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原文
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
却说曹操兴师西征,分兵三队:前部先锋夏侯渊;张郃;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
早有细作报入汉中来。张鲁与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
卫曰:‘汉中最险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曹兵。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
张鲁依言,遣大将杨昂、杨任,与其弟即日起程。
军马到阳平关,下寨已定。
夏侯渊、张郃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
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
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
夏侯渊、张郃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
操怒曰:‘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
欲斩二人,以明军法。
众官告免。
操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许褚、徐晃二将曰:‘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
许褚曰:‘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惮劳。’
次日,操上马,只带许褚、徐晃二人,来看张卫寨栅。
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
操扬鞭遥指,谓二将曰:‘如此坚固,急切难下!’
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
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
操大惊。
许褚大呼曰:‘吾当敌贼!徐公明善保主公。’
说罢,提刀纵马向前,力敌二将。
杨昂、杨任不能当许褚之勇,回马退去,其余不敢向前。
徐晃保着曹操奔过山坡,前面又一军到;看时,却是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得喊声,故引军杀来接应。
于是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
操重赏四将。
自此两边相拒五十余日,只不交战。
曹操传令退军。
贾诩曰:‘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
操曰:‘吾料贼兵每日提备,急难取胜。吾以退军为名,使贼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贼矣。’
贾诩曰:‘丞相神机,不可测也。’
于是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
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尽起。
杨昂听得曹兵退,请杨任商议,欲乘势击之。
杨任曰:‘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
杨昂曰:‘公不往,吾当自去。’
杨任苦谏不从。
杨昂尽提五寨军马前进,只留些少军士守寨。
是日,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
杨昂军至半路,不能行,且权紥住。
却说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
守寨军士,听得马蹄响,只道是杨昂兵回,开门纳之。
曹军一拥而入,见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来。
五寨军士,尽皆弃寨而走。
比及雾散,杨任领兵来救,与夏侯渊战不数合,背后张郃兵到。
杨任杀条大路,奔回南郑。
杨昂待要回时,已被夏侯渊、张郃两个占了寨栅。
背后曹操大队军马赶来。
两下夹攻,四边无路。
杨昂欲突阵而出,正撞着张郃。
两个交手,被张郃杀死。
败兵回投阳平关,来见张卫。
原来卫知二将败走,诸营已失,半夜弃关,奔回去了。
曹操遂得阳平关并诸寨。
张卫、杨任回见张鲁。
卫言二将失了隘口,因此守关不住。
张鲁大怒,欲斩杨任。
任曰:‘某曾谏杨昂,休追操兵。他不肯听信,故有此败。任再乞一军前去挑战,必斩曹操。如不胜,甘当军令。’
张鲁取了军令状。
杨任上马,引二万军离南郑下寨。
却说曹操提军将进,先令夏侯渊领五千军,往南郑路上哨探,正迎着杨任军马,两军摆开。
任遣部将昌奇出马,与渊交锋;战不三合,被渊一刀斩于马下。
杨任自挺枪出马,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渊佯败而走,任从后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
军士大败而回。
曹操知夏侯渊斩了杨任,即时进兵,直抵南郑下寨。
张鲁慌聚文武商议。
阎圃曰:‘某保一人,可敌曹操手下诸将。’
鲁问是谁。
圃曰:‘南安庞德,前随马超投主公;后马超往西川,庞德卧病不曾行。现今蒙主公恩养,何不令此人去?’
张鲁大喜,即召庞德至,厚加赏劳;点一万军马,令庞德出。
离城十余里,与曹兵相对,庞德出马搦战。
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乃嘱诸将曰:‘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
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
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
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
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
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
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
曹操心中大喜,与众将商议:‘如何得此人投降?’
贾诩曰:‘某知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其人极贪贿赂。今可暗以金帛送之,使谮庞德于张鲁,便可图矣。’
操曰:‘何由得人入南郑?’
