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

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原文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被裕我民,无远用戾。’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

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译文

召公已经选择了宅地,周公前往营建成周,派人前来告知占卜结果,并撰写了《洛诰》。

周公跪拜,双手合十,说:‘我再次辅助您明察国政。如果大王不敢顺应天命和既定的命运,我就要辅佐您治理东方土地,为百姓做明智的君主。我在乙卯那天,早上到达了洛邑。我占卜了黄河以北的黎水,又在涧水东边、瀍水西边占卜,结果都是洛邑适宜。我又在瀍水东边占卜,结果也是洛邑适宜。现在派人带着占卜图和结果来。’

大王跪拜,双手合十,说:‘我不敢不敬重天赐的吉祥,派人前来选择宅地,建成周的辅佐,吉祥啊!您已经确定了宅地,派人前来,再来看看我的占卜,都是吉祥的。我们两人共同占卜。您要为我亿万年的吉祥敬重天命。’

周公说:‘大王,开始实行殷商的礼制,在新邑祭祀,都要遵循没有文字的礼制。我整顿了百工,跟随大王前往周地,我说:“希望有所作为。”现在大王命令说:“记录功绩,根据功绩来设立祭祀。”命令说:“你接受命令,辅助我,不要只看功绩,而是要全面教导工匠。”

孩子们啊,孩子们啊,你们要前往!不要像火刚开始燃烧那样;那些被燃烧的,不要让它断绝。如果像常法一样处理事务,就像我一样,只管在周地工作,前往新邑。如果已经有了同僚,明确地建立功绩,厚道地成就大事,你们将永远有言辞。

公说:‘好了!你们是年幼的人,但也要坚持到底。你们要敬重百官的享乐,也要知道那些不享乐的人。享乐有很多仪式,仪式不够周全,就说是不享乐。如果不专注于享乐,百姓都说是不享乐,只是因为事务的差错。

现在年幼的君主颁布命令,我没有时间听。我在教你们治理民众,要谨慎地处理,不要让这种状况持续太久!要忠诚地遵循正父的教导,不敢废弃你们的命令。你们要前往,要敬重!现在我要明显地教导农业,让我的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不要远离,不要偏离正道。’

大王说:‘公!明确地保护我这个小儿子。您称颂不显赫的德行,为我这个年轻人弘扬文武的功绩,接受天命,使四方百姓和睦,居住在师处;厚道地推行宗族礼仪,按照等级设立祭祀,都遵循没有文字的礼制。只有您的德行在上上下下都发光,勤勉地施恩于四方,周围的人都和睦,不迷失方向。文武勤勉教导,我这个年轻人早晚都要谨慎地祭祀。’大王说:‘公的功绩,没有人不按时完成的。’

大王说:‘公!我这个小儿子要退下了,就到周地去,命令您做我的继承人。四方混乱尚未平定,对宗族的礼仪也未能完全整顿,您的功绩将会引导,您的后人将监督我们的士师和工匠,稳定地保护文武的百姓,作为四方的辅佐。’大王说:‘公已经稳定了,我就要离开了。因为您的功绩,我们将举行盛大的庆典,公不要感到困顿!我只希望我的国家能够安宁,公不要改变法律,四方将会世世代代享乐。’

周公跪拜,双手合十,说:‘大王命令我来继承和保护我们的文祖接受天命的人民,超越我们光明显赫的先祖武王,弘扬我的恭敬。年幼的君主前来选择宅地,要大大地遵循殷商的礼制,为四方的新的君主服务,作为周的恭谨先驱。说从现在开始,天下都安宁,只有大王有成就。我周公用众多的子嗣和辅佐人员忠诚地继承前人的伟大功绩,回答他们的期望,成为周的忠诚先驱。’

考虑我们的先祖,他们的德行,这是我们的单文祖的德行。

现在派人谨慎地处理殷商的事务,命令我将两尊酒杯中的酒倒出来。说这是明亮的祭祀,跪拜,双手合十,享受祭祀。我不敢拖延,就在文王和武王面前进行祭祀。恩惠深厚,没有遭遇疾病,万年之后,我们的德行将得到满足,殷商也将得到安宁。大王派人继承殷商的祭祀,将会永远关注我的子孙的德行。”

戊辰这一天,大王在新邑举行蒸祭,祭祀年岁,用一头红色的牛祭祀文王,用一头红色的牛祭祀武王。大王命令作册逸写下祝辞,专门告诉周公他的继承命令。

祭祀时,宾客们纷纷来到,大王进入太室,进行祭酒。大王命令周公继承他的位置,作册逸写下诰辞,在十二月的时候。只有周公忠诚地保护文武接受天命,这是第七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注解

