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原文
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
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
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张飞赶来,接着玄德、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
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齐渡河,尽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将船筏放火烧毁。
却说曹仁收拾残军,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见曹操,具言失利之事。
操大怒曰:‘诸葛村夫,安敢如此;’催动三军,漫山塞野,尽至新野下寨。
传令军士一面搜山,一面填塞白河。
令大军分作八路,一齐去取樊城。
刘晔曰:‘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今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径进,二县为齑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
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若其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
操从其言,便问:‘谁可为使?’
刘晔曰:‘徐庶与刘备至厚,今现在军中,何不命他一往?’
操曰:‘他去恐不复来。’
晔曰:‘他若不来,贻笑于人矣。丞相勿疑。’
操乃召徐庶至,谓曰:‘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怜众百姓之命。
公可往说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吾知公忠义,故特使公往。愿勿相负。’
徐庶受命而行。
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见,共诉旧日之情。
庶曰:‘曹操使庶来招降使君,乃假买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
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计。’
玄德欲留徐庶。
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
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
庶请辞。’
玄德不敢强留。
徐庶辞回,见了曹操,言玄德并无降意。
操大怒,即日进兵。
玄德问计于孔明。
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
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
即日号泣而行。
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
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
闻者莫不痛哭。
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
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玄德勒马大叫曰:‘刘琮贤侄,吾但欲救百姓,并无他念。
可快开门。’
刘琮闻玄德至,惧而不出。
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
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
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
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
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
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
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
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
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
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
玄德曰:‘正合吾心。’
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
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
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
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
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
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却说玄德拥着百姓,缓缓而行。
孔明曰:‘追兵不久即至。可遣云长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
教他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
玄德从之,即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余俱管顾百姓而行。
每日只走十余里便歇。
却说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阳,召刘琮相见。
琮惧怕不敢往见。
蔡瑁、张允请行。
王威密告琮曰:‘将军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无备。
愿将军奋整奇兵,设于险处击之,操可获矣。
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
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
琮以其言告蔡瑁。
瑁叱王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
威怒骂曰:‘卖国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
瑁欲杀之,蒯越劝止。
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
瑁等辞色甚是谄佞。
操问:“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
瑁曰:“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钱粮大半在江陵;其余各处,亦足供给一载。”
操曰:“战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领?”
瑁曰:“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原是瑁等二人掌管。”
操遂加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
二人大喜拜谢。
操又曰:“刘景升既死,其子降顺,吾当表奏天子,使永为荆州之主。”
二人大喜而退。
荀攸曰:“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公何遂加以如此显爵,更教都督水军乎?”
操笑曰:“吾岂不识人!止因吾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
却说蔡瑁、张允归见刘琮,具言:“曹操许保奏将军永镇荆襄。”
琮大喜!次日,与母蔡夫人赍捧印缓兵符,亲自渡江拜迎曹操。
操抚慰毕,即引随征军将,进屯襄阳城外。
蔡瑁、张允令襄阳百姓焚香拜接。
曹操俱用好言抚谕。
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
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而以刘琮为青州刺史,便教起程。
琮闻命大惊,辞曰:“琮不愿为官,愿守父母乡土。”
操曰:“青州近帝都,教你随朝为官,免在荆襄被人图害。”
琮再三推辞,曹操不准。
琮只得与母蔡夫人同赴青州。
只有故将王威相随,其余官员俱送至江口而回。
操唤于禁嘱咐曰:“你可引轻骑追刘琮母子杀子,以绝后患。”
于禁得令,领众赶上,大喝曰:“我奉丞相令,教来杀汝母子!可早纳下首级!”
蔡夫人抱刘琮而大哭。
于禁喝令军士下手。
王威忿怒,奋力相斗,竟被众军所杀。
军士杀死刘琮及蔡夫人,于禁回报曹操,操重赏于禁。
便使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却不知去向。
原来孔明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内隐避矣。
操深恨之。
襄阳既定,荀攸进言曰:“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刘备若据此地,急难动摇。”
操曰:“孤岂忘之!”
随命于襄阳诸将中,选一员引军开道。
诸将中却独不见文聘。
操使人寻问,方才来见。
操曰:“汝来何迟?”
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
言讫,欷歔流涕。
操曰:“真忠臣也!”
除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便教引军开道。
探马报说:“刘备带领百姓,日行止十数里,计程只有三百余里。”
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
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
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
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
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
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当日玄德自与简雍、糜竺、糜芳同行。
正行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
玄德惊曰:“此何兆也?”
简雍颇明阴阳,袖占一课,失惊曰:“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
玄德曰:“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
雍曰:“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
玄德问:“前面是何处?”