诩曰:‘来日交锋,诈败佯输,弃寨而走,使庞德据我寨。我却于夤夜引兵劫寨,庞德必退入城。却选一能言军士,扮作彼军,杂在阵中,便得入城。’
操听其计,选一精细军校,重加赏赐,付与金掩心甲一副,今披在贴肉,外穿汉中军士号衣,先于半路上等候。
次日,先拨夏侯渊;张郃两枝军,远去埋伏;却教徐晃挑战,不数合败走。
庞德招军掩杀,曹兵尽退。庞德却夺了曹操寨栅。
见寨中粮草极多,大喜,即时申报张鲁;一面在寨中设宴庆贺。
当夜二更之后,忽然三路火起:正中是徐晃、许褚,左张郃,右夏侯渊。
三路军马,齐来劫寨。庞德不及提备,只得上马冲杀出来,望城而走。
背后三路兵追来。庞德急唤开城门,领兵一拥而入。
此时细作已杂到城中,径投杨松府下谒见,具说:‘魏公曹丞相久闻盛德,特使某送金甲为信。更有密书呈上。’
松大喜,看了密书中言语,谓细作曰:‘上覆魏公,但请放心。某自有良策奉报。’打发来人先回,便连夜入见张鲁,说庞德受了曹操贿赂,卖此一阵。
张鲁大怒,唤庞德责骂,欲斩之。阎圃苦谏。
张鲁曰:‘你来日出战,不胜必斩!’庞德抱恨而退。
次日,曹兵攻城,庞德引兵冲出。
操令许褚交战。褚诈败,庞德赶来。
操自乘马于山坡上唤曰:‘庞令明何不早降?’庞德寻思:‘拿住曹操,抵一千员上将!’遂飞马上坡。
一声喊起,天崩地塌,连人和马,跌入陷坑内去;四壁钩索一齐上前,活捉了庞德,押上坡来。
曹操下马,叱退军士,亲释其缚,问庞德肯降否。
庞德寻思张鲁不仁,情愿拜降。
曹操亲扶上马,共回大寨,故意教城上望见。
人报张鲁,德与操并马而行。
鲁益信杨松之言为实。
次日,曹操三面竖立云梯,飞炮攻打。
张鲁见其势已极,与弟张卫商议。
卫曰:‘放火尽烧仓廪府库,出奔南山,去守巴中可也。’
杨松曰:‘不如开门投降。’张鲁犹豫不定。
卫曰:‘只是烧了便行。’张鲁曰:‘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锁。
是夜二更,张鲁引全家老小,开南门杀出。
曹操教休追赶;提兵入南郑,见鲁封闭库藏,心甚怜之。
遂差人往巴中,劝使投降。
张鲁欲降,张卫不肯。
杨松以密书报操,便教进兵,松为内应。
操得书,亲自引兵往巴中。
张鲁使弟卫领兵出敌,与许褚交锋;被褚斩于马下。
败军回报张鲁,鲁欲坚守。
杨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毙矣。某守城,主公当亲与决一死战。’
鲁从之。
阎圃谏鲁休出。
鲁不听,遂引军出迎。
未及交锋,后军已走。
张鲁急退,背后曹兵赶来。
鲁到城下,杨松闭门不开。
张鲁无路可走,操从后追至,大叫:‘何不早降!’鲁乃下马投拜。
操大喜;念其封仓库之心,优礼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
阎圃等皆封列侯。
于是汉中皆平。
曹操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
惟有杨松卖主求荣,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
后人有诗叹曰:‘妨贤卖主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家未荣华身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
曹操已得东川,主簿司马懿进曰:‘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
曹操叹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刘晔曰:‘司马仲达之言是也。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
操曰:‘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遂按兵不动。
却说西川百姓,听知曹操已取东川,料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
玄德请军师商议。
孔明曰:‘亮有一计。曹操自退。’
玄德问何计。
孔明曰:‘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
玄德问:‘谁可为使?’
伊籍曰:‘某愿往。’
玄德大喜,遂作书具礼,令伊籍先到荆州,知会云长,然后入吴。
到秣陵,来见孙权,先通了姓名。
权召籍入。
籍见权礼毕,权问曰:‘汝到此何为?’
籍曰:‘昨承诸葛子瑜取长沙等三郡,为军师不在,有失交割,今传书送还。所有荆州南郡、零陵,本欲送还;被曹操袭取东川,使关将军无容身之地。今合淝空虚,望君侯起兵攻之,使曹操撤兵回南。吾主若取了东川,即还荆州全土。’
权曰:‘汝且归馆舍,容吾商议。’
伊籍退出,权问计于众谋士。
张昭曰:‘此是刘备恐曹操取西川,故为此谋。虽然如此,可因操在汉中。乘势取合淝,亦是上计。’
权从之,发付伊籍回蜀去讫,便议起兵攻操:令鲁肃收取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屯兵于陆口,取吕蒙、甘宁回;又去余杭取凌统回。
不一日,吕蒙、甘宁先到。
蒙献策曰:‘现今曹操令庐江太守朱光,屯兵于皖城,大开稻田,纳谷于合淝,以充军实。今可先取皖城,然后攻合淝。’
权曰:‘此计甚合吾意。’
遂教吕蒙、甘宁为先锋,蒋钦、潘璋为合后,权自引周泰、陈武、董袭、徐盛为中军。
时程普、黄盖、韩当在各处镇守,都未随征。
却说军马渡江,取和州,径到皖城。
皖城太守朱光,使人往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
权自到城下看时,城上箭如雨发,射中孙权麾盖。
权回寨,问众将曰:‘如何取得皖城?’
