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原文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却说庞统、法正二人,劝玄德就席间杀刘璋,西川唾手可得。

玄德曰:‘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

二人再三说之,玄德只是不从。

次日,复与刘璋宴于城中,彼此细叙衷曲,情好甚密。

酒至半酣,庞统与法正商议曰:‘事已至此,由不得主公了。’

便教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

延遂拔剑进曰:‘筵间无以为乐,愿舞剑为戏。’

庞统便唤众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魏延下手。

刘璋手下诸将,见魏延舞剑筵前,又见阶下武士手按刀靶,直视堂上,从事张任亦掣剑舞曰:‘舞剑必须有对,某愿与魏将军同舞。’

二人对舞于筵前。

魏延目视刘封,封亦拔剑助舞。

于是刘璝、泠苞、邓贤各掣剑出曰:‘我等当群舞,以助一笑。’

玄德大惊,急掣左右所佩之剑,立于席上曰:‘吾兄弟相逢痛饮,并无疑忌。又非鸿门会上,何用舞剑?不弃剑者立斩!’

刘璋亦叱曰:‘兄弟相聚,何必带刀?’命侍卫者尽去佩剑。

众皆纷然下堂。

玄德唤诸将士上堂,以酒赐之,曰:‘吾弟兄同宗骨血,共议大事,并无二心。汝等勿疑。’

诸将皆拜谢。

刘璋执玄德之手而泣曰:‘吾兄之恩,誓不敢忘!’

二人欢饮至晚而散。

玄德归寨,责庞统曰:‘公等奈何欲陷备于不义耶?今后断勿为此。’

统嗟叹而退。

却说刘璋归寨,刘璝等曰:‘主公见今日席上光景乎?不如早回,免生后患。’

刘璋曰:‘吾兄刘玄德,非比他人。’

众将曰:‘虽玄德无此心,他手下人皆欲吞并西川,以图富贵。’

璋曰:‘汝等无间吾兄弟之情。’

遂不听,日与玄德欢叙。

忽报张鲁整顿兵马,将犯葭萌关。

刘璋便请玄德往拒之。

玄德慨然领诺,即日引本部兵望葭萌关去了。

众将劝刘璋令大将紧守各处关隘,以防玄德兵变。

璋初时不从,后因众人苦劝,乃令白水都督杨怀、高沛二人,守把涪水关。

刘璋自回成都。

玄德到葭萌关,严禁军士,广施恩惠,以收民心。

早有细作报入东吴。

吴侯孙权会文武商议。

顾雍进曰:‘刘备分兵远涉山险而去,未易往还。何不差一军先截川口,断其归路,后尽起东吴之兵,一鼓而下荆襄?此不可失之机会也。’

权曰:‘此计大妙!’

正商议间,忽屏风后一人大喝而出曰:‘进此计者可斩之!欲害吾女之命耶!’

众惊视之,乃吴国太也。

国太怒曰:‘吾一生惟有一女,嫁与刘备。今若动兵,吾女性命如何!’

因叱孙权曰:‘汝掌父兄之业,坐领八十一州,尚自不足,乃顾小利而不念骨肉!’

孙权喏喏连声,答曰:‘老母之训,岂敢有违!’

遂叱退众官。

国太恨恨而入。

孙权立于轩下,自思:‘此机会一失,荆襄何日可得?’

正沉吟间,只见张昭入问曰:‘主公有何忧疑?’

孙权曰:‘正思适间之事。’

张昭曰:‘此极易也:今差心腹将一人,只带五百军。潜入荆州,下一封密书与郡主,只说国太病危,欲见亲女,取郡主星夜回东吴。玄德平生只有一子,就教带来。那时玄德定把荆州来换阿斗。如其不然,一任动兵,更有何碍?’

权曰:‘此计大妙!吾有一人,姓周,名善,最有胆量。自幼穿房入户,多随吾兄。今可差他去。’

昭曰:‘切勿漏泄。只此便令起行。’

于是密遣周善,将五百人,扮为商人,分作五船;更诈修国书,以备盘诘;船内暗藏兵器。

周善领命,取荆州水路而来。

船泊江边,善自入荆州,令门吏报孙夫人。

夫人命周善入。

善呈上密书。

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问。

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迟,恐不能相见。就教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

夫人曰:‘皇叔引兵远出,我今欲回,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

周善曰:‘若军师回言道:须报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

夫人曰:‘若不辞而去,恐有阻当。’

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备下船只。只今便请夫人上车出城。’

孙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

便将七岁孩子阿斗,载在车中;随行带三十余人,各跨刀剑,上马离荆州城,

便来江边上船。

府中人欲报时,孙夫人已到沙头镇,下在船中了。

周善方欲开船,只听得岸上有人大叫:“且休开船,容与夫人饯行!”

视之,乃赵云也。

原来赵云巡哨方回,听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只带四五骑,旋风般沿江赶来。

周善手执长戈,大喝曰:“汝何人,敢当主母!”

叱令军士一齐开船,各将军器出来,摆列在船上。

风顺水急,船皆随流而去。

赵云沿江赶叫:“任从夫人去。只有一句话拜禀。”

周善不睬,只催船速进。

赵云沿江赶到十余里,忽见江滩斜缆一只渔船在那里。

赵云弃马执枪,跳上渔船。

只两人驾船前来,望着夫人所坐大船追赶。

周善教军士放箭。

赵云以枪拨之,箭皆纷纷落水。

离大船悬隔丈余,吴兵用枪乱刺。

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枪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

吴兵尽皆惊倒。

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

云插剑声喏曰:“主母欲何往?何故不令军师知会?”

