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

作者: 山海经的作者无法确切追溯,但一般认为它是多位古代学者、地理学家和神话学者根据古代资料整理而成。书中融合了古代的地理、神话、民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地理、神话、动植物记载的综合性文献。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山川、河流、异兽、神仙等神话生物,充满了丰富的幻想色彩。《山海经》通过神话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的记载,展示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和世界的想象。它不仅对后代的文学、艺术、地理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中国古代神话学、民族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原文

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鱼䱇,祭操俎。

䳐鸟、𪆻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䳐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巢。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盯绕。

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鳖鱼在夭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长股之国在雄常北,披发。一曰长脚。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译文

从海外西南角到西北角。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边,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

大运山高达三百仞,位于灭蒙鸟北边。

大乐之野,夏后启在这里跳了九代舞,骑着两条龙,云彩覆盖了三层。他左手拿着扇子,右手拿着环,佩戴着玉璜。在大运山北边。又称大遗之野。

三身国位于夏后启北边,那里的人只有一个头但有三条身体。

一臂国位于三身国北边,那里的人只有一只手臂、一只眼睛和一个鼻孔。有黄马虎文,一只眼睛和一只手。

奇肱之国位于一臂国北边。那里的人一只手臂三个眼睛,有阴有阳,骑着有花纹的马。有一种鸟,有两个头,红黄色,在旁边。

刑天与帝在这里争神位,帝斩了他的头,将他葬在常羊山。刑天就用乳房作眼睛,用肚脐作嘴巴,拿着盾牌和斧头跳舞。

女祭、女戚位于刑天北边,住在两条水之间,女戚拿着鱼,女祭拿着祭器。

䳐鸟、𪆻鸟,颜色青黄,所经过的国家就会灭亡。在女祭北边。䳐鸟有人的面孔。住在山上。又称维鸟,青鸟、黄鸟在那里筑巢。

丈夫国位于维鸟北边,那里的人穿着衣服、戴着帽子、佩带着剑。

女丑的尸体,出生后十日被太阳晒死。在丈夫国北边。用右手遮住她的脸。十个太阳照耀着,女丑住在山里。

巫咸国位于女丑北边,巫咸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赤蛇。在登葆山,是众巫上下之处。