董袭曰:‘可差军士筑起土山攻之。’
徐盛曰:‘可竖云梯,造虹桥,下观城中而攻之。’
吕蒙曰:‘此法皆费日月而成,合淝救军一至,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
权从之。
次日五更饭毕,三军大进。
城上矢石齐下。
甘宁手执铁链,冒矢石而上。
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
吕蒙亲自擂鼓。
士卒皆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
余众多降,得了皖城,方才辰时。
张辽引军至半路,哨马回报皖城已失。
辽即回兵归合淝。
孙权入皖城,凌统亦引军到。
权慰劳毕,大犒三军,重赏吕蒙,甘宁诸将,设宴庆功。
吕蒙逊甘宁上坐,盛称其功劳。
酒至半酣,凌统想起甘宁杀父之仇,又见吕蒙夸美之,心中大怒,瞪目直视良久,忽拔左右所佩之剑,立于筵上曰:‘筵前无乐,看吾舞剑。’
甘宁知其意,推开果桌起身,两手取两枝戟挟定,纵步出曰:‘看我筵前使戟。’
吕蒙见二人各无好意,便一手挽牌,一手提刀,立于其中曰:‘二公虽能,皆不如我巧也。’
说罢,舞起刀牌,将二人分于两下。
早有人报知孙权。
权慌跨马,直至筵前。
众见权至,方各放下军器。
权曰:‘吾常言二人休念旧仇,今日又何如此?’
凌统哭拜于地。
孙权再三劝止。
至次日,起兵进取合淝,三军尽发。
张辽为失了皖城,回到合淝,心中愁闷。
忽曹操差薛悌送木匣一个,上有操封,傍书云:‘贼来乃发。’
是日报说孙权自引十万大军,来攻合淝。
张辽便开匣观之。
内书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
张辽将教帖与李典、乐进观之。
乐进曰:‘将军之意若何?’
张辽曰:‘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李典素与张辽不睦,闻辽此言,默然不答。
乐进见李典不语,便道:‘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
张辽曰:‘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
便教左右备马。
李典慨然而起曰:‘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
张辽大喜曰:‘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
李典领命,自去点军埋伏。
却说孙权令吕蒙、甘宁为前队,自与凌统居中,其余诸将陆续进发,望合淝杀来。
吕蒙、甘宁前队兵进,正与乐进相迎。
甘宁出马与乐进交锋,战不数合,乐进诈败而走。
甘宁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赶去。
孙权在第二队,听得前军得胜,催兵行至逍遥津北,忽闻连珠炮响,左边张辽一军杀来,右边李典一军杀来。
孙权大惊,急令人唤吕蒙、甘宁回救时,张辽兵已到。
凌统手下,止有三百余骑,当不得曹军势如山倒。
凌统大呼曰:‘主公何不速渡小师桥!’
言未毕,张辽引二千余骑,当先杀至。
凌统翻身死战。
孙权纵马上桥,桥南已折丈余,并无一片板。
孙权惊得手足无措。
牙将谷利大呼曰:‘主公可约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
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辔加鞭,那马一跳飞过桥南。
后人有诗曰:‘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孙权跳过桥南,徐盛、董袭驾舟相迎。
凌统、谷利抵住张辽。
甘宁、吕蒙引军回救,却被乐进从后追来,李典又截住厮杀,吴兵折了大半。
凌统所领三百余人,尽被杀死。
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折断,绕河而逃。
孙权在舟中望见,急令董袭棹舟接之,乃得渡回。
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
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众将保护孙权回营。
权乃重赏凌统、谷利,收军回濡须,整顿船只,商议水陆并进;一面差人回江南,再起人马来助战。
却说张辽闻孙权在濡须将欲兴兵进取,恐合淝兵少难以抵敌,急令薛悌星夜往汉中,报知曹操,求请救兵。
操同众官议曰:‘此时可收西川否?’
