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

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原文

谓丙食戊而得戊戌,

辛食癸而得癸丑,

壬甲辰,

乙丁未,

日时得之,

主富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译文

说的是丙日吃戊日得到的八字是戊戌,辛日吃癸日得到的八字是癸丑,壬日和甲日得到的是辰时,乙日和丁日得到的是未时,如果日柱和时柱组合得当,那么预示着主人会富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注解

丙食戊:在古代命理学中,’食’是一种五行相生关系,指某一行能滋养另一行。’丙食戊’指的是丙火能够滋养戊土。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火能生土,因此这里表示丙火滋养戊土。

戊戌:戊戌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戊为天干之一,戌为地支之一。在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是一种将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用来记录年份的方法。戊戌年指的是干支纪年中的第9个年份。

辛食癸:与’丙食戊’类似,’辛食癸’指的是辛金能够滋养癸水。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金能生水,因此这里表示辛金滋养癸水。

癸丑:癸丑也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癸为天干之一,丑为地支之一。癸丑年指的是干支纪年中的第12个年份。

壬甲辰:壬甲辰同样是指干支纪年法中的组合,壬为天干之一,甲为天干之一,辰为地支之一。这里的’壬甲辰’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年份组合。

乙丁未:乙丁未也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组合,乙为天干之一,丁为天干之一,未为地支之一。这里的’乙丁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年份组合。

日时得之:在命理学中,’日时得之’指的是在人的出生时间(即八字)中,日柱和时柱的天干地支组合符合某种吉利的相生相克关系。

主富贵:在命理学中,’主富贵’意味着这种日时得之的八字组合预示着拥有者将会拥有富贵吉祥的命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评注

此句出自中国古代命理学,主要讨论的是星命中的食物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丙食戊’中的‘丙’和‘戊’分别代表五行中的火和土。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火能生土,因此‘丙食戊’可以理解为火旺则土旺,土旺则有利于戊土的生成。

‘得戊戌’中的‘戊戌’是地支中的两个,分别代表土和戌,戌为火库,意味着火藏于土中,这种情况下,火土相生,有利于火势的旺盛,从而带来吉祥和富贵。

‘辛食癸’中的‘辛’和‘癸’分别代表五行中的金和水。金能生水,因此‘辛食癸’可以理解为金旺则水旺,水旺则有利于癸水的生成。

‘得癸丑’中的‘癸丑’是地支中的两个,分别代表水和丑,丑为金库,意味着金藏于水中,这种情况下,金水相生,有利于水势的旺盛,从而带来吉祥和富贵。

‘壬甲辰’和‘乙丁未’分别代表五行中的水和木,以及水和火。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水木相生和火水相生的关系,水木相生意味着水能滋养木,火水相生则意味着火能温暖水,两者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生长,是吉祥的象征。

‘日时得之’指的是在特定的日时,即出生的日期和时间,这些星命相生相克的关系能够得到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的命运与出生的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日时得之’意味着人的命运中蕴含着这些吉祥的星命相生相克的关系。

‘主富贵’是这句话的结论,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出生时日时得这些星命相生相克的关系,那么这个人将会有富贵之命。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命理学中的一种信仰,即人的命运可以通过星命来预测和解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红鸾天印》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97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