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十一-消息赋一-原文
(珞琭子着,育吾子解)
元一气兮先天,禀清浊兮自然。
着三才以成象,播四气以为年。
(以原造化之始,三命之所由生也。三命以干为禄,谓之天元;以支为命,谓之人元;以纳音为身,谓之地元。此古人窥见造化,所以法天地而体阴阳,配四柱而成八字。此珞琭子首言之义也。)
以干为禄,向背定其贫富;以支为命,详逆顺以循环。
(干犹木之干,支犹木之枝。统言之,干阳而支阴也;分言之,干支各有阴阳也。十干之禄,寄十二支中,阳道顺行,阴道逆转,皆自长生而数,遇本音临官以寓焉。此阳生阴死、阴生阳死、自然之理也。
以干为禄而推之,则有向背。如甲禄在寅,遇丑则谓之向,见卯则谓之背。故禄前一辰日羊刃,禄後一辰曰禄库。《经》云:向禄则生,背禄则死。此所谓向背定其贫富者与!以支为命而详之,则有逆顺。如阳男阴女,从生月顺行;阴男阳女,从生月逆行。人禀受阴阳逆顺之气,在乎支干之中,周而复始,往来回圈,如寒暑之运四时而无穷者也。故曰,以支为命,详逆顺以回圈。
昙莹曰:干禄推之有向背,吉凶究之有浅深。背而逆者,可定其贫;向而顺者,以知其富。然而不在一途取轨,亦有逢背禄而不贫。於是支作人元,运商徒而得失,男迎女送,否泰交居,会吉会凶,作用定矣。)
运行则一辰十岁;折除乃三日为年。
精休旺以为妙,穷通变以为玄。
(先言干支,则八字定矣。行运乃三命之最要者故首举其法,以示人焉。运行则一辰十载;折除乃三日为年。此古人立运之法也。折除要明实历之数,命有节气浅深不同,运有就生就节互异,中间或休或旺,要与八字符协。有喜生旺而恶休败,有宜休败而嫌生旺,千变万化,非达玄通幽消息,以尽造化之妙,其孰能与於斯?故曰: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通变之理得矣。吉凶之义存焉,故能为妙为元,尽善尽美。)
其为气也,将来者进,成功者退。如蛇在灰、如鳝在尘。
(气、五行之气也,播於四时。如春则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迎之以临官、帝旺,将来者进;背之以休废、死绝,成功者退。五行之气,回圈进退,人之行运,每居一辰,相者既进,旺者则退,当权者用之为福,不当权者用之无益。若五行气过则退,蛇鳝皆属火类,火至囚死为土,休废为灰。巳中三兽,为蛇、为鳝、为蚓,故知蛇鳝为火,至囚死休废,则在尘在灰是土进而火退也。
莹和尚曰:鳝蚓为水土之属,居尘必忧。腾蛇乃灰火之神,处灰为乐。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顺其所欲则吉;乖其所趋则凶,即物可以观造化也。人之行运,虽同一宫,而气有进退,所处不异;而命有生死,见其不可不精休旺、穷通变也。此说得之。)
其为有也,是从无而立有;其为无也,天垂象以示文。
(此正明五行之气,是从无而立有,故借天象五星以明之。盖播物之初,孰为之有?太极之後,谁为之无,有出於无,无生於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其为常也,立仁立义;其为事也,或见或闻。
(五行,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人为五脏,推而行之,则为五常,常有可久之道。《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之道,非仁与义。则不能立也。《书》曰: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五常、五事,皆五行之变化,与人事相通。人之性情去就,见闻动静,皆不逃乎此数。
或见或闻,如金木水火土则见,而宫商角徵羽则闻;貌言视听思则见,而肃又哲谋圣则闻。盖五行之用,至不可胜穷,非因机明智之士,孰能精察而默识之哉?)