左右答曰:“前面是当阳县。有座山名为景山。”
玄德便教就此山紥住。
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
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
曹兵掩至,势不可当。
玄德死战。
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
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
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
张飞保着玄德,且战且走。
奔至天明,闻喊声渐渐远去,玄德方才歇马。
看手下随行人,止有百余骑;百姓、老小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
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
玄德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
张飞曰:“他今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
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
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
玄德曰:“休错疑了。岂不见你二兄诛颜良、文丑之事乎?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
张飞那里肯听,引二十余骑,至长坂桥。
见桥东有一带树木,飞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
飞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
“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
云拍马在乱军中寻觅,二县百姓号哭之声震天动地;中箭着枪、抛男弃女而走者,不计其数。
赵云正走之间,见一人卧在草中,视之,乃简雍也。
云急问曰:
“曾见两位主母否?”
雍曰:
“二主母弃了车仗,抱阿斗而走。我飞马赶去,转过山坡,被一将刺了一枪,跌下马来,马被夺了去。我争斗不得,故卧在此。”
云乃将从骑所骑之马,借一匹与简雍骑坐;又着二卒扶护简雍先去报与主人:
“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寻不见,死在沙场上也!”
说罢,拍马望长坂坡而去。
忽一人大叫:
“赵将军那里去?”
云勒马问曰:
“你是何人?”
答曰:
“我乃刘使君帐下护送车仗的军士,被箭射倒在此。”
赵云便问二夫人消息。
军士曰:
“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云见说,也不顾军士,急纵马望南赶去。
只见一伙百姓,男女数百人,相携而走。
云大叫:
“内中有甘夫人否?”
夫人在后面望见赵云,放声大哭。
云下马插枪而泣曰:
“使主母失散,云之罪也!糜夫人与小主人安在?”
甘夫人曰:
“我与糜夫人被逐,弃了车仗,杂于百姓内步行,又撞见一枝军马冲散。糜夫人与阿斗不知何往。我独自逃生至此。”
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
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
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
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
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
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云请甘夫人上马,杀开条大路,直送至长坂城。
只见张飞横矛立马于桥上,大叫:
“子龙!你如何反我哥哥?”
云曰:
“我寻不见主母与小主人,因此落后,何言反耶?”
飞曰:
“若非简雍先来报信,我今见你,怎肯干休也!”
云曰:
“主公在何处?”
飞曰:
“只在前面不远。”
云谓糜竺曰:
“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往寻糜夫人与小主人去。”
言罢,引数骑再回旧路。
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
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
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
曹操有宝剑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剑自佩之,青釭剑令夏侯恩佩之。
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当时夏侯恩自恃勇力,背着曹操,只顾引人抢夺掳掠。
不想撞着赵云,被他一枪刺死,夺了那口剑,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宝剑也。
云插剑提枪,复杀入重围,回顾手下从骑,已没一人,只剩得孤身。
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
忽一人指曰:
“夫人抱着孩儿,左腿上着了枪,行走不得,只在前面墙缺内坐地。”
赵云听了,连忙追寻。
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
云急下马伏地而拜。
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
云曰:‘喊声将近,追兵已至,请夫人速速上马。’
糜夫人曰:‘妾身委实难去。休得两误。’
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
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
四边喊声又起。
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
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后人有诗赞之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
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
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路。
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
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
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
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后人有诗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
张郃见了,大惊而退。
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
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
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
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曹洪回报曹操。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赵云当下杀透重围,已离大阵,血满征袍。
正行间,山坡下又撞出两枝军,乃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二人,一个使大斧,一个使画戟,大喝:‘赵云快下马受缚!’