夫人曰:“我母亲病在危笃,无暇报知。”

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带小主人去?”

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荆州,无人看觑。”

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

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

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

夫人喝曰:“汝半路辄入船中,必有反意!”

云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亦不敢放夫人去。”

夫人喝侍婢向前揪捽,被赵云推倒,就怀中夺了阿斗,抱出船头上。

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

夫人喝侍婢夺阿斗,赵云一手抱定阿斗,一手仗剑,人不敢近。

周善在后梢挟住舵,只顾放船下水。

风顺水急,望中流而去。

赵云孤掌难鸣,只护得阿斗,安能移舟傍岸。

正在危急,忽见下流头港内一字儿使出十余只船来,船上磨旗擂鼓。

赵云自思:“今番中了东吴之计!”

只见当头船上一员大将,手执长矛,高声大叫:“嫂嫂留下侄儿去!”

原来张飞巡哨,听得这个消息,急来油江夹口,正撞着吴船,急忙截住。

当下张飞提剑跳上吴船。

周善见张飞上船,提刀来迎,被张飞手起一剑砍倒,提头掷于孙夫人前。

夫人大惊曰:“叔叔何故无礼?”

张飞曰:“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夫人曰:“吾母病重,甚是危急,若等你哥哥回报,须误了我事。若你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而死!”

张飞与赵云商议:“若逼死夫人,非为臣下之道。只护着阿斗过船去罢。”

乃谓夫人曰:“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

说罢,抱了阿斗,自与赵云回船,放孙夫人五只船去了。

后人有诗赞子龙曰:“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又有诗赞翼德曰:“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二人欢喜回船。

行不数里,孔明引大队船只接来,见阿斗已夺回,大喜。

三人并马而归。

孔明自申文书往葭萌关,报知玄德。

却说孙夫人回吴,具说张飞、赵云杀了周善,截江夺了阿斗。

孙权大怒曰:“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杀周善之仇,如何不报!”

唤集文武,商议起军攻取荆州。

正商议调兵,忽报曹操起军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

孙权大惊,且按下荆州,商议拒敌曹操。

人报长史张纮辞疾回家,今已病故,有哀书上呈。

权拆视之,书中劝孙权迁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可速迁于此,以为万世之业。

孙权览书大哭,谓众官曰:“张子纲劝吾迁居秣陵,吾如何不从!”

即命迁治建业,筑石头城。

吕蒙进曰:“曹操兵来,可于濡须水口筑坞以拒之。”

诸将皆曰:“上岸击贼,跣足入船,何用筑城?”

蒙曰:“兵有利钝,战无必胜。如猝然遇敌,步骑相促,人尚不暇及水,何能入船乎?”

权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明之见甚远。”

便差军数万筑濡须坞。

晓夜并工,刻期告竣。

却说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

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

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

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你道那九锡?一,车马(大辂、戎辂各一。大辂,金车也。戎辂,兵车也。玄牡二驷,黄马八匹);

二,衣服(衮冕之服,赤舄副焉。衮冕,王者之服。赤舄,朱履也);

三,乐悬(乐悬,王者之乐也);

四,朱户(居以朱户,红门也);

五,纳陛(纳陛以登。陛,阶也);

六,虎贲(虎贲三百人,守门之军也);

七,鈇钺(鈇钺各一。鈇,即斧也。钺,斧属);

八、弓矢(彤弓一,彤矢百。彤,赤色也。玈矢千。玈,黑色也);

九,秬鬯圭瓚(秬鬯一卣,圭瓚副焉。秬,黑黍也。鬯,香酒,灌地以求神于阴。卣,中樽也。圭瓚,宗庙祭器,以祀先王也)。

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闻言,勃然变色。

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

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

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

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

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年五十岁。

后人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其子荀惲,发哀书报曹操。

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

且说曹操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领三万铁甲马军,哨至江边。

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

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濡须口排开军阵。

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

旗分五色,兵器鲜明。

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

左右文武,侍立两边。

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忽一声响动,南船一齐飞奔过来。

濡须坞内又一军出,冲动曹兵。

曹操军马退后便走,止喝不住。

忽有千百骑赶到山边,为首马上一人,碧眼紫髯,众人认得正是孙权。

权自引一队马军来击曹操。

操大惊,急回马时,东吴大将韩当、周泰,两骑马直冲将上来。

操背后许褚纵马舞刀,敌住二将,曹操得脱归寨。

许褚与二将战三十合方回。

操回寨,重赏许褚,责骂众将:“临敌先退,挫吾锐气!后若如此,尽皆斩首。”

是夜二更时分,忽寨外喊声大震。

操急上马,见四下里火起,却被吴兵劫入大寨。

杀至天明,曹兵退五十余里下寨。

操心中郁闷,闲看兵书。

程昱曰:“丞相既知兵法,岂不知‘兵贵神速’乎?丞相起兵,迁延日久,故孙权得以准备,夹濡须水口为坞,难于攻击。

不若且退兵还许都,别作良图。”

操不应。

程昱出。

操伏几而卧,忽闻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

操急视之,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

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

猛然惊觉,原来在帐中做了一梦。

帐前军报道午时。

曹操教备马,引五十余骑,径奔出寨,至梦中所见落日山边。

正看之间,忽见一簇人马,当先一人,金盔金甲。

操视之,乃孙权也。

权见操至,也不慌忙,在山上勒住马,以鞭指操曰:“丞相坐镇中原,富贵已极,何故贪心不足,又来侵我江南?”

操答曰:“汝为臣下,不尊王室。吾奉天子诏,特来讨汝!”