崇为宝也,奇为贵也。将星扶德,天乙加临;
本主休囚,行藏汨没。
(崇者,卑之反。奇者,偶之对。物以积而高,高之为崇,在五行,上生下是也。物以无与耦之为奇;在五行异而乃群是也。将星,月将也。德、天、月德也。天乙,贵神也。
生年为本,生日为主,休囚对生旺言。人命年、月、日、时,四柱有五行,上生下。有三奇,乙丙丁。更带将星,德贵。主本生旺得地,所谓吉将交临,而福臻成庆,此为至贵之命。“赋”先言崇奇为宝贵,後言主本忌休囚,见崇奇为难遇,以主本为切要,而诸方神煞则次而言之。是知命以五行为先,生旺为上,将星德贵又神煞之最吉者矣。
徐曰:崇以主本言,凡命中掌寿掌财掌灾福之辰,亦谓之崇。奇以禄马言,凡命中财官印食,亦谓之奇。德者日支德,辰,即六合也。如壬寅年、庚戌月,癸卯日,乙卯时,九月将在卯,扶其生日;五行九月金土六合,卯戌合,乙庚合,戊癸合。如此五行,各不居休败之地、则贵。似非赋义。)
至若勾陈得位,不亏小信以成仁;真武当权,知是大才而分瑞。
(此举水土,以例其余。勾陈为土之将,其於常也为信。真武乃水之神,其於常也为智。信也者,足以达於圣;智也者,足以撰其道。五行之用、独善於兹。得位者,戊己生七月,母在子乡、当权者,壬癸生七月,子居母家。二物同源、俱生於申故也。徐以戊己坐临寅卯、并亥卯未;壬癸坐临午巳,及辰戌丑未,下有官印、禄马、旺相库墓,为得位当权,似与联义有背。不若只以土生四季,水遇三冬为是。)
不仁不义,庚辛与甲乙交差;或是或非,壬癸与丙丁相畏。
(上言当权得位,则不交差,不相畏也。若甲见庚,乙见辛,丙见壬,丁见癸,犹二女同居,两男并处,阴阳不合,不成庆也。庚辛主义,甲乙主仁,以交差,故不仁不义。丙丁主礼,壬癸主智,以相畏,故或是或非。
若庚合於乙,辛合於甲,则刚柔相乘,仁义兼济,非交差也。若丙见癸官,丁合壬禄,则阴阳相配,水火既济,非相畏也。或以甲申、乙酉为不仁,庚寅、辛卯为不义,缘寅申庚申之交差,卯酉乙辛之暗战;丙遇壬,则丙非壬是;丁逢癸,则癸是丁非、子午同然,巳亥一致。凡十遇此一辰,始可言之。
故有先贤谦己,处俗求仙。崇释则离官修定;归道乃水府求玄。
(仁义在乖於得失,是非常绊於荣枯,於是日用不知,曾无休息,故有先贤谦己,处俗求仙,割爱少私寡欲。或崇释以灭心之火,或归道以益肾之精,内守精神,外除幻妄,达物我非有,明色空究竟者,莫非是也。
是知五行通道,取用多门。理於贤人,乱於不肖。成於妙用,败於不能。
(道无乎不在,物无乎非道,五行变化,通乎大道,何所不该,其取用不一,故谓多门。如识者取之以修定,仙者取之则求元。自非顿悟之士,岂能与此?是故贤者得之,能穷理尽性,达五行之妙用;愚者失之,终亦自昧,而无所得。能者养之以取福,不能者败之以取祸。《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见不见之形,无时不有;抽不抽之绪,万古联绵。
(见不见之形,如十干禄寄十二支,有见不见之形存焉。
甲禄寅,寅为显见之禄;不见寅而见戌,以五子元遁至戌见甲戌,成为甲之禄堂,此所谓不见之禄。
甲以辛为官,辛禄酉,甲受金鸡酉,为明见之官;不见酉而见未,以天官遁甲入羊群,未上有辛,此所谓不见之官。
抽不抽之绪,如阳气生子旺卯终午,阴气生午旺酉终子,阳生则阴死,阴变则阳化,子午乃阴阳化生之始,终无极也。阴极则阳生,阳机则阴生,气自子午中,孚甲抽轧而出,出入无间,往来不穷,如丝绪之联绵,万古不断之义。
《太玄》云:见不见之形,抽不抽之绪,则日迁月变,暑往寒来,代废代兴,更休更旺,一显一晦,一缩一抽,绵绵常存,无时不有。盖阴阳五行,有见不见,有抽不抽,其理玄妙,其机发泄,无物不有,无时不然,自有天地人以来,便如此,要顿悟何如。
是以河公惧其七煞,宣父畏其元辰。峨眉阐以三生,无全士庶;鬼谷播其九命,约以星观。今集诸家之要,发其偏见之能,是以未解曲通,妙须神悟。
(元辰七煞,煞之最凶。命禀五行,斯患孰逃?上古圣贤,如河上公,仙之流也;文宣王,圣之至也,犹惧是二者,况其下乎?於是着书济世,吉凶祸福,告在未萌。峨眉仙阐以三生,非不精也;鬼谷子播其九命,非不通也。指陈玄言、幽奥难测,故云,约以星观,无全士庶。三生,禄命身也。九命、身命两宫,禄马二位,生年胎月、日、时也。路碌子参集诸家之要旨,略其偏见之能,独发心得之见,着为是文,大解玄义,曲通妙机,在学者神悟而变通之,斯为善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十一-消息赋一-译文
