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天罡(约公元7世纪),唐代著名的命理学家,他在命理学和占卜学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三命通会》是他结合易学、五行、八字命理等多个学科,编纂而成的命理学著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三命通会》是袁天罡编撰的命理学经典,内容包括八字命理、风水、占卜和三命等多个领域。书中详细讨论了如何通过分析人的出生日期和八字来预测个人的命运,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看待命运、改命和趋吉避凶的理论。它是命理学的基础性文献之一,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包含了许多古代哲学和文化思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二-论地支-原文
地支之用,不比天干,动静不同,圆方迥异。
然五行所属则一,而所处之地不一。
且如在年则有在年之论,在月则有在月之论,在日时则有日时之论,其阴阳、轻重、刚柔岂混于一体?
今当以月提为主,所藏所用,要见何神,所耗所嫌,要系何物。
凡四柱之神,较量深浅而用。
子十二支之魁,溪涧江洋之水,乃戊土旺地,然必过大雪之期,一阳来复之后,方能成旺。
辛金所生,亦必于阳回水暖而后能生也。
与午相冲,与卯相刑,与申辰三合。
若申、子、辰全,会起水局,即成江海,发波涛之声也。
丑虽隆冬,有冰霜之可怯,但天时已转二阳,是以丑中己土之暖能生万物,辛金养地,岂只深藏?
见戌则刑,见未则冲,库地最宜,刑冲不为无用。
见巳、酉三合,会起金局。
若人命生于丑月,而日时多见水木,必侧行巽离之地,而土方不衰耳。
寅建于春,气聚之阳,有丙火生焉。
寅刑巳,巳合申并旺而为贵客;旺于卯,库于未,同类则为一家。
至午则火光辉,而有超凡入圣之美。
见申则寅受冲,而有破禄伤提之忧。
若四柱火多,则又不可入南方火地。
经云:木不南奔。
卯木仲春,气禀繁华,唱用金水,不可太过。
若干头庚辛叠见,地支不可见申酉,恐有破伐之害;地支亥子重逢,干头不可见癸壬,主有漂流之伤。
见酉则冲,木必落叶,见亥未则合,木必成林。
若时日归于金重,大运更向西行,患不禁也。
辰建季春,为水泥之湿,而万物之根皆赖此培养。
甲至此虽衰,而有乙之余气;壬至此虽墓,而有癸之还魂;见戌为钥,能开库中之物。
若三戌重冲破门,非吉。
日时多见水木,其运更向西北,则辰土不能存矣。
巳当初夏,其火增光,是六阳之极也。
庚金寄生,困顿戊母。
戊土归禄,乃随火娘。
见申则刑,刑中有合,翻为无害;见亥则冲,冲而必破便为有伤。
若运再行东南生发之地,便成烧天烈焰之势矣。
午月炎火正,升入中气则一阴生也。
庚至此为无用,己至此为归垣;见申子则必战克,见寅戌则越光明。
运行东南,正是身强之地,若入西北,则休囚丧形矣。
未当季夏,则阴深而火渐衰。
未中有乙木,有丁火,是藏官,藏印,不藏财也。
无亥卯以会之,则形难变,只作火土论;无丑戌以刑冲之,则库不开,难得金印。
力柱中无火,怕行金水之运,日时多寒,偏爱丙丁之乡。
盖用神之喜忌最当分晓,不可毫发误也。
申宫水土长生之地,入巳、午则逢火炼,遂成剑戟,见子、辰则逢水淬,益得光锋;
使木多无火,金终能胜,若土重堆埋,金却有凶。
盖申乃顽钝之金,与温柔珠玉不同故也。
酉建八月金色,白水流清。
若遇日时火多,运更愁东去;若遇日时水旺,运亦怕南行。
柱见水泥,应为有用,运行西北,岂是无情?
然逢己丑三合,亦能坚锐,岂可以阴金为温柔珠玉而泥论哉?
戌乃洪炉之库,钝铁顽金,赖以炼成。
见辰龙则冲出壬水,而雨露生焉;见寅虎则会起丙火,而文章出焉。
然火命逢之则为入墓,宁能免于不伤哉?