孙权笑曰:“此言岂不羞乎?天下岂不知你挟天子令诸侯?吾非不尊汉朝,正欲讨汝以正国家耳。”

操大怒,叱诸将上山捉孙权。

忽一声鼓响,山背后两彪军出,右边韩当、周泰,左边陈武、潘璋。

四员将带三千弓弩手乱射,矢如雨发。

操急引众将回走。

背后四将赶来甚急。

赶到半路,许褚引众虎卫军敌住,救回曹操。

吴兵齐奏凯歌,回濡须去了。

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

于是心中有退兵之意,又恐东吴耻笑,进退未决。

两边又相拒了月余,战了数场,互相胜负。

直至来年正月,春雨连绵,水港皆满,军士多在泥水之中,困苦异常。

操心甚忧。

当日正在寨中,与众谋士商议。

或劝操收兵,或云目今春暖,正好相持,不可退归。

操犹豫未定。

忽报东吴有使赍书到。

操启视之。

书略曰:“孤与丞相,彼此皆汉朝臣宰。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

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

书背后又批两行云:“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毕,大笑曰:“孙仲谋不欺我也。”

重赏来使,遂下令班师,命庐江太守朱光镇守皖城,自引大军回许昌。

孙权亦收军回秣陵。

权与众将商议:“曹操虽然北去,刘备尚在葭萌关未还。何不引拒曹操之兵,以取荆州?”

张昭献计曰:“且未可动兵。某有一计,使刘备不能再还荆州。”

正是:孟德雄兵方退北,仲谋壮志又图南。

不知张昭说出甚计来,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译文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庞统和法正劝刘备在宴席上杀刘璋,这样西川就可以轻易得到。刘备说:‘我刚到蜀中,恩德和信誉还没有建立,这件事绝对不能做。’尽管他们多次劝说,刘备还是不同意。第二天,刘备和刘璋在城中再次宴会,两人详细地谈论了内心的情感,关系变得非常亲密。酒喝到一半,庞统和法正商量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能再由主公自己决定了。’于是让魏延上堂舞剑,趁机杀掉刘璋。魏延拔剑进来说:‘宴席上没有什么娱乐,我想舞剑作为游戏。’庞统就让人把众武士叫进来,站在堂下,只等魏延动手。刘璋手下的大将看到魏延在宴席前舞剑,又看到阶下的武士手握刀柄,直视堂上,从事张任也拔剑舞动说:‘舞剑必须有对手,我愿意和魏将军一起舞剑。’两人就在宴席前对舞。魏延看着刘封,刘封也拔剑加入舞剑。于是刘璝、泠苞、邓贤各自拔剑出来,说:‘我们应该一起舞剑,以博一笑。’刘备非常惊讶,急忙拔出身边士兵佩戴的剑,站在席上说道:‘我们兄弟相遇痛饮,没有一点猜疑。又不是鸿门宴,为什么要舞剑?不放下剑的人立即处斩!’刘璋也斥责说:‘兄弟相聚,何必带着刀?’命令侍卫把所有人的剑都收起来。大家都纷纷下堂。刘备叫来众将士上堂,用酒赏赐他们,说:‘我们兄弟是同宗的亲骨肉,共同商议大事,没有二心。你们不要怀疑。’众将士都拜谢。刘璋握着刘备的手哭泣说:‘我兄长的恩情,我发誓不敢忘记!’两人欢饮到晚上才散去。刘备回到营地,责备庞统说:‘你们为什么要陷我于不义呢?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庞统叹息着退去。

刘璋回到营地,刘璝等人说:‘主公看到了今天宴席上的情况吗?不如早点回去,免得生后患。’刘璋说:‘我兄长刘备,和别人不一样。’众将说:‘即使刘备没有这个心思,他手下的人都想吞并西川,为了富贵。’刘璋说:‘你们不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于是不听从,每天都和刘备欢快地相处。

突然有人报告说张鲁整顿军队,将要侵犯葭萌关。刘璋就请刘备前往抵抗。刘备慷慨地答应了,立即带领自己的部队前往葭萌关。众将劝刘璋让大将严密守卫各个关口,以防刘备兵变。刘璋最初不同意,后来因为众人苦苦劝说,才命令白水都督杨怀、高沛两人,守卫涪水关。刘璋自己回到成都。刘备到达葭萌关,严格命令士兵,广泛施以恩惠,以收买民心。

早有细作把消息报告给东吴。吴侯孙权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顾雍进言说:‘刘备分兵远征,跋山涉水,不容易往返。为什么不派一支军队先截断川口,切断他们的归路,然后全部起用东吴的军队,一鼓作气拿下荆襄?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孙权说:‘这个计策太妙了!’正在商议的时候,突然屏风后面有人大声喝了出来:‘提出这个计策的人可以斩首!你这是要害我的女儿性命吗!’众人惊讶地看去,原来是吴国太。国太愤怒地说:‘我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备。现在如果动兵,我女儿的生命怎么办!’于是斥责孙权说:‘你掌管着你父亲和哥哥的产业,坐拥八十一州,还不够吗?你却只顾小利,不顾骨肉亲情!’孙权连声答应说:‘老母亲的教诲,我怎敢违背!’于是斥退了众官。国太气愤地走进去。孙权站在窗下,自己思考着:‘这个机会一旦错过,荆襄何时才能得到?’正在沉思的时候,只见张昭走进来说:‘主公有什么犹豫不决的?’孙权说:‘正在想刚才的事情。’张昭说:‘这很容易:现在派一个心腹将领,只带五百士兵。悄悄进入荆州,给郡主送一封密信,只说国太病危,想要见亲女儿,让郡主带着阿斗星夜回东吴。刘备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就让他一起带去。那时刘备一定会用荆州来换阿斗。如果他不这样做,那就随便他怎么动兵,还有什么妨碍?’孙权说:‘这个计策太妙了!我有一个姓周名善的人,最有胆量。从小就在我家里进进出出,经常跟随我哥哥。现在可以派他去。’张昭说:‘千万不要泄露出去。就这样让他出发。’于是秘密派遣周善,带着五百士兵,装扮成商人,分成五艘船;还伪造国书,以防盘查;船内暗藏兵器。周善领命,取道荆州水路而来。船停泊在江边,周善自己进入荆州,让门吏报告孙夫人。夫人让周善进来。周善呈上密信。夫人看到信中说国太病危,流泪询问。周善跪下诉说:‘国太病情严重,时刻都在思念夫人。如果去晚了,恐怕不能见面了。请您带着阿斗去见一面。’夫人说:‘皇叔带兵远征,我现在想回去,必须先通知军师,才能出发。’周善说:‘如果军师说:必须先报告皇叔,等他回来再出发,怎么办?’夫人说:‘如果不告而别,恐怕会遇到阻碍。’周善说:‘大江之中,已经准备好了船只。现在就请夫人上车出城。’孙夫人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怎能不慌张?便把七岁的孩子阿斗放在车上;带着三十多人,每个人都带着刀剑,骑马离开荆州城,来到江边,上船。府中的人想要报告,孙夫人已经到达沙头镇,上了船了。