(珞琭子著,育吾子解)
元始之气啊,先于天地而存在,它禀承着清浊自然。通过三才(天、地、人)来形成宇宙的象,通过四时(春、夏、秋、冬)来划分岁月。
(这是从宇宙的最初形态说起,三命(命、禄、身)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三命以天干为禄,称为天元;以地支为命,称为人元;以纳音为身,称为地元。这是古人洞察宇宙奥秘,所以效法天地阴阳,配合四柱来形成八字。这是珞琭子首先阐述的意义。)
以天干为禄,通过其方向和背向来决定贫富;以地支为命,通过其顺逆来循环。
天干就像树木的主干,地支就像树木的枝条。总体来说,天干为阳,地支为阴;具体来说,天干地支各自都有阴阳。十干之禄,分布在十二地支中,阳道顺行,阴道逆行,都是从长生开始计数,遇到本音临官就寄托在其中。这是阳生阴死、阴生阳死的自然规律。
以天干为禄来推算,就有方向和背向。比如甲禄在寅,遇到丑就称为向,遇到卯就称为背。所以禄前一辰称为羊刃,禄后一辰称为禄库。《经》中说:向禄则生,背禄则死。这就是所谓通过方向和背向决定贫富的道理!以地支为命来详细分析,就有顺逆之分。比如阳男阴女,从出生月份顺行;阴男阳女,从出生月份逆行。人承受阴阳顺逆之气,体现在地支天干之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像寒暑四季的运行无穷无尽。所以说,以地支为命,通过顺逆来循环。
昙莹说:天干推算有方向和背向,吉凶分析有深浅。背向逆行的人,可以确定其贫;向顺行的人,可以知道其富。然而并非只有这一条途径,也有遇到背禄却不贫穷的情况。于是地支作为人元,通过商贾的得失,男迎女送,否极泰来,会吉会凶,作用已经确定。
运行则是每十年一个阶段;折除则是每三年为一个阶段。
精妙在于分析休旺,玄妙在于理解变化。
(先谈论天干地支,那么八字就确定了。行运是三命中最重要的,所以首先介绍这个方法,来展示给人看。运行则是每十年一个阶段;折除则是每三年为一个阶段。这是古人建立运法的方法。折除要明确实际历法中的数值,命理有节气深浅不同,运程有就生就节的不同,中间或休或旺,都要与八字相协调。有人喜欢生旺而厌恶休败,有人适合休败而嫌恶生旺,千变万化,非得达到玄妙通幽的境界,才能完全理解宇宙的奥妙,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所以说,变化后裁剪称为变,推演后称为通,通变的道理就明白了。吉凶的含义就包含在其中,所以能称之为妙和元,尽善尽美。)
气的作用,是来者进,成者退。就像蛇在灰中、鳝在尘中。
(气,指的是五行之气,分布在四季之中。比如春天,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迎接临官、帝旺,来者进;背弃休废、死绝,成者退。五行之气,循环进退,人的行运,每居一辰,相者既进,旺者则退,当权者用之得福,不当权者用之无益。如果五行之气过盛则退,蛇和鳝都属于火类,火至囚死为土,休废为灰。巳中三兽,为蛇、为鳝、为蚯蚓,所以知道蛇鳝为火,至囚死休废,则在尘在灰是土进火退。)
它的存在,是从无中生有;它的不存在,天象以文示之。
(这正说明五行之气,是从无中生有,所以借天象五星来阐明。在万物之初,谁为之有?太极之后,谁为之无,有出于无,无生于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显现。)
它的常态,是立仁立义;它的事务,或见或闻。
(五行,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人为五脏,推演开来,则为五常,常道有长久之道。《易经》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的道,非仁与义不能立。《尚书》说: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五常、五事,都是五行的变化,与人事相通。人的性情取舍,见闻动静,都不逃于这些数。)
