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原文
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遂思僭称帝号;大会群下议曰:‘昔汉高祖不过泗上一亭长,而有天下;今历年四百,气数已尽,海内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
主簿阎象曰:‘不可。昔周后稷积德累功,至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以服事殷。明公家世虽贵,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此事决不可行。’
术怒曰:‘吾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谶云:代汉者,当涂高也。吾字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吾意已决,多言者斩!’
遂建号仲氏,立台省等官,乘龙凤辇,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后,立子为东宫。因命使催取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却闻布已将韩胤解赴许都,为曹操所斩,乃大怒;
遂拜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七路征徐州:第一路大将张勋居中,第二路上将桥蕤居左,第三路上将陈纪居右,第四路副将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将陈兰居右,第六路降将韩暹居左,第七路降将杨奉居右。
各领部下健将,克日起行。命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监运七路钱粮。尚不从,术杀之。
以纪灵为七路都救应使。术自引军三万,使李丰、梁刚、乐就为催进使,接应七路之兵。
吕布使人探听得张勋一军从大路径取徐州,桥蕤一军取小沛,陈纪一军取沂都,雷薄一军取琅琊,陈兰一军取碣石,韩暹一军取下邳,杨奉一军取浚山:七路军马,日行五十里,于路劫掠将来。
乃急召众谋士商议,陈宫与陈珪父子俱至。
陈宫曰:‘徐州之祸,乃陈珪父子所招,媚朝廷以求爵禄,今日移祸于将军。可斩二人之头献袁术,其军自退。’
布听其言,即命擒下陈珪、陈登。
陈登大笑曰:‘何如是之懦也?吾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布曰:‘汝若有计破敌、免汝死罪。’
陈登曰:‘将军若用老夫之言,徐州可保无虞。’
布曰:‘试言之。’
登曰:‘术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胜之,无不成功。更有一计,不止保安徐州,并可生擒袁术。’
布曰:‘计将安出?’
登曰:‘韩暹、杨奉乃汉旧臣,因惧曹操而走,无家可依,暂归袁术;术必轻之,彼亦不乐为术用。若凭尺书结为内应,更连刘备为外合,必擒袁术矣。’
布曰:‘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
陈登允诺。
布乃发表上许都,并致书与豫州,然后令陈登引数骑,先于下邳道上候韩暹。
暹退引兵至,下寨毕,登入见。
暹问曰:‘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
登笑曰:‘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
暹叹曰:‘吾欲归汉,恨无门耳。’
登乃出布书。
暹览书毕曰:‘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
登辞暹,急回报吕布。
布乃分兵五路,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
各领军一万,余者守城。
吕布出城三十里下寨。
张勋军到,料敌吕布不过,且退二十里屯住,待四下兵接应。
是夜二更时分,韩暹、杨奉分兵到处放火,接应吕家军入寨。
勋军大乱。
吕布乘势掩杀,张勋败走。
吕布赶到天明,正撞纪灵接应。
两军相迎,恰待交锋,韩暹、杨奉两路杀来。
纪灵大败而走,吕布引兵追杀。
山背后一彪军到,门旗开处,只见一队军马,打龙凤日月旗幡,四斗五方旌帜,金瓜银斧,黄钺白旄,黄罗销金伞盖之下,袁术身披金甲,腕悬两刀,立于阵前,大骂:‘吕布,背主家奴!’
布怒,挺戟向前。
术将李丰挺枪来迎;战不三合,被布刺伤其手,丰弃枪而走。
吕布麾兵冲杀,术军大乱。
吕布引军从后追赶,抢夺马匹衣甲无数。
袁术引着败军,走不上数里,山背后一彪军出,截住去路。
当先一将乃关云长也,大叫:‘反贼!还不受死!’
袁术慌走,余众四散奔逃,被云长大杀了一阵。
袁术收拾败军,奔回淮南去了。
吕布得胜,邀请云长并杨奉、韩暹等一行人马到徐州,大排筵宴管待,军士都有犒赏。
次日,云长辞归。
布保韩暹为沂都牧、杨奉为琅琊牧,商议欲留二人在徐州。
陈珪曰:‘不可。韩、杨二人据山东,不出一年,则山东城郭皆属将军也。’
布然之,遂送二将暂于沂都、琅琊二处屯紥,以候恩命。
陈登私问父曰:‘何不留二人在徐州,为杀吕布之根?’