刘晔曰:‘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淝之急,就下江南。’
操乃留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留张郃守蒙头岩等隘口。
其余军兵拔寨都起,杀奔濡须坞来。
正是:‘铁骑甫能平陇右,旌旄又复指江南。’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译文
曹操平定汉中,张辽威震逍遥津。
曹操兴兵西征,分兵三队:夏侯渊为先锋,张郃跟随,曹操自己率领众将居中;曹仁、夏侯惇在后部押运粮草。消息早已传到汉中,张鲁和他的弟弟张卫商议如何退敌。张卫说:‘汉中最险要的地方就是阳平关,我们可以在关的左右依山傍林建立十几个营寨来迎战曹军。哥哥你留在汉宁,多准备些粮草供应。’张鲁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遣大将杨昂、杨任和他的弟弟一起出发。军队到达阳平关后,已经安营扎寨。夏侯渊、张郃的前军随后到达,听说阳平关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在离关十五里处安营。
那天晚上,士兵们都很疲惫,各自休息。突然营寨后面起了一堆火,杨昂、杨任两路兵马杀来劫营。夏侯渊、张郃急忙上马,四面八方的大军涌来,曹军大败,退回到曹操那里。曹操生气地说:‘你们两个行军多年,难道不知道‘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的道理?为什么没有做好准备?’想要处斩他们二人,以示军法。众官员请求宽恕。
曹操第二天亲自率领军队作为前队,看到山势险恶,树木丛生,不知道路,担心有伏兵,就带领军队返回营寨,对许褚、徐晃二将说:‘如果我知道这里这么险恶,就不会起兵来了。’许褚说:‘军队已经到了这里,主公不能怕辛苦。’第二天,曹操骑马,只带着许褚、徐晃二人,去查看张卫的营寨。三匹马转过山坡,就看到了张卫的营寨。曹操扬起马鞭远远指着,对二将说:‘如此坚固,短时间内难以攻下!’话音未落,背后突然一声喊叫,箭如雨点般射来。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曹操大惊。
许褚大声喊道:‘我来对抗敌人!徐公明你保护好主公。’说完,提刀纵马向前,与二将力战。杨昂、杨任不是许褚的对手,回马退去,其他人不敢上前。徐晃保护着曹操逃过山坡,前面又有一支军队到来;看时,是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到喊声,特意带兵来支援。于是击退了杨昂、杨任,救回了曹操回营。曹操重赏了这四位将领。
从那时起,双方相持了五十多天,但并没有交战。曹操下令撤退。贾诩说:‘敌人的实力我们还没有看到强弱,主公为什么自己撤退呢?’曹操说:‘我估计敌人每天都做好了准备,难以迅速取胜。我以撤退为名,让敌人懈怠而毫无防备,然后分派轻骑兵抄袭他们的后路,一定能取胜。’贾诩说:‘丞相的神机妙算,真是难以预测。’于是命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自率领三千轻骑兵,从小路抄阳平关的后路。
曹操一方面带领大军拔寨起营。杨昂听说曹军撤退,请杨任商议,想要趁机攻击。杨任说:‘曹操诡计多端,我们不知道他真正的意图,不能追赶。’杨昂说:‘你不去,我自己去。’杨任苦苦劝告,但他不听。杨昂带领五个营寨的军队前进,只留下少量士兵守寨。
那天,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杨昂的军队走到半路,无法前进,只好暂时停下。而夏侯渊的一支军队抄过山后,看到浓雾笼罩天空,又听到人声马嘶,担心有伏兵,急忙催促人马行动,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的营寨前。守营的士兵听到马蹄声,以为杨昂的军队回来了,开门让他们进入。曹军一拥而入,发现是空营,就在营寨中放起火来。五个营寨的士兵都弃营而逃。等到雾散了,杨任领兵来救援,与夏侯渊交战了几回合,背后张郃的军队到了。杨任杀出一条血路,奔回南郑。杨昂想要撤退,但已经被夏侯渊、张郃占据了营寨。背后曹操的大军追来。两面夹击,四边无路可逃。杨昂想要突出重围,正撞上张郃。两人交手,被张郃杀死。败兵回到阳平关,见到张卫。原来张卫知道两位将领战败,各个营寨都已经丢失,半夜弃关逃跑。
曹操于是得到了阳平关和各个营寨。张卫、杨任回到张鲁那里。张卫说两位将领失去了关口,因此守不住关。张鲁大怒,想要斩杀杨任。杨任说:‘我曾劝告杨昂不要追赶曹操的军队,他不听我的,所以才有这次失败。我再次请求领兵前去挑战,一定能够斩杀曹操。如果失败了,甘愿接受军法。’张鲁接受了军令状。杨任上马,带领两万军队离开南郑安营。
曹操率领军队即将进攻,先让夏侯渊带领五千军队,去南郑的路上侦查,正好遇到杨任的军队,两军摆开阵势。杨任派遣部将昌奇出马,与夏侯渊交锋;交战了三回合,昌奇被夏侯渊一刀斩于马下。杨任亲自挺枪出马,与夏侯渊交战了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夏侯渊假装败退,杨任追击;夏侯渊用拖刀计,斩杀了杨任。军队大败而回。曹操知道夏侯渊斩杀了杨任,立刻进军,一直到达南郑安营。
张鲁慌忙召集文武官员商议。阎圃说:‘我保举一个人,可以抵挡曹操手下的各位将领。’张鲁问是谁。阎圃说:‘南安的庞德,以前跟随马超投奔主公;后来马超去西川,庞德因病没有跟随。现在受到主公的恩养,为什么不派他去?’
