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一,一般认为成书时为周代或春秋时期。其具体编纂者尚无定论,但《尚书》集成了众多古代文献,包含了历史、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年代: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前2世纪)。
内容简要:《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原本由周朝的官方记录组成,后经儒家学者整理和注解。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帝王治国理政的方略、政治思想及忠臣良将的事迹,尤其强调了“君权神授”和“天命”理论。《尚书》对后世的政治、伦理及治国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康诰-原文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王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者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乃其乂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王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
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王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王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王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康诰-译文
成王打败了管叔和蔡叔之后,用商朝剩余的百姓封给康叔,写了《康诰》、《酒诰》、《梓材》。
在三月的时候,月亮开始变圆,周公开始在东国的洛地建立新的都城,四方的人民都来聚会。侯、甸、男、采、卫的百工和播民,都和见到士人在周地。
周公都非常勤劳,于是发布了宏大的诰命来治理。
王说:‘孟侯,我的弟弟,小子封。你那伟大的父亲文王,能够明辨德行,谨慎地使用刑罚;不敢侮辱孤独的人,任用贤能的人,恭谨地对待人,威严地对待事务,显扬民众,因此开创了我们的大夏,越过你的一两个邦国来治理我们的西部土地。当时你父亲傲慢,上帝听到了,于是上帝赐福给文王,大命文王。文王消灭了殷人,接受了他的命令和他的邦国人民,当时你父亲也受到了文王的勉励。所以你小子封,就在这里东土。
王说:‘呼!封,你要记住!现在的人民将要遵循你父亲的德行,继承他的德行和言论。你去寻求殷朝先哲王的榜样,用来保护人民,你不仅远见商朝成年人的住宅和内心,知道教训。你去寻求古代先哲王的榜样,用来安抚人民。对于天,就像德行一样,要丰富你自己,不要废弃王命!’
王说:‘呼!小子封,你要关心自己的身体,要谨慎!天是敬畏忠诚的;人民的心情很容易被看穿,小人很难保全。你要尽你的心,不要贪图安逸,来治理人民。我听说:“怨恨不在于大小,恩惠不在于多少。”’
(以下省略部分内容,因为篇幅较长,以下为省略后的内容)
王说:‘呼!封,你要明确地执行刑罚。人有小罪,不是故意的,而是自己做的坏事;这样,即使他的罪小,也不能不杀。如果他有大的罪,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灾祸:这样,既然他已经达到了极点,就不能再杀。
王说:‘呼!封,在适当的时候,你要明确地执行刑罚,对于殷朝的法律,要按照它的义来执行,不要按照你的封地来执行。你要尽你的职责,不要有疏忽。
王说:‘呼!封,你是小子,你的职责是弘扬王道,保护殷民,也帮助你王宅天命,成为新的人民。’
王说:‘呼!封,你要明确地执行刑罚。对于小罪,不是故意的,即使罪小,也不能不杀。对于大罪,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灾祸:这样,既然他已经达到了极点,就不能再杀。
王说:‘呼!封,你要关心人民,如果有人生病,人民都要放弃自己的过错。如果保护婴儿,人民都要安宁。
王说:‘呼!封,不是你封地的人杀人,不要有人杀人。不是你封地的人割掉别人的鼻子,不要有人割掉别人的鼻子。’
王说:‘关于外事,你要按照时令安排司师,殷朝的刑罚是有条理的。又曰:‘要囚,服念五、六天到十天,不要隐瞒要囚的人。’
王说:‘你要按照时令安排刑罚。遵循殷朝的法律,按照它的义来执行刑罚,不要按照你的封地来执行。你要尽你的职责,不要有疏忽。
王说:‘呼!封,你是小子,你还没有像你封地的人那样有决心。我的心和我的德行,只有你知道。
所有的人民都有罪:强盗、奸细,杀人越货,凶狠不怕死,没有人不恨。
王说:‘封,最大的恶人,尤其是不孝不友的人。儿子不尊重父亲,大大伤害了父亲的心;对父亲不能爱护儿子,就虐待儿子。对弟弟不尊重天命,就不能尊敬哥哥;哥哥也不照顾弟弟的哀伤,大大不友好。
王说:‘呼!封,要执行文王的刑罚,不要有赦免。不遵守大的法律,尤其是外庶子、训人、正人、小臣、诸节。他们分别传播,使人民大受赞誉,不考虑不采纳,伤害了君主,时常引导恶行,我非常痛心。
王说:‘呼!你要迅速按照这个义来执行杀戮。也因为你作为君主和长者,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人和小臣、外正;只有威严和暴虐,大放王命;这不是用德行来治理。你也不得不尊敬法律,因为文王尊敬人民,他说:“我只有及。”那么我就高兴了。’