珪曰:‘倘二人协助吕布,是反为虎添爪牙也。’
登乃服父之高见。
却说袁术败回淮南,遣人往江东问孙策借兵报仇。
策怒曰:‘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遂作书以绝之。
使者赍书回见袁术。
术看毕,怒曰:‘黄口孺子,何敢乃尔!吾先伐之!’长史杨大将力谏方止。
却说孙策自发书后,防袁术兵来,点军守住江口。
忽曹操使至,拜策为会稽太守,令起兵征讨袁术。
策乃商议。便欲起兵。
长史张昭曰:‘术虽新败,兵多粮足,未可轻敌。不如遗书曹操,劝他南征,吾为后应:两军相援,术军必败。万一有失,亦望操救援。’
策从其言,遣使以此意达曹操。
却说曹操至许都,思慕典韦,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
忽报孙策遣使致书,操览书毕;又有人报袁术乏粮,劫掠陈留。
欲乘虚攻之,遂兴兵南征。
令曹仁守许都,其余皆从征: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
一面先发人会合孙策与刘备、吕布。
兵至豫州界上,玄德早引兵来迎,操命请入营。
相见毕,玄德献上首级二颗。
操惊曰:‘此是何人首级?’
玄德曰:‘此韩暹、杨奉之首级也。’
操曰:‘何以得之?’
玄德曰:‘吕布令二人权住沂都、琅琊两县。不意二人纵兵掠民,人人嗟怨。因此备乃设一宴,诈请议事;饮酒间,掷盏为号,使关、张二弟杀之,尽降其众。今特来请罪。’
操曰:‘君为国家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遂厚劳玄德,合兵到徐州界。
吕布出迎,操善言抚慰,封为左将军,许于还都之时,换给印绶。
布大喜。
操即分吕布一军在左,玄德一军在右,自统大军居中,令夏侯惇、于禁为先锋。
袁术知操兵至,令大将桥蕤引兵五万作先锋。
两军会于寿春界口。
桥蕤当先出马,与夏侯惇战不三合,被夏侯惇搠死。
术军大败,奔走回城。
忽报孙策发船攻江边西面,吕布引兵攻东面,刘备、关、张引兵攻南面,操自引兵十七万攻北面。
术大惊,急聚众文武商议。
杨大将曰:‘寿春水旱连年,人皆缺食;今又动兵扰民,民既生怨,兵至难以拒敌。不如留军在寿春,不必与战;待彼兵粮尽,必然生变。陛下且统御林军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暂避其锐。’
术用其言,留李丰、乐就、梁刚、陈纪四人分兵十万,坚守寿春;其余将卒并库藏金玉宝贝,尽数收拾过淮去了。
却说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诸郡又荒旱,接济不及。
操催军速战,李丰等闭门不出。
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
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垕曰:‘兵士倘怨,如何?’
操曰:‘吾自有策。’
垕依命,以小斛分散。
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
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
垕曰:‘丞相欲用何物?’
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
垕大惊曰:‘某实无罪!’
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
于是众怨始解。
次日,操传令各营将领:‘如三日内不并力破城,皆斩!’
操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
城上矢石如雨,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操掣剑亲斩于城下,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于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
城上抵敌不住,曹兵争先上城,斩关落锁,大队拥入。
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操令皆斩于市。
焚烧伪造宫室殿宇、一应犯禁之物;寿春城中,收掠一空。
商议欲进兵渡淮,追赶袁术。
荀彧谏曰:‘年来荒旱,粮食艰难,若更进兵,劳军损民,未必有利。不若暂回许都,待来春麦熟,军粮足备,方可图之。’
操踌躇未决。
忽报马到,报说:‘张绣依托刘表,复肆猖獗、南阳、江陵诸县复反;曹洪拒敌不住,连输数阵,今特来告急。’
操乃驰书与孙策,令其跨江布阵,以为刘表疑兵,使不敢妄动;自己即日班师,别议征张绣之事。
临行,令玄德仍屯兵小沛,与吕布结为兄弟,互相救助,再无相侵。
吕布领兵自回徐州。
操密谓玄德曰:‘吾令汝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计也。公但与陈珪父子商议,勿致有失。某当为公外援。’
话毕而别。
却说曹操引军回许都,人报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将头来献。
段煨并将李傕合族老小二百余口活解入许都。
操令分于各门处斩,传首号令,人民称快。
天子升殿,会集文武,作太平筵宴。
封段煨为荡寇将军、伍习为殄虏将军,各引兵镇守长安。
二人谢恩而去。
操即奏张绣作乱,当兴兵伐之。
天子乃亲排銮驾。送操出师。
时建安三年夏四月也。
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
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
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
‘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
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
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
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众急救住。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
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
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后人有诗论之曰:‘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却说张绣知操引兵来,急发书报刘表,使为后应;一面与雷叙、张先二将领兵出城迎敌。
两阵对圆,张绣出马,指操骂曰:‘汝乃假仁义无廉耻之人,与禽兽何异!’