张鲁非常高兴,立刻召回庞德,给予丰厚的奖赏;点集一万军队,命令庞德出兵。离开城池十多里,与曹军对峙,庞德出马挑战。曹操在渭桥时,就深知庞德的勇猛,于是对众将说:‘庞德是西凉勇将,以前属于马超;现在虽然归附张鲁,但心并不完全属于他。我想得到这个人。你们都要与他慢慢交手,让他力竭,然后擒拿他。’张郃先出马,交战了几回合就退了。夏侯渊也交战了几回合退了。徐晃交战了三五回合也退了。最后许褚交战了五十多回合也退了。庞德与四位将领力战,毫无惧色。各位将领都在曹操面前夸赞庞德的武艺。曹操心中非常高兴,与众将商议:‘如何才能让这个人投降?’贾诩说:‘我知道张鲁手下有一个谋士杨松,这个人非常贪婪。现在我们可以暗中送他金帛,让他诬陷庞德在张鲁面前,就可以图谋他了。’曹操说:‘如何才能派人进入南郑?’贾诩说:‘明天交锋时,假装战败逃跑,放弃营寨,让庞德占据我们的营寨。然后我带领军队在夜间劫营,庞德一定会退回城中。再选一个能言善辩的士兵,假扮成他们的士兵,混在军中,就可以进入城中了。’曹操听从了他的计策,选了一个精细的军校,给予重赏,并给他一副金掩心甲,让他贴身穿,外面再穿汉中军士的号衣,先在半路上等候。
第二天,曹操首先派遣夏侯渊;张郃两路军队,远去埋伏;却让徐晃去挑战,没有几个回合就败走了。庞德召集军队掩杀,曹军全部撤退。庞德于是夺取了曹操的营寨。看到营中有许多粮食,非常高兴,立刻上报给张鲁;同时在营中设宴庆祝。当天晚上二更之后,突然三路火起:中间是徐晃、许褚,左边是张郃,右边是夏侯渊。三路军队,一起来劫营。庞德来不及准备,只能骑马冲杀出来,往城池逃跑。背后三路军队追来。庞德急忙命令打开城门,带领军队一拥而入。
此时密探已经混入城中,直接前往杨松府下拜见,详细地说:“魏公曹操久闻您的美德,特地派我来送金甲作为信物。还有一封密信呈上。”杨松非常高兴,看了密信中的内容,对密探说:“向上回复魏公,请放心。我自有良策回报。”打发来人先回去,便连夜去见张鲁,说庞德接受了曹操的贿赂,出卖了这一战。张鲁非常愤怒,叫庞德责骂,想要杀了他。阎圃苦苦劝阻。张鲁说:“你明天出战,不胜必斩!”庞德含恨而退。第二天,曹军攻打城池,庞德带领军队冲出。曹操命令许褚交战。许褚假装败走,庞德追来。曹操亲自骑马在山坡上喊道:“庞令明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庞德思考:“抓住曹操,抵得上千员上将!”于是飞马上坡。一声喊叫,天崩地裂,人和马一起跌入陷坑里去;四壁的钩索一齐上前,活捉了庞德,押上坡来。曹操下马,喝退军士,亲自解开庞德的绑绳,问他是否愿意投降。庞德思考张鲁不仁,愿意投降。曹操亲自扶他上马,一起回到大营,故意让城上的人看到。有人报告张鲁,庞德和曹操并马而行。张鲁更加相信杨松的话是真的。第二天,曹操在三个方向竖立云梯,用飞炮攻打。张鲁看到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和弟弟张卫商议。张卫说:“放火烧掉仓库和府库,逃到南山去守巴中。”杨松说:“不如开门投降。”张鲁犹豫不决。张卫说:“只是烧了就行动。”张鲁说:“我本来想向国家投降,但心意未能传达;现在不得已而逃,仓库和府库是国家的东西,不能废弃。”于是全部封锁。当天晚上二更,张鲁带领全家老小,打开南门逃出。曹操命令不要追赶;带领军队进入南郑,看到张鲁封闭了仓库,心中非常怜悯。于是派人去巴中,劝他投降。张鲁想投降,张卫不同意。杨松用密信报告曹操,便教他进军,杨松作为内应。曹操得到密信,亲自带领军队去巴中。张鲁派弟弟张卫领兵迎战,和许褚交锋;被许褚斩于马下。败军回来报告张鲁,张鲁想要坚守。杨松说:“现在如果不出去,就会坐以待毙了。我守城,主公应该亲自出去决一死战。”张鲁听从了。阎圃劝张鲁不要出去。张鲁不听,于是带领军队出去迎战。还没来得及交锋,后军已经逃跑。张鲁急忙撤退,背后曹军追来。张鲁到城下,杨松闭门不开。张鲁无路可走,曹操从后面追来,大声喊道:“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张鲁于是下马投降。曹操非常高兴;考虑到他封闭仓库的心意,优待他,封他为镇南将军。阎圃等人也都封为列侯。于是汉中全部平定。曹操下令各郡分设太守,设置都尉,大力奖赏士兵。只有杨松卖主求荣,立刻命令在市曹斩首示众。后人有诗叹曰:“妨贤卖主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家未荣华身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
曹操已经得到东川,主簿司马懿进言说:“刘备用欺诈的力量夺取了刘璋,蜀地的人还没有归心。现在主公已经得到汉中,益州震动。可以迅速进军攻打,必定会瓦解。智者贵在抓住时机,时机不可错过。”曹操叹息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吗?”刘晔说:“司马仲达的话是对的。如果稍微拖延,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已经安定,据守关隘,不可侵犯。”曹操说:“士兵们远征辛苦,应该体恤。”于是按兵不动。西川的百姓,听说曹操已经取得东川,料定他一定会来夺取西川,一天之内,多次惊恐。刘备请军师商议。诸葛亮说:“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曹操撤退。”刘备问是什么计策。诸葛亮说:“曹操分兵驻扎在合淝,是害怕孙权。现在如果我们把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给吴国,派遣能言善辩的人,陈述利害关系,让吴国起兵袭击合淝,牵制他们的势力,曹操一定会调兵南向。”刘备问:“谁可以担任使者?”伊籍说:“我愿意去。”刘备非常高兴,于是写信准备礼物,让伊籍先到荆州,通知关羽,然后进入吴国。