王说:‘呼!封,人民安定,我要效仿殷朝先哲王的德行,用来安抚人民,寻求他们的满意。既然现在的人民不遵从,不适应;不遵从,那么他们的国家就没有政治。
王说:‘呼!封,我必须监督,告诉你德行和刑罚的关系。现在的人民不安定,他们的心还没有安定,他们屡次不同意,天要惩罚我,我不会怨恨。他们的罪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多少,尤其是他们的罪要显现在天。
王说:‘呼!封,要谨慎!不要怨恨,不要用非谋非彝来蒙蔽天意。要迅速地敏于德行,用来安抚你的心,回顾你的德行,远离你的阴谋,丰富你自己;人民安宁,不会责怪你。
王说:‘呼!封,你要小心!命令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要记住!不要让我毁灭你的享乐,明确你的职责,提高你的听力,用来安抚人民。
王说:‘呼!封,去吧!不要废弃你的谨慎,认真听我的话,你要用殷民世世代代享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康诰-注解
成王: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周朝的第二位君主。
管叔、蔡叔:周成王的叔父,管叔和蔡叔,因参与武庚叛乱而被成王讨伐。
殷余民:指商朝遗留下来的民众。
康叔:成王封康叔为卫国的诸侯,以管理殷商遗民。
《康诰》、《酒诰》、《梓材》:这三篇文献是周成王为了教导康叔如何治理国家而作的。
哉生魄:指月亮初升时,魄(月相)开始生长。
周公:周成王的弟弟,周公旦,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
东国洛:指位于东方的洛邑,周朝的都城。
侯、甸、男邦、采、卫:古代中国的五种地方行政单位。
百工:各种手工业者。
播民:散居的民众。
和见士于周:和会聚于周朝的士人。
咸勤:都勤勉。
洪大诰治:发布重大的教诲来治理。
孟侯:成王的封号,意为长子。
小子封:指康叔,封号为封。
丕显考文王:非常显赫的先父文王。
克明德慎罚:能够明察德行谨慎用刑。
侮鳏寡:侮辱鳏夫和寡妇。
庸庸:任用贤能。
祗祗:敬畏。
威威:威严。
显民:使民众显扬。
肇造我区夏:开始建立我们的国家。
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超越我们的一两个邦国来治理我们的西部土地。
怙冒:傲慢自大。
上帝:天帝。
休:赐福。
殪戎殷:消灭了商朝的敌人。
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接受天命并统治其邦国的人民。
叙:次序,秩序。
勖:勉励。
肆:于是。
祗遹:敬畏地遵循。
衣德言:穿着德行和言语。
保乂民:保护人民。
成人宅心知训:成熟的人居住在心中知道教诲。
宏于天:广大如天。
裕乃身不废在王命:使你的身体富足不废弃王命。
恫瘝:忧患。
棐忱:真诚。
小人:指不诚实的人。
康好逸:安于逸乐。
乂民:治理人民。
怨:怨恨。
惠:恩惠。
懋:勤劳。
元恶大憝:最大的恶人。
矧:何况。
不孝不友: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
字:养育。
鞠子:抚养孩子。
于父不能字厥子:对父亲不能养育他的孩子。
疾:痛苦。
于弟弗念天显:对弟弟不思念天命。
引恶:招致恶名。
憝:痛恨。
要囚:拘囚。
臬司师:军事法官。
殷彝:商朝的旧法。
义刑义杀:正义的刑罚和杀戮。
次汝封:按照你的封号来排列。
逊:谦逊。
有若汝封之心:有像你封一样的心。
怿:高兴。
迪吉康:引导民众走向吉祥安康。
大戛:大法。
外庶子、训人:外臣、教育者。
正人:正直的人。
小臣:小官。
诸节:各个部门。
播敷:传播。
大誉:大名声。
瘝厥君:伤害君主。
速由兹义率杀:迅速按照这个义理来杀戮。
君惟长:君主和长者。
威惟虐:威严和残暴。
大放王命:肆意发布王命。
德用乂:以德行来治理。
敬典:尊敬典章。
裕民:使人民富裕。
敬忌:敬畏和谨慎。
监:观察。
说于罚之行:在惩罚的行为中表达德行。
非谋非彝蔽时忱:不用非正当的计谋和习俗来蒙蔽时人的忠诚。
丕则敏德:不这样就能迅速地表现出德行。
顾乃德:考虑你的德行。
远乃猷:远离你的错误。
裕乃以:使你富裕。
瑕殄:瑕疵和毁灭。
殄享:灭绝享乐。
服命:服从命令。
听:听从。
世享:世世代代享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尚书-周书-康诰-评注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
此句开篇点明成王平定叛乱后,将殷商遗民封于康叔,并创作了《康诰》、《酒诰》、《梓材》三部典籍,体现了周王朝对殷商文化的吸收与传承。‘既’字的使用,强调平定叛乱后的举措,显示出周王朝的果断与仁政。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
此句描绘了周公在洛邑建立新都的盛况,‘哉生魄’指三月,‘新大邑’则表明洛邑作为新的政治中心,四方民众齐聚,体现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扩大与民心所向。
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
此句列举了周王朝的行政体系,包括侯、甸、男、采、卫等地方行政单位,以及百工、播民等各行各业,显示了周王朝的统治体系与民众的广泛参与。
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
‘咸勤’表现了周公勤勉治国的精神,‘洪大诰治’则是对其治理成就的高度评价。
