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诰-原文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
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
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诰-译文
汤王废除了夏朝的统治,又回到了亳地,并写了《汤诰》。
王从征讨夏朝回来,到达了亳地,向各方宣告。王说:‘唉!你们万方的百姓们,要清楚地听我说。只有伟大的上帝,把仁爱之心赐给了百姓。如果有人有恒定的品德,能够坚持正义,那是君王的功劳。夏王失去了道德,滥用权力,把暴政施加在你们万方的百姓身上。你们万方的百姓,遭受了他们的凶残虐待,不忍心再这样下去,就向上天和神灵们控诉了他们的无辜。’
天道是奖励善行,惩罚邪恶,因此降下了灾祸给夏朝,以显示他们的罪孽。现在,我这个年轻的小子,要明确地执行天命和威严,不敢宽恕。我敢于用黑色的牛作为祭品,敢于向天上的神灵宣告,请求惩罚夏朝。我寻求圣贤的帮助,与他们共同努力,为你们请求天命。上天保佑着百姓,罪人被罢黜,天命不可僭越,就像草木一样,民众得到了滋养。让我一个人来安定你们的国家和家庭,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罪了上天和神灵,所以心中充满了恐惧,就像即将掉入深渊一样。
对于我建立的这个国家,我们不能不遵守法度,不能沉溺于放纵,要各自遵守你们的职责,以承受上天的恩赐。你们有好的行为,我不敢隐瞒;如果我有罪,我不敢自己宽恕,只有上帝的心中才是公正的。如果你们中有罪,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如果我有罪,不应该让你们承受。
唉!希望你们能够时刻保持忠诚,这样我们才能有好的结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诰-注解
汤: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名履,又称成汤。在这里指的是商汤,他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夏命:夏命,指夏朝的统治。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由大禹建立。
亳:亳,商汤的都城,后来成为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汤诰》:《汤诰》是商汤的一篇重要文献,记录了商汤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
王:王,指商汤,作为商朝的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克夏:克夏,指商汤打败夏朝,结束了夏朝的统治。
诞告:诞告,即宣告,告知。
万方:万方,指天下,全国。
皇上帝:皇上帝,指天,古代中国宗教和哲学中至高无上的神。
衷:衷,内心,这里指天意。
下民:下民,指百姓,平民。
恒性:恒性,指恒常的品性,即道德品质。
克绥厥猷惟后:克绥厥猷惟后,指能够遵循正确的道路,成为君王。
夏王:夏王,指夏朝的君主。
灭德作威:灭德作威,指丧失道德,滥用权力。
敷虐:敷虐,指广泛施加暴政。
罹:罹,遭受。
凶害:凶害,指灾祸、苦难。
荼毒:荼毒,指残害、摧残。
神祇:神祇,指神明。
天道:天道,指天的意志,天理。
福善祸淫:福善祸淫,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肆台小子:肆台小子,自谦之词,意为微小的我。
玄牡:玄牡,黑色的公牛,古代用于祭祀的重要祭品。
上天神后:上天神后,指天神,古代对天的尊称。
元圣:元圣,指圣人,道德高尚的人。
戮力:戮力,齐心协力。
孚佑:孚佑,信实庇佑。
罪人黜伏:罪人黜伏,指罪人被放逐或伏诛。
天命:天命,指天的意志,天命所归。
僭:僭,超越本分,这里指篡位。
贲若草木:贲若草木,指繁荣昌盛,如同草木茂盛。
兆民:兆民,指众多的人民。
辑宁:辑宁,治理安宁。
获戾:获戾,遭受责罚。
栗栗危惧:栗栗危惧,形容非常恐惧。
造邦:造邦,建立国家。
匪彝:匪彝,指非礼,不合法度。
慆淫:慆淫,指荒淫无度。
典:典,法则,规范。
天休:天休,天的赐福,吉祥之意。
蔽:蔽,隐藏,隐瞒。
躬:躬,亲自。
简:简,选择,决定。
尚克时忱:尚克时忱,希望能够忠诚地履行职责。
终:终,结果,结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诰-评注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
此句开篇点明了商汤废除夏朝的统治,返回亳地,并创作了《汤诰》这一重要文献。‘黜’字体现了汤对夏朝政治体制的否定,而‘复归’则表现了汤对自身势力的回归与巩固。‘作’字则暗示了《汤诰》作为商汤政治理念的体现,对于商朝的政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此句描述了商汤从战胜夏朝归来,到达亳地,并向天下万方宣告胜利。‘归’字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克’字则彰显了商汤的军事力量。‘诞告’一词则表明商汤将胜利的消息传达给天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此句是商汤对天下万方的训诫,‘嗟’字表达了商汤的庄重与严肃,‘予一人’则强调了商汤作为一国之君的权威。‘诰’字则表明商汤将发布命令或训诫,具有法律效力。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此句体现了商汤的宗教信仰,将皇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认为上帝将衷心降于下民。‘衷’字在此处既指衷心,也指天命,强调了天命的神圣性。
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
此句表达了商汤对君主权力的认识,认为君主要具备恒性,能够安抚百姓,维护国家的稳定。‘恒性’一词强调了君主应具备的品德,‘绥’字则表示安抚,‘厥猷’则指君主的治国之道。
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
此句对夏朝的统治进行了批判,指出夏王丧失了德行,滥用权力,对百姓施行暴政。‘灭德’一词揭示了夏朝统治的道德败坏,‘作威’则指夏王滥用权威,‘敷虐’则表示对百姓的残暴统治。
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
此句表达了百姓对夏朝统治的不满,认为夏王的暴政导致了百姓遭受灾难,百姓无法忍受这种荼毒,并向上下神祇申诉。‘罹’字表示遭受,‘凶害’则指灾难,‘荼毒’则表示残害。
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此句体现了商汤的宗教观念,认为天道是公正的,善者得福,恶者得祸。夏朝的灭亡被视为天道的惩罚,用以彰显夏王的罪恶。
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
此句表明商汤认为自己肩负着天命,拥有明威,不敢轻易赦免罪人。‘肆台小子’是商汤的自称,‘天命’则再次强调了天命的神圣性。
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
此句描述了商汤祭祀上天神后,用玄牡(黑牛)作为祭品,向神明请罪。‘敢’字表示商汤的虔诚与敬畏,‘昭告’则表示向神明宣告。
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
此句表达了商汤寻求贤能之士,与他们共同努力,为天下百姓请命。‘聿’字表示寻求,‘元圣’则指贤能之士,‘戮力’表示共同努力。
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
此句再次强调了天命的神圣性,认为上天会保佑下民,使罪人受到惩罚。‘孚佑’表示保佑,‘黜伏’表示惩罚,‘贲若草木’则表示草木茂盛,寓意国家繁荣昌盛。
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此句表达了商汤对国家安宁的期望,认为自己有责任使国家稳定。‘辑宁’表示安定,‘戾’表示罪过,‘栗栗危惧’则表示商汤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此句强调了商汤对国家治理的原则,认为国家应当遵循正道,避免邪僻,各自遵守法典,以承天之福。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惟简在上帝之心。
此句表达了商汤对君主权力的自我约束,认为君主应当公正无私,对百姓的善行不敢隐瞒,对自身的罪过不敢赦免,一切取决于上帝的判断。
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此句强调了君主权责一致的原则,认为国家的罪过在于君主,君主有罪则应承担后果,不应将罪责推卸给百姓。
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此句是商汤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天下能够顺应时势,实现和平与繁荣,最终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尚’字表示希望,‘克时忱’则表示顺应时势,‘有终’则表示有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