操大怒,令许褚出马。
绣令张先接战。
只三合,许褚斩张先于马下,绣军大败。
操引军赶至南阳城下。
绣入城,闭门不出。
操围城攻打,见城壕甚阔,水势又深,急难近城。
乃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并柴薪草把相杂,于城边作梯凳;又立云梯窥望城中;
操自骑马绕城观之,如此三日。
传令教军士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会集诸将,就那里上城。
城中贾诩见如此光景,便谓张绣曰:‘某已知曹操之意矣。今可将计就计而行。’
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不知其计若何,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译文
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又有孙策所质玉玺,便想僭越称帝;于是召集众人商议说:‘昔日汉高祖刘邦不过是个泗水亭长,却能拥有天下;如今汉室已经历四百年,气数已尽,天下大乱。我家四代都是三公,百姓都归心于我;我应该顺应天意,顺应民心,坐上九五之尊。你们认为如何?’主簿阎象说:‘不行。昔日周后稷积累德行,到了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向商朝称臣。您的家世虽然显贵,但还不及周朝的鼎盛;汉室虽然衰微,但也不如商纣王的暴虐。这件事绝对不能做。’袁术愤怒地说:‘我袁姓出自陈国,陈国是大舜的后代。按照五行相生的规律,土生火,正符合天命。又有谶语说:取代汉朝的人,应当是路途上的高大者。我的字是公路,正好符合这个谶语。而且我有传国玉玺。如果不做皇帝,就是违背天意。我已经决定了,多嘴的人杀无赦!’于是自称仲氏,设立台省等官职,乘坐龙凤辇,祭祀南北郊,立冯方女为皇后,立儿子为太子。还派人去催促吕布的女儿成为太子的妃子,但听说吕布已经将韩胤押送到许都,被曹操所杀,于是非常愤怒;于是任命张勋为大将军,统领二十多万大军,分七路征讨徐州:第一路大将张勋居中,第二路上将桥蕤居左,第三路上将陈纪居右,第四路副将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将陈兰居右,第六路降将韩暹居左,第七路降将杨奉居右。各领部下健将,按期出发。任命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监管七路军粮。金尚不从,袁术杀了他。任命纪灵为七路军的总救应使。袁术亲自率领三万大军,派李丰、梁刚、乐就为催进使,接应七路军马。
吕布派人探听到张勋的军队从大路直取徐州,桥蕤的军队取小沛,陈纪的军队取沂都,雷薄的军队取琅琊,陈兰的军队取碣石,韩暹的军队取下邳,杨奉的军队取浚山:七路军马,每天行军五十里,沿途抢劫。于是急忙召集众谋士商议,陈宫和陈珪父子都到了。陈宫说:‘徐州的灾难,是陈珪父子招来的,讨好朝廷以求得官位和俸禄,现在把祸害转嫁给将军。可以杀了他们的头献给袁术,他们的军队自然会撤退。’吕布听从了他的话,立即命令抓捕陈珪和陈登。陈登大笑说:‘你为什么这么懦弱呢?我看七路军队,就像七堆腐烂的草,何必放在心上!’吕布说:‘你若有破敌之计,可以免你死罪。’陈登说:‘将军若采纳我的建议,徐州可以保证无忧。’吕布说:‘你说说看。’陈登说:‘袁术的军队虽然众多,但都是临时拼凑的,平时并不亲信;我们用正规军防守,用奇兵攻击,一定能取得胜利。还有一个计策,不仅可以保住徐州,还可以活捉袁术。’吕布问:‘计策是什么?’陈登说:‘韩暹、杨奉是汉朝的老臣,因为害怕曹操而逃亡,没有地方可去,暂时归附袁术;袁术一定会轻视他们,他们也不愿意为袁术效力。如果我们用书信结交他们作为内应,再联合刘备作为外应,一定可以活捉袁术。’吕布说:‘你必须亲自到韩暹、杨奉那里送信。’陈登答应。吕布于是发表上许都,并写信给豫州,然后命令陈登带领几个骑兵,先在下邳的路上等候韩暹。
韩暹退兵,在下邳扎营,陈登进入见韩暹。韩暹问:‘你是吕布的人,来此做什么?’陈登笑着说:‘我是大汉的公卿,怎么能说是吕布的人呢?像将军这样的人,以前是汉朝的臣子,现在却成了叛贼的臣子,把以前关中保护皇帝的功绩化为乌有,我私下认为将军这样做不可取。而且袁术疑心很重,将军以后一定会被他害。现在不早做打算,后悔就来不及了!’韩暹叹息说:‘我想回到汉朝,但苦于没有门路。’陈登于是拿出吕布的信。韩暹看完信后说:‘我已经知道了。你先回去。我和杨将军会反戈一击。只要看到火起,就可以作为信号,温侯吕布可以派兵相应。’陈登告别韩暹,急忙回报吕布。