召公:召公,即召伯,周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周公旦的弟弟。在周公旦东征时,召公负责管理国家事务。

相宅:相宅,即相地,指选择适宜的地点建造城邑或宫殿。

成周:成周,周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卜:卜,古代占卜,通过烧灼龟甲或兽骨来预测吉凶。

洛诰:洛诰,即《洛诰》,是周公旦在洛邑(今洛阳)所作的诰命,记录了周公与成王关于迁都洛邑的对话。

稽首: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极端的尊敬。

朕:朕,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词。

子明辟:子明辟,指明君。

河朔:河朔,古代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黎水:黎水,古代河流名。

涧水:涧水,古代河流名。

瀍水:瀍水,古代河流名。

食:食,占卜中的吉兆。

伻:伻,使者。

图:图,地图。

贞:贞,占卜中的选择吉日。

殷礼:殷礼,指商朝的礼仪。

百工:百工,指各种手工业者。

元祀:元祀,指重大的祭祀活动。

笃弼:笃弼,忠诚辅佐。

彝:彝,常法。

爽侮:爽侮,违背。

棐民:棐民,指普通百姓。

彝汝:彝汝,使你遵守常法。

冲子:冲子,幼小的君主。

后:后,指继承者。

迪乱:迪乱,平定混乱。

士师工:士师工,指负责司法和工程的官员。

诞保:诞保,安定保护。

祗欢:祗欢,敬享。

康事:康事,国家大事。

刑:刑,法度。

禋:禋,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秬鬯:秬鬯,古代的一种香酒。

册:册,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用于记录重要文书。

祼:祼,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以酒祭神。

作册逸:作册逸,古代的史官。

有僚:有僚,有才干的官员。

惇:惇,敦厚。

裕:裕,富足。

毖祀:毖祀,谨慎祭祀。

昭子:昭子,显赫之子。

单文祖德:单文祖德,简明文祖之德。

禋于文王、武王:禋于文王、武王,在文王和武王的神位前进行禋祭。

世享:世享,世代享有祭祀。

新邑:新邑,新建的都城。

烝:烝,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祭祖。

騂牛:騂牛,红牛,古代用于祭祀的牲畜。

作册逸祝册:作册逸祝册,作册逸所写的祝辞。

十有二月:十有二月,即十二月。

诞保文武受命:诞保文武受命,安定保护文武受命于民。

越御事:越御事,指处理国家事务。

成烈:成烈,成就的功业。

师:师,军队。

孚先:孚先,信实之先。

昭子刑:昭子刑,显赫之子之刑法。

引考:引考,引导考察。

怀德:怀德,怀抱德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评注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此句开篇点明召公已经完成了相宅的任务,周公前往成周,派人前来告知卜辞,并撰写了《洛诰》。召公与周公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周代初期国家治理的严谨和分工明确。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周公在此处表达了对天命的理解和对洛邑选址的重视。他稽首拜谢,表示自己复辟子明辟,强调王的权威和天命的重要性。同时,他详细描述了选址的过程,通过卜辞确定洛邑的地理位置,体现了周代对天命和卜辞的重视。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周王对周公的决策表示敬重,并共同卜问吉凶。这种共同卜问的仪式体现了周代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天命的共同敬畏。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周公在此处强调了继承殷礼的重要性,并在新邑进行祭祀。他还提到了百工的安排,以及如何通过记功来确立元祀。这体现了周代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周公对孺子的教导,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新邑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他比喻孺子如同火焰,不可熄灭,强调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周公对孺子的教诲,强调了尊重礼仪和民众的重要性。他指出,享乐过多会导致礼仪的丧失,民众的不满。

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被裕我民,无远用戾。”

周公教导孺子要重视民众,遵循礼仪,不敢废弃先祖的命令。他强调要明农,使民众富裕。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周王对周公的赞誉,表明了周公在周代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公以文武烈扬名,得到了周王的认可。

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周王再次强调周公的功绩,表示对他的尊重。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周王命周公退位,成为周的后嗣。同时,周公继续辅佐周王,维护国家的稳定。

王曰:‘公定,予往已。以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王对周公的离去表示祝福,并希望他继续维护国家的安定。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作周孚先。’

周公对周王的命令表示敬重,并表示将继续维护周室的荣誉。

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

周公回顾周室的刑法和文祖的德行,表达了对周室历史的尊重。

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周公对殷商的祭祀表示敬意,并表达了对周王和周室的忠诚。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

周王在新邑举行祭祀,以纪念文王和武王。同时,王命作册逸祝册,告知周公其后的事宜。

王宾杀禋咸格,王入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周王在祭祀结束后,进入太室,进行祼礼。王命周公为后,作册逸诰,标志着周公在周代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标志着周公在周代的第七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洛诰》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2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