亥地六阴,雨雪载途,土至此而不暖,金至此而生寒。
其象若五湖之归聚,其用在三合之有心。
是故欲识乾坤和暖之处,即从艮、震、巽、离之地而寻之也。
大抵五行用法,总无真实,生死衰旺,亦假名耳。
直向源头,明其出处,如五阳为刚,五阴为柔。
若失令身衰,不遇资扶而频泄气,则刚者失其为刚;若得令身强,用事有助,则柔者不失之柔。
中间又分木火为阳,金水为阴,皆喜生扶资助,要以中和为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二-论地支-译文
地支的作用,与天干不同,动静各异,圆形与方形完全不同。然而五行所属是相同的,但它们所在的位置却不相同。比如,在年柱中有年柱的论述,在月柱中有月柱的论述,在日柱和时柱中有日时柱的论述,它们的阴阳、轻重、刚柔难道可以混为一谈吗?现在应以月柱为主,看其所藏和所用的神,要明白是哪一种神,所耗和所忌讳的,要关联到什么事物。对于四柱中的神,要比较它们的深浅来使用。
子位是十二地支之首,如同溪流、江河、海洋之水,是戊土旺盛的地方,但必须过了大雪时节,一阳复始之后,才能达到旺盛。辛金所生,也必须在阳回水暖之后才能生长。与午位相冲,与卯位相刑,与申位和辰位三合。如果申、子、辰三者俱全,就会形成水局,就像江海,发出波涛之声。
丑位即使在隆冬,也有冰霜的寒冷,但天时已经转为二阳,因此丑位中己土的温暖能够滋生万物,辛金滋养土地,岂只是深藏不露?见到戌位则相刑,见到未位则相冲,库地最为适宜,相刑相冲并非无用。见到巳、酉位三合,就会形成金局。如果人命生于丑月,而日柱和时柱多见水木,必定会行至巽位和离位,而土性不会衰弱。
寅位建于春季,阳气聚集,有丙火生成。寅位与巳位相刑,巳位与申位相合并旺盛,成为贵客;旺盛于卯位,库藏于未位,同类则为一家。到了午位,火光璀璨,有超凡脱俗之美。见到申位则寅位受冲,有破禄伤提的忧虑。如果四柱中火多,则不可进入南方火地。经书说:木不南行。
卯位在仲春,气息充满繁华,唱用金水,不可过度。如果庚辛金重叠出现,地支不可见申酉位,恐怕有被破坏之害;地支亥子位重逢,天干不可见癸壬水,主有流浪之伤。见到酉位则相冲,木必定落叶,见到亥未位则相合,木必定成林。如果时日归于金重,大运更向西行,问题就难以避免了。
辰位建于季春,是湿土之地,万物之根都依赖它滋养。甲木在这里虽然衰弱,但有乙木的余气;壬水在这里虽然处于墓位,但有癸水的回光。见到戌位则开库,如果三个戌位重冲,则门破非吉。日柱和时柱多见水木,其运更向西北,则辰土不能存矣。
巳位在初夏,火光增强,是六阳之极。庚金寄生,受困于戊土。戊土归禄,随火娘而动。见到申位则相刑,刑中有合,反而无害;见到亥位则相冲,冲而必破,便为有伤。如果运再行东南生发之地,便成烧天烈焰之势。
午位在夏季,火势正盛,升入中气则一阴生。庚金在这里无用,己土在这里归垣;见到申位和子位则必相战克,见到寅位和戌位则越光明。运行东南,正是身强之地,如果进入西北,则身弱丧形。
未位在季夏,阴深而火势渐衰。未位中有乙木,有丁火,是藏官藏印,不藏财。没有亥卯位来会合,则形态难以改变,只作火土论;没有丑戌位来刑冲,则库不开,难得金印。日柱和时柱中无火,怕行金水之运,日时多寒,偏爱丙丁火乡。盖用神之喜忌最当分晓,不可丝毫误也。
申位是水土长生之地,进入巳、午位则遇到火炼,成为剑戟;见到子、辰位则遇到水淬,更加锋利;如果木多无火,金终能胜;如果土重堆积,金则有凶。盖申位是顽钝之金,与温柔珠玉不同。
酉位建于八月,金色白水流清。如果遇到日柱和时柱火多,运更愁东去;如果遇到日柱和时柱水旺,运亦怕南行。柱中见水泥,应为有用,运行西北,岂是无情?然逢己丑位三合,也能坚锐,岂可以阴金为温柔珠玉而泥论哉?
戌位是洪炉之库,钝铁顽金,赖以炼成。见到辰龙则冲出壬水,而雨露生焉;见到寅虎则会起丙火,而文章出焉。然火命逢之则为入墓,怎能免于不伤?