正是:‘才离虎窟逃生去,又遇龙潭鼓浪来。’
毕竟子龙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译文
刘备带着百姓渡过长江,赵子龙单枪匹马救了主公。
张飞因为关羽放走了敌军,于是带领军队从下游杀过来,截住了曹仁,双方混战。
突然遇到许褚,便与他交战;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而逃。张飞追击,接着刘备、诸葛亮,一起沿着河流到了上游。
刘封、糜芳已经安排好船只等候,于是大家一起渡河,直奔樊城而去,诸葛亮教他们把船筏烧毁。
曹仁收拾残军,就在新野驻扎,派曹洪去见曹操,报告战败的事情。
曹操大怒说:‘诸葛村夫,怎么敢这样;’催促三军,漫山遍野,都到新野下营。
命令士兵一面搜山,一面堵塞白河。命令大军分为八路,一起去攻打樊城。
刘晔说:‘丞相刚到襄阳,必须先收买民心,现在刘备把新野的百姓都迁到樊城,如果我们直接进攻,两个县城都会变成粉末;不如先派人去招降刘备。刘备如果不降,也可见我们爱民之心;如果他来降,那么荆州之地,就可以不用打仗就定了。’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便问:‘谁可以去?’刘晔说:‘徐庶与刘备关系很好,现在就在军中,为什么不派他去?’曹操说:‘他去了可能不会回来。’刘晔说:‘他如果不回来,就会被人笑话。丞相不要怀疑。’曹操于是召见徐庶,对他说:‘我本来想踏平樊城,但是怜悯众百姓的生命。你可以去说服刘备:如果他肯来降,就免罪赐爵;如果他仍然固执,军民一起杀他,玉石俱焚。我知道你忠诚正直,所以特别派你去。希望你不要辜负我。’
徐庶接受了命令出发。到了樊城,刘备、诸葛亮接见了他,一起回忆过去的情谊。
徐庶说:‘曹操派我来招降主公,这是假买民心,现在他们分兵八路,堵塞白河进攻。樊城恐怕守不住,应该赶快制定行军计划。’刘备想要留下徐庶。
徐庶辞谢说:‘我如果不回来,恐怕会被人笑话。现在我的老母已经去世,我抱恨终身。我虽然在那里,但我发誓不为他们出谋划策,主公有卧龙诸葛亮辅佐,何必担心大业不成。我请求辞行。’刘备不敢强留。
徐庶辞行回来,见了曹操,说刘备没有投降的意思。曹操大怒,当天就进军。
刘备向诸葛亮请教计策。诸葛亮说:‘可以迅速放弃樊城,先去襄阳暂且休息。’刘备说:‘但是百姓跟随我这么久,怎么忍心抛弃他们?’诸葛亮说:‘可以派人告诉百姓:愿意跟随的可以一起走,不愿意的可以留下。’先让关羽去江岸整顿船只,让孙乾、简雍在城中宣扬说:‘现在曹兵即将到来,孤城不能久守,愿意跟随的,就一起过江。’两个县的百姓,齐声高呼:‘我们即使死了,也愿意跟随主公!’当天就哭泣着出发。扶老携幼,带着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断。刘备在船上看到这一幕,非常悲痛地说:‘为了我一个人,让百姓遭受这样的灾难,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想要投江自尽,左右的人急忙救住他。听到的人都忍不住痛哭。
船到了南岸,回头看到还有没有渡河的百姓,望着南边哭泣。刘备急忙命令关羽催促船只渡河,才上马。
走到襄阳东门,只见城上插满了旗帜,壕沟边密布着鹿角,刘备勒马大叫:‘刘琮贤侄,我只是想救百姓,没有其他想法。你快开门。’刘琮听到刘备来了,害怕不敢出来。蔡瑁、张允直接来到敌楼上,喝令士兵乱箭射下。城外的百姓,都望着敌楼哭泣。城中突然有一员将领,带领几百人直接冲上城楼,大声喊道:‘蔡瑁、张允卖国贼!刘使君是仁德之人,现在为了救民而来投奔,怎么能拒绝他!’众人看到这个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枣;是义阳人,姓魏,名延,字文长。
当时魏延挥刀砍死了守门的将士,打开了城门,放下了吊桥,大声喊道:‘刘皇叔快领兵入城,一起杀卖国贼!’张飞便跃马想要进城,刘备急忙阻止说:‘不要惊吓百姓!’魏延只是招呼刘备的军队入城。
只见城内有一员将领骑马带领军队出来,大声喊道:‘魏延无名小卒,怎么敢造反!认得我大将文聘吗!’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边的军队在城边混战,喊声震天。
