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作者: 陈寿(233年-297年),三国时期蜀汉历史学家,《三国志》是他创作的关于三国时期历史的经典史书。陈寿通过系统的编纂,记录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大事。

年代:成书于三国时期(约3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志》是中国古代史学家陈寿编写的三国历史记载,全书详细讲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与战役、政治斗争、人物传记等。书中内容不仅是对三国历史事件的记录,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军事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作为史学经典之一,《三国志》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成为三国历史的权威著作,对三国文化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原文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

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

少为郡吏。

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

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

还,进败,以兵属董卓。

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

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数有战功,迁裨将军。

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

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

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豨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豨乃许降。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

豨欢喜,随诣太祖。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从讨袁谭、袁尚於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从攻尚於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

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

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

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

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

成伪降禁,禁还。

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灊山。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

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增邑,假节。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诸将皆疑。

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李典亦与辽同。

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

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

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辽与太祖会摩陂。

辽军至,太祖乘辇出劳之,还屯陈郡。

文帝即王位,转前将军。

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孙权复叛,遣辽还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

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

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辽朝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

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为起第舍,又特为辽母作殿,以辽所从破吴军应募步卒,皆为虎贲。

孙权复称藩。

辽还屯雍丘,得疾。

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

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

疾小差,还屯。

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

辽病笃,遂薨于江都。

帝为流涕,谥曰刚侯。

子虎嗣。

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虎为偏将军,薨。

子统嗣。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

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遣还本郡募兵,得千馀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从击吕布於濮阳,张超於雍丘,桥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

从征张绣於安众,围吕布於下邳,破别将,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

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从击谭、尚於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

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於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荡寇将军。

进别征高幹,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

幹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

幹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

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

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

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

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后从征孙权,假进节。

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

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子綝嗣。

綝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

诸葛诞反,掩袭杀綝,诏悼惜之,追赠卫尉,谥曰愍侯。子肇嗣。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

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

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

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

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戚,拔之,拜陷陈都尉。

从讨吕布於濮阳,别破布二营於城南,又别将破高雅於须昌。

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於雍丘,皆拔之。

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邵等,尽降其众。

迁平虏校尉。

从围桥蕤於苦,斩蕤等四将。

从至宛,降张绣。

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

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

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

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

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

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

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

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

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

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於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

复从攻张绣於穰,禽吕布於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斩之。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

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

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

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

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

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

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

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绍破,迁偏将军。

冀州平。

昌豨复叛,遣禁征之。

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

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

东海平,拜禁虎威将军。

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

禁到,成举众三千馀人降。

既降复叛,其众奔兰。

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

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

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

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

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

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

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

文帝践阼,权称藩,遣禁还。

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

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

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

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

禁见,惭恚发病薨。

子圭嗣封益寿亭侯。

谥禁曰厉侯。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

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

馥败,以兵归袁绍。

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

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

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

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

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

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

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

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郃惧,乃归太祖。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

授以众,从攻邺,拔之。

又从击袁谭於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

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以功迁平狄将军。

别征东莱,讨管承,又与张辽讨陈兰、梅成等,破之。

从破马超、韩遂於渭南。

围安定,降杨秋。

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

又破马超,平宋建。

太祖征张鲁,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

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

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

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

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

拜荡寇将军。

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

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

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其后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

渊遂没,郃还阳平。

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

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遂推郃为军主。

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

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

文帝即王位,以郃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

及践阼,进封鄚侯。

诏郃与曹真讨安定卢水胡及东羌,召郃与真并朝许宫,遣南与夏侯尚击江陵。

郃别督诸军渡江,取洲上屯坞。

明帝即位,遣南屯荆州,与司马宣王击孙权别将刘阿等,追至祁口,交战,破之。

诸葛亮出祁山。

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

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

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

诏曰:‘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

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

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

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

诏郃还京都,拜征西车骑将军。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郃虽武将而爱乐儒士,尝荐同乡卑湛经明行修,诏曰:‘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子雄嗣。

郃前后征伐有功,明帝分郃户,封郃四子列侯。

赐小子爵关内侯。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

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

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

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

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

太祖讨奉於梁,晃遂归太祖。

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从征吕布,别降布将赵庶、李邹等。

与史涣斩眭固於河内。

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

与曹洪击〈氵隱〉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

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

范悔,晃辄降之。

既而言於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

太祖善之。

别讨毛城,设伏兵掩击,破三屯。

从破袁谭於南皮,讨平原叛贼,克之。

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

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

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

韩遂、马超等反关右,遣晃屯汾阴以抚河东,赐牛酒,令上先人墓。

太祖至潼关,恐不得渡,召问晃。

晃曰:’公盛兵於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

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

作堑栅未成,贼梁兴夜将步骑五千馀人攻晃,晃击走之,太祖军得渡。

遂破超等,使晃与夏侯渊平隃麋、汧诸氐,与太祖会安定。

太祖还邺,使晃与夏侯渊平鄜、夏阳馀贼,斩梁兴,降三千馀户。

从征张鲁。

别遣晃讨攻椟、仇夷诸山氐,皆降之。

迁平寇将军。

解将军张顺围。

击贼陈福等三十馀屯,皆破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

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

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

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

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

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贼屯偃城。

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

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

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

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

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

及践阼,进封杨侯。

与夏侯尚讨刘备於上庸,破之。

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

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终不广交援。

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子盖嗣。

盖薨,子霸嗣。

明帝分晃户,封晃子孙二人列侯。

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

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

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

遂留不去。

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

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译文

张辽字文远,是雁门马邑人。他是聂壹的后代,因为避祸而改姓。年轻时做了郡吏。汉末时期,并州刺史丁原因为张辽武艺超群,召他做从事,让他带兵去京都。何进派他去河北招募士兵,招募到一千多人。回来后,何进战败,张辽就把士兵交给了董卓。董卓战败后,张辽又把士兵交给了吕布,升任骑都尉。吕布被李傕打败后,张辽跟随吕布向东逃到徐州,担任鲁相,当时他二十八岁。太祖在下邳打败了吕布,张辽带领他的士兵投降,被封为中郎将,赐予关内侯的爵位。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裨将军。袁绍被打败后,太祖派遣张辽去平定鲁国的各个县。张辽和夏侯渊一起围攻东海的昌豨,几个月后粮食吃尽,大家商量要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这几天,每次巡视各个营地,昌豨总是注视着我。而且他射箭的次数也减少了,这肯定是因为昌豨犹豫不决,所以没有全力作战。我想去和他谈谈,也许能诱使他投降。’于是派人告诉昌豨:‘你有命令,让我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下来和张辽说话,张辽就劝他说:‘太祖神武,正用德行安抚四方,先归附的人将获得重赏。’昌豨就答应投降。张辽于是独自上山到三公山,进入昌豨的家,拜见他的妻子和儿子。昌豨很高兴,跟着张辽去见太祖。太祖让昌豨回去,责备张辽说:‘这不是大将的做法。’张辽道歉说:‘因为明公的威信在四海闻名,我奉圣旨,昌豨肯定不敢伤害他。’张辽跟随太祖征讨袁谭、袁尚于黎阳,立下战功,升任中坚将军。跟随太祖攻打邺城,袁尚坚守不下。太祖回到许昌,让张辽和乐进去攻打阴安,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南。又跟随太祖攻打邺城,邺城攻破后,张辽分别攻占赵国、常山,招降了缘山各路山贼以及黑山孙轻等人。跟随太祖攻打袁谭,袁谭被打败后,张辽被派遣去海滨巡视,打败了辽东的贼人柳毅等人。回到邺城后,太祖亲自出来迎接张辽,一起乘车,任命张辽为荡寇将军。又分别攻打荆州,平定了江夏的各个县,回到临颍驻扎,被封为都亭侯。跟随太祖征讨袁尚于柳城,最终与敌人遭遇,张辽劝说太祖出战,士气非常旺盛,太祖认为他勇敢,把自己的旗帜交给了张辽。于是进攻敌人,大败敌人,斩杀了单于蹋顿。