尊崇的是宝,奇特的是贵。将星扶助德行,天乙神降临;
本命休囚,行藏隐没。
(这是举水土为例,以例其余。勾陈为土之将,在常道中为信。真武为水之神,在常道中为智。信足以达圣,智足以撰道。五行之用,独善其事。得位者,戊己生于七月,母在子乡;当权者,壬癸生于七月,子居母家。二者同源,都生于申。徐以戊己坐临寅卯、并亥卯未;壬癸坐临午巳,及辰戌丑未,下有官印、禄马、旺相库墓,为得位当权,似与联义有背。不如只以土生四季,水遇三冬为是。)
没有仁义之心,庚辛和甲乙相互冲突;或者肯定或者否定,壬癸和丙丁相互敬畏。
上文说的是当权得位的时候,就不会相互冲突,也不会相互敬畏。如果甲遇到庚,乙遇到辛,丙遇到壬,丁遇到癸,就像两个女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个男子并排而坐,阴阳不合,就不会有喜庆之事。庚辛代表义,甲乙代表仁,因为相互冲突,所以不仁不义。丙丁代表礼,壬癸代表智,因为相互敬畏,所以有时肯定有时否定。
如果庚和乙相合,辛和甲相合,那么刚柔相济,仁义兼得,就不会相互冲突。如果丙遇到癸官,丁遇到壬禄,那么阴阳相配,水火既济,就不会相互敬畏。有人说甲申、乙酉是不仁,庚寅、辛卯是不义,因为申庚相冲,卯酉乙辛相克;丙遇到壬,丙就不是壬;丁遇到癸,癸就不是丁,子午同理,巳亥同然。只有十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才可以说。
因此,有先贤谦虚自己,在俗世中寻求仙人。推崇佛教就离开官场修心;归依道教就到水府寻求玄妙。
仁义在得失之间,非常之事困扰于荣辱之间,因此日常忙碌不知休息,所以有先贤谦虚自己,在俗世中寻求仙人,割舍私欲减少欲望。或者推崇佛教以熄灭内心的火,或者归依道教以增强肾精,内守精神,外除幻想,明白物我非有,明白色空之理的人,都是这样的。
因此知道五行通向大道,取用的方法很多。对贤人来说,这些道理是明白的,对不肖之徒来说,则是混乱的。成就于妙用,失败于无能。
道无处不在,万物无不体现道,五行变化,通向大道,无所不能,取用的方法很多,所以称为多门。比如有识之士用它来修心,仙人用它来求元。除非顿悟的人,谁能理解这些?因此贤人得到它,能够穷尽道理,达到五行的妙用;愚者失去它,最终也会迷失,一无所获。能够的人用它来求福,不能的人用它来招祸。《易经》说:如果不是合适的人,道不会白白流传。
见与不见的形态,无处不在;抽与不抽的线索,万古相连。
见与不见的形态,比如天干的禄位寄于十二地支,有见与不见的形态存在。
甲的禄位在寅,寅是明显的禄位;不见寅而见戌,是因为五子元遁到戌,见到甲戌,成为甲的禄堂,这就是所说的不见的禄。
甲以辛为官,辛的禄位在酉,甲受到金鸡酉的影响,为明显的官位;不见酉而见未,是因为天官遁甲入羊群,未上有辛,这就是所说的不见的官。
抽与不抽的线索,比如阳气生子旺卯终午,阴气生午旺酉终子,阳生则阴死,阴变则阳化,子午是阴阳化生的开始,终无极也。阴极则阳生,阳机则阴生,气从子午中,孕育甲木而出,出入无间,往来无穷,如丝线相连,万古不断。
《太玄经》说:见与不见的形态,抽与不抽的线索,则日迁月变,暑往寒来,代废代兴,更休更旺,一显一晦,一缩一抽,绵绵常存,无处不在。
河上公害怕七煞,孔子敬畏元辰。峨眉仙阐说三生,不是不精通;鬼谷子传播九命,不是不贯通。指明玄奥之言、深奥难测,所以说,用星观来约束,不是所有士人和庶民都能完全理解。三生指的是禄命身,九命指的是身命两宫,禄马二位,生年胎月日时。路碌子综合各家要旨,略去偏颇之见,独自发挥心得之见,著成此文,大解玄义,曲通妙机,学者必须神悟而灵活运用,这样才算得上是好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十一-消息赋一-注解
元一气:指宇宙的原始元气,是宇宙的本源和根本。