吕布于是分兵五路,高顺率领一军进攻小沛,对抗桥蕤;陈宫率领一军进攻沂都,对抗陈纪;张辽、臧霸率领一军出琅琊,对抗雷薄;宋宪、魏续率领一军出碣石,对抗陈兰;吕布亲自率领一军出大道,对抗张勋。各领一万人,其余的守城。吕布在城外三十里处扎营。张勋的军队到了,估计打不过吕布,于是后退二十里扎营,等待其他军队的接应。
这天夜里二更时分,韩暹、杨奉分兵到处放火,接应吕布的军队进入营地。张勋的军队大乱。吕布趁机掩杀,张勋败走。吕布追到天亮,正遇到纪灵来接应。两军相遇,正要交锋,韩暹、杨奉两路杀来。纪灵大败而逃,吕布率军追杀。山背后一队军队赶到,旗帜展开,只见一队军马,打着龙凤日月旗,四斗五方旌旗,金瓜银斧,黄钺白旄,黄罗销金伞盖之下,袁术身穿金甲,手腕上挂着两把刀,站在阵前,大骂:‘吕布,背主的家奴!’吕布愤怒,挺着戟向前冲去。袁术的将领李丰挺着枪来迎战;交战不到三回合,被吕布刺伤手臂,李丰扔掉枪逃跑。吕布指挥军队冲杀,袁术的军队大乱。吕布率军从后面追赶,抢夺了无数马匹和军装。
袁术带着败军走了几里路,山背后一队军队出现,截住了去路。当先一员大将乃是关羽,他大喊:‘反贼!还不受死!’袁术惊慌逃走,其余的士兵四处奔逃,被关羽一阵猛杀。袁术收拾败军,逃回淮南去了。吕布得胜,邀请关羽和杨奉、韩暹等人马到徐州,大摆筵席款待,士兵们都得到了奖赏。次日,关羽告辞返回。吕布保举韩暹为沂都牧、杨奉为琅琊牧,商议想要留下这两人在徐州。陈珪说:‘不行。韩、杨二人在山东,不出一年,山东的城池都会归将军所有。’吕布同意了,于是送这两位将军暂时到沂都、琅琊两地驻扎,等待朝廷的命令。陈登私下问父亲:‘为什么不留下他们两个人在徐州,这不是给吕布增加爪牙吗?’陈珪说:‘如果他们帮助吕布,反而会变成老虎的爪牙。’陈登于是佩服父亲的远见。
陈登私下问父亲:‘为什么不留他们两个人在徐州,这不是给吕布增加杀吕布的根源吗?’陈珪说:‘如果他们协助吕布,反而会变成老虎的爪牙。’陈登于是佩服父亲的远见。
袁术战败回到淮南,派人去江东向孙策借兵报仇。孙策愤怒地说:“你依靠我的玉玺,擅自称帝,背叛汉室,大逆不道!我正要派兵讨伐你,怎么可能反过来帮助叛贼呢!”于是写信断绝了袁术的请求。使者带着信回来见袁术。袁术看完信后,愤怒地说:“你这个黄口小儿,竟敢如此放肆!我首先要讨伐的就是你!”长史杨大将极力劝阻才停止。孙策在写信之后,防备袁术的军队来袭,派兵守住江口。突然曹操派使者来了,任命孙策为会稽太守,命令他起兵征讨袁术。孙策于是商议此事,便准备起兵。长史张昭说:“袁术虽然刚刚战败,但兵力众多,粮食充足,不可轻敌。不如写信给曹操,劝他南征,我作为后援:两军相互支援,袁术的军队必败。万一有失,也希望能得到曹操的救援。”孙策听从了他的建议,派使者传达了这个意思给曹操。
曹操到了许都,思念典韦,为他立庙祭祀;封他的儿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中。突然有人报告说孙策派人送信来了,曹操看完信后;又有人报告袁术粮食不足,抢掠陈留。曹操想趁虚而入攻打他,于是起兵南征。命令曹仁守卫许都,其余的人跟随出征:马步兵十七万,粮食和物资千余车。一方面先派兵与孙策、刘备、吕布会合。军队到了豫州边界,刘备早已领兵来迎接,曹操命令请他进入军营。见面后,刘备献上两颗首级。曹操惊讶地问:“这是哪两个人的首级?”刘备回答:“这是韩暹、杨奉的首级。”曹操问:“你们是怎么得到的?”刘备说:“吕布让他们暂时驻守在沂都、琅琊两县。没想到他们放纵士兵抢掠百姓,人人怨恨。因此我设宴款待他们,假装商议事情;在喝酒的时候,我扔杯子作为信号,让关羽、张飞两位兄弟杀了他们,全部投降。现在特地来请罪。”曹操说:“你为国家除去祸害,正是大功,何谈罪过?”于是重赏刘备,两军合并到徐州边界。吕布出城迎接,曹操用好言安抚他,封他为左将军,答应他回到都城时,换给他印绶。吕布非常高兴。曹操把吕布的军队分在左边,刘备的军队分在右边,自己统领大军居中,命令夏侯惇、于禁为先锋。
袁术得知曹操的军队到了,命令大将桥蕤率领五万军队作为先锋。两军在寿春边界相遇。桥蕤率先出马,与夏侯惇交战不到三回合,就被夏侯惇刺死。袁术的军队大败,逃回城中。突然报告说孙策派船攻打江边西面,吕布领兵攻打东面,刘备、关羽、张飞领兵攻打南面,曹操亲自率领十七万军队攻打北面。袁术非常惊慌,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杨大将说:“寿春连续几年水旱灾害,百姓都缺粮;现在又调动军队骚扰百姓,百姓已经怨恨,军队到来难以抵挡。不如留下军队在寿春,不必出战;等到他们的粮食耗尽,必然会发生变故。陛下您率领御林军渡过淮河,一方面熟悉地形,另一方面暂时躲避敌人的锐气。”袁术采纳了他的建议,留下李丰、乐就、梁刚、陈纪四人分兵十万,坚守寿春;其余的将士和仓库里的金银财宝,全部收拾过淮河。