当时荆州还没有平定,太祖又派遣张辽驻扎长社。临出发前,军中有人谋反,夜晚发生混乱起火,整个军队都陷入了混乱。张辽对身边的人说:‘不要动。这不是整个营地都反叛,肯定有人想制造混乱。’于是命令军中,没有反叛的人可以安心坐着。张辽带领几十个亲兵,站在中央。不久后混乱平息,立即抓住了首谋者并将其处死。陈兰、梅成凭借氐六县叛变,太祖派遣于禁、臧霸等人去讨伐梅成,张辽监督张郃、牛盖等人去讨伐陈兰。梅成假装投降于禁,于禁回来后,梅成就带领他的士兵投奔陈兰,转入了灊山。灊山中有天柱山,高二十多里,道路险峻狭窄,步行小路勉强可以通过,陈兰等人就在山上筑城。张辽想要进攻,将领们说:‘兵力少,道路险峻,难以深入。’张辽说:‘这就是所谓的一对一,勇敢的人才能前进。’于是张辽进军到山下安营,攻打他们,斩杀了陈兰、梅成的首级,俘虏了他们的全部士兵。太祖评价将领们的功绩时说:‘攀登天山,踏过险峻,攻下陈兰、梅成,这是荡寇的功绩。’增加封地,授予符节。

太祖征讨孙权回来后,派遣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人带领七千多人驻扎在合肥。太祖征讨张鲁,告诉张辽和护军薛悌,在信函上写着‘敌人到来再发’。不久后,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于是他们一起发出信函,信中说:‘如果孙权到来,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要出战。’将领们都表示怀疑。张辽说:‘明公远征在外,等到救援到来,敌人肯定已经打败我们了。所以信上指示在敌人还没有联合起来时进行反击,挫败他们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城。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一战,大家为什么还犹豫呢?’李典也和张辽意见一致。于是张辽在夜间招募敢战的士兵,招募到八百人,杀牛宴请将士,第二天进行大战。清晨,张辽身穿铠甲,手持戟,率先冲入敌阵,杀死数十人,斩杀两名将领,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冲破敌阵,直奔孙权的麾下。孙权大惊,众人不知所措,逃到高地上,用长戟自卫。张辽喝令孙权下来战斗,孙权不敢动弹,看到张辽所带领的士兵很少,于是聚集士兵重重包围张辽。张辽左右挥舞旗帜,直冲向前,猛烈攻击,包围被打开,张辽带领他的几十个士兵得以突出重围,其余的士兵高呼:‘将军抛弃我们了吗!’张辽又返回来再次突围,救出了其余的士兵。孙权的军队都溃散了,没有人敢抵挡。从清晨战斗到中午,吴军士气低落,回去修补防御设施,军心才安定下来,将领们都佩服张辽。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城池无法攻破,于是撤退。张辽率领军队追击,几乎再次俘获孙权。太祖对张辽大加赞赏,任命他为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再次征讨孙权,到达合肥,沿着张辽战斗的地方走,感叹了很长时间。于是增加张辽的兵力,留下许多军队,迁移驻扎到居巢。

关羽围攻曹仁于樊城时,正值孙权称臣,太祖召回张辽和其他军队全部回去救援曹仁。张辽还没到,徐晃已经打败了关羽,曹仁的围困被解除。张辽和太祖在摩陂会合。张辽的军队到达后,太祖乘坐轿子出来慰劳他们,然后回到陈郡驻扎。文帝即位为王,转任前将军。分封他的哥哥张汎和一个儿子为列侯。孙权再次叛变,太祖派遣张辽回到合肥驻扎,提升张辽的爵位为都乡侯。赐给张辽的母亲车辆,以及兵马送张辽的家眷到驻扎地,命令张辽的母亲到达后,引导随从出来迎接。他所监督的各军将士都在道路旁罗列跪拜,观看的人都以此为荣。文帝登基后,封张辽为晋阳侯,增加封地一千户,加上之前的二千六百户。黄初二年,张辽前往洛阳宫,文帝引见张辽到建始殿,亲自询问他打败吴国的情况。文帝叹息着对左右的人说:‘这也可以说是古代的召虎了。’为他建造了住宅,又特别为张辽的母亲建造了一座宫殿,将张辽所带领的破吴军中的步卒,都封为虎贲。孙权再次称臣。张辽回到雍丘驻扎,生病了。文帝派遣侍中刘晔带领太医去探视病情,虎贲询问消息,道路上人来人往。病情没有好转,文帝迎接张辽到行在所,亲自驾车,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送御食。病情稍微好转后,回到驻扎地。孙权再次叛变,文帝派遣张辽乘船,和曹休一起到海陵,临江。孙权非常害怕,命令将领们:‘张辽虽然生病,但不可抵挡,要小心!’这一年,张辽和将领们打败了孙权的将领吕范。张辽病重,最终在江都去世。文帝为他流泪,追赠谥号为刚侯。他的儿子张虎继承了他的爵位。黄初六年,文帝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的功绩,下诏说:‘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八百步兵,打败了十万敌军,自古以来用兵,没有比这更少的。使敌人至今仍感到恐惧,可以说是国家的爪牙。赐给张辽、李典各一百户封地,赐给他们的一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张虎担任偏将军,去世后,他的儿子张统继承了他的爵位。