到达秣陵,来见孙权,先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孙权召他进入。伊籍见到孙权后行礼完毕,孙权问道:“你到这里来做什么?”伊籍回答说:“昨天诸葛子瑜夺取了长沙等三郡,因为军师不在,交接过程中出了些差错,现在派人送信归还。原本打算把荆州南郡、零陵也送还;但被曹操袭击了东川,导致关羽将军无立足之地。现在合肥空虚,希望您起兵攻打它,让曹操撤兵回南方。如果我的主公能够夺取东川,就会归还荆州的全部土地。”孙权说:“你先回到住处,让我考虑一下。”伊籍退出后,孙权向众谋士询问计策。张昭说:“这是刘备担心曹操夺取西川,所以出的这个计策。尽管如此,我们可以趁着曹操在汉中,趁机夺取合肥,这也是一个上策。”孙权同意了他的建议,安排伊籍回蜀国,然后开始商议起兵攻打曹操的事宜:命令鲁肃接管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在陆口驻军,召回吕蒙、甘宁;又派人去余杭召回凌统。不久,吕蒙、甘宁先到达。吕蒙献计说:“现在曹操让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城驻军,大量种植稻田,把粮食运到合肥,以充实军需。现在我们可以先攻取皖城,然后再攻打合肥。”孙权说:“这个计策很符合我的意思。”于是让吕蒙、甘宁作为先锋,蒋钦、潘璋作为后卫,孙权自己带领周泰、陈武、董袭、徐盛作为中军。当时程普、黄盖、韩当在各处镇守,都没有随军出征。军队渡过长江,夺取和州,直接到达皖城。皖城太守朱光派人去合肥求救;一面坚守城池,坚固壁垒不出战。孙权亲自到城下查看,城上箭如雨下,射中了孙权的旗帜。孙权回到营地,问众将:“怎么才能攻下皖城?”董袭说:“可以派士兵筑起土山来攻城。”徐盛说:“可以竖起云梯,建造桥梁,从下面观察城中然后攻城。”吕蒙说:“这些方法都需要时间,如果合肥的救兵一到,我们就无法攻城了。现在我们军队刚到,士气正盛,正可以趁这股锐气,奋力攻击。明天一早进军,中午或未时就能攻破城池。”孙权同意了他的建议。第二天五更时分,军队开始大规模进攻。城上箭石如雨般落下。甘宁手持铁链,冒着箭石往上冲。朱光命令弓箭手一起射击,甘宁拨开箭雨,一链子将朱光打倒。吕蒙亲自擂鼓。士兵们一拥而上,乱刀砍死了朱光。其余的士兵大多投降,皖城在辰时被攻下。张辽带领军队走到半路,侦察兵报告皖城已经失守。张辽立即回兵回到合肥。
孙权进入皖城,凌统也带领军队到达。孙权慰劳完毕,大宴三军,重赏吕蒙、甘宁等将领,设宴庆祝胜利。吕蒙坐在甘宁之上,大力称赞他们的功劳。酒过半巡,凌统想起甘宁杀父之仇,又见吕蒙夸奖甘宁,心中大怒,瞪眼直视了很久,突然拔出左右所佩之剑,站在酒席上说道:“酒席上没有音乐,看我舞剑。”甘宁知道他的意思,推开果桌起身,双手各拿一枝戟,大步走出来说:“看我酒席前使戟。”吕蒙见二人各有敌意,便一手拿盾牌,一手提刀,站在中间说:“两位虽然了得,都不如我灵活。”说完,舞起刀盾,将二人分开。有人立即报告给孙权。孙权慌忙骑马来到酒席前。众人见孙权到来,才放下武器。孙权说:“我常说你们不要记恨旧仇,今天又为什么这样?”凌统跪在地上哭泣。孙权多次劝阻。第二天,起兵进攻合肥,三军全部出发。
张辽因为失去了皖城,回到合淝后,心里非常忧愁。突然曹操派人送来一个木盒子,上面有曹操的封印,旁边写着:‘敌军来临时再打开。’当天,报告说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来攻打合淝。张辽就打开盒子查看。里面写着:‘如果孙权到了,张、李两位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把命令贴给了李典和乐进看。乐进问:‘将军的意思是什么?’张辽说:‘主公远征在外,吴军认为我们必败无疑。现在我们可以发兵出去迎战,奋力战斗,挫败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才能守城。’李典平时和张辽关系不好,听张辽这么说,沉默不语。乐进见李典不说话,便说:‘敌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说:‘你们都是私心,不考虑公事。我现在亲自出去迎战,决一死战。’于是让身边的人备马。李典慷慨地站起来说:‘将军都这么决定了,我李典怎么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忘记公事呢?愿意听从将军的指挥。’张辽非常高兴说:‘既然曼成愿意帮助,明天我在逍遥津北边设下埋伏:等吴军杀过来,可以先切断小师桥,我和乐文谦去攻击他们。’李典领命,自己去点兵设伏。
再说孙权命令吕蒙、甘宁为先锋,自己与凌统居中,其余将领陆续出发,向合淝杀来。吕蒙、甘宁先锋部队前进,正好与乐进相遇。甘宁出马与乐进交战,没打几个回合,乐进假装败退。甘宁招呼吕蒙一起引军追击。孙权在第二队,听到前军得胜,催促军队行进到逍遥津北边,突然听到连串的炮声,左边是张辽的军队杀来,右边是李典的军队杀来。孙权大惊,急忙派人召回吕蒙、甘宁救援时,张辽的军队已经到了。凌统手下只有三百多骑兵,抵挡不住曹军的攻势。凌统大喊:‘主公为什么不快渡过小师桥!’话还没说完,张辽率领两千多骑兵,当先冲到。凌统拼死作战。孙权骑马过桥,桥南已经断裂了丈余,没有一块木板。孙权吓得手忙脚乱。牙将谷利大喊:‘主公可以勒马后退三丈多,然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勒马后退有三丈多远,然后放开马缰,加鞭快跑,那马一跃飞过桥南。后人有诗说:‘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孙权跳过桥南,徐盛、董袭驾船来接应。凌统、谷利抵挡住张辽。甘宁、吕蒙领兵回救,却被乐进从后追击,李典又截住战斗,吴军损失大半。凌统所领的三百多人,全部被杀。凌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经断裂,绕河逃跑。孙权在船上看到,急忙命令董袭划船接应,才得以渡回。吕蒙、甘宁拼命逃过河南。这一仗打得江南人人害怕;听说张辽的大名,小孩也不敢晚上哭闹。众将领保护孙权回营。孙权于是重赏凌统、谷利,收军回濡须,整顿船只,商议水陆并进;一面派人回江南,再起兵马来支援战斗。