先天:指宇宙生成之前的原始状态,与后天相对。
禀:承受,得到。
清浊:指物质的纯净与杂乱。
自然:宇宙的本然状态,不受人为干预。
三才:指天、地、人,宇宙间的三大要素。
成象:形成形象,指宇宙的形态。
四气: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
年:时间单位,指一年的时间。
造化:指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
三命:指人的命运,包括天命、人命、地命。
干: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纳音:五行音律,用以表示五行属性。
身:指人的身体。
禄:福分,指命运中的好运气。
向背:指人的命运的好坏,如向则好,背则坏。
羊刃:指命理中的凶神,代表伤害。
禄库:指命理中的吉神,代表好运。
长生:命理中的吉神,代表生命力的旺盛。
临官:命理中的吉神,代表达到最高地位。
本音:命理中的音律,代表个人的本质。
休:命理中的凶神,代表休息、衰败。
旺:命理中的吉神,代表旺盛、兴旺。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相互生成和克制,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休废:命理中的凶神,代表休息、衰败。
死绝:命理中的凶神,代表死亡、终结。
太极:宇宙的根本原理,是万物的起源。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古代用来占卜吉凶的天文星体。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倡的五种道德规范。
五事:指貌、言、视、听、思,是《尚书》中提到的五种行为。
崇:尊贵,崇高。
奇:奇特,非凡。
将星:命理中的吉神,代表军事、权力。
德:道德,美德。
天乙:命理中的贵神,代表幸运、贵人。
休囚:命理中的凶神,代表休息、衰败。
行藏:行动和隐藏,指人的行为和态度。
汨没:沉没,消失。
勾陈:命理中的神煞,代表忠诚、信守。
真武:命理中的神煞,代表智慧、策略。
不仁不义:指缺乏仁爱和正义,违背了儒家所倡导的道德准则。
庚辛与甲乙交差:庚辛和甲乙在五行中分别代表金和木,交差意味着金克木,象征着冲突和不和谐。
壬癸与丙丁相畏:壬癸和丙丁分别代表水和火,相畏意味着水克火,同样象征着冲突和不和谐。
阴阳不合:指阴阳两种力量不协调,这在古代哲学中象征着事物的不平衡和问题。
刚柔相乘:刚代表阳,柔代表阴,相乘意味着阴阳相互配合,达到和谐。
仁义兼济:指同时具备仁爱和正义,这是儒家所倡导的理想状态。
水火既济:水火相济,意味着水可以灭火,火可以生土,象征着和谐与平衡。
先贤谦己:指古代的贤人谦虚自省,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处俗求仙:在世俗生活中追求超脱世俗的仙道。
崇释:推崇佛教,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
归道:回归道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
通道:指达到某种境界或目的的途径。
取用多门:指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理於贤人,乱於不肖:贤人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道理,而不贤的人则会陷入混乱。
成於妙用,败於不能:成功在于巧妙地运用,失败则是因为不能正确运用。
见不见之形:指某些事物或现象虽然存在,但不易被直接观察到。
抽不抽之绪:指某些事物或现象虽然不易被直接观察到,但它们的发展变化是连续不断的。
十干禄寄十二支: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间的关系,十干分别寄居在十二支中,影响其性质。