周善方想要开船,突然听到岸上有人大声喊道:‘且慢开船,让我为夫人饯行!’他抬头一看,原来是赵云。原来赵云正在巡逻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只带着四五个人,像旋风一样沿着江边赶来。周善手持长戈,大声喝道:‘你是谁,竟敢挡住主母的去路!’他命令士兵一起开船,将兵器摆放在船上。风顺水急,船只顺着水流漂走。赵云沿着江边喊道:‘任由夫人离去,我只说一句话。’周善不予理会,只催促船只加速。赵云沿着江边追赶了十多里,突然看到江滩边斜挂着一只渔船。赵云丢下马,拿起枪,跳上渔船。只有两个人划船,他朝着夫人所坐的大船追赶。周善命令士兵放箭,赵云用枪拨开箭矢,箭矢纷纷落入江中。距离大船还有一丈多远,吴兵用枪乱刺。赵云丢掉枪,在小船上拔出佩剑,挥剑分开枪刺,纵身一跳,跳上了大船。吴兵都吓倒了。赵云进入船舱,看到夫人抱着阿斗,喝问赵云:‘你为何无礼!’赵云插剑行礼说:‘主母要去哪里?为何不通知军师?’夫人说:‘我母亲病危,来不及通知。’赵云问:‘主母探望病母,为何带着小主人去?’夫人说:‘阿斗是我的儿子,留在荆州,没有人照顾。’赵云说:‘主母错了。主人一生只有这一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今天夫人却想带着他去,这是什么道理?’夫人怒道:‘你只是帐下的一个武夫,怎么敢管我家事!’赵云说:‘夫人要去就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道:‘你半路闯进船里,一定有反意!’赵云说:‘如果不留下小主人,即使万死,也不敢放夫人离去。’夫人喝令侍女上前抓他,赵云一把推开侍女,从夫人怀里夺过阿斗,抱到船头上。想要靠岸,又没有帮手;想要行凶,又怕违背道理:进退两难。夫人喝令侍女夺回阿斗,赵云一手抱着阿斗,一手持剑,没有人敢靠近。周善在船尾握住舵,只顾着让船下水。风顺水急,船朝着江中流去。赵云孤身一人,只能保护阿斗,无法让船靠岸。

正在危急关头,突然看到下游港口内一字排开十多只船,船上旗帜飘扬,鼓声震天。赵云心想:‘这次中了东吴的计谋了!’只见最前面的船上有一员大将,手持长矛,高声喊道:‘嫂嫂留下侄儿!’原来这是张飞在巡逻,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到油江夹口,正好遇到吴船,便急忙拦截。当时张飞挥剑跳上吴船。周善见张飞上船,提刀来迎,被张飞一剑砍倒,提着头掷到孙夫人面前。夫人惊慌失措地说:‘叔叔为何无礼?’张飞说:‘嫂嫂不尊重哥哥,私自回家,这就是无礼!’夫人说:‘我母亲病重,非常危急,如果等你哥哥回来报告,会耽误我的事情。如果你不放我回去,我宁愿投江而死!’

张飞和赵云商议:‘如果逼死夫人,不是臣子的行为。只保护好阿斗过船去吧。’于是对夫人说:‘我的哥哥是汉室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天分别,如果想起哥哥的恩情,就早点回来。’说完,抱着阿斗,与赵云一起回到船上,放走了孙夫人乘坐的五只船。后人作诗赞扬赵云:‘昔日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又有诗赞扬张飞:‘长坂桥边怒气冲,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两人高兴地回到船上。走了没几里路,孔明率领大队船只前来迎接,看到阿斗已经被夺回,非常高兴。三人并马而归。孔明自己写信前往葭萌关,报告刘备。至于孙夫人回到吴国,详细讲述了张飞、赵云杀了周善,截江夺回阿斗的事情。孙权大怒,说:‘现在妹妹已经回来了,与那些人不再亲近,杀了周善的仇,怎么不报复!’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出兵攻取荆州。正当商议调动兵力时,突然报告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来报复赤壁之战。孙权大惊,暂时放下荆州,商议抵抗曹操。有人报告长史张纮因病回家,现在已经去世,有遗书上呈。孙权拆开遗书,书中劝孙权迁居秣陵,说秣陵的山川有帝王之气,应该尽快迁居那里,作为万世基业。孙权看了遗书后大哭,对众官说:‘张子纲劝我迁居秣陵,我怎么能不听!’立即下令迁都建业,修建石头城。吕蒙进言:‘曹操的军队来了,可以在濡须水口修建堡垒来抵抗。’众将都说:‘登陆击敌,光着脚就能上船,何必修城?’吕蒙说:‘战争有利有弊,没有必胜的。如果突然遇到敌人,步兵骑兵混杂,人们连水都来不及接触到,怎么能上船呢?’孙权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会有近期的忧虑。子明的见识非常深远。’于是派遣数万军队修建濡须坞。白天黑夜同时施工,限期完成。