刘备说:‘本来想要保护百姓,反而害了百姓!我不愿意进入襄阳。’诸葛亮说:‘江陵是荆州的重要地方,不如先攻取江陵作为基地。’刘备说:‘正合我意。’于是带领百姓,全部离开襄阳的大路,向江陵进发。襄阳城中的百姓,有很多趁乱逃出城来,跟着刘备离开。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早到晚,手下士兵都战死了。魏延于是拨马逃跑,却找不到刘备,自己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
刘备带着十多万军民,大小车辆数千辆,挑担背包的人不计其数,路过刘表的坟墓,刘备率领众将在墓前跪拜,哭着说:‘我刘备无德无才,辜负了兄长的重托,罪过在我一人,与百姓无关。希望兄长英灵,拯救荆襄的百姓!’话说得非常悲切,军民都忍不住流泪。
突然哨马报告说:‘曹操的大军已经驻扎在樊城,派人收拾船只,即将渡江追赶。’众将都说:‘江陵是荆州的重要地方,足够拒守。现在带着数万民众,每天只走十几里,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江陵?如果曹兵到来,怎么迎战?不如暂时放弃百姓,先行动为上策。’刘备哭着说:‘做大事的人必须以百姓为本。现在百姓都归附我,怎么可以抛弃他们?’百姓听到刘备的话,无不伤感。
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刘备拥着百姓,缓缓而行。
诸葛亮说:‘追兵不久就会到来。可以派关羽去江夏向公子刘琦求救。让他迅速起兵乘船在江陵会合。’刘备同意了,就写信让关羽和孙乾带领五百军去江夏求救;让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他人照顾百姓继续前行。每天只走十几里就休息。
曹操在樊城,派人渡江到襄阳,召见刘琮。刘琮害怕不敢去见。蔡瑁、张允请求去。
王威秘密告诉刘琮说:‘将军既然投降了,刘备又走了,曹操一定会放松警惕,没有防备。希望将军振奋奇兵,设伏在险要之处攻击他,曹操就可以被擒获。擒获曹操,就可以威震天下,中原虽然广阔,可以传檄而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能错过。’刘琮把他的话告诉了蔡瑁。
蔡瑁斥责王威说:‘你不知道天命,怎么敢胡说!’王威愤怒地骂道:‘卖国贼,我恨不得生吞了你!’蔡瑁想要杀他,蒯越劝阻了。
蔡瑁和张允一同前往樊城,拜见曹操。蔡瑁等人的言辞和表情都非常谄媚。曹操问:“荆州军马和钱粮现在有多少?”蔡瑁回答说:“马军五万,步兵十五万,水军八万,总共二十八万。钱粮大部分在江陵;其他地方也足够供应一年。”曹操问:“战船有多少?原来是谁负责管理?”蔡瑁说:“大小战船共有七千多艘,原来是我和张允两个人管理。”曹操于是任命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两人非常高兴地拜谢。曹操又说:“刘景升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已经投降,我应该上奏天子,让他永远成为荆州的统治者。”两人非常高兴地退下。荀攸说:“蔡瑁和张允是谄媚的人,主公为什么给他们这么高的官职,还让他们都督水军呢?”曹操笑着说:“我难道不识人吗?只是因为我所带领的北地军队不熟悉水战,所以暂时用这两个人;等事情完成后,会有其他的安排。”
蔡瑁和张允回到刘琮那里,详细告诉他:“曹操答应保举将军永远镇守荆襄。”刘琮非常高兴!第二天,他和母亲蔡夫人带着印缓兵符,亲自渡江迎接曹操。曹操安慰完毕,就带领随征的军队进驻襄阳城外。蔡瑁和张允命令襄阳百姓烧香迎接。曹操用好言抚慰他们。进城到府中坐下后,立即召唤蒯越过来,安慰说:“我不喜欢得到荆州,而是喜欢得到异度。”于是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人被封为关内侯;而让刘琮担任青州刺史,让他立即起程。刘琮听到命令非常惊讶,推辞说:“我不愿意做官,愿意守在父母身边。”曹操说:“青州靠近帝都,让你随朝为官,免得在荆襄被人暗算。”刘琮再三推辞,曹操不准。刘琮只得和母亲蔡夫人一同前往青州。只有旧将王威随行,其他官员都送到江口就回去了。曹操召唤于禁,嘱咐说:“你可以带领轻骑追赶刘琮母子,杀掉他们,以绝后患。”于禁接到命令,带领军队追赶,大声喊道:“我奉丞相之命,来杀你们母子!你们最好早点交出首级!”蔡夫人抱着刘琮大哭。于禁命令士兵动手。王威愤怒,奋力战斗,最终被士兵杀死。士兵杀死了刘琮和蔡夫人,于禁向曹操报告,曹操重赏了于禁。然后派人去隆中寻找孔明的妻小,但不知道他们的去向。原来孔明早已派人将他们送到三江内隐藏起来。曹操非常恨他。襄阳平定后,荀攸进言说:“江陵是荆襄的重地,钱粮非常丰富。刘备如果占据这个地方,就很难动摇。”曹操说:“我怎么会忘记呢!”于是命令在襄阳的将领中选一个引军开道。将领中唯独不见文聘。曹操派人去询问,他这才来见。曹操问:“你为什么来晚了?”文聘回答说:“作为臣子,却不能让君主保全国土,心里非常悲伤,没有脸面早点来见你。”说完,他哭泣起来。曹操说:“真是忠臣啊!”任命他为江夏太守,赐予关内侯的爵位,让他带领军队开道。侦察兵报告说:“刘备带领百姓,每天只行进十数里,计算路程只有三百多里。”曹操命令各部队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定一天一夜,追上刘备。大军陆续跟进。
