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海经的作者无法确切追溯,但一般认为它是多位古代学者、地理学家和神话学者根据古代资料整理而成。书中融合了古代的地理、神话、民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年代: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约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
内容简要:《山海经》是一部古代地理、神话、动植物记载的综合性文献。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山川、河流、异兽、神仙等神话生物,充满了丰富的幻想色彩。《山海经》通过神话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的记载,展示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和世界的想象。它不仅对后代的文学、艺术、地理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中国古代神话学、民族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原文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䟣踢。
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有阿山者。
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
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荣水出焉。
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
帝药,八斋。
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
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
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
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又有贾山,汔水出焉。
又有言山。
又有登备之山。
有恝恝之山。
又有蒲山,澧水出焉。
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
又南有山,漂水出焉。
有尾山。
有翠山。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
又有人方食木叶。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
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襄山。
又有重阴之山。
有人食兽,曰季厘。
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
有缗渊。
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
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有臷民之国。
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
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百谷所聚。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
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
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
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
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
禹攻云雨。
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
有鼬姓之国。
有苕山。
又有宗山。
又有姓山,又有壑山。
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
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
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
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
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维宜芑苣,穋是食。
有驩头之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
有申山者。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
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
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
有视肉。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南类之山。
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
百谷所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译文
在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一种兽,它的左右两边都有头,名叫䟣踢。还有三只青色的兽并排在一起,名叫双双。
有一座名叫阿的山。在南海之中,有一座名叫泛天的山,赤水就在那里结束。赤水的东边,有一片名叫苍梧的平原,是舜和叔均的安葬之地。那里有文贝、离俞、嶋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有荣山和荣水从这里流出。黑水的南边,有一条名叫玄蛇的蛇,以麈为食。
有巫山,从巫山向西飞去的是黄鸟。有帝药和八斋。黄鸟在巫山上,负责管理这条玄蛇。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不庭山,荣水在那里结束。那里有一个人有三条身体,是帝俊的妻子嫦娥所生的,这个国家的人姓姚,吃黍米,并使用四种鸟。有一个四方形的水渊,四个角落都有水流,北部属于黑水,南部属于大荒。北边的水渊名叫少和之渊,南边的水渊名叫从渊,是舜洗澡的地方。
又有成山,甘水在那里结束。有一个名叫季禺的国家,是颛顼的儿子,他们吃黍米。有一个羽民的国家,那里的居民都长着羽毛。还有一个卵生的国家,那里的居民都从蛋中出生。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名叫不姜的山,黑水在那里结束。还有贾山,汔水从那里流出。还有言山、登备山、恝恝山、蒲山,澧水从那里流出。还有隗山,山的西边有丹砂,东边有玉石。再往南有山,漂水从那里流出。还有尾山、翠山。
有一个盈民的国家,姓於,吃黍米。还有的人吃树叶。
有一个不死的国家,姓阿,吃甘木。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名叫去痗的山。南边有果,北边没有,去痗山上的果。
在南海的岛屿中,有一位神,长着人面,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着两条赤蛇,名叫不廷胡余。
有一位名叫因因乎的神——南方叫因乎,刮风的地方叫乎民——居住在南极,负责调节风向。
有襄山。还有重阴山。有人吃野兽,名叫季厘。帝俊生了季厘,所以叫季厘之国。有一个缗渊。少昊生了倍伐,降到缗渊。有水四方,名叫俊坛。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了无淫,降到臷处,这就是巫臷民。巫臷民姓盼,吃谷物,不织不纺,只穿衣服;不耕不种,只吃食物。喜欢歌舞的鸟,鸾鸟自己唱歌,凤鸟自己跳舞。那里有各种野兽,群居在一起。各种谷物都聚集在那里。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名叫融天的山,海水从南边流入。
有一个人叫凿齿,有蜮山,有蜮民的国家,姓桑,吃黍米,以射蜮为食。有一个人正在拉弓射黄蛇,名叫蜮人。
有宋山,有赤蛇,名叫育蛇。山上有一棵树,名叫枫木。枫木是蚩尤丢弃的枷锁,因此得名。
有一个人长着牙齿和虎的尾巴,名叫祖状之尸。
有小人,名叫焦侥之国,姓几,吃嘉谷。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名叫朽涂的山,青水在那里结束。有云雨山,有一种树名叫栾。禹攻打云雨山。有一种赤石,上面长着栾树,树干是黄色的,树枝是红色的,叶子是青色的,群帝在那里采集药物。
有一个国家叫颛顼,生了伯服,吃黍米。有姓鼬的国家。有苕山。还有宗山、姓山、壑山、陈州山、东州山、白水山,白水从那里流出,那里有白渊,是昆吾的老师洗澡的地方。
有一个人叫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一个张宏的国家,吃鱼,使用四种鸟。
有一个人,长着鸟的喙,有翅膀,正在海上捕鱼。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个人叫驩头。鲧的妻子是士敬,士敬的儿子是琰融,生了驩头。驩头长着人面鸟喙,有翅膀,吃海中的鱼,用翅膀行走。喜欢芑苣,吃穋。
有驩头之国。
帝尧、帝喾、帝舜葬在岳山。那里有文贝、离俞、嶋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
在广阔的荒野中,有一座名叫天台高山的山,海水从那里流入。
在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一个名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里沐浴太阳。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
有盖犹之山,山上长着甘柤,枝干都是红色的,叶子是黄色的,花朵是白色的,果实是黑色的。东边又有甘华,枝干都是红色的,叶子是黄色的。有青马和赤马,名叫三骓。还有视肉。
有小人,名叫菌人。
有南类之山。那里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各种谷物都生长在那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注解
赤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常与西方联系起来,象征着神秘和遥远。
