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

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原文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

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乃训于王。

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

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民有不若德,不听罪。

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

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译文

高宗祭祀成汤,突然有一只野鸡飞到鼎的耳朵上并发出鸣叫,祖己对各位王公进行训诲,创作了《高宗肜日》和《高宗之训》。

《高宗肜日》中提到,越地有野鸡在鸣叫。祖己说:‘只有先正王之道,才能端正他们的国家大事。’于是他对王公们进行训导。他说:‘天在上监察着下界的百姓,掌管着他们的道义。降赐给人们的寿命有长有短,并不是天意要早早结束百姓的寿命,而是百姓中有些人寿命短暂。百姓如果不遵循道德,就不会听从罪责。天既然已经赋予使命来端正他们的德行,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做呢?’唉!君王应该敬畏百姓,不要违背天意,祭祀时不要过于亲近私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注解

高宗:指商朝的第三位君主商汤的儿子太甲,高宗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成汤:即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以其德政和武功被后人尊称为成汤。

飞雉:指飞来的野鸡,古代文献中常用来象征祥瑞。

升鼎耳而雊:指野鸡飞到鼎耳上鸣叫,这是古代的一种吉兆,表示天意降临。

祖己:商汤的后代,商王太甲的辅佐大臣,以智慧和德行著称。

诸王:指众多的王侯,此处可能指商朝的诸侯或王室成员。

《高宗肜日》:这是商朝的一篇祭文,记录了高宗祭成汤的仪式和内容。

《高宗之训》:这是祖己对诸王进行教诲的文献,内容可能涉及政治、道德、祭祀等方面。

越:表示超过或异常,此处指野鸡的行为超出了常理。

雊雉:雊,指野鸡的鸣叫声,雉即野鸡。

惟先格王,正厥事:格,指敬仰;厥,代词,指他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先敬仰王,才能正其事,即只有尊重王权,才能使国家政治清明。

典厥义:典,掌管;义,道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掌管道义。

降年有永有不永:降年,指寿命;永,长久;不永,短暂。这句话的意思是,寿命有长有短。

非天夭民,民中绝命:夭,短命;绝命,死亡。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天意短命,而是民众中有些人会短命。

民有不若德,不听罪:不若德,不如德;不听罪,不听取罪责。这句话的意思是,民众中有些人不遵守道德,不听从罪责。

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孚,信;命,命令;正,端正;台,通“他”,指其他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已经命令端正他的德行,于是说:‘其他人如何?’

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司,掌管;敬民,敬爱百姓;罔,无;天胤,天子的后代;典祀,祭祀;昵,亲近。这句话的意思是,王要掌管敬爱百姓,没有不是天子的后代,祭祀不能过于亲近亲近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评注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此句描述了高宗祭祀成汤的情景,其中‘飞雉升鼎耳而雊’为神异之兆,象征着天命之所在。‘祖己训诸王’则表明祖己对诸王的教诲,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重要性。‘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则指祖己所著的这两篇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

‘高宗肜日’指的是高宗的祭祀之日,‘越有雊雉’再次强调了神异之兆,雊雉的出现,使得祭祀活动更加庄重,也预示着高宗的德行受到天命之认可。

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

祖己在此句中教导诸王,‘惟先格王’意为首先要尊敬王者,‘正厥事’则是指端正自己的行为。祖己的教诲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为臣纲,强调君王的德行对国家的重要性。

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

祖己进一步阐述天命与德行的关系,‘惟天监下民’表明天命关注着下民,‘典厥义’则是强调天命所赋予的正义。祖己指出,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并非天命决定人的生死,而是人的德行决定了生死。‘天既孚命正厥德’意味着天命已经确认了君王的德行,‘其如台’则是对君王的期望,希望君王能够继续秉持正义。

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祖己在此句中表达了对君王的期望,‘王司敬民’强调了君王应该敬重百姓,‘罔非天胤’意味着君王的德行是天命所赐,‘典祀无丰于昵’则是指君王在祭祀时不应过于亲近,应保持庄重,以示对天命的敬畏。整句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强调君王应以民为本,尊重天命。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高宗肜日》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31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