并封位于巫咸东边,形状像猪,前后都有头,全身黑色。

女子国位于巫咸北边,有两个女子居住,被水环绕。又称居住在一扇门中。

轩辕国位于这些穷山的最北边,那里的人不长寿,活到八百岁。在女子国北边。那里的人有人的面孔、蛇的身体,尾巴交缠在头上。

穷山位于轩辕国北边,那里的人不敢向西射箭,害怕轩辕丘。在轩辕国北边。这座山是方形的,有四条蛇围绕着。

这些荒野,鸾鸟自己唱歌,凤鸟自己跳舞,皇卵,百姓吃了;甘露,百姓喝了:他们想要的都能实现。百兽一起群居。在四条蛇北边。那里的人两只手拿着卵吃,两只鸟在前面引导。

龙鱼陵居位于四蛇北边,形状像狸。又称鰕。有的神圣乘着它游历九方。又称鳖鱼在荒野北边,那里的鱼像鲤鱼。

白民国位于龙鱼陵居北边,那里的人白身披发。有乘黄,形状像狐狸,背上有一只角,骑着它能够活到两千岁。

肃慎国位于白民国北边。有一种树叫做雄常,先入伐帝,在这里取它。

长股国位于雄常北边,那里的人披发。又称长脚。

西方的蓐收,左耳有蛇,骑着两条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注解

西南陬西北陬:陬,角落;西南陬、西北陬指西南和西北的尽头,即极远的地方。

灭蒙鸟:古代神话中的鸟名,象征不详之兆。

结匈国:传说中的国家,具体位置和情况不详。

大运山:传说中的山名,高耸入云。

夏后启:夏朝的开国君主,传说中具有超凡的能力。

两龙:神话中的神兽,通常与神祇或英雄有关。

翳:一种遮阳的扇子,古代贵族常用。

环:指手镯,古代饰品。

玉璜:古代的一种玉佩。

三身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身体特殊,有一首三身。

一臂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只有一只手臂。

奇肱之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有一臂三目。

文马:有花纹的马,常与神兽或吉祥物相关。

刑天:古代神话中的战神,头部被斩。

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此处可能指黄帝。

常羊之山:传说中的山名。

女祭、女戚:传说中的两个女性神祇,分别掌管祭祀和音乐。

䳐鸟、𪆻鸟:传说中的鸟,颜色为青黄,经过的国家会灭亡。

丈夫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穿着打扮特别。

女丑之尸:传说中的女尸,因十日炙烤而死。

十日:古代神话中的十个太阳。

巫咸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以巫术著称。

登葆山:传说中的山名。

并封:传说中的生物,形状如猪,有双首。

女子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为女性。

轩辕之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长寿,人面蛇身。

穷山:传说中的山名,居民不敢西射。

轩辕之丘:传说中的山丘,居民敬畏。

夭之野:传说中的地方,有鸾鸟和凤鸟,民食其卵,饮其露。

龙鱼陵居:传说中的生物,形状如狸,有神圣乘此行走。

白民之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白色皮肤,披发。

乘黄:传说中的神兽,乘之可长寿。

肃慎之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有树名雄常。

长股之国:传说中的国家,居民头发披散。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神,掌管秋季。

蛇:在神话中,蛇常与神秘和变化有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评注

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从西南至西北的边缘,描述了灭蒙鸟的特征,鸟身青色,尾巴赤红。这里的灭蒙鸟可能象征着神秘或不可知的力量,而其色彩对比则增强了这种神秘感。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这里提到了大运山,其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崇高和神秘的感觉。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常常与神仙、神秘力量联系在一起。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这段描述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场景,夏后启在此地表演了九代,乘坐两条龙,云雾缭绕。这里的夏后启可能象征着古代帝王或神话人物,其行为和装饰体现了尊贵和神秘。

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三身国的人物形象奇特,一人拥有三身,这反映了古代神话中对于身体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一臂国的人物形象同样奇特,只有一只手臂、一只眼睛和一个鼻孔,这种描述可能寓意着某种特殊的能力或象征。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奇肱国的人物和生物形象更加离奇,一臂三目,阴阳并存,乘坐有花纹的马,旁边还有两头鸟。这些形象充满了奇幻色彩,反映了古代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神秘想象。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与帝争神的情节,展现了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与神祇之间的冲突,刑天断首后以乳为目、脐为口,这种形象既奇特又富有象征意义。

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鱼䱇,祭操俎。

女祭和女戚的形象体现了古代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她们的行为和工具反映了祭祀的仪式和意义。

䳐鸟、𪆻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䳐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巢。

䳐鸟和𪆻鸟的描述,体现了古代对于鸟类象征意义的理解,它们的颜色和所经之地反映了古代的神话观念。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丈夫国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对于男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衣冠带剑的形象强调了男性的威严和力量。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女丑之尸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对于死亡和超自然现象的神秘理解,十日的炙杀和女丑的居所都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巫咸国的描述,体现了古代对于巫术和祭祀活动的重视,巫咸的形象和所持的蛇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

并封的形象奇特,前后都有头,这种描述可能寓意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或象征。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女子国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对于女性角色的特殊理解和象征意义,两女子的居住环境和形象都带有神秘色彩。

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轩辕国的描述,体现了古代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人面蛇身的形象和长寿的传说都赋予了轩辕国神秘和崇高的色彩。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盯绕。

穷山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不敢西射的禁忌和四蛇围绕的丘都体现了这种敬畏。

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诸夭之野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场景,鸾鸟和凤鸟的歌声和舞蹈,以及民食皇卵、饮甘露的描述,都体现了古代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鳖鱼在夭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龙鱼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对于水中神秘生物的想象,神圣乘龙鱼的描述,则赋予了这种生物神圣的象征意义。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白民国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对于不同民族和生物的想象,乘黄的形象和长寿的传说,都带有神话色彩。

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肃慎国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对于战争和英雄行为的理解,雄常树的象征意义和伐帝的行为,都体现了古代的神话观念。

长股之国在雄常北,披发。一曰长脚。

长股国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对于不同民族和生物的想象,披发和长脚的形象,都带有神秘色彩。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蓐收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对于西方的神秘理解和象征意义,左耳有蛇和乘两龙的描述,都体现了这种神秘感。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海外西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31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