流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沙漠,常用来比喻荒凉和危险。
兽:指神话传说中的奇异生物,往往具有特殊的能力或象征意义。
䟣踢: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左右有首,形象奇特。
阿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泛天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南海之中,具有神秘色彩。
苍梧之野:神话传说中的地名,舜帝和叔均葬于此。
文贝:古代的一种贝类,常作为装饰品或货币。
离俞: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或动物,具体不详。
嶋久: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或动物,具体不详。
鹰:猛禽,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力量和速度。
贾: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或动物,具体不详。
委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或动物,具体不详。
熊:大型哺乳动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罴:一种类似熊的动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
象:大型哺乳动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稳重和智慧。
虎:猛兽,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力量和凶猛。
豹:大型猫科动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敏捷和美丽。
狼:一种食肉动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狡猾和背叛。
视肉: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或动物,具体不详。
荣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荣水发源于此。
荣水: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发源于荣山。
黑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常与北方联系起来。
玄蛇:神话传说中的蛇,常具有神秘和神圣的意义。
巫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黄鸟西行至此。
帝药:神话传说中的药物,具有神奇的功效。
八斋:古代宗教中的八种修行场所。
黄鸟:神话传说中的鸟类,常与帝药和巫山联系。
帝俊: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常与帝药和黄鸟联系。
娥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帝俊的妻子。
三身:神话传说中的三身国,由帝俊的妻子娥皇所生。
姚姓:古代的一个姓氏,与三身国有关。
黍食:古代的一种谷物,常作为主食。
四鸟:神话传说中的四种鸟,与三身国有关。
渊:深水,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
少和之渊:神话传说中的渊,位于少和之国附近。
从渊:神话传说中的渊,位于从国附近。
成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甘水发源于此。
季禺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颛顼的后代居住于此。
羽民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居民皆生毛羽。
卵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居民皆生卵。
不姜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黑水之西。
贾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汔水发源于此。
言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登备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恝恝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蒲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澧水发源于此。
隗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西有丹,东有玉。
丹:红色矿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
玉:美玉,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
漂水: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发源于南面的山。
尾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翠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盈民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於姓,食黍。
不死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阿姓,食甘木。
去痗: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大荒之中。
南极果:神话传说中的果实,位于南极。
不廷胡余:神话传说中的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
因因乎:神话传说中的神,处南极以出入风。
夸风:神话传说中的风,与因因乎有关。
乎民:神话传说中的风名,与夸风有关。
襄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重阴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季厘:神话传说中的神,帝俊所生。
缗渊:神话传说中的渊,少昊所降处。
俊坛: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四方有水环绕。
臷民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帝舜所生无淫降臷处。
盼姓:古代的一个姓氏,与巫臷民有关。
服:古代的服饰,不绩不经。
不稼不穑:不耕不种,依赖自然。
鸾鸟:神话传说中的鸟类,能自歌。
凤鸟:神话传说中的鸟类,能自舞。
融天: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大荒之中。
凿齿:神话传说中的神,有齿如凿。
蜮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蜮民之国所在。
蜮民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桑姓,食黍。
育蛇:神话传说中的蛇,生长在宋山。
枫木:神话传说中的树木,蚩尤所弃其桎梏。
祖状之尸:神话传说中的生物,有齿虎尾。
焦侥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小人国。
几姓:古代的一个姓氏,与焦侥之国有关。
嘉谷:古代的一种谷物,常作为食物。
朽涂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青水发源于此。
云雨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有木名栾。
栾:神话传说中的树木,禹曾攻伐。
赤石:红色矿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
昆吾: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其师所浴的白渊。
颛顼: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有国名。
伯服:颛顼的儿子。
鼬姓:古代的一个姓氏,与颛顼有关。
苕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宗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姓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壑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陈州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东州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白水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白水发源于此。
白渊:神话传说中的渊,位于白水山附近。
张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海上捕鱼。
小人:神话传说中的小矮人,与焦侥之国类似。
驩头:神话传说中的神,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
士敬:驩头的父亲,鲧的妻子。
琰融:驩头的儿子。
岳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帝尧、帝喾、帝舜葬于此。
申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天台高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大荒之中。
羲和: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帝俊之妻,生十日。
羲和之国:神话传说中的国家,羲和居住于此。
甘渊:神话传说中的渊,羲和日浴于此。
盖犹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有甘柤、甘华等植物。
甘柤:神话传说中的植物,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
甘华:神话传说中的植物,与盖犹之山有关。
三骓:神话传说中的马,有青马、赤马之分。