刘备带领十数万百姓、三千多军队,一步步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说:“云长去江夏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不知道怎么样了。”刘备说:“请军师亲自走一趟。刘琦感激你过去的教导,你现在亲自来了,事情一定会有所好转。”孔明答应了,就和刘封带领五百军队先去江夏求救。
刘备自己与简雍、糜竺、糜芳同行。正在行走间,突然一阵狂风在马前刮起,尘土飞扬,遮住了红日。刘备惊讶地说:“这是什么征兆?”简雍很懂阴阳,从袖子里占卜了一课,惊讶地说:“这是一个大凶的征兆,应该在今天晚上应验。主公应该赶紧放弃百姓自己逃跑。”刘备说:“百姓从新野一直跟随着我到这里,我怎么能忍心抛弃他们?”简雍说:“主公如果舍不得抛弃他们,灾祸就不远了。”刘备问:“前面是哪里?”左右回答说:“前面是当阳县,有一座山叫景山。”刘备就命令就在这座山扎营。
当时是秋末冬初,凉风刺骨;黄昏时分,哭声遍野。到了四更时分,只听到西北方向喊声震天而来。刘备非常惊慌,急忙上马带领本部精兵二千多人迎战。曹兵突然杀到,攻势不可抵挡。刘备拼死战斗。正在危急关头,幸亏张飞带领军队赶到,杀开一条血路,救出刘备往东逃跑。文聘当先拦住,刘备骂道:“背叛主公的叛徒,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文聘羞愧满面,带领军队向东北方向逃去。张飞保护着刘备,边战边退。跑到天亮,听到喊声渐渐远去,刘备才停马。查看手下随行的士兵,只剩下百余骑;百姓、老小以及糜竺、糜芳、简雍、赵云等人都不知道下落。刘备大哭说:“十数万生灵,都因为我而遭受这场大难;各位将领和老小,都不知道生死存亡:即使是土木之人,难道不感到悲伤吗!”正在悲伤时,忽然看到糜芳脸上带着几箭,踉踉跄跄地走来,说:“赵子龙叛投曹操去了!”刘备斥责说:“子龙是我的老朋友,怎么可能叛变呢?”张飞说:“他现在看到我们势穷力尽,可能叛投曹操,为了富贵而做。”刘备说:“子龙跟我经历患难,心如铁石,不是富贵可以动摇的。”糜芳说:“我亲眼看到他往西北方向去了。”张飞说:“我要亲自去找他。如果遇到他,一枪就刺死他!”刘备说:“不要误会了。难道没有看到你二哥诛杀颜良、文丑的事情吗?子龙这次去,一定有原因。我料定子龙不会弃我而去。”张飞不愿意听,带领二十多骑兵,来到长坂桥。看到桥东有一片树林,张飞心生一计:命令他带来的二十多骑兵,都砍下树枝,绑在马尾上,在树林里来回奔跑,扬起尘土,作为疑兵。张飞自己则横矛立马在桥上,向西观望。
赵云从四更天开始就和曹军拼杀,来来回回冲杀,一直杀到天亮,也没找到刘备,还失去了刘备的家眷,赵云自己想:‘主公把甘夫人、糜夫人和小主人刘禅托付给我;今天在军中走散了,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主公呢?不如去拼个死活,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主母和小主人的下落!’他回头看看左右,只有三四十个骑兵跟着他。赵云骑着马在混乱的军中寻找,听到二县百姓的哭声震天动地;中箭受伤、丢弃孩子逃跑的人,数不胜数。赵云在行走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人躺在草丛中,一看,原来是简雍。赵云急忙问:‘你有没有看到两位主母?’简雍说:‘两位主母丢弃了车仗,抱着阿斗逃跑。我骑马追去,转过山坡,被一个将领刺了一枪,从马上摔下来,马也被夺走了。我无法再战斗,所以躺在这里。’赵云就从自己的骑兵那里借了一匹马给简雍骑,又让两个士兵扶着简雍先去报告主人:‘我上天入地,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主母和小主人。如果找不到,就算死在战场上也在所不惜!’