乐进,字文谦,是阳平卫国人。他身材短小,因为勇敢而跟随太祖,成为他的帐下吏。后来被派回本郡招募士兵,招募到一千多人,回来后担任军中假司马、陷陈都尉。他跟随太祖在濮阳攻打吕布,在雍丘攻打张超,在苦县攻打桥蕤,都是率先登城立功,被封为广昌亭侯。他跟随太祖在安众攻打张绣,在下邳围攻吕布,打败了别将,在射犬攻打眭固,在沛县攻打刘备,都取得了胜利,被封为讨寇校尉。他渡河攻打获嘉,回来后,跟随太祖在官渡攻打袁绍,勇猛作战,斩杀了袁绍的将领淳于琼。他跟随太祖在黎阳攻打谭、尚,斩杀了他们的将领严敬,担任游击将军。他另外率军攻打黄巾军,打败了他们,平定了乐安郡。他跟随太祖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后,跟随太祖在南皮攻打袁谭,率先登城,进入袁谭的东门。袁谭失败后,他另外攻打雍奴,将其攻克。建安十一年,太祖上表汉帝,称赞乐进和于禁、张辽说:“他们的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忠诚坚定,坚守节义,每次战斗都担任督率,勇猛冲锋,无坚不摧,亲自击鼓,不知疲倦。他还被派遣单独征战,统率军队,安抚民众则和气,执行命令无懈可击,面对敌人决策果断,没有失误。根据他们的功绩记录,应该各自得到显赫的荣誉。”因此,于禁被封为虎威将军;乐进,折冲将军;张辽,荡寇将军。

乐进另外率军攻打高干,从北道进入上党,绕到他的后面。高干等人返回守卫壶关,连续作战斩首。高干坚守不下,正逢太祖亲自征讨,才攻克。太祖征讨管承,军队驻扎在淳于,派遣乐进和李典攻打他。管承被打败逃跑,逃入海岛,海滨平定,荆州还未臣服,派遣乐进驻扎在阳翟。后来跟随太祖平定荆州,留下驻扎在襄阳,攻打关羽、苏非等人,都将其击退,南郡各郡山谷的蛮夷都来向乐进投降。他还讨伐刘备的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都大败他们。后来跟随太祖征讨孙权,授予乐进符节。太祖返回后,留下乐进和张辽、李典驻扎在合肥,增加封地五百户,加上之前的共有千二百户。因为乐进多次立功,分给他五百户,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乐进升迁为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去世,谥号为威侯。他的儿子乐綝继承。乐綝勇猛果敢,有父亲的风范,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反叛,偷袭杀死乐綝,朝廷下诏表示哀悼,追赠他为卫尉,谥号为愍侯。他的儿子乐肇继承。

于禁,字文则,是泰山钜平人。黄巾起义时,鲍信招募徒众,于禁跟随他。后来太祖领兖州,于禁和他的同党都去拜见太祖,成为都伯,隶属于将军王朗。王朗认为他有才能,推荐他担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了他,任命他为军司马,派他率军到徐州,攻打广戚,攻克了它,被封为陷陈都尉。他跟随太祖在濮阳攻打吕布,在城南另外打败了吕布的两个营寨,又另外率军打败了高雅在须昌。他跟随太祖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围攻张超在雍丘,都攻克了。他跟随太祖征讨黄巾军刘辟、黄邵等人,驻扎在版梁,黄邵等人在夜间袭击太祖的营寨,于禁率领他的部下击溃了他们,斩杀了黄邵等人,全部降服了他们的士兵。升迁为平虏校尉。他跟随太祖在苦县围攻桥蕤,斩杀了桥蕤等四名将领。他跟随太祖到达宛县,降服了张绣。张绣再次叛变,太祖与他交战不利,军队失败,返回舞阴。这时军队混乱,各部都悄悄行动去寻找太祖,只有于禁率领他数百人,边战边撤退,尽管有死伤也不分离。敌军追击逐渐减缓,于禁慢慢整顿军队,击鼓返回。还未到达太祖那里,路上遇到十多人受伤裸体逃跑,于禁询问原因,他们说是被青州兵劫持。起初,黄巾军投降后被称为青州兵,太祖宽恕了他们,所以他们敢趁机劫掠。于禁愤怒,命令他的部下说:“青州兵和我们同属曹公,却反而成为贼人!”于是讨伐他们,列举他们的罪行。青州兵急忙逃到太祖那里申诉。于禁到达后,先建立营垒,没有立即去见太祖。有人告诉于禁:“青州兵已经申诉你了,你应该赶快去见太祖分辨。”于禁说:“现在敌人在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追到,如果不先做好准备,怎么对付敌人?而且太祖聪明,诬告申诉从何而来!”他慢慢挖掘壕沟安营完毕,才进入拜见太祖,详细陈述了情况。太祖很高兴,对他说:“淯水之难,我非常危急,将军在混乱中能整顿军队,攻打叛贼,坚守阵地,有不可动摇的节操,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于是记录于禁前后功绩,封他为益寿亭侯。后来又跟随太祖在穰县攻打张绣,在下邳生擒吕布,另外和史涣、曹仁在射犬攻打眭固,将其击溃。

太祖最初征讨袁绍时,袁绍的军队强大,于禁原本要求担任先锋。太祖认为他很勇敢,于是派遣两千步兵,让于禁率领,守卫延津以抵抗袁绍,太祖带领军队返回官渡。刘备背叛徐州,太祖东征他。袁绍攻打于禁,于禁坚守,袁绍无法攻克。后来又和乐进等人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攻打袁绍的别营,从延津西南沿着黄河到达汲县、获嘉县,焚烧了三十多个堡垒,斩杀和俘虏数千人,降服了袁绍的将领何茂、王摩等二十多人。太祖又派遣于禁另外率军驻扎在原武,在杜氏津攻打袁绍的别营,将其击溃。升迁为裨将军,后来跟随太祖返回官渡。太祖和袁绍对峙,建立土山相对。袁绍射向营中,士兵死伤很多,军中很害怕。于禁督率守卫土山,勇猛作战,士气更加旺盛。袁绍被打败后,于禁升迁为偏将军。冀州平定。昌豨再次叛变,派遣于禁征讨他。于禁急攻昌豨;昌豨和于禁有旧交,来到于禁那里投降。其他将领都认为昌豨已经投降,应该送交太祖,于禁说:“你们不知道太祖的常令吗!被围困后投降的人不予赦免。遵守法律执行命令,是侍奉上司的节操。昌豨虽然是旧友,于禁能失去节操吗!”他亲自和昌豨决斗,流着泪将其斩杀。这时太祖在淳于,听说后感叹说:“昌豨投降不归太祖,却归降于禁,这难道不是命吗!”更加重视于禁。东海平定后,授予于禁虎威将军。后来和臧霸等人攻打梅成,张辽、张郃等人征讨陈兰。于禁到达后,梅成率领三千多人投降。投降后再次叛变,他的部众逃到陈兰那里。张辽等人与陈兰相持,军粮不足,于禁运送粮食前后不断,张辽于是斩杀了陈兰、梅成。增加封地二百户,加上之前的共有千二百户。这时,于禁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都是名将,太祖每次征伐,他们都轮流担任先锋,返回后担任后援;而于禁治军严谨,得到敌军财物,不私自收受,因此赏赐特别丰厚。但是他依法治军,不太得到士兵们的支持。太祖常常怨恨朱灵,想要夺取他的军队。因为于禁威望高重,派遣于禁率领几十骑兵,携带命令文书,直接前往朱灵的军营夺取他的军队,朱灵和他的部众都不敢动;于是任命朱灵为于禁的部下督,众人都非常敬畏,他就是这样受到人们的畏惧。升迁为左将军,授予符节钺,分给他五百户封地,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列侯。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派曹仁去樊城讨伐关羽,又派遣禁军协助曹仁。秋天,下了大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数丈,禁军等七军都被淹没。禁军与各位将领登上高地观察洪水,无处可避,关羽乘大船进攻禁军,禁军于是投降,只有庞德坚贞不屈而死。太祖听说后,悲哀叹息了很久,说:‘我认识禁军三十年,怎么料到他在危难时刻,反而不如庞德呢!’恰逢孙权擒获关羽,俘获了他的军队,禁军又回到了吴国。文帝登基后,孙权称臣,派遣禁军返回。皇帝接见禁军,他们的须发已经花白,形容憔悴,哭泣着叩头。皇帝用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安慰他们,封他们为安远将军。想要派使者去吴国,先让禁军北上去邺城拜谒高陵。皇帝让在陵屋画关羽战胜、庞德愤怒、禁军投降的情景。禁军看到后,感到羞愧和愤怒,生病去世。他的儿子徐圭继承封爵为益寿亭侯。禁军被追赠谥号为厉侯。

