繁殖。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
帝尧又任命羲叔居住在南交,称为明都。他平衡南方的事务,敬重地执行职责。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夏至时,日最长,星辰的位置标志着仲夏。这时,百姓顺应季节,鸟兽换毛。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帝尧又任命和仲居住在西,称为昧谷。在寅饯时节,和仲迎接日落,平衡西方的收获。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秋分时,夜晚星辰的位置标志着仲秋。这时,百姓安居乐业,鸟兽换上柔软的毛发。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
帝尧又任命和叔居住在北方,称为幽都。他平衡北方的事务,顺应季节的变化。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冬至时,日最短,星辰的位置标志着仲冬。这时,百姓居住在洞穴中,鸟兽换上厚实的毛发。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尧对羲和说:‘哎呀,你们羲和,一年三百六十六天,通过设置闰月来确定四季,完成一年的历法。你们确实治理好了百工,各种业绩都得到了提升。’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帝尧问道:‘谁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放齐回答:‘您的儿子朱启明。’
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尧说:‘哎呀,朱启明这个人喜欢争斗,这样合适吗?’
帝曰:‘畴咨若予采?’
帝尧又问:‘那谁能为我采择贤能之人?’
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驩兜回答:‘是啊,共工正在努力工作。’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尧说:‘哎呀,共工虽然话不多,但行动上却违背常理,表面上看似恭敬,实则过分。’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帝尧对四岳说:‘哎呀,洪水泛滥,割裂了大地,淹没山陵,浩浩荡荡,百姓们多么痛苦,有谁能治理好这洪水呢?’
佥曰:‘于!鲧哉。’
四岳异口同声地说:‘是啊,鲧可以。’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帝尧说:‘哎呀,鲧这个人固执己见,会导致家族的衰败。’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四岳说:‘奇怪啊,我们尝试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尧说:‘去吧,要谨慎啊!’九年过去了,鲧的业绩并没有取得成功。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帝尧说:‘哎呀,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接受我的命令,接替我的位置?’
岳曰:“否德忝帝位。”
四岳回答:‘不,我们德行不足以承担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帝尧说:‘那么,就明明白白地选拔贤能,不论出身是否显赫。’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师锡向帝尧推荐说:‘有一位孤独的人,名叫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帝尧说:‘我听说过,他怎么样?’
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四岳回答:‘虞舜是个盲人,他的父亲顽固,母亲瞎说,兄弟傲慢。但他能够以孝道来和谐家庭,勤奋治理,不去做坏事。’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帝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看看他的行为。’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虞舜,作为他的妻子。
帝曰:“钦哉!”
帝尧说:‘要谨慎啊!’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虞舜谨慎地遵循五典(即五种传统道德规范),五典得以遵循。他被纳入百揆(即朝廷中的高级官员),百揆按照时序进行工作。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虞舜接待四方宾客,四门都显得庄重。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虞舜被纳入朝廷,即使面临猛烈的风雨,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帝尧说:‘好了,虞舜,经过三年的考察,你的言行证明了你的能力,你可以登上帝位了。’
舜让于德,弗嗣。
虞舜谦虚地推辞了帝位,没有继承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