曹操的十七万军队,每天消耗的粮食很大,各个郡县又遭遇荒旱,无法及时补给。曹操催促军队快速作战,李丰等人闭门不出。曹操的军队对峙了一个多月,粮食即将耗尽,写信向孙策借得十万斛粮食,仍然不够分配。管粮官任峻的手下仓官王垕进来说:“军队人多粮少,怎么办?”曹操说:“可以把粮食用小斗分发,暂时解决燃眉之急。”王垕说:“如果士兵怨恨怎么办?”曹操说:“我有我的办法。”王垕遵命,用小斗分发粮食。曹操暗中派人到各个营寨探听,没有不抱怨的,都说丞相欺骗了大家。曹操于是秘密召见王垕,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用来安定军心,你一定不要吝啬。”王垕问:“丞相想要借什么?”曹操说:“我想借你的头颅来给众人看。”王垕大惊说:“我实在没有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没有罪,但不杀你,军队一定会发生变故。你死后,你的妻子孩子我会自己抚养,你不用担心。”王垕还想说话时,曹操已经叫来刀斧手,把他推出门外,一刀斩首,悬挂在高杆上,贴出告示说:“王垕故意使用小斗分发粮食,盗窃官粮,按照军法处斩。”于是众人的怨气才得以平息。
次日,曹操传令给各营将领:‘如果三天内不合力攻破城池,都斩首!’曹操亲自到城下,监督各军搬土运石,填平壕沟。城上箭石如雨,有两员副将畏惧退缩,曹操拔剑亲自在城下将他们斩首,于是自己下马参与填坑。于是大小将士都奋勇向前,军威大振。城上抵挡不住,曹军争先恐后登上城墙,砍断城门,大队人马涌入。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活捉,曹操命令在市场上将他们斩首。焚烧伪造的宫室殿宇等违禁物品;寿春城中,被洗劫一空。商议要进军渡过淮河,追赶袁术。荀彧劝阻说:‘近年来荒旱,粮食困难,如果再进军,劳军伤民,未必有利。不如暂时回到许都,等到明年麦熟,军粮充足,再图谋此事。’曹操犹豫不决。突然有人报告,说张绣依托刘表,再次肆虐,南阳、江陵等县再次反叛;曹洪抵挡不住,连续败了几阵,现在特地来告急。”曹操于是写信给孙策,命令他跨江布阵,作为刘表的疑兵,使他不敢轻举妄动;自己立即撤军,另外商议征讨张绣的事宜。临行前,命令刘备仍驻兵小沛,与吕布结为兄弟,互相帮助,不再相互侵犯。吕布领兵回到徐州。曹操私下对刘备说:‘我让你驻兵小沛,是等待老虎跳进陷阱的计策。你只管与陈珪父子商议,不要出错。我会作为你的外部支援。’说完就告别了。曹操领兵回到许都,有人报告说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将人头献给曹操。段煨还将李傕的全家老小二百多人活捉带到许都。曹操命令在各城门处将他们斩首,传首示众,百姓称快。天子升殿,召集文武百官,举行太平宴。封段煨为荡寇将军、伍习为灭虏将军,各自领兵镇守长安。两人谢恩离去。曹操立即上奏说张绣作乱,应当出兵征讨。天子亲自排列銮驾,送曹操出征。这是建安三年夏四月的事。
曹操留下荀彧在许都,派遣兵将,自己带领大军出发。在行军途中,看到一片麦田已经成熟;由于军队的到来,百姓都逃到外面,不敢收割麦子。曹操派人远近通知村里的老人和各处的守境官吏说:‘我奉天子圣旨,出兵讨伐叛逆,为民除害。现在麦子熟了,不得已才起兵,所有大小将领,凡经过麦田,只要有人践踏了麦子,一律斩首。军法非常严厉,你们百姓不要感到惊慌。’百姓听到这样的通告,没有不欢喜称赞的,纷纷跪拜在道路上。官军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子,依次传递过去,不敢践踏。
曹操骑马正行,突然田中惊起一只斑鸠。那马不认识斑鸠,冲进麦田,踩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随即呼来行军主簿,商量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主簿说:‘丞相怎么能自己定罪呢?’曹操说:‘我制定了法规,自己却犯了,怎么能让众人信服?’于是拔出佩剑想要自刎。众人急忙阻止。郭嘉说:‘古代《春秋》有法不施于尊贵的原则。丞相统帅大军,怎么能自己伤害自己呢?’曹操沉思良久,才说:‘既然《春秋》有法不施于尊贵的原则,我就暂时免于一死。’于是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说:‘割发代替斩首。’派人把头发传示给三军说:‘丞相践踏麦田,本应斩首示众,现在割发代替。’于是三军震惊,没有不敬畏军令的。后来有人作诗评论此事说:‘十万精兵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张绣得知曹操领兵前来,急忙写信报告刘表,让他做好接应的准备;同时与雷叙、张先两位将领带兵出城迎战。