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此段是成王对康叔的教诲,称其为‘孟侯’、‘朕其弟’,表达了对康叔的亲切与信任。成王回顾了文王的美德,强调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以及文王如何通过明德治理国家,并最终获得天命,灭掉殷商,使殷商百姓得以安定。最后,成王勉励康叔在东土继续文王的遗志。
王若曰:‘呜呼!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者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
成王再次提醒康叔要牢记文王的教诲,继续推行文王的德政,以保护百姓。‘祗遹’表示遵循,‘绍闻’表示继承,‘衣德言’表示践行德行。成王强调康叔要学习殷商先哲王的经验,宏扬德行,使自身不受王命之废。
王若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乃其乂民。我闻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成王以‘恫瘝’形容康叔的忧虑,强调天命不可违,民情可见,小人难以保全。他勉励康叔要尽心尽力,不贪图安逸,以维护百姓的安宁。‘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两句,强调治理国家要公正无私,赏罚分明。
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成王肯定康叔的职责,要求他保护殷商遗民,辅助王宅天命,成为新民的楷模。
王若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成王教导康叔要明察秋毫,公正执法。对于小罪,若非故意为之,则不可轻易杀戮;对于大罪,若非故意为之,则不可轻易处死。
王若曰:‘呜呼!封,有叙时,乃大明服,惟民其敕懋和。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刵人,无或劓刵人。’
成王进一步强调康叔要推行仁政,对待百姓要如同保护婴儿一般,不得滥用刑罚。
王若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又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丕蔽要囚。’
成王要求康叔在处理外事时,要遵循法度,对待囚犯要给予足够的审慎。
王若曰:‘汝陈时臬事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
成王教导康叔在处理刑罚时,要遵循殷商的法制,不可随意变更。
已!汝惟小子,未其有若汝封之心。朕心朕德,惟乃知。
成王再次强调康叔要谨记自己的职责,不可有丝毫懈怠。
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此句列举了百姓可能犯下的罪行,如抢劫、杀人等,强调了法律的严肃性。
王若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惟吊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曰:乃其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
成王列举了不孝不友的罪行,强调这些罪行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必须严惩。
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已!汝乃其速由兹义率杀。
成王指出,即使是外臣、小臣等,若不遵守法度,也应受到严惩。
亦惟君惟长,不能厥家人越厥小臣、外正;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乃非德用乂。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曰:‘我惟有及。’则予一人以怿。
成王强调,无论是君主还是官员,都应遵守法度,不得滥用权力。若能如此,则百姓将得到安宁。
王若曰:‘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成王希望康叔能够效仿殷商先哲王,以德治国,使百姓安居乐业。
王若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成王提醒康叔要时刻警惕,以德治国,不可因民众的不满而怨恨。
王若曰:‘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
成王再次强调康叔要谨记自己的职责,不可有怨言,要以德治国,使百姓安居乐业。
王若曰:‘呜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无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听,用康乂民。’
成王勉励康叔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不可懈怠,要以百姓的安宁为己任。
王若曰:‘往哉!封,勿替敬,典听朕告,汝乃以殷民世享。’
成王最后再次强调康叔要恪守职责,以殷民世享,体现了周王朝对殷商遗民的关怀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