张郃字俊乂,是河间鄚人。汉末时期应征讨伐黄巾军,担任军司马,隶属于韩馥。韩馥战败后,张郃带领军队归顺袁绍。袁绍任命张郃为校尉,让他去抵抗公孙瓒。公孙瓒被打败,张郃立下很多战功,升迁为宁国中郎将。太祖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派遣将领淳于琼等负责运输,驻扎在乌巢,太祖亲自率军急速攻击。张郃劝说袁绍说:‘曹公的军队精锐,前去必定能击败淳于琼等人;淳于琼等人一旦被击败,您的军事行动就会失败,应该赶快带兵去救援。’郭图说:‘张郃的计策不对。不如攻打他们的老营,他们一定会回来,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救援,就能解决问题了。’张郃说:‘曹公的营寨坚固,攻打他们一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擒获,我们这些人就全部成了俘虏。’袁绍只派遣轻骑去救援淳于琼,而用重兵攻打太祖的营寨,未能攻下。太祖最终击败了淳于琼等人,袁绍的军队溃败。郭图感到羞愧,又诬陷张郃说:‘张郃因为军队失败而高兴,说话不逊。’张郃害怕,于是归顺了太祖。

太祖得到张郃非常高兴,对他说:‘从前子胥没有早早醒悟,让自己陷入危险,哪能比得上微子离开商朝、韩信归顺汉朝呢?’任命张郃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授予他军队,跟随攻打邺城,攻克了它。又跟随攻打袁谭于渤海,另外率领将军围攻雍奴,大败敌军。跟随讨伐柳城,与张辽一起成为军队的先锋,因功升迁为平狄将军。另外征讨东莱,讨伐管承,又与张辽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击败了他们。跟随攻克马超、韩遂于渭南。围攻安定,降服杨秋。与夏侯渊讨伐鄜县的贼人梁兴和武都的氐族。又击败马超,平定了宋建。太祖征讨张鲁,先派遣张郃统领各军讨伐兴和氐族首领窦茂。太祖从散关进入汉中,又先派遣张郃统领五千步兵开路。到达阳平时,张鲁投降,太祖返回,留下张郃与夏侯渊等人守卫汉中,抵抗刘备。张郃另外统领各军,降服了巴东、巴西两郡,将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汉中。进军宕渠,被刘备的将领张飞所阻,撤退回南郑。被封为荡寇将军。刘备驻扎在阳平,张郃驻扎在广石。刘备率领一万多精兵,分为十部,夜间急攻张郃。张郃率领亲兵拼死作战,刘备未能攻克。此后刘备在走马谷烧毁了都围,夏侯渊前去救火,从另一条路遇到刘备,交战,短兵相接。夏侯渊于是战死,张郃返回阳平。当时,刚刚失去了元帅,担心被刘备乘机进攻,全军都感到惊慌失措。夏侯渊的司马郭淮于是命令众人说:‘张将军是国家名将,刘备所畏惧的;今天情况危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军心。’于是推举张郃为军队的主帅。张郃出来后,整饬军队,各位将领都接受张郃的指挥,军心才稳定下来。太祖在长安,派遣使者假传命令给张郃。太祖于是亲自来到汉中,刘备据守高山不敢出战。太祖于是带领汉中的军队出来,张郃返回驻扎在陈仓。

文帝登基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为都乡侯。等到登基后,又进封为鄚侯。下诏让张郃与曹真一起讨伐安定卢水胡和东羌,召张郃和曹真一起到许宫朝见,派遣他们南下与夏侯尚一起攻打江陵。张郃另外统领各军渡过长江,夺取了洲上的军营。明帝登基后,派遣张郃南驻荆州,与司马宣王一起攻打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追击到祁口,交战,击败了他们。诸葛亮出兵祁山。提升张郃的职位为特进,派遣他统领各军,在街亭抵抗诸葛亮的将领马谡。马谡依靠南山,据城不下。张郃切断他们的水源,攻击,大败马谡。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诸葛亮,张郃都击败并平定了他们。皇帝下诏说:‘贼人诸葛亮凭借巴蜀的军队,对抗我们如虎添翼的军队。将军身披坚甲,手持锐器,所向披靡,朕非常赞赏。增加封地一千户,加上之前的四千三百户。’司马宣王在荆州治理水军,想要顺沔水进入长江攻打吴国,下诏让张郃统领关中各军前往接受命令。到达荆州后,正逢冬天水浅,大船无法行驶,于是返回驻扎在方城。诸葛亮再次出兵,急攻陈仓,皇帝派人骑马召回张郃到京都。皇帝亲自到河南城,设宴送别张郃,派遣南北军士兵三万以及分别派遣武卫、虎贲士兵保护张郃,趁机问张郃说:‘迟将军到达,诸葛亮是否已经攻下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军队粮食不足,不能久攻,回答说:‘在我到达之前,诸葛亮已经撤退了;屈指一算,诸葛亮的粮食不超过十天。’张郃日夜兼程,到达南郑,诸葛亮撤退。皇帝下诏让张郃返回京都,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能够识别变化,善于布置营寨,预测战势和地形,没有不按照计划进行的,诸葛亮都对他感到畏惧。张郃虽然是一名武将,却喜欢儒士,曾经推荐同乡的卑湛,因为他的经学知识和品行优秀,皇帝下诏说:‘从前祭遵担任将领,上奏请求设置五经大夫,驻军中,与学生们一起吟诗投壶。现在将军在外统率军队,在内忠诚于国家。朕赞赏将军的意图,现在提升卑湛为博士。’