菌人:神话传说中的小人,具体特征不详。
南类之山: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具体位置和特征不详。
遗玉:神话传说中的玉,位于南类之山。
百谷:各种谷物,常在神话故事中出现,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山海经-海经-大荒南经-评注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这段描述中,‘左右有首’的‘䟣踢’和‘三青兽相并’的‘双双’均为神话中的异兽,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于生物形态的奇幻想象。‘左右有首’象征着混沌未分的宇宙状态,而‘三青兽相并’则暗示了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描述手法,不仅丰富了神话传说,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探索。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贾、委维、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此段描述了南海之中的地理景观和传说人物。‘泛天之山’、‘苍梧之野’等地名,展现了古代地理观念中的神秘色彩。舜与叔均的葬地,则是对传说中的圣贤的纪念。‘文贝’、‘离俞’等生物名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生物的细致观察和命名。这些内容,既是对地理知识的积累,也是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传承。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荣山’、‘荣水’、‘玄蛇’等地理和生物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环境。‘玄蛇’以‘麈’为食,展现了古人对生物食性的认知,同时也为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巫山’、‘黄鸟’、‘帝药’等元素,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巫术和神药的崇拜。‘黄鸟’‘司此玄蛇’的描述,则是对自然现象的神话化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依赖。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大荒’之地,‘不庭之山’、‘三身之人’等元素,进一步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幻世界。帝俊与娥皇的故事,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婚姻和家族观念的描述。
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此段描述了‘渊’的地理特征和与舜的关系,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自然景观的神秘化描述。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之国,其民皆生卵。
‘成山’、‘季禺之国’、‘羽民之国’、‘卵之国’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民族和地理环境,反映了古人对异域文化和生物的想象。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此段描述了‘大荒’之地的众多山脉和河流,展现了古代神话中对地理环境的丰富想象。
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盈民之国’、‘食木叶之人’等元素,反映了古代神话中对不同民族和生活方式的描述。
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不死之国’、‘阿姓’、‘甘木’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和异域文化。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痗。南极果,北不成,去痗果。
‘去痗’之山、‘南极果’等元素,体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地理和生物。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南海渚中’的‘神’形象,体现了古代神话中对神灵形象的描绘,‘珥两青蛇’、‘践两赤蛇’等细节,增添了神话的神秘色彩。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因因乎’之神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神话中对神灵和自然现象的关联认知。
有襄山。又有重阴之山。有人食兽,曰季厘。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
‘襄山’、‘重阴之山’、‘季厘之国’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民族。
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缗渊’、‘俊坛’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神话人物。
有臷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爱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臷民之国’、‘巫臷民’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民族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融天’之山、‘海水南入’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地理。
有人曰凿齿,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国,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扞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凿齿’、‘蜮山’、‘蜮民之国’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民族和生物。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宋山’、‘赤蛇’、‘枫木’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生物,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祖状之尸’的形象,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人物。
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
‘焦侥之国’、‘嘉谷’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民族和生物。
大荒之中,有山名朽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朽涂之山’、‘云雨之山’、‘栾’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生物,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
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颛顼’、‘鼬姓之国’、‘苕山’、‘宗山’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民族,反映了古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
有人名曰张宏,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宏之国,食鱼,使四鸟。
‘张宏’、‘张宏之国’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人物和地理。
有人焉,鸟喙,有翼,方捕鱼于海。
‘鸟喙’、‘有翼’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生物。
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琰融,生驩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是食。有驩头之国。
‘驩头’、‘人面鸟喙’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人物和生物。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贝、离俞、嶋久、鹰、廷维、视肉、熊、罴、虎、豹;朱木、青华,玄实。有申山者。
‘帝尧’、‘帝喾’、‘帝舜’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地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天台高山’、‘海水入焉’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羲和之国’、‘羲和’、‘十日’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人物。
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有视肉。
‘盖犹之山’、‘甘柤’、‘甘华’、‘青马’、‘赤马’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生物。
有小人,名曰菌人。
‘菌人’的形象,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奇特生物。
有南类之山。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南类之山’、‘遗玉’、‘青马’、‘三骓’等元素,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地理和生物,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