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益加重。长史董昭进言:‘自古以来,没有哪位臣子像丞相这样有功。即使是周公、吕望,也比不上。栉风沐雨三十多年,扫荡群凶,为百姓除去祸害,使汉室得以复兴。怎么可以和众臣并列呢?应该接受魏公之位,加封‘九锡’以彰显功德。’那‘九锡’是什么呢?第一,车马(大辂、戎辂各一。大辂,金车也。戎辂,兵车也。玄牡二驷,黄马八匹);第二,衣服(衮冕之服,赤舄副焉。衮冕,王者之服。赤舄,朱履也);第三,乐悬(乐悬,王者之乐也);第四,朱户(居以朱户,红门也);第五,纳陛(纳陛以登。陛,阶也);第六,虎贲(虎贲三百人,守门之军也);第七,鈇钺(鈇钺各一。鈇,即斧也。钺,斧属);第八、弓矢(彤弓一,彤矢百。彤,赤色也。玈矢千。玈,黑色也);第九,秬鬯圭瓚(秬鬯一卣,圭瓚副焉。秬,黑黍也。鬯,香酒,灌地以求神于阴。卣,中樽也。圭瓚,宗庙祭器,以祀先王也)。

侍中荀彧说:‘不可以这样做。丞相原本是兴起义兵,来辅助汉室,应当保持忠诚坚定的意志,坚守谦逊退让的节操。君子用德行去爱护他人,不应该这样。’曹操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很不好。董昭说:‘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反对就阻碍了众人的期望呢?’于是他上表请求尊称曹操为魏公,并给予九锡之礼。荀彧叹息说:‘我不想在今天看到这件事!’曹操听说后,非常怨恨,认为荀彧没有帮助自己。建安十七年冬天十月,曹操兴兵南下江南,就命令荀彧一同前往。荀彧已经知道曹操有杀害自己的心思,就借口生病停留在寿春。突然曹操派人送来一盒食物。盒子上盖有曹操亲自封印。打开盒子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于是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后来有人作诗叹道:‘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死无颜见汉君。’他的儿子荀惲,发出哀悼的信报告曹操。曹操非常后悔,命令厚葬荀彧,谥号为敬侯。

再说曹操的大军到达濡须,先派曹洪率领三万铁甲马军,侦察到江边。回报说:‘远远望去,沿江一带旗帜无数,不知道兵马聚集在哪里。’曹操放心不下,亲自领兵前进,就在濡须口摆开军阵。曹操带着一百多人上山坡,远远地望见战船,各自分成队伍,依次排列。旗帜分五色,兵器十分鲜明。中间的大船上,青色的罗伞下坐着孙权。左右的文武官员,站立在两边。曹操用鞭子指着说:‘生儿子就应该像孙仲谋!如果像刘景升的儿子那样,那就只是猪狗罢了!’忽然一声响动,南方的船只一齐冲过来。濡须坞内又有一支军队出来,冲击曹军。曹操的军队退后便逃跑,怎么也喝止不住。突然有千百骑兵赶到山边,领头的一个人,骑在马上,碧眼紫髯,众人认出正是孙权。孙权亲自率领一队骑兵来攻击曹操。曹操大惊,急忙回马时,东吴的大将韩当、周泰,两骑马直冲上来。曹操背后许褚纵马挥刀,抵挡住二将,曹操得以逃脱回营。许褚与二将交战三十回合后才回营。曹操回到营地,重赏许褚,责骂众将:‘面对敌人先逃跑,挫伤了我的锐气!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一律斩首。’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忽然营寨外喊声震天。曹操急忙上马,看到四面八方都起了火,却被吴军劫入了大营。杀到天亮,曹军后退五十多里下寨。曹操心中非常郁闷,闲来翻看兵书。程昱说:‘丞相既然懂得兵法,难道不知道“用兵贵在神速”吗?丞相起兵以来,拖延了很长时间,所以孙权得以做好准备,在濡须水口建造了营垒,难以攻击。不如暂时撤退回许昌,再作良图。’曹操没有回应。

程昱离开后,曹操伏在案上睡觉,忽然听到潮水汹涌,像万马奔腾的样子。曹操急忙看去,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芒耀眼;抬头仰望天空,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然看到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在营寨前的山中,声音如雷。猛然惊醒,原来是在帐篷中做了一个梦。帐篷前军士报告说已经到了午时。曹操命令备马,带领五十多骑兵,直接奔向梦中看到的落日山边。正在观看的时候,忽然看到一队人马,最前面的人,头戴金盔,身穿金甲。曹操一看,原来是孙权。孙权看到曹操到来,也不慌张,在山上勒住马,用鞭子指着曹操说:‘丞相坐镇中原,富贵已经极点,为什么贪心不足,又来侵犯我的江南?’曹操回答说:‘你作为臣子,不尊重王室。我奉天子之命,特来讨伐你!’孙权笑着说:‘这样的话岂不羞耻?天下人都知道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并不是不尊重汉朝,正是想讨伐你来匡正国家。’曹操大怒,命令众将上山捉拿孙权。忽然一声鼓响,山后两面军队冲出,右边是韩当、周泰,左边是陈武、潘璋。四员将领带领三千弓箭手乱射,箭如雨下。曹操急忙带领众将回走。背后四将紧紧追赶。追到半路,许褚带领众虎卫军抵挡住,救回曹操。吴军齐声高歌,回去了濡须。曹操回到营地,自己思考:‘孙权不是等闲之辈。红日之兆,日后必成帝王。’于是心中有了撤退的念头,但又担心东吴嘲笑,进退未决。双方又相持了一个多月,交战了几次,互有胜负。直到第二年正月,春雨连绵,水道都满了,士兵们大多在泥水中,非常困苦。曹操非常忧虑。当天正在营中,与众谋士商议。有人劝曹操撤兵,有人认为现在春暖,正好相持,不可撤退。曹操犹豫不决。