两军列阵对峙,张绣出马,指着曹操骂道:‘你是个虚伪仁义、无耻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曹操大怒,命令许褚出马。张绣让张先迎战。只三回合,许褚就在马上斩杀了张先,张绣的军队大败。曹操带领军队追到南阳城下。张绣进城后,闭门不出。曹操围城攻打,看到城壕很宽,水深又深,难以接近城池。于是命令士兵运土填壕;又用土袋和柴草搭成梯子;又立起云梯窥视城中;曹操亲自骑马绕城观察,这样一连三天。传令让士兵在西门角堆积柴草,召集各位将领,在那里准备攻城。城中贾诩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张绣说:‘我已经知道了曹操的意图。现在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计策是什么,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注解
袁公路:袁公路是袁术的字,袁术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曾任左将军,封阳翟侯,后来在淮南自立为帝。
曹孟德:曹孟德是曹操的字,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来建立了曹魏政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三将:指曹操会合的三位将领,这里可能指的是曹操的亲信或部将。
僭称帝号:未经正式册封而自称皇帝。
汉高祖:汉高祖即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以亭长身份起家,最终统一天下。
周后稷:周后稷是周朝的始祖,传说中是农业的始祖,后来成为周文王的父亲。
文王:文王是周朝的君主,周文王是周朝的贤王,有很高的道德和智慧。
殷纣:殷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历史上以残暴著称。
陈:陈是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东部。
大舜:大舜是传说中的古代圣王,被尊为五帝之一。
谶:谶是一种预言,通常指古代的预言书。
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相传为秦始皇所制,是皇帝的印玺。
九五:九五指帝位,古代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五为中央,九五之尊即指帝位。
主簿:主簿是古代官职,负责文书、档案等事务。
阎象:阎象是袁术的幕僚,此处可能是其名。
积德累功:积德累功指积累德行和功绩。
三分天下有其二:三分天下有其二指占有天下的三分之二。
服事殷:服事殷指臣服于商朝。
台省:台省指古代的中央政府机构。
龙凤辇:龙凤辇是古代皇帝所乘坐的车辇,象征着皇权。
祀南北郊:祀南北郊指祭祀天地,古代皇帝的祭祀活动。
冯方女:冯方女是袁术立为后的女子。
东宫:东宫是古代皇帝太子居住的地方,也指太子。
吕布:吕布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
韩胤:韩胤是吕布的部将。
许都:许都,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是东汉末年曹操的根据地,也是他建立魏国前的主要政治中心。
张勋:张勋是袁术的大将。
桥蕤:桥蕤是袁术的大将。
陈纪:陈纪是袁术的大将。
雷薄:雷薄是袁术的副将。
陈兰:陈兰是袁术的副将。
韩暹:韩暹是袁术的降将。
杨奉:杨奉是袁术的降将。
兖州刺史:兖州刺史是兖州的行政长官。
金尚:金尚是兖州刺史。
纪灵:纪灵是袁术的大将。
李丰:李丰是袁术的催进使。
梁刚:梁刚是袁术的催进使。
乐就:乐就是袁术的催进使。
孙策:孙策,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孙权的哥哥,以勇猛著称。
陈宫:陈宫是吕布的谋士。
陈珪:陈珪是陈宫的父亲,也是吕布的谋士。
移祸:移祸指将灾祸转移给他人。
正兵:正兵指正规的军队。
奇兵:奇兵指出其不意的军队。
尺书:尺书指书信。
豫州:古代州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部。