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皇帝下诏让张郃统领各军西至略阳,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击到木门,与诸葛亮的军队交战,飞箭射中张郃的右膝,张郃因此去世,被追赠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前后征战有功,明帝分割张郃的户籍,封张郃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予小儿子爵位为关内侯。

徐晃字公明,是河东杨人。担任郡吏,跟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人有功,被封为骑都尉。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时,徐晃劝说杨奉,让他带着天子返回洛阳,杨奉听从了他的建议。天子渡过黄河到达安邑,封徐晃为都亭侯。等到到达洛阳,韩暹、董承天天争斗,徐晃劝说杨奉归顺太祖;杨奉想要听从他,但又后悔。太祖在梁讨伐杨奉,徐晃于是归顺了太祖。

太祖曹操授予徐晃兵权,让他去攻打卷县和原武的贼寇,成功击败了他们,被任命为裨将军。后来随军征讨吕布,另外降服了吕布的手下赵庶、李邹等人。与史涣一起在河内斩杀了眭固。又随军攻打刘备,接着又攻打颜良,夺取了白马,进军到延津,击败了文丑,被任命为偏将军。与曹洪一起攻打祝臂这个强盗,成功击败了他,又与史涣一起在故市攻打袁绍的运车,功劳最大,被封为都亭侯。

太祖曹操围攻邺城后,攻破了邯郸,易阳的县令韩范假装投降然后拒绝守城,太祖派遣徐晃攻打他。徐晃到达后,射箭进入城中,分析了成败的原因。韩范后悔,徐晃立刻使他投降。后来他对太祖说:‘二袁还没有被击败,还有许多城池没有被攻下,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今天如果攻下易阳,明天所有的城池都会拼死守卫,恐怕河北地区将无法安定。希望您能降服易阳来向其他城池展示,那么他们都会望风而降。’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好。

另外,徐晃还讨伐了毛城的敌人,设下伏兵进行突袭,击败了三处驻军。随军攻打南皮的袁谭,讨伐平原的叛贼,成功攻克。随军征讨蹋顿,被任命为横野将军。随军征讨荆州,另外驻扎在樊城,讨伐中庐、临沮、宜城的贼寇。又与满宠一起在汉津攻打关羽,与曹仁在江陵攻打周瑜。

十五年,讨伐太原的叛军,围攻大陵,攻克了它,斩杀了贼寇首领商曜。韩遂、马超等人反叛关右,太祖派遣徐晃驻扎在汾阴来安抚河东地区,赐予牛酒,并让他去拜祭祖先的坟墓。太祖到达潼关,担心无法渡河,召见徐晃询问。徐晃说:‘您在这里部署重兵,而敌人不再防守蒲坂,这说明他们没有谋略。现在请允许我率领精兵渡过蒲坂津,作为军队的前锋,截断敌人的后路,敌人就可以被擒获了。’太祖说:‘好。’于是派遣徐晃率领四千步兵和骑兵渡过津河。

在挖沟筑栅栏尚未完成时,敌人梁兴在夜间率领五千多步兵和骑兵攻打徐晃,徐晃击退了他们,太祖的军队得以渡河。接着又击败了马超等人,派遣徐晃与夏侯渊平定了隃麋、汧等地的氐族,与太祖在安定会合。太祖返回邺城,派遣徐晃与夏侯渊平定了鄜、夏阳的残余贼寇,斩杀了梁兴,使三千多户人家归降。随军征讨张鲁。

另外派遣徐晃讨伐攻打椟、仇夷等地的山氐族,他们都归降了。升任平寇将军。解救了将军张顺的围困。攻打贼寇陈福等三十多个据点,都将其击败。

太祖曹操返回邺城后,留下徐晃与夏侯渊在阳平抵抗刘备。刘备派遣陈式等十多个营的兵力切断马鸣阁道,徐晃另外征讨并击败了他们,贼寇纷纷投奔山谷,死伤惨重。太祖听说后,非常高兴,授予徐晃符节,下令说:‘这条阁道是汉中的险要咽喉,刘备想要切断内外联系,以夺取汉中。将军一举成功,夺回了贼寇的计谋,做得非常好。’太祖随后亲自到达阳平,率领汉中的所有军队。

又派遣徐晃协助曹仁讨伐关羽,驻扎在宛城。正逢汉水暴涨,于禁等将领被围困。关羽在樊城围困曹仁,又在襄阳围困将军吕常。徐晃所率领的都是新兵,因为关羽难以对抗,于是他前往阳陵陂驻扎。太祖返回后,派遣将军徐商、吕建等十二个营的兵力前往徐晃那里,命令说:‘等到兵马集结完毕,再一起前进。’贼寇在偃城驻扎。徐晃到达后,采取了诡计挖掘深沟,假装要截断敌人的后路,贼寇烧毁营地逃走。徐晃夺取了偃城,两面建立营地,逐渐前进,距离贼寇的包围圈只有三丈远,但没有发动攻击。

太祖前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十二个营的兵力前往徐晃那里。贼寇在包围圈的前端有驻军,又在四家屯另外驻军。徐晃扬言要攻打包围圈前端的驻军,而秘密攻打四家屯。关羽看到四家屯即将被攻破,亲自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出战,徐晃击败了他,他撤退逃跑,徐晃追击并陷入包围,最终击败了他,有些贼寇跳入沔水而死。太祖下令说:‘贼寇的包围圈有十重,将军能够全胜,并陷入敌人的包围圈,斩杀了大量敌军。我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用兵,以及我所听说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都没有像将军这样长驱直入敌人包围圈的。而且樊城、襄阳被围困的情况,比莒、即墨还要严重,将军的功劳,超过了孙武、穰苴。’徐晃整顿军队返回摩陂,太祖在七里之外迎接徐晃,设宴款待。

太祖举起酒杯劝徐晃饮酒,并慰劳他说:‘全歼樊城、襄阳的敌人,是将军的功劳。’当时各路军队都集结在一起,太祖亲自巡视各个营地,士兵们都离开阵地观看,而徐晃的营地整齐,将士们驻守阵地不动。太祖感叹说:‘徐将军真是有周亚夫的风范。’