忽然报告东吴有使者带着书信到来。曹操打开一看。书信上大致说:‘我和丞相,都是汉朝的臣子。丞相不思报国安民,却无故发动战争,残害生灵,这岂是仁人所为?现在春水初涨,您应当迅速离开。如果不这样做,恐怕又有赤壁之祸了。您应当自己思考。’书信背面又批了两行字:‘除非你死,我才能安心。’曹操看完大笑说:‘孙仲谋没有欺骗我。’重赏来使,于是下令撤军,命令庐江太守朱光镇守皖城,自己带领大军回许昌。孙权也收兵回秣陵。孙权与众将商议:‘曹操虽然北去了,刘备还在葭萌关没有回来。为什么不利用抵抗曹操的兵力,去夺取荆州呢?’张昭献计说:‘现在还不可以动兵。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刘备不能再回荆州。’正是:孟德雄兵方退北,仲谋壮志又图南。

不知张昭会说出什么计策来,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注解

赵云截江夺阿斗:赵云截江夺阿斗是指三国时期,赵云为了保护刘备的儿子刘禅(阿斗),在江上截住船只,成功将阿斗夺回的故事。这体现了赵云对刘备的忠诚和保护幼主的英勇。

孙权遗书退老瞒:孙权遗书退老瞒是指孙权通过写信给曹操的使者,使曹操的使者老瞒(郭嘉)退兵的故事。这里的“老瞒”是郭嘉的别称,此情节体现了孙权的智谋和外交手段。

庞统: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蜀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诸葛亮齐名,有“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之称。

法正:法正,字孝直,蜀汉初期的重要谋士,对刘备入蜀和建立蜀汉政权有重要贡献。

玄德:玄德是对刘备的尊称,意为高尚的品德。

刘璋:刘璋,字仲初,蜀汉初期的地方豪族,曾任益州牧,后为刘备所取代。

魏延:魏延,字文长,蜀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刘封:刘封,字公达,刘备的养子,蜀汉将领。

刘璝:刘璝,蜀汉将领。

泠苞:泠苞,蜀汉将领。

邓贤:邓贤,蜀汉将领。

从事张任:从事,官职名,张任,蜀汉将领。

鸿门会上:鸿门会是指楚汉争霸时期,项羽设宴款待刘邦,企图杀害刘邦的历史事件。

葭萌关:古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边关。

白水都督杨怀、高沛:白水都督,官职名,杨怀、高沛,蜀汉将领。

荆襄:荆襄,指荆州和襄阳,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区。

吴侯孙权:吴侯孙权,即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

顾雍:顾雍,字子仁,东吴重臣。

刘备: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以仁德著称。

阿斗:阿斗是刘备的儿子,此处指刘备的幼子刘禅。

张鲁:张鲁,字公然,东汉末年益州牧,后归附曹操。

东吴:东吴指三国时期的孙吴,此处指孙吴的军队。

国太:国太,即吴国太,孙权的母亲,对孙权有很大影响力。

孙夫人:孙夫人,即孙尚香,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周善:周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名将领,此处指周善手执长戈,大喝曰:‘汝何人,敢当主母!’表现了他的威严和勇猛。

郡主:郡主,指孙尚香,孙权的妹妹。

皇叔:皇叔,对刘备的尊称,意为皇家的叔父。

军师:军师,古代军事指挥官的职位。

沙头镇:沙头镇,位于今湖北省沙市区,是古代水路交通要地。

赵云:赵云是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著称,此处描述了他追赶孙夫人的情景。

主母:主母指孙夫人,是刘备的夫人,此处是赵云对孙夫人的尊称。

巡哨:巡哨指巡视警戒,赵云巡哨方回,即刚完成巡视任务回来。

长戈:长戈是一种古代兵器,此处指周善所持的长矛。

将军器:将军器指将兵器摆列在船上,准备战斗。

风顺水急:形容天气和江水条件对船只行驶有利。

青釭剑:青釭剑是古代名剑,此处指赵云所佩带的剑。

当阳长坂坡:当阳长坂坡是三国时期著名战役,赵云在此役中救出阿斗。

帐下:帐下指部下,此处指赵云的部下。

张飞:张飞是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和豪爽著称。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九锡:古代帝王赐予诸侯的九种礼器,象征着极高的权力和尊贵。

侍中:古代官职,为皇帝的近臣,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荀彧: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重要谋士。

丞相:古代官职,为宰相,负责国家最高行政事务。

汉室:指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忠贞:忠诚坚定,不改变节操。

谦退:谦虚退让,不自大。

君子:古代对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称呼。

德:道德,品德。

勃然变色:形容脸色突然变得很严肃或很愤怒。

董昭:东汉末年政治家,曹操的重要谋士。

寿春: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寿县。

服毒而亡:指自杀。

留侯:指张良,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刘邦的重要谋士。

汉君:指汉朝的皇帝。

曹洪:东汉末年将领,曹操的族弟。

铁甲马军:装备有铁甲的骑兵部队。

濡须:古水名,位于今安徽省。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景升:指刘表,东汉末年割据荆州的地方势力。