说完,赵云骑马向长坂坡方向奔去。突然,一个人大声喊道:‘赵将军你要去哪里?’赵云勒住马问:‘你是谁?’答道:‘我是刘使君帐下负责护送车仗的士兵,被箭射倒在这里。’赵云就问两位夫人的消息。士兵说:‘刚才看到甘夫人披头散发,光着脚,和一群百姓妇女一起往南跑。’赵云一听,也不顾士兵,急忙骑马向南追赶。只见一群百姓,男女数百人,手拉手一起逃跑。
赵云大声喊道:‘里面有没有甘夫人?’甘夫人看到赵云,放声大哭。赵云下马插枪哭泣说:‘让主母失散,是我的罪过!糜夫人和小主人呢?’甘夫人说:‘我和糜夫人被赶了出来,丢弃了车仗,混在百姓中间步行,又撞见一支军队冲散了。糜夫人和阿斗不知道去了哪里。我独自逃生到这里。’
正在说话的时候,百姓们突然发出喊声,又撞出一支军队。赵云拔枪上马一看,发现前面马上绑着一个人,是糜竺。背后有一个将领,手持大刀,带着一千多士兵。那是曹仁的部将淳于导,他抓住了糜竺,正要解去献给曹仁。赵云大喊一声,挺枪纵马,直接冲向淳于导。淳于导抵挡不住,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赵云上前救了糜竺,夺回了两匹马。赵云让甘夫人上马,杀开一条路,一直送到长坂城。只见张飞手持长矛站在桥上,大喊:‘子龙!你为什么反我哥哥?’赵云说:‘我找不到主母和小主人,所以落后了,怎么能说是反叛呢?’张飞说:‘如果不是简雍先来报告,我今天见到你,怎么会轻易放过你呢!’赵云问:‘主公在哪里?’张飞说:‘就在前面不远处。’赵云对糜竺说:‘糜子仲,你先带着甘夫人走,我还要去找糜夫人和小主人。’说完,他带着几个骑兵又回到了原来的路上。
正在走的时候,看到一名将领手持铁枪,背着一口剑,带着十几个骑兵骑马冲过来。赵云没有多说话,直接冲向那名将领。交手一回合,赵云一枪就将那将领刺倒,其他骑兵都逃跑了。原来那将领是曹操随身携带宝剑的夏侯恩。曹操有两把宝剑:一把叫‘倚天’,一把叫‘青釭’;倚天剑曹操自己佩带,青釭剑让夏侯恩佩带。青釭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当时夏侯恩自认为勇猛,背着曹操,只顾着抢夺财物。没想到撞上了赵云,被他一枪刺死,夺走了那把剑,看到剑柄上刻着‘青釭’二字,才知道这是一把宝剑。赵云插上剑,拿起枪,再次冲入重围,回头看看自己的骑兵,已经没有一个人,只剩他孤身一人。赵云没有半点退缩的念头,只是不停地寻找;每遇到百姓,就问糜夫人的消息。突然,有一个人指着一个地方说:‘夫人抱着孩子,左腿中枪,走不了路,就在前面墙角里坐着。’
赵云一听,立刻追赶。只见一座房屋被火烧毁,土墙倒塌,糜夫人抱着阿斗,坐在墙下的枯井旁边哭泣。赵云急忙下马,跪拜在地上。夫人说:“我见到将军,阿斗就有救了。希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泊了半辈子,只有这点血脉。将军可以保护这个孩子,让他能见到父亲,我死而无憾!”赵云说:“夫人受苦,是我的罪过。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我自己步行死战,保护夫人突出重围。”糜夫人说:“不可以!将军怎么能没有马!这个孩子全靠将军保护。我已经重伤,死又何妨!希望将军快抱起这个孩子走,不要因为我而拖累。”赵云说:“呼喊声越来越近,追兵已经到了,请夫人快上马。”糜夫人说:“我实在难以离开。不要让我们都陷入危险。”于是将阿斗递给赵云说:“这个孩子的性命全靠将军了!”赵云多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却坚决不上马。四周的喊杀声又起。赵云大声说:“夫人不听我的话,追兵到了怎么办?”糜夫人于是将阿斗放在地上,翻身跳入枯井中死去。后来有人作诗赞颂说:“战士全靠马的力量,步行怎么能扶住幼主?拼着一死保存刘家的后代,勇敢的决定还亏了这位女中丈夫。”赵云见夫人已死,担心曹军会盗尸,便推倒土墙,掩盖了枯井。掩盖完毕后,解开甲胄的带子,放下护心镜,将阿斗抱在怀里,提枪上马。这时,有一员将领带领一队步兵到来,是曹洪的部将晏明,手持三尖两刃刀来与赵云交战。交手不到三回合,就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了众军,冲开了一条路。正在行走间,前面又有一支军队拦路。走在前面的大将是河间人张郃,旗帜鲜明,上面写着“河间张郃”。赵云没有回答,直接挺枪迎战。大约交手十余回合,赵云不敢恋战,夺路而逃。背后张郃追来,赵云加鞭快跑,不想一声趔趄,连马带人一起跌入土坑中。张郃挺枪来刺,突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突然跃起,跳出坑外。后来有人作诗说:“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张郃见到这一幕,大惊而退。赵云纵马奔跑,背后突然有两个将领大喊:“赵云别跑!”前面又有两个将领,拿着两种不同的武器,截住了去路:后面追赶的是马延和张顗,前面阻拦的是焦触和张南,都是袁绍的手下。赵云与四将激战,曹军一拥而上。赵云拔出青釭剑乱砍,手起刀落,敌人的衣甲被砍开,鲜血如泉涌。杀退众军,直接冲破重围。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一位将领,所到之处无人能挡,急忙问左右这是谁。曹洪骑马下山大喊:“军中的战将,留下姓名!”赵云应声回答:“我是常山赵子龙!”曹洪回报曹操。曹操说:“真是虎将啊!我要活捉他。”于是命令快马传令各处:“如果赵云到了,不要放冷箭,只要活捉他。”因此赵云得以脱险;这也是阿斗的福气所致。这一场战斗:赵云抱着后主,直接冲破重围,砍倒两面大旗,夺走三根槊;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多人。后来有人作诗说:“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杀透重围,已经离开大阵,征袍上满是鲜血。正在行走间,山坡下又冲出两支军队,是夏侯惇的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一个拿着大斧,一个拿着画戟,大声喊道:“赵云快下马受缚!”这正是:“才离虎穴逃生去,又遇龙潭鼓浪来。”究竟赵云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注解
刘玄德:刘玄德,即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的开国皇帝。
赵子龙:赵子龙,即赵云,字子龙,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忠诚著称。
张飞:张飞,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和豪放著称。
关公:关公,即关羽,字云长,刘备麾下五虎上将之一,以忠义、武艺高强著称。
曹仁:曹操的弟弟,曹魏的开国功臣。
许褚:许褚,字仲康,曹操麾下猛将。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刘封:刘封,字公覆,刘备养子,蜀汉将领。
