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火相成-原文
经云:金无火制器难成。
如乙巳、辛巳、庚午、辛已,庚坐午,入火乡官贵之地,喜生四月,逢生天干二辛相比,地支巳午纯火,金生火旺,两各有气,故贵。
又云:金鬼无偏,以金须要火,而金相当,如两火两金,各居生旺,尤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火相成-译文
经文说:金子如果没有经过火的炼制,很难制成器物。比如乙巳、辛巳、庚午、辛已这些年份,庚金坐在午火之上,进入了火的领域,是官贵之地,喜欢出生在四月,遇到的天干中有两个辛金,地支中巳午都是火,金生火,两者都很有生气,所以被认为是贵命。
又说:金的鬼神没有偏差,因为金需要火的炼制,而金和火的比例要恰当,就像两个火和两个金,各自处于旺盛的状态,这样就更加妙不可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火相成-注解
金无火制器难成:这句话意味着金属(金)需要经过火的锻造才能制成器物,比喻人需要经过磨砺才能成就大业。在五行理论中,金代表坚硬、收敛,火代表温暖、变化,金属需要火的锻造才能变得更有用。
乙巳:乙巳是地支之一,与天干乙相配,代表木的特性,五行中属木。
辛巳:辛巳是地支之一,与天干辛相配,代表金的特性,五行中属金。
庚午:庚午是地支之一,与天干庚相配,代表金的特性,五行中属金。
辛已:辛已可能是一个笔误,应为辛巳,即辛巳,与天干辛相配,代表金的特性,五行中属金。
庚坐午:庚坐午指的是天干中的庚与地支中的午相配,庚属金,午属火,表示金被火所生。
入火乡官贵之地:火乡官贵之地指的是五行中火的旺盛之地,通常与官位和尊贵相联系。
喜生四月:喜生四月意味着在四月这个火旺的月份出生的人,五行中火的力量得到加强,有利于成就大业。
逢生天干二辛相比:逢生天干二辛相比指的是遇到两个天干为辛的情况,辛属金,两个辛意味着金的力量得到加强。
地支巳午纯火:地支中的巳和午都是火的代表,巳午纯火表示火的力量非常强大。
金生火旺:金生火旺意味着金能够生火,即金的特性能够促进火的发展,这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是金生火的体现。
两各有气:两各有气指的是金和火各自都处于旺盛的状态,都有生命力。
故贵:故贵意味着因此而有贵气,即因为金和火都处于旺盛状态,所以这个人或事物具有尊贵的品质。
金鬼无偏:金鬼无偏可能是指金(金属性)没有偏颇,即金属性的人或事物不偏不倚。
以金须要火:以金须要火意味着金需要火的配合,即金属性的人或事物需要火的特性来辅助。
两火两金,各居生旺:两火两金,各居生旺表示火和金都处于旺盛的状态,两者相辅相成,达到最佳状态。
尤妙:尤妙意味着非常妙,表示这种情况非常理想,有很高的价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五-金火相成-评注
经云:金无火制器难成。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金属的锻造需要火的锻造,这是古代炼金术和金属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金无火制器难成’意味着金属需要经过火的熔炼和锻造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这里的‘金’不仅指金属本身,也象征着贵重之物或人才。‘火’则象征着力量、变化和熔炼,暗示了在金属的锻造过程中,火的力量不可或缺。
如乙巳、辛巳、庚午、辛已,庚坐午,入火乡官贵之地,喜生四月,逢生天干二辛相比,地支巳午纯火,金生火旺,两各有气,故贵。
这一段深入分析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乙巳、辛巳、庚午、辛已为地支,分别对应木、金、金、金,庚坐午,即庚金生于午火之位,午火为官贵之地。‘喜生四月’指的是五行中的金在四月最为旺盛,因为四月属火,火能生金。‘逢生天干二辛相比’中的‘天干’指的是五行中的天干,‘二辛’指的是两个辛金,相比即相生,说明辛金得到火的支持而旺盛。‘地支巳午纯火’中的‘地支’指的是五行中的地支,巳午均为火,‘纯火’意味着火的纯粹和旺盛。金生火旺,两各有气,故贵,这里的‘贵’指的是地位尊贵或命运好。
又云:金鬼无偏,以金须要火,而金相当,如两火两金,各居生旺,尤妙。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金属与火的关系。‘金鬼无偏’中的‘金鬼’指的是金属中的杂质,‘无偏’意味着金属纯净,没有杂质。‘以金须要火’强调了金属需要火的锻造,‘金相当’指的是金属的质量要适中,不能过多或过少。‘如两火两金,各居生旺’说明在金属锻造过程中,火和金属的比例要适中,两者都要处于旺盛状态,这样的锻造最为完美,‘尤妙’则是对这种完美状态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