豚犬:比喻无用的人或事物。

许褚:东汉末年将领,曹操的部下,以勇猛著称。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兵贵神速:军事上强调用兵要迅速,出其不意。

许昌: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

赤壁之祸:指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军队在此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

庐江太守:古代官职,负责庐江郡(今安徽省庐江县一带)的行政事务。

秣陵: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的谋士,孙权的亲信。

孟德:曹操的字,常用于指代曹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评注

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的这番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谦退和仁爱。他认为曹操起兵本是为了恢复汉室,应当保持忠诚和谦退的品德,不应过于残暴。这里的‘君子爱人以德’更是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荀彧以儒家思想来劝诫曹操,显示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坚守。

曹操闻言,勃然变色。

曹操的勃然变色,不仅是对荀彧话语的直接反应,也是他内心对于荀彧劝诫的不满和愤怒的体现。曹操作为一代枭雄,他的性格中既有果断的一面,也有不容他人质疑的一面。

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董昭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朝中的政治斗争。他主张顺应众望,尊重曹操的权力,这体现了魏晋时期权谋政治的特点。而‘加九锡’则是当时皇帝对功臣的最高荣誉,这也预示着曹操权势的进一步扩大。

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

荀彧的叹息,表达了他对曹操篡汉的失望和悲痛。曹操对荀彧的深恨,则反映了他对荀彧忠诚的忌惮和对个人权力的执着。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荀彧的托病止于寿春,体现了他对曹操篡汉的坚决反对和对自身安全的谨慎。他的这一举动,既是对曹操的抗议,也是对汉室忠诚的体现。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送来的空盒,是对荀彧忠诚的考验,也是他预谋杀荀彧的手段。荀彧的服毒自尽,是对曹操篡汉行为的强烈抗议,也是他忠诚汉室的最后表现。

年五十岁。后人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

这首诗表达了对荀彧才华的赞誉和对他在权门失足的同情。‘留侯’指的是张良,荀彧在这里被比作张良,既是对他忠诚的肯定,也是对他不幸命运的哀叹。

其子荀惲,发哀书报曹操。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

荀惲的哀书,是对父亲忠诚的继承,也是对曹操的哀求。曹操的懊悔和厚葬荀彧,既是对荀彧忠诚的认可,也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且说曹操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领三万铁甲马军,哨至江边。

这段描述了曹操的军事行动,以及他对曹洪的信任。曹洪领兵哨至江边,是为了探查敌情,为曹操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

曹洪的回报,表明了敌军力量的强大和曹操面临的挑战。‘旗幡无数’形容了敌军人数众多,‘不知兵聚何处’则反映了曹操对敌情的未知。

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濡须口排开军阵。

曹操亲自领兵前进,显示了他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军事行动的掌控。他在濡须口排开军阵,是为了准备与敌军的决战。

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

曹操上山坡遥望战船,是对敌军布阵的观察和分析。他注意到敌军队伍整齐,各分队伍,这表明敌军准备充分,战斗力强大。

旗分五色,兵器鲜明。

‘旗分五色,兵器鲜明’是对敌军军容的描绘,体现了敌军的强大和整齐。

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

孙权作为东吴的君主,他的出现使得敌军更具威胁。‘青罗伞’则是对孙权身份的象征。

左右文武,侍立两边。

孙权身边的文武官员,体现了东吴的强大和孙权的权威。

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曹操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孙权的敬佩和对刘景升儿子的轻视。‘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对孙权才华的赞誉,‘豚犬耳’则是对刘景升儿子的贬低。

忽一声响动,南船一齐飞奔过来。

南船的突然攻击,是对曹操军队的突然袭击,也是对曹操军队的挑战。

濡须坞内又一军出,冲动曹兵。

濡须坞内的军队加入战斗,使得敌军的力量更加壮大,对曹操军队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曹操军马退后便走,止喝不住。

曹操军队的撤退,反映了曹操军队在敌军强大压力下的无奈。

忽有千百骑赶到山边,为首马上一人,碧眼紫髯,众人认得正是孙权。

孙权的亲自参与战斗,显示了他对胜利的决心和对曹操的挑战。

权自引一队马军来击曹操。

孙权亲自领兵攻击曹操,是对曹操的直接挑战。

操大惊,急回马时,东吴大将韩当、周泰,两骑马直冲将上来。

韩当和周泰的突然出现,是对曹操军队的致命打击,也是对曹操本人的挑战。

操背后许褚纵马舞刀,敌住二将,曹操得脱归寨。

许褚的英勇表现,是对曹操军队的拯救,也是对曹操本人的保护。

许褚与二将战三十合方回。

许褚与韩当、周泰的三十合战,是对曹操军队的再次保护,也是对曹操本人的再次拯救。

操回寨,重赏许褚,责骂众将:‘临敌先退,挫吾锐气!后若如此,尽皆斩首。’

曹操对许褚的重赏和责骂众将,既是对许褚的肯定,也是对众将的警示。

是夜二更时分,忽寨外喊声大震。

寨外的喊声大震,是对曹操军队的再次袭击,也是对曹操本人的挑战。

操急上马,见四下里火起,却被吴兵劫入大寨。

曹操军队被吴兵劫入大寨,是对曹操军队的致命打击,也是对曹操本人的挑战。

杀至天明,曹兵退五十余里下寨。

曹操军队的撤退,反映了曹操军队在敌军强大压力下的无奈。

操心中郁闷,闲看兵书。

曹操的郁闷和看兵书,反映了他对军事局势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程昱曰:‘丞相既知兵法,岂不知‘兵贵神速’乎?丞相起兵,迁延日久,故孙权得以准备,夹濡须水口为坞,难于攻击。不若且退兵还许都,别作良图。’