天官遁甲:一种古代占卜方法,通过天官(天干)和遁甲(地支)的关系来预测吉凶。
阴阳化生:指阴阳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生命和变化。
河公:指河上公,古代著名的道家学者。
宣父:指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峨眉阐以三生:峨眉仙人所阐述的关于三生(禄、命、身)的学说。
鬼谷播其九命:鬼谷子所传播的关于九命(身命两宫,禄马二位,生年胎月日时)的学说。
星观: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十一-消息赋一-评注
不仁不义,庚辛与甲乙交差;或是或非,壬癸与丙丁相畏。
此句开篇即揭示了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以庚辛与甲乙、壬癸与丙丁的关系比喻仁义与是非的冲突。庚辛属金,甲乙属木,金克木,故庚辛与甲乙交差,象征不仁不义;壬癸属水,丙丁属火,水克火,故壬癸与丙丁相畏,象征或是或非。此句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阐述了道德伦理的冲突与是非观念的摇摆。
若庚合於乙,辛合於甲,则刚柔相乘,仁义兼济,非交差也。
此句进一步阐释了五行相合的原理。庚金合乙木,辛金合甲木,刚柔相乘,使得仁义得以兼济,从而避免了交差的局面。这里强调了五行相合的重要性,即在道德伦理上,刚柔相济,才能达到和谐。
若丙见癸官,丁合壬禄,则阴阳相配,水火既济,非相畏也。
此句继续阐述了五行相配的原理。丙火见癸水,丁火合壬水,阴阳相配,水火既济,从而避免了相畏的局面。这里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在道德伦理上,阴阳相配,才能达到和谐。
是知五行通道,取用多门。
此句总结了前文所述的五行原理,指出五行之道,取用方法多样。五行相生相克,相合相配,皆可成为通道,体现了五行之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理於贤人,乱於不肖。
此句强调了五行之道对于贤人而言,能够理顺事物,而对于不肖之人,则可能导致混乱。这里体现了五行之道与个人德行之间的关系。
成於妙用,败於不能。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五行之道的运用。若能妙用五行之道,则可成就大事;若不能,则可能导致失败。这里强调了五行之道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
见不见之形,无时不有;抽不抽之绪,万古联绵。
此句阐述了五行之道在自然界中的体现。见不见之形,如十干禄寄十二支,有见不见之形存焉;抽不抽之绪,如阳气生子旺卯终午,阴气生午旺酉终子,阳生则阴死,阴变则阳化,子午乃阴阳化生之始,终无极也。这里体现了五行之道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往复。
是以河公惧其七煞,宣父畏其元辰。
此句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河公惧其七煞,宣父畏其元辰,说明即使是圣贤也难以避免五行之煞的影响。这里强调了五行之力的强大和不可抗拒。
峨眉阐以三生,无全士庶;鬼谷播其九命,约以星观。
此句提到了峨眉仙和鬼谷子的学说,峨眉仙阐以三生,鬼谷子播其九命,约以星观,说明不同的学派和学说对于五行之道的理解和应用各有不同。
今集诸家之要,发其偏见之能,是以未解曲通,妙须神悟。
此句总结了全文,指出五行之道虽复杂,但通过集合各家之要,发掘其偏见之能,可以达到未解曲通,妙须神悟的境界。这里强调了五行之道的深奥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