文帝曹丕即位为王后,任命徐晃为右将军,晋升封为逯乡侯。等到他即位为帝后,又晋升封为杨侯。与夏侯尚一起在上庸攻打刘备,成功击败了他。任命徐晃镇守阳平,晋升封为阳平侯。明帝曹叡即位后,在襄阳抵抗吴将诸葛瑾。增加封地二百户,加上之前的总共三千一百户。病重时,留下遗言要求按照当时的服饰下葬。

徐晃性格节俭、谨慎,将军经常派遣远处的侦察兵,先做好不可被战胜的准备,然后再战斗,追击逃敌,争取战利品,士兵们连饭都来不及吃。他常常感叹:‘古人担心没有遇到明君,现在幸运地遇到了,我常常以功绩来表现自己,何必追求私人的声誉呢!’他始终没有广结盟友。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去世,谥号为壮侯。他的儿子徐盖继承了他的爵位。徐盖去世后,他的儿子徐霸继承了他的爵位。

最初,清河的朱灵是袁绍的将领。太祖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遣朱灵率领三个营的兵力协助太祖,在战斗中立下了战功。袁绍所派遣的其他将领都各自返回,朱灵说:‘我已经观察过很多人了,没有谁能比得上曹公,这才是真正的明君。现在我已经遇到了他,还能去哪里呢?’于是他留了下来没有离开。他所率领的士兵和士兵们都很羡慕他,都跟着他留了下来。后来朱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名声仅次于徐晃等人,最终被封为后将军,封为高唐亭侯。

评论说:太祖曹操建立了这些武功,当时的优秀将领,以五子最为杰出。于禁最为勇猛和稳重,但最终未能善终。张郃以机智多变著称,乐进以勇猛果敢而闻名,但根据他们的行事来看,并不符合他们的名声。或许是因为记载有所遗漏,不如张辽、徐晃的记载详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注解

雁门马邑:雁门和马邑是古代中国地名,雁门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代县,马邑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边塞地区,多民族居住,历史上常有战事。

聂壹:聂壹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以勇猛著称,此处指张辽是聂壹的后代。

避怨变姓:为了避免仇怨而改变姓氏,这是古代社会中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从事:古代官职,指担任官府中的职务,负责具体事务。

京都:古代对国都的称呼,此处指汉末的洛阳。

何进:东汉末年的权臣,曾任大将军,试图平息宦官专权。

河北:古代地理区域,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董卓:东汉末年的权臣,曾任司隶校尉,后废立皇帝,专权一时。

吕布:东汉末年著名武将,后成为曹操的对手。

骑都尉:古代军职,负责统领骑兵。

李傕:东汉末年的武将,曾与郭汜等人共同攻破长安,后为曹操所败。

徐州:古代地理区域,指今天的江苏、安徽、山东等地。

鲁相:鲁国的地方行政长官。

太祖:指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下邳: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睢宁县。

中郎将:古代军职,为中军的高级将领。

关内侯:古代爵位,为侯爵的一种,有封地但没有实际权力。

裨将军:古代军职,低于偏将军,负责辅助主将。

袁绍:东汉末年割据势力首领。

鲁国诸县:鲁国下辖的各个县。

昌豨:东汉末年人物,曾任昌豨县令。

东海: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日照市。

三公山: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太祖神武:对曹操的赞誉,意为曹操英明神武。

黎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卫辉市。

邺: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一带,曹操的都城。

阴安: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赵国、常山:古代地理区域,赵国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常山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西部。

缘山诸贼:指山区的叛乱势力。

黑山孙轻:黑山孙轻是东汉末年的叛军首领。

海滨:海边地区。

柳毅:东汉末年的叛军首领。

长社: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

张鲁:东汉末年割据势力首领。

合肥: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建始殿:古代宫殿名,位于洛阳宫中。

召虎:古代名将,以勇猛著称。

樊: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摩陂: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陈郡: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

文帝:指曹丕,曹操之子,继位后称帝,建立魏国。

雍丘: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杞县。

江都: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

侍中:古代官职,为皇帝的近臣,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

太医:古代官职,负责为皇帝及皇室成员治疗疾病。

虎贲:古代宫廷警卫军,以勇猛著称。

海陵: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泰州市。

吕范: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流涕:流泪,表示悲伤或感动。

谥曰刚侯:给予张辽的谥号,刚侯是对其勇猛刚毅的赞誉。

帐下吏:指在将领或官员的帐下担任低级官员或士兵。

募兵:招募士兵,即征集兵员。

假司马:官职名,为军事指挥官,相当于副将。

陷陈都尉:官职名,负责冲锋陷阵的将领。

张超:东汉末年人物,曾任雍丘令。

桥蕤:东汉末年人物,曾任苦县令。

广昌亭侯:封号,指被封为广昌亭侯的侯爵。

张绣:东汉末年人物,曾为曹操的部将,后反叛。

讨寇校尉:官职名,负责讨伐海盗和盗贼的将领。

获嘉: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获嘉县。

官渡: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官渡之战发生于此。

淳于琼:袁绍部将,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

谭、尚:东汉末年人物,分别为袁谭、袁尚,袁绍之子。

严敬:东汉末年人物,曾任袁尚的大将。

游击将军:官职名,负责游击作战的将领。

黄巾:东汉末年起义军,由张角领导,因头戴黄巾而得名。

乐安郡: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乐陵市。

南皮: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南皮县。

阳翟: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

关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刘备的重要将领。

苏非:东汉末年人物,曾任苏非县令。

蛮夷:古代对非华夏族人的称呼,指少数民族。

临沮长杜普:临沮县的长官杜普。

旌阳长梁大:旌阳县的长官梁大。

青州兵:东汉末年青州地区的军队。

版梁: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

舞阴: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邓州市。

淯水之难:指曹操在淯水之战中的困境。

益寿亭侯:封号,指被封为益寿亭侯的侯爵。

穰: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

梅成:东汉末年人物,曾任东海郡太守。

陈兰:东汉末年人物,曾任陈留郡太守。

冀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

朱灵:东汉末年人物,曾任曹操的将领。

左将军:官职名,为高级军事将领。

节钺:古代皇帝赐予将领的象征权力和军事指挥权的信物。

长安:古都名,今陕西省西安市,曾是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多个朝代的都城。

曹仁:曹操的堂弟,曹操麾下将领。

禁:指曹洪,曹操的族弟,曹魏将领。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

庞德:字令明,蜀汉将领,以勇猛著称。

荀林父: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以智谋著称。

孟明视:春秋时期秦国名将,以勇猛著称。

高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曹操的陵墓。

张郃:字俊乂,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韩馥:东汉末年将领,后归附袁绍。

公孙瓒:字伯珪,东汉末年名将,与袁绍有多次战争。

郭图:袁绍部将,因多次进谗言而被曹操所杀。

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因忠言逆耳而被吴王夫差赐死。

微子:商朝末年贵族,商纣王之兄,因反对纣王暴政而逃离商朝。

韩信:西汉初年名将,楚汉争霸中的汉军主要将领之一。

渤海: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东部。

雍奴: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柳城:地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