糜芳:糜芳,字君侯,刘备麾下将领。
樊城:樊城,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新野:新野,位于今河南省新野县,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池。
曹操: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徐庶: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后归顺曹操。
刘备: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
江陵:江陵,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业城市。
刘琮:刘琮,刘表的次子,后投降曹操。
蔡瑁:蔡瑁,字德珪,刘表部将。
张允:张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文聘:文聘,东汉末年的将领,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魏延:魏延,字文长,蜀汉将领,以勇猛著称。
韩玄:韩玄,字子才,长沙太守。
刘表: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的结拜兄弟。
王威:王威,刘琮部下。
蒯越:蒯越,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部将,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瑁:蔡瑁,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谄佞:谄媚,奉承,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讨好别人。
荆州军马钱粮:荆州地区的军队、马匹和粮食。
战船:用于水战的船只。
镇南侯:曹操封蔡瑁的官职,表示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
水军大都督:曹操封蔡瑁的官职,表示对其在水军方面的领导能力的认可。
助顺侯:曹操封张允的官职,表示对其辅助蔡瑁的能力的认可。
水军副都督:曹操封张允的官职,表示其在水军中的辅助领导地位。
刘景升: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字景升。
天子:古代皇帝的尊称。
荀攸:荀攸,曹操的重要谋士,字公达。
蔡瑁、张允:蔡瑁和张允,刘表的部将,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傅巽、王粲:傅巽和王粲,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后成为曹操的部将。
青州刺史:青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青州的行政和军事。
于禁:于禁,曹操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隆中:隆中,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孔明:孔明,即诸葛亮,蜀汉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
赵云:赵云,字子龙,东汉末年蜀汉名将,以勇猛、忠诚、仁义著称,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
简雍:简雍,字子敬,蜀汉的文臣。
糜竺、糜芳:糜竺和糜芳,刘备的部将,以财富著称。
阴阳: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指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对立和相互依存的力量。
当阳县:当阳县,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景山:曹操的营地所在的山。
喊声震地:形容声音非常响亮,震动地面。
背主之贼:背叛主人的贼人,指不忠的人。
土木之人:比喻没有感情的人,多用于形容对生死漠不关心的人。
曹军:曹操的军队,即魏国军队。
玄德: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被尊称为蜀汉先帝。
甘、糜二夫人:甘夫人、糜夫人,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为糜竺之妹。
小主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禅,小名阿斗。
四更时分:古代时间计算,四更时分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两点到四点。
天明:天亮,指太阳升起的时候。
车仗:古代出行时用以载物或乘人的车辆。
长坂坡: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境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刘使君:刘备的别称,使君是对地方官的尊称。
淳于导:曹仁的部将。
糜竺:糜竺,字子仲,蜀汉的文臣,糜夫人的兄长。
倚天剑:曹操的宝剑之一,名剑。
青釭剑:古代名剑,此处指赵云所持之剑。
夏侯恩:曹操的随身侍卫,负责携带宝剑。
金嵌:用金子镶嵌,表示珍贵。
糜夫人:糜夫人,刘备的妃子,因战乱中与赵云失散,后为保护儿子刘禅而牺牲。
阿斗:阿斗,即刘禅,刘备的儿子,后来成为蜀汉的第二位皇帝。
飘荡半世:形容糜夫人跟随刘备多年,经历了许多战乱和迁徙。
骨血:指亲人,此处指糜夫人和阿斗。
护持:保护,扶持。
透出重围: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曹洪:曹洪,曹操的堂弟,魏国将领。
晏明:晏明,曹洪的部将。
三尖两刃刀:古代一种武器,刀身有三尖,两侧有刃。
河间张郃:张郃,河间人,曹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常山赵子龙:赵云的别称,常山是其籍贯,赵子龙是他的字。
冷箭:暗箭,指偷袭的箭。
脱身:逃脱,离开。
虎窟:比喻危险的地方。
龙潭:比喻险恶的环境。
鼓浪:比喻敌人激烈攻击。
下回分解:古代小说中常用的结尾语,表示故事将继续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评注
赵云听了,连忙追寻。只见一个人家,被火烧坏土墙,糜夫人抱着阿斗,坐于墙下枯井之傍啼哭。