亥位六阴,雨雪载途,土在这里不暖,金在这里生寒。其象如五湖之归聚,其用在三合之有心。因此,想要知道乾坤和暖之处,就应从艮、震、巽、离之地去寻找。
大抵五行用法,总无真实,生死衰旺,也只是假名而已。直接从源头明白它们的出处,如五阳为刚,五阴为柔。如果失令身衰,不遇资助而频繁泄气,则刚者失去刚性;如果得令身强,用事有助,则柔者不失柔美。中间又分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都喜欢生扶资助,以中和为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二-论地支-注解
地支:地支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十二个时辰,与天干相配,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每个地支代表一个时辰,共12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天干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十个干支之一,与地支相配,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每个天干代表一个时辰,共10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土,认为万物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相互生成和克制。
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概念,阴代表寒冷、暗淡、收敛等,阳代表温暖、明亮、发散等。
刚柔:刚柔是形容事物性质的概念,刚代表坚硬、坚强,柔代表柔软、脆弱。
月提:月提是指月柱的天干,月柱在天干地支中代表月份。
四柱:四柱是指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是中国古代命理学中的术语,用于分析人的命运。
子:子时,夜晚11点到凌晨1点,属水。
丑:丑时,凌晨1点到3点,属土。
寅:寅时,凌晨3点到5点,属木。
卯:卯时,凌晨5点到7点,属木。
辰:辰时,上午7点到9点,属土。
巳:巳时,上午9点到11点,属火。
午: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属火。
未:未时,下午1点到3点,属土。
申:申时,下午3点到5点,属金。
酉:酉时,下午5点到7点,属金。
戌:戌时,下午7点到9点,属土。
亥:亥时,晚上9点到11点,属水。
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为公历12月7日或8日,标志着冬季的深入。
阳回水暖:阳回水暖是指天气转暖,水开始融化。
刑:在命理学中,刑指地支之间的相害关系。
冲:在命理学中,冲指地支之间的相冲关系。
三合:在命理学中,三合是指地支之间相合的关系,如申子辰三合水局。
库地:在命理学中,库地指地支中能够储存财物的地。
贵客:在命理学中,贵客指地支中能够带来贵气的地。
破禄伤提:在命理学中,破禄伤提指地支中能够破坏禄位和提升位的地。
大运:在命理学中,大运是指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运势变化。
身强身弱:在命理学中,身强身弱是指人的八字中五行力量的强弱。
用神:在命理学中,用神是指能够帮助八字中五行平衡的五行。
喜忌:在命理学中,喜忌是指八字中五行的喜好和忌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命通会-卷二-论地支-评注
地支之用,不比天干,动静不同,圆方迥异。然五行所属则一,而所处之地不一。
此句强调了地支与天干的不同之处,地支的动静和形状各异,但五行属性相同,但其所处之地却不同,体现了古人对五行与地支关系的深刻理解。
且如在年则有在年之论,在月则有在月之论,在日时则有日时之论,其阴阳、轻重、刚柔岂混于一体?
此句指出地支在不同时间(年、月、日、时)有不同的论断,其阴阳、轻重、刚柔属性不应混淆,体现了古人对时间与五行关系的细致考量。
今当以月提为主,所藏所用,要见何神,所耗所嫌,要系何物。
这句话强调了在分析地支时,应以月提为主,关注其藏神和所耗所喜之物,体现了古人对五行分析的细致入微。
凡四柱之神,较量深浅而用。
四柱之神指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此句说明了在分析四柱时,需要比较其深浅程度,合理运用。
子十二支之魁,溪涧江洋之水,乃戊土旺地,然必过大雪之期,一阳来复之后,方能成旺。
子时为十二支之首,如同溪涧江洋之水,需要经历大雪之期,一阳来复之后才能达到旺盛状态,体现了五行生克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丑虽隆冬,有冰霜之可怯,但天时已转二阳,是以丑中己土之暖能生万物,辛金养地,岂只深藏?
丑月虽为隆冬,但天时已转二阳,丑中的己土温暖能生万物,辛金滋养大地,展现了五行相生的道理。
寅建于春,气聚之阳,有丙火生焉。
寅月为春季,阳气聚集,丙火得以生发,体现了春季万物生长的景象。
卯木仲春,气禀繁华,唱用金水,不可太过。
卯月为仲春,木气繁华,应使用金水,但不可过度,体现了五行相生的平衡之道。
辰建季春,为水泥之湿,而万物之根皆赖此培养。
辰月为季春,湿气浓厚,如水泥一般,是万物生长的根本,体现了五行滋养万物的道理。
巳当初夏,其火增光,是六阳之极也。
巳月为初夏,火光增辉,达到六阳之极,体现了夏季火热的气候特点。
午月炎火正,升入中气则一阴生也。
午月火势正盛,进入中气时,一阴开始生发,体现了阴阳变化的规律。
未当季夏,则阴深而火渐衰。
未月为季夏,阴气渐深,火势逐渐衰退,体现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申宫水土长生之地,入巳、午则逢火炼,遂成剑戟,见子、辰则逢水淬,益得光锋;
申宫为水土长生之地,遇火炼则成剑戟,遇水淬则光锋更甚,体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酉建八月金色,白水流清。
酉月为八月,金气旺盛,白水流清,体现了秋季金色的景象。
戌乃洪炉之库,钝铁顽金,赖以炼成。
戌月为洪炉之库,能炼化钝铁顽金,体现了五行相生的道理。
亥地六阴,雨雪载途,土至此而不暖,金至此而生寒。
亥月为六阴之地,雨雪载途,土不暖,金生寒,体现了冬季的气候特点。
大抵五行用法,总无真实,生死衰旺,亦假名耳。
这句话指出五行用法并非绝对,生死衰旺只是相对的,体现了古人对五行理论的辩证思考。
直向源头,明其出处,如五阳为刚,五阴为柔。
这句话强调了要直接追溯到五行的源头,明确其属性,如五阳为刚,五阴为柔,体现了古人对五行理论的深入理解。
若失令身衰,不遇资扶而频泄气,则刚者失其为刚;若得令身强,用事有助,则柔者不失之柔。
这句话说明了五行在失去令时,身体会衰弱,得到令时,身体会强健,体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变化。
中间又分木火为阳,金水为阴,皆喜生扶资助,要以中和为贵。
这句话指出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都喜生扶资助,强调五行之间要达到中和,体现了古人对五行理论的平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