下邳:下邳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小沛:小沛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沂都:沂都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琅琊:琅琊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碣石:碣石是古代的一个城池,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浚山:浚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高顺:高顺是吕布的部将。
张辽:张辽是吕布的部将。
臧霸:臧霸是吕布的部将。
宋宪:宋宪是吕布的部将。
魏续:魏续是吕布的部将。
关云长:关云长即关羽,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以忠义著称。
袁术:袁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曾自立为帝,后败亡。
淮南:古代地理区域,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北部。
玉玺:古代皇帝的象征,代表皇权。
汉室:指汉朝,东汉末年,汉朝皇权衰微,群雄割据。
大逆不道:指极大的叛逆和不道德的行为。
会稽太守:会稽,古代郡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曹操: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典韦:曹操部下勇猛的武将,以勇猛著称。
中郎:古代官职,为中郎将的简称,为中低级武官。
陈留:古代郡名,位于今河南省东部。
韩暹、杨奉: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曾为曹操效力。
沂都、琅琊:古代县名,位于今山东省。
关、张:关羽、张飞,刘备的结义兄弟,以勇猛著称。
印绶:古代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代表官职和权力。
寿春:古代城名,位于今安徽省寿县。
淮:古代河流名,位于今中国东部,流经安徽、江苏等地。
李丰、乐就、梁刚、陈纪:袁术部下将领。
任峻:曹操部下官员,负责粮食管理。
王垕:曹操部下官员,负责粮食分发。
军法:军法,指军队中的法律和纪律。
銮驾:古代帝王的车辆,象征皇权。
建安:东汉末年曹操所使用的年号,时间为公元196年至220年。
兵将:兵将,指士兵和将领,即军队。
天子明诏:天子明诏,指皇帝的明确诏令,古代皇帝的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讨逆:讨逆,指讨伐叛逆,即平定叛乱。
除害:除害,指消除祸害,即保护人民不受侵害。
大小将校:大小将校,指各级将领和军官。
村人父老:村人父老,指乡村中的长者。
守境官吏:守境官吏,指负责守卫边境的官员。
春秋:春秋,指《春秋》这部史书,也泛指古代历史。
法不加于尊:法不加于尊,指法律不适用于尊贵之人,古代法律观念中的一种特殊规定。
丞相:丞相,古代官职,是宰相的别称,指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自戕:自戕,指自杀。
郭嘉:郭嘉,东汉末年著名谋士,曹操的重要谋臣。
貔貅:貔貅,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比喻勇猛的士兵。
号令:号令,指命令。
南阳城:南阳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是东汉末年张绣的根据地。
城壕:城壕,指围绕城墙挖掘的壕沟,用于防御。
云梯:云梯,古代攻城时使用的梯子,可以攀爬城墙。
贾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张绣的重要谋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评注
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
此句开篇即点明曹操留荀彧在许都,自行领军出征。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留其在许都,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后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曹操对荀彧的信任。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对战事的重视。