安定:地名,指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一带。

杨秋:东汉末年将领,后归附曹操。

梁兴:反叛势力的首领。

武都氐:古代民族,居住在今甘肃省南部。

马超:字孟起,东汉末年名将,后归附曹操。

韩遂:字文约,东汉末年名将,后归附曹操。

散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

汉中: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南部。

刘备: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的开国皇帝。

巴东:地名,位于今重庆市东部。

巴西:地名,位于今四川省东部。

宕渠: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南部。

走马谷: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河南城: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祁山: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马谡:字幼常,蜀汉将领,因街亭之败被诸葛亮处死。

南安: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南部。

天水: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虓虎:形容军队勇猛如虎。

沔:水名,流经今湖北省西部。

江陵: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区。

略阳: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木门:地名,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徐晃:字公明,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晃:指徐晃,曹操麾下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兵:军队,士兵。

卷、原武贼:指当时在卷县和原武地区活动的叛乱势力。

赵庶、李邹:吕布的手下将领。

史涣:曹操麾下将领。

眭固:东汉末年割据势力首领。

河内: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沁阳市一带。

颜良:袁绍麾下将领。

白马: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一带。

延津: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延津县。

文丑:袁绍麾下将领。

偏将军:古代军职,高于裨将军,低于将军。

曹洪:曹操的堂弟,曹操麾下将领。

〈氵隱〉强贼祝臂:指一个名叫祝臂的强盗。

故市: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一带。

都亭侯:古代爵位,相当于侯爵。

邯郸: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

易阳令韩范:易阳县的县令韩范。

毛城: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一带。

平原:地名,指今天的山东省德州市一带。

蹋顿:乌桓首领。

横野将军:古代军职,负责管理边疆地区。

荆州: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一带。

中庐、临沮、宜城: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及其周边地区。

汉津: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一带。

周瑜:东吴名将,与诸葛亮齐名。

太原反者:在太原地区反叛的势力。

大陵:地名,指今天的山西省临猗县一带。

商曜:反叛势力的首领。

韩遂、马超: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后成为曹操的对手。

关右:指关中地区西部。

汾阴:地名,指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一带。

先人墓:祖先的坟墓。

潼关: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潼关县,古代重要的关隘。

蒲坂津: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华阴市一带。

步骑:步兵和骑兵的合称。

隃麋、汧诸氐:指隃麋、汧等地的氐族。

鄜、夏阳: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椟、仇夷: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山氐:指居住在山区的氐族。

平寇将军:古代军职,负责平定叛乱。

马鸣阁道: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的道路。

阳平: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吕常:曹操麾下将领。

阳陵陂: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徐商、吕建:曹操麾下将领。

偃城: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沔水: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一带的河流。

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穰苴: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右将军:古代军职,负责军事。

逯乡侯:古代爵位,相当于侯爵。

杨侯:古代爵位,相当于侯爵。

上庸: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竹山县一带。

阳平侯:古代爵位,相当于侯爵。

明帝:指曹叡,曹丕之子,继位后称帝。

诸葛瑾:东吴名将,诸葛亮之兄。

襄阳: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

敛:指安葬。

时服:当时的服饰。

俭约畏慎:节俭、谨慎。

斥候:侦察兵。

不可胜:无法战胜。

私誉:个人的名誉。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叡在位期间。

谥:古代帝王、贵族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

清河朱灵:朱灵,东汉末年将领,后归附曹操。

陶谦:东汉末年徐州牧。

高唐亭侯:古代爵位,相当于侯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评注

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此句描述了太祖曹操授予徐晃兵权,让他去攻打卷县和原武县的贼寇,并成功击败了他们,因此被任命为裨将军。这体现了徐晃的勇猛和曹操的知人善任。

从征吕布,别降布将赵庶、李邹等。

徐晃参与了征讨吕布的战役,并成功说服吕布的部将赵庶、李邹等人投降。这展现了徐晃的智谋和军事才能。

与史涣斩眭固於河内。

徐晃与史涣一起在河内斩杀了眭固,这表明徐晃在战场上勇猛果断,善于执行命令。

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

徐晃参与了多次战役,包括击败刘备、颜良、文丑等,因功被封为偏将军。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不断升迁的轨迹。

与曹洪击〈氵隱〉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

徐晃与曹洪一起击败了强盗祝臂,并与史涣一起在故市击败了袁绍的运车,因功被封为都亭侯。这反映了徐晃在战役中的卓越表现和连续的胜利。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

当太祖围攻邺城并攻破邯郸后,易阳令韩范假装投降却实际拒守,太祖派遣徐晃去攻打他。这体现了徐晃在执行任务时的坚决和果敢。

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

徐晃到达易阳后,用箭矢向城中传达了战争的成败,这表明徐晃在战场上不仅勇猛,而且善于沟通。

范悔,晃辄降之。

韩范后悔,徐晃立即将其说服投降。这显示了徐晃的说服力和军事才能。

既而言於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

徐晃向太祖进言,指出如果不迅速行动,可能会导致河北地区的动荡。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体现了徐晃的远见和忠诚。

别讨毛城,设伏兵掩击,破三屯。

徐晃在毛城设伏,成功击败了敌人,这表明他在战术上的巧妙和执行力。

从破袁谭於南皮,讨平原叛贼,克之。

徐晃参与了南皮之战,成功击败了袁谭,并讨伐了平原的叛贼,这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连续胜利。

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

徐晃参与了征讨蹋顿的战役,并因此被封为横野将军,这表明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

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

徐晃参与了征讨荆州的战役,并在樊城驻扎,讨伐了中庐、临沮、宜城的贼寇,这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广泛参与和成功。

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徐晃与满宠一起在汉津讨伐关羽,与曹仁一起在江陵击败周瑜,这表明他在战场上的多面性和战斗力。

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

在十五年,徐晃讨伐了太原的反叛者,围攻大陵并攻克,斩杀了贼帅商曜,这显示了他在战场上的果断和勇猛。

韩遂、马超等反关右,遣晃屯汾阴以抚河东,赐牛酒,令上先人墓。

当韩遂、马超等人反叛关右时,太祖派遣徐晃驻扎在汾阴以安抚河东地区,并赐予牛酒,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角色。

太祖至潼关,恐不得渡,召问晃。

太祖到达潼关时,担心无法渡河,于是召见徐晃询问意见,这表明徐晃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和太祖对他的信任。

晃曰:“公盛兵於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渡蒲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

徐晃提出了渡河作战的策略,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派遣他率领四千步兵和骑兵渡河,这显示了徐晃的军事智慧和太祖的果断决策。

