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

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原文

经云:木若逢金间隔,作两府之官。

木无金,终不成器。

如杨博尚书:己巳、庚午、乙卯、庚辰,乙坐卯自旺,生于午,得两庚间隔,成器,故贵极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译文

经典上这样说:如果树木遇到金,中间有间隔,就能成为两个官府的官员。如果树木中没有金,最终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比如杨博尚书所说的:己巳、庚午、乙卯、庚辰,乙木坐在卯位上自旺,生于午位,得到两个庚金间隔,成为有用的器物,因此地位显贵至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注解

经云:经云指的是古代的占卜或哲学经典中的语句,这里可能指的是《易经》或其他古代文献中的占卜原则。

木若逢金间隔:在古代命理学中,木代表东方、春季、生长等意象,金代表西方、秋季、收敛等意象。‘若逢金间隔’意味着木遇到金,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隔,这种间隔在命理学中是一种和谐相生的关系。

两府之官:在古代,府指的是官职的等级,两府之官可能指的是高级官员或具有较高地位和权力的官员。

木无金,终不成器: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木没有金的配合,就无法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人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或辅助,就无法成就大业。

杨博尚书:杨博尚书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官员,尚书是古代的一种官职,通常负责文书和行政工作。

己巳、庚午、乙卯、庚辰:这些是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年、月、日、时的表示,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每个天干和地支组合代表一个特定的年份或时间点。

乙坐卯自旺:在命理学中,乙卯指的是乙木在卯时,自旺表示乙木在这个时辰中处于旺盛状态。

生于午:生于午表示出生在午时,午时在干支纪年法中代表中午,象征着太阳最旺盛的时刻。

得两庚间隔:得两庚间隔指的是在命局中有两个庚金,并且它们之间有间隔,这种配置在命理学中被认为是有利的。

成器:成器在这里比喻成为有用的人才或达到高贵的地位。

故贵极品:因此,这个人会非常富贵,达到极高的地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评注

经云:木若逢金间隔,作两府之官。

此句出自古代命理学的经典论述,其中‘经云’指的是古代命理学的经典著作。‘木若逢金间隔’意指在命理中,木与金相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格局。木在五行中代表生长、发展,金则代表收敛、成就。两者相隔,意味着木得以充分发展而不受金的压抑,从而能够成就大器。

‘作两府之官’中的‘两府’指的是古代的官职,‘官’字在此处双关,既指官职,也指成就。此句强调,只有木与金相隔,木才能成为大器,达到官职之位,即达到极高的成就。

木无金,终不成器。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金对于木的重要性。木若没有金的制约,则会过于张扬,难以成就大器。金在此处象征着约束、引导,是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杨博尚书:己巳、庚午、乙卯、庚辰,乙坐卯自旺,生于午,得两庚间隔,成器,故贵极品。

这里引用了杨博尚书的一个具体命例来阐释上述理论。己巳、庚午、乙卯、庚辰,是四柱命理中的具体组合,其中乙木生于卯木旺地,午火为乙木之根,乙木得两庚金间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格局。

‘乙坐卯自旺’说明乙木在卯木旺盛的环境中,自身得到了加强。‘生于午’则表示乙木得到了午火的滋养,进一步增强了其生命力。‘得两庚间隔’意味着庚金对乙木起到了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使得乙木能够健康成长,最终‘成器’。

‘故贵极品’总结了这一命例的最终结果,即乙木在庚金的引导下,最终成就了极高的地位,达到了‘极品’的境界。这一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在命理学中,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达到最佳的成就。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引用经典论述和具体命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命理学的智慧达到人生的巅峰。这不仅是对古代命理学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木间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76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