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
此句描绘了曹操行军途中的景象。麦熟的季节,百姓因躲避战乱而逃避在外,不敢收割麦子。这里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极大影响。
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曹操的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又彰显了军纪的严明。通过遍谕村人父老和官吏,曹操传达了出兵讨逆、为民除害的决心,同时也强调了对军纪的严格执行,使得百姓对军队产生了信任。
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此句表现了曹操的仁政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拥戴。百姓的欢喜称颂,反映了曹操的治国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此句描绘了曹操在行军途中意外发生的事故。马因惊吓而闯入麦田,践坏了麦田。这一情节,既表现了曹操的严于律己,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曹操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即采取措施,表现出他的自律和责任感。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郭嘉的这一句话,点明了《春秋》中关于法律不适用于尊贵之人的义理,同时也为曹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曹操的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的严于律己,又表现了他的智慧。割发代首,既是对军纪的尊重,也是对法律的巧妙运用。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曹操的这一举措,使得三军对军纪产生了敬畏之心,进一步巩固了军纪的执行。
后人有诗论之曰:‘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这首诗总结了曹操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既赞扬了他的智谋,也揭示了其权谋之深。
却说张绣知操引兵来,急发书报刘表,使为后应;一面与雷叙、张先二将领兵出城迎敌。
此句描绘了张绣得知曹操来犯后的应对措施。他一方面向刘表求援,一方面出兵迎战,表现了他的果断和应变能力。
两阵对圆,张绣出马,指操骂曰:‘汝乃假仁义无廉耻之人,与禽兽何异!’
张绣的这一举动,既是对曹操的指责,也是对曹操仁义形象的挑战。
操大怒,令许褚出马。
曹操在张绣的挑衅下,大怒之下令许褚出战,表现了他的刚烈和不容忍挑战的性格。
绣令张先接战。只三合,许褚斩张先于马下,绣军大败。
此句描绘了许褚英勇杀敌,迅速击败张先的情节,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操引军赶至南阳城下。
曹操追击至南阳城下,为后续的攻城战埋下了伏笔。
绣入城,闭门不出。
张绣退入城中,闭门不出,准备进行防守。
操围城攻打,见城壕甚阔,水势又深,急难近城。
曹操围城攻打,但面对宽阔的城壕和深水,难以近城,这表明了城防的坚固。
乃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并柴薪草把相杂,于城边作梯凳;又立云梯窥望城中;操自骑马绕城观之,如此三日。
曹操采取了一系列攻城措施,包括填壕、制作梯凳、建立云梯等,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耐心。
传令教军士于西门角上,堆积柴薪,会集诸将,就那里上城。
曹操传令在西门角堆积柴薪,准备攻城,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决策。
城中贾诩见如此光景,便谓张绣曰:‘某已知曹操之意矣。今可将计就计而行。’
贾诩的这一句话,点明了张绣面临的困境,并为张绣提供了应对之策。
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这句话总结了整个战局的复杂性,也预示了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