作堑栅未成,贼梁兴夜将步骑五千馀人攻晃,晃击走之,太祖军得渡。

在堑栅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敌人梁兴率领五千多人夜袭徐晃,但被徐晃击退,这显示了徐晃的勇敢和战场上的应变能力。

遂破超等,使晃与夏侯渊平隃麋、汧诸氐,与太祖会安定。

徐晃随后击败了马超等人,并与夏侯渊一起平定了隃麋、汧等地的氐族,与太祖在安定会合,这表明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与上级的良好合作。

太祖还邺,使晃与夏侯渊平鄜、夏阳馀贼,斩梁兴,降三千馀户。

太祖返回邺城后,派遣徐晃与夏侯渊一起平定了鄜、夏阳等地的剩余贼寇,斩杀了梁兴,并使三千多户人投降,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持续胜利。

从征张鲁。别遣晃讨攻椟、仇夷诸山氐,皆降之。

徐晃参与了征讨张鲁的战役,并单独派遣他去讨伐椟、仇夷等山区的氐族,使他们全部投降,这表明他在战场上的独立作战能力和成功。

迁平寇将军。解将军张顺围。

徐晃被晋升为平寇将军,并解救了被围困的将军张顺,这显示了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贡献。

击贼陈福等三十馀屯,皆破之。

徐晃击败了陈福等三十多个屯的贼寇,这表明他在战场上的强大战斗力。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

太祖返回邺城后,留下徐晃与夏侯渊一起在阳平抵抗刘备,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太祖对他的信任。

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

刘备派遣陈式等人封锁马鸣阁道,但徐晃率军成功突破,导致敌人投奔山谷,死伤惨重,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果断和战斗力。

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

太祖得知徐晃的胜利后非常高兴,并授予他节杖,表示对他的认可。随后,太祖亲自前往阳平,指挥汉中的军队,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重要性和太祖对他的支持。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太祖再次派遣徐晃协助曹仁讨伐关羽,并在宛城驻扎,这表明徐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太祖对他的信任。

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

由于汉水突然泛滥,于禁等人被困,关羽围困了曹仁于樊城,并围困了将军吕常于襄阳,这表明战局对曹军不利。

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

徐晃率领的部队大多是新兵,面对关羽的强大,他选择前移至阳陵陂驻扎,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谨慎和策略。

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

太祖返回后,派遣徐商、吕建等人前往徐晃处,命令他们等待兵马集结后再一起前进,而敌人则驻扎在偃城,这表明战局复杂且需要谨慎应对。

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

徐晃到达后,采取了诡计,挖掘深沟,假装要截断敌人的后路,导致敌人烧毁营地逃走,这显示了徐晃在战术上的巧妙和执行力。

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

徐晃占领了偃城,并在城外建立了营地,稍微前进,与敌人的包围圈相距三丈,但没有发动攻击,这表明徐晃在战场上的谨慎和策略。

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太祖前后派遣了殷署、朱盖等十二个营的兵力前往徐晃处,这显示了太祖对徐晃的信任和支持。

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敌人围头有驻军,并在四冢另外驻军。徐晃假装要攻击围头屯,实际上却秘密攻击四冢,这显示了徐晃在战术上的巧妙和执行力。

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

关羽看到四冢即将被攻破,亲自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出战,徐晃将其击退,并追击陷入包围,最终击败了关羽,有些敌人甚至投河自尽,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战斗力。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太祖对徐晃的胜利表示赞赏,称他的功绩超过了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和穰苴,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欢迎徐晃,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太祖对他的尊重。

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

太祖举起酒杯劝徐晃,并称赞他的功绩,同时检查了其他军队的营地,发现徐晃的军队营地整齐,将士们坚守阵地,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和军队的纪律。

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太祖感叹徐晃有周亚夫的风范,这表明徐晃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品德得到了太祖的高度评价。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

当文帝即位时,任命徐晃为右将军,并封他为逯乡侯,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上的地位和贡献。

及践阼,进封杨侯。

当文帝登基后,徐晃被封为杨侯,这表明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贡献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与夏侯尚讨刘备於上庸,破之。

徐晃与夏侯尚一起在上庸讨伐刘备,并成功击败了他,这显示了徐晃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

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

徐晃被任命为阳平镇守,并封为阳平侯,这表明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贡献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於襄阳。

当明帝即位后,徐晃在襄阳抵抗了吴将诸葛瑾,这显示了徐晃在军事上的持续贡献。

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徐晃的封地增加了二百户,加上之前的三千一百户,这表明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贡献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徐晃病重,留下遗言要求以时服敛葬,这表明他在生活中的节俭和谨慎。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徐晃性格节俭谨慎,经常派遣远处的斥候,先确保自己不可被敌人战胜,然后才发动战斗,追击逃敌,争取战利品,士兵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表明他在军事上的严谨和高效。

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

徐晃常常感叹古人不幸没有遇到明君,而他自己有幸遇到了太祖曹操,因此他总是以功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追求个人的声誉,这表明他在生活中的高尚品质和忠诚。

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太和元年,徐晃去世,被追赠壮侯的谥号,这表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得到了认可。

子盖嗣。盖薨,子霸嗣。

徐晃的儿子徐盖继承了他的职位,徐盖去世后,他的儿子徐霸继承了他的职位,这表明徐晃家族在军事上的延续。

明帝分晃户,封晃子孙二人列侯。

明帝分割了徐晃的封地,并封徐晃的子孙为列侯,这表明徐晃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了认可。

初,清河朱灵为袁绍将。

最初,清河人朱灵是袁绍的将领,这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太祖之征陶谦,绍使灵督三营助太祖,战有功。

当太祖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遣朱灵率领三营协助太祖,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这表明朱灵的军事才能。

绍所遣诸将各罢归,灵曰:“灵观人多矣,无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复何之?”遂留不去。

袁绍派遣的其他将领都各自返回,但朱灵说:“我已经看到了很多人,没有人比得上曹公,他才是真正的明君。既然我已经遇到了他,为什么还要离开?”于是他留了下来,这表明朱灵对太祖曹操的忠诚和认可。

所将士卒慕之,皆随灵留。

朱灵的士兵们都很敬佩他,都跟随他留了下来,这表明朱灵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影响力。

灵后遂为好将,名亚晃等,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朱灵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名声仅次于徐晃等人,最终晋升为后将军,并被封为高唐亭侯,这表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和地位。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评论说:太祖曹操建立了如此伟大的武功,而当时的优秀将领,以五子最为杰出。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于禁以刚毅稳重著称,但最终未能善终,这表明即使是优秀的将领也可能面临挑战。

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张郃以灵活多变著称,乐进以勇猛果敢闻名,但根据他们的行为来看,并不完全符合人们所听说的。

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或许是因为记录的遗漏,没有像张辽、徐晃那样详细地记载他们的功绩。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4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