此句描绘了赵云在紧急情况下,不顾自身安危,迅速追寻糜夫人和阿斗的情景。‘连忙’二字,突显了赵云的忠诚与果断,‘追寻’一词则表现了他对主公的忠心不二。
云急下马伏地而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赵云的‘急下马伏地而拜’是对糜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敬畏。夫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赵云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牺牲。
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赵云的回答既表达了他对夫人的歉意,也展现了他保护夫人和阿斗的决心。‘步行死战’四个字,凸显了赵云的英勇无畏和忠诚。
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
糜夫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她对儿子的深情和对赵云的信任。她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赵云能够安全地保护阿斗,这种母爱令人动容。
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
赵云的坚持和夫人的坚决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两人性格的差异。同时,‘四边喊声又起’预示着战斗的激烈和紧迫。
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赵云的厉声和夫人的牺牲,形成了一个高潮。夫人的选择既是对自己命运的决绝,也是对赵云忠诚的考验。
后人有诗赞之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赵云的英勇,也赞扬了糜夫人的决绝和牺牲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的价值观念。
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赵云的这一举动,既是对夫人的尊重,也是对敌军的防范,体现了他的细心和机智。
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这一系列动作,展现了赵云在悲痛中的冷静和果断,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阿斗的呵护。
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
这一句引出了新的冲突,为接下来的战斗做了铺垫。
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
赵云的英勇再次得到了体现,他的枪法精准,战斗果断,为保护阿斗争取了时间。
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
张郃的出现,增加了战斗的难度,也为赵云的勇敢和智慧提供了新的考验。
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赵云的‘更不答话’和‘夺路而走’,体现了他面对强敌时的冷静和机智。
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
这一段描写了赵云在战斗中的惊险,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韧不拔。
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这里的‘红光’和‘马平空一跃’等描写,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
赵云纵马正走,背后忽有二将大叫:‘赵云休走!’前面又有二将,使两般军器,截住去路:后面赶的是马延、张顗,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
这里描绘了赵云在逃离重围的过程中,遭遇了多路追兵,形势愈发危急。
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
赵云的英勇再次得到了体现,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
云乃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赵云的剑法凌厉,杀气腾腾,展现了他的武艺高强。
杀退众军将,直透重围。
赵云成功杀退敌人,为阿斗的安全赢得了时间。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
曹操对赵云的描述,体现了他对赵云的忌惮和佩服。
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
赵云的回答简洁有力,展现了他的豪迈和自信。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曹操的这一决定,既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也展现了他对赵云的重视。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这一段对赵云战斗成果的总结,突显了他的英勇和战斗力。
后人有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这首诗对赵云的赞美,既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忠诚、勇敢等价值观的颂扬。
赵云当下杀透重围,已离大阵,血满征袍。
赵云的‘血满征袍’既是对他战斗状态的描绘,也是对他英勇的象征。
正行间,山坡下又撞出两枝军,乃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兄弟二人,一个使大斧,一个使画戟,大喝:‘赵云快下马受缚!’
钟缙、钟绅的出现,为赵云的逃生之路增添了新的挑战。
正是:‘才离虎窟逃生去,又遇龙潭鼓浪来。’
这句话点明了赵云的困境,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毕竟子龙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这句话是小说常用的悬念手法,引导读者期待下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