再说张辽听说孙权在濡须准备再次兴兵进攻,担心合淝兵力不足难以抵挡,急忙让薛悌星夜赶往汉中,报告曹操,请求救兵。曹操和众官员商议说:‘现在可以收复西川吗?’刘晔说:‘现在蜀中刚刚安定,已经有了防备,不能进攻。不如撤兵去救援合淝的紧急情况,顺便打下江南。’曹操于是留下夏侯渊守汉中定军山隘口,留下张郃守蒙头岩等隘口。其余军队拔营起寨,向濡须坞杀来。正是:铁骑刚刚平定了陇右,旌旗又指向了江南。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注解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汉中: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陕西省南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
张辽: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以勇猛著称,曾任合肥守将。
逍遥津: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是三国时期合肥之战的重要战场。
夏侯渊:夏侯渊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曹操的部将,以勇猛著称。在三国时期,夏侯渊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是曹操军队中的重要力量。
张郃:张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也是曹操的部将,以善于用兵和勇猛著称。在三国时期,张郃多次参与重要战役,是曹操军队中的杰出将领。
曹仁:曹操的堂弟,也是曹操麾下的著名将领。
夏侯惇: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细作:指间谍或密探,古代战争中用于刺探敌情的人。
张鲁:张鲁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割据势力领袖,汉中地区的割据者。在三国时期,张鲁与曹操、刘备等势力有所交锋。
阳平关:位于今陕西省安康市,历史上著名的关隘。
寨栅:古代军队驻扎和防守的临时性建筑。
汉宁:张鲁所管辖的地区之一。
杨昂:张鲁麾下的将领。
杨任:张鲁麾下的将领。
许褚:许褚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曹操的部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在三国时期,许褚多次参与曹操的军事行动,是曹操军队中的重要人物。
徐晃:徐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曹操的部将,以勇猛和善于指挥军队著称。在三国时期,徐晃在多次战役中为曹操立下战功。
贾诩:曹操麾下的谋士,以智谋著称。
南郑:张鲁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南郑县。
庞德:庞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张鲁的部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在三国时期,庞德因战功显赫而被张鲁提拔为将领。
马超: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后归顺张鲁。
渭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
金掩心甲:古代战争中的一种防护装备,用于保护心脏部位。
汉中军士号衣:汉中地区军士的制服。
阎圃:阎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张鲁的部将,以忠诚和智谋著称。
杨松:杨松是东汉末年的人物,是张鲁的部下,后来因卖主求荣而被曹操所杀。
密书:密书是指秘密的书信,通常用于传递机密信息。
云长:云长是指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以勇猛和忠诚著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以勇猛和机智著称。
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诸葛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刘备的重要谋士,蜀汉的丞相。
云梯:古代攻城用的梯子,可以攀爬城墙。
巴中:巴中是古代的一个地理区域,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
合淝: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城池。
江夏:江夏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
长沙:长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
桂阳:桂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郴州市。
舌辩之士:舌辩之士是指善于辩论和说服别人的使者或谋士。
秣陵: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
诸葛子瑜:即诸葛瑾,字子瑜,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曾任吴国的大臣。
长沙等三郡:指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是三国时期的地名。
军师:古代军队中的高级军事指挥官。
交割:移交、交付。
东川:指曹操占领的地区。
关将军:指关羽,字云长,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
君侯:古代对诸侯王的尊称,此处指孙权。
商议:讨论、商量。
张昭:字子布,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以谋略著称。
西川:指益州,即今四川省,三国时期蜀汉的根据地。
上计:上等策略。
发付:派遣、打发。
