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弃印就财-原文
经云:弃印就财明偏正,印绶忌财,此理甚明。
正印居月令者,决不可见财,若居年时,月令见财只用财格,喜印生身,敌财为福。
若偏印,月令年时见财无妨,为弃印就财,舍轻用重。
如壬生申月,丙生寅月,坐长生之地,年时得财,即身旺喜见财地,如此造化,必主弃祖基而自创别业立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弃印就财-译文
经文说:放弃官职追求财富,明辨偏正之道,这个道理非常明显。正印如果位于月令,就绝对不能见到财星,如果位于年或时,月令见到财星,则只需要财格,喜欢印星来生身,与财星对抗是福分。如果是偏印,月令或年时见到财星无妨,因为这是弃印就财,舍弃轻的用重的。比如壬水生于申月,丙火生于寅月,处于长生之地,年或时得到财星,那么身强就喜欢见到财星,这样的命理,必然导致放弃祖业而自己开创事业自立门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弃印就财-注解
弃印就财:在八字命理中,‘弃印就财’是指一个人命中正印(代表长辈、权力、名誉等)被财星(代表财富、物质利益)所克制,导致其更倾向于追求财富而非名誉权力。这里的‘弃’指的是放弃,‘印’指正印,‘就’指追求,‘财’指财星。
印绶:在八字命理中,‘印绶’是指正印,代表长辈、贵人、名誉、学识等,常与权力、地位、荣誉等相联系。
偏印:在八字命理中,‘偏印’是指偏印,代表独立、创新、智慧等,有时也代表长辈或教育。
月令:在八字命理中,‘月令’是指出生月份的天干地支,它对一个人的性格、命运有重要影响。
年时:在八字命理中,‘年’指出生年份,‘时’指出生时辰,它们分别代表人的早年和晚年。
财格:在八字命理中,‘财格’是指命局中财星旺盛,适合从事商业活动或追求财富的格局。
喜印生身:在八字命理中,‘喜印生身’是指命局中需要印星来生扶日主(代表自己),以增强日主的能量。
敌财为福:在八字命理中,‘敌财为福’是指命局中财星受到制约,反而成为福分,因为过度的财富可能会带来不幸。
坐长生之地:在八字命理中,‘坐长生之地’是指某一天干地支在五行中处于长生状态,表示其生命力旺盛,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造化:在八字命理中,‘造化’是指天命与人事的结合,指个人的命运和成就。
祖基:指祖先留下的基业或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六-弃印就财-评注
经云:弃印就财明偏正,印绶忌财,此理甚明。
这句话开篇即点明了命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弃印就财’。这里的‘印’指的是印星,代表权力、名誉、地位等;‘财’则是指财星,代表财富、物质等。‘弃印就财’意味着在命局中,如果财星旺盛而印星衰弱,则个人更倾向于追求财富而非名誉地位。
正印居月令者,决不可见财,若居年时,月令见财只用财格,喜印生身,敌财为福。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正印的命理特点。正印居月令,意味着在出生月份中,正印的力量最强。此时,若命局中再见财星,则可能对正印造成压制,导致个人难以得到预期的名誉和地位。而若正印居年时,则财星的出现反而可以形成财格,此时,印星生身,即正印得以强化,从而形成敌财为福的格局。
若偏印,月令年时见财无妨,为弃印就财,舍轻用重。
偏印与正印相对,偏印代表独立、创新等特质。当偏印居月令或年时,若再见财星,则不会对偏印造成压制,反而可以形成‘弃印就财’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更倾向于追求财富,舍弃轻的名誉地位。
如壬生申月,丙生寅月,坐长生之地,年时得财,即身旺喜见财地,如此造化,必主弃祖基而自创别业立身。
此句通过具体的命理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弃印就财’的命理现象。壬生申月,丙生寅月,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五行属性,而‘坐长生之地’则表示命局中的五行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在这样的命局中,若年时得财,则表示个人身强,喜见财地。这种情况下,个人往往不会依赖于祖业,而是选择自创事业,独立立身。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命理学中‘弃印就财’的原理,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命理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命运和人生选择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