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誓-原文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
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誓-译文
伊尹作为汤的宰相,帮助汤攻打桀,从陑地出发,然后在鸣条的原野上与桀交战,并写了《汤誓》。
王说:‘你们这些百姓们,都听我说,不是我这个小孩子,敢擅自发动叛乱!夏朝犯了太多罪,天命要消灭它。现在你们这些百姓,你们说:“我们的君主不关心我们,放弃我们的农事去攻打夏朝?”我只听到你们这么说,夏朝有罪,我敬畏上帝,不敢不进行讨伐。现在你们要问:“夏朝的罪过在哪里?”夏王带领着众人,掠夺了夏朝的城邑。众人纷纷怠工,不合作,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才能灭亡?我们和你一起都会灭亡。”夏朝的德行如此,现在我一定要去攻打。’
你们要帮助我,一个人,实施上天的惩罚,我会大大奖赏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不会食言。你们如果不遵守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决不宽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誓-注解
伊尹:伊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商汤的贤臣,被誉为‘圣贤’。他在商汤时期担任宰相,辅佐商汤推翻了夏朝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
汤: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推翻了夏朝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汤以仁德著称,被后人尊为圣君。
桀: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的统治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陑:陑,通‘坡’,指山坡。
鸣条之野:鸣条之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是商汤与桀交战的地方。
汤誓:《汤誓》是商汤在鸣条之野战胜桀后所作的誓词,内容主要是对夏朝的罪行进行控诉,并宣布商朝的建立。
台小子:台,通‘吾’,表示第一人称,即‘我’。小子,是对自己的谦称。
称乱:称乱,指发动叛乱或革命。
夏多罪:夏多罪,指夏朝的罪行很多。
天命:天命,指天意,古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
殛:殛,通‘诛’,指诛杀。
尔:尔,你,古代汉语中用于第二人称的代词。
后:后,君主,这里指夏桀。
恤:恤,关心,爱护。
穑事:穑事,指农业劳动。
正夏:正夏,指夏朝的政治。
予:予,我。
上帝:上帝,指天神,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最高神。
协:协,齐心协力。
时日:时日,指太阳,这里比喻桀的统治。
大赉:大赉,赏赐,给予丰厚的奖赏。
孥戮:孥戮,连坐,指因一人之罪而牵连到全家。
罔有攸赦:罔有攸赦,没有地方可以求得赦免,即必死无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商书-汤誓-评注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历史事件的核心,伊尹辅佐汤王推翻桀王,并在此过程中作《汤誓》以示决心。‘升自陑’暗示了汤王在战争中勇敢地站在高处指挥,‘鸣条之野’则是对战场地点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作《汤誓》’则是对汤王政治宣言的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这段话是汤王对众人的讲话,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领导力。‘格尔众庶’意为召集众人,‘悉听朕言’表示要求众人认真聆听。汤王自称为‘台小子’,是一种谦虚的表达,同时也表明了他并非篡位者。‘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是对夏桀罪行的总结,认为这是天命所归。‘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则表现了汤王对天命的敬畏和对正义的追求。
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汤王继续对众人说:‘夏罪其如台?’即夏桀的罪行如同何等。‘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描述了夏桀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削。‘有众率怠弗协’反映了百姓对夏桀的不满和反抗。‘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是对夏桀暴政的强烈抗议。‘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则表明汤王决心推翻夏桀,建立新的政权。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这段话是汤王对众人的最后陈述,他要求众人辅助他,执行天罚,并承诺给予重赏。‘尔无不信,朕不食言’是对众人的信任承诺,‘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则是对不忠者的严厉警告。这段话体现了汤王的权威和决心,也反映了古代君王对忠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