陆口: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是三国时期的军事要地。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以勇猛著称。
甘宁: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余杭: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凌统:字公绩,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庐江太守:庐江是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庐江县,太守是郡的行政长官。
皖城: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潜山市,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城池。
军实:军需物资。
程普:字德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黄盖:字公覆,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韩当:字义公,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和州: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和县。
箭如雨发:形容箭矢密集如雨点般射出。
土山:用土堆积成的山丘,用于攻城时接近城墙。
虹桥:古代用竹木等材料搭建的桥梁,用于攻城时跨越护城河。
一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向上冲。
辰时:古代时辰之一,相当于现代的上午7点到9点。
筵前:宴席之前。
舞剑:挥舞剑术。
戟: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形似戈。
刀牌:古代的一种武器,形似刀和牌的组合。
分于两下:将两人分开,避免冲突。
军器:指武器。
休念旧仇:放下过去的仇恨。
起兵进取合淝:带领军队进攻合淝。
薛悌: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曹操的部下。
木匣:古代用于存放重要物品的盒子。
十万大军:指孙权率领的十万军队。
乐进: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张辽的部下。
李典: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张辽的部下。
小师桥:古地名,位于逍遥津附近,是合肥之战中孙权逃生的关键地点。
的卢:古代名马,以善跳而著称。
檀溪: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宜城市,是《三国演义》中刘备逃生的地点。
吴侯:指孙权,因孙权被封为吴侯。
徐盛: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董袭: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陇右: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南部,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边疆。
旌旄:古代军旗,代指军队。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三国时期吴国的领土范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三国演义》,描述了张辽在合淝城外的英勇事迹。首先,从情感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张辽在失了皖城后内心的愁闷,这种情绪通过‘心中愁闷’这一词得以体现,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英雄的无奈与压力。
曹操差薛悌送木匣的情节,不仅为故事增添了悬念,也体现了曹操对张辽的信任和期望。‘贼来乃发’这一封条,暗示了张辽在关键时刻将发挥重要作用,预示了故事的高潮。
张辽与李典、乐进的对话,展现了三国时期将领间的智谋与胆识。张辽提出的迎敌策略,‘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和果断决策。
李典的沉默与乐进的谨慎,对比出张辽的决断力和领导力。‘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这一句,凸显了张辽的担当和责任,他不顾个人情感,以公事为重。
孙权大军压境,张辽与李典的伏击战,紧张激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勇猛。‘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这一计谋,体现了张辽的智谋和应变能力。
孙权跳桥的情节,紧张刺激,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主公何不速渡小师桥’这一喊话,既展现了凌统的英勇,也凸显了张辽的指挥才能。
孙权败退,江南人人害怕的描述,突出了张辽的威名和曹军的强大。‘铁骑甫能平陇右,旌旄又复指江南’这一诗句,点明了故事的主题,即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
整段古文通过对张辽等人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战争风貌和英雄人物的风采,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