程昱的这番话,是对曹操军事行动的批评和建议。他提出了‘兵贵神速’的原则,并建议曹操退兵,重新制定计划。

操不应。

曹操对程昱的建议不予理睬,反映了他对胜利的执着和对局势的判断。

程昱出。操伏几而卧,忽闻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

曹操在程昱离开后,突然听到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这可能是他对军事局势的焦虑和不安的体现。

操急视之,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

曹操看到的红日和天上的太阳,可能是他对军事局势的幻想和期望,也可能是他对胜利的渴望和祈求。

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

红日的坠落,可能是曹操对军事局势的绝望和恐惧的体现。

猛然惊觉,原来在帐中做了一梦。

曹操的梦境,可能是他对军事局势的反映,也可能是他对未来的期待。

帐前军报道午时。曹操教备马,引五十余骑,径奔出寨,至梦中所见落日山边。

曹操按照梦境的指引,出寨寻找落日山边,反映了他对胜利的执着和对梦境的信任。

正看之间,忽见一簇人马,当先一人,金盔金甲。

曹操看到的金盔金甲的人,可能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幻想。

操视之,乃孙权也。

曹操认出那人是孙权,表明他对孙权的认识和了解。

权见操至,也不慌忙,在山上勒住马,以鞭指操曰:‘丞相坐镇中原,富贵已极,何故贪心不足,又来侵我江南?’

孙权的质问,是对曹操侵略行为的指责,也是对曹操的挑战。

操答曰:‘汝为臣下,不尊王室。吾奉天子诏,特来讨汝!’

曹操的回答,是对孙权指责的反驳,也是对孙权的挑战。

孙权笑曰:‘此言岂不羞乎?天下岂不知你挟天子令诸侯?吾非不尊汉朝,正欲讨汝以正国家耳。’

孙权的笑声和回答,是对曹操的回答的反驳,也是对曹操的挑战。

操大怒,叱诸将上山捉孙权。

曹操的大怒和叱诸将上山捉孙权,是对孙权的挑战和报复。

忽一声鼓响,山背后两彪军出,右边韩当、周泰,左边陈武、潘璋。

韩当、周泰和陈武、潘璋的出现,是对曹操军队的挑战和威胁。

四员将带三千弓弩手乱射,矢如雨发。

四员将的弓弩手乱射,是对曹操军队的致命打击。

操急引众将回走。

曹操的回走,是对敌军压力的无奈和逃避。

背后四将赶来甚急。

四将的追赶,是对曹操军队的追击和围攻。

赶到半路,许褚引众虎卫军敌住,救回曹操。

许褚的救援,是对曹操军队的拯救,也是对曹操本人的保护。

吴兵齐奏凯歌,回濡须去了。

吴兵的凯歌和回濡须,是对曹操军队的胜利和庆祝。

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

曹操对孙权的思考和预言,是对孙权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待。

于是心中有退兵之意,又恐东吴耻笑,进退未决。

曹操的进退未决,反映了他对军事局势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两边又相拒了月余,战了数场,互相胜负。

两边的相拒和战斗,是对军事局势的持续和对胜利的争夺。

直至来年正月,春雨连绵,水港皆满,军士多在泥水之中,困苦异常。

春雨连绵和军士的困苦,是对曹操军队的挑战和压力。

操心甚忧。

曹操的忧愁,反映了他对军事局势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当日正在寨中,与众谋士商议。

曹操与众谋士的商议,是对军事局势的讨论和对胜利的探讨。

或劝操收兵,或云目今春暖,正好相持,不可退归。

谋士们的意见分歧,反映了他们对军事局势的不同看法和对胜利的不同追求。

操犹豫未定。

曹操的犹豫未定,反映了他对军事局势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忽报东吴有使赍书到。

东吴使者的到来,是对曹操军队的挑战和压力。

操启视之。书略曰:‘孤与丞相,彼此皆汉朝臣宰。丞相不思报国安民,乃妄动干戈,残虐生灵,岂仁人之所为哉?即日春水方生,公当速去。如其不然,复有赤壁之祸矣。公宜自思焉。’

东吴使者的书信,是对曹操的指责和警告,也是对曹操的挑战。

书背后又批两行云:‘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书信背后的批语,是对曹操的威胁和警告,也是对曹操的挑战。

曹操看毕,大笑曰:‘孙仲谋不欺我也。’

曹操的大笑,是对东吴使者书信的回应,也是对孙权的认可。

重赏来使,遂下令班师,命庐江太守朱光镇守皖城,自引大军回许昌。

曹操的重赏和班师,是对东吴使者的回应,也是对军事局势的调整。

孙权亦收军回秣陵。

孙权的收军,是对曹操班师的回应,也是对军事局势的调整。

权与众将商议:‘曹操虽然北去,刘备尚在葭萌关未还。何不引拒曹操之兵,以取荆州?’

孙权与众将的商议,是对曹操班师的回应,也是对军事局势的调整。

张昭献计曰:‘且未可动兵。某有一计,使刘备不能再还荆州。’

张昭的计谋,是对曹操班师的回应,也是对军事局势的调整。

正是:孟德雄兵方退北,仲谋壮志又图南。

这首诗是对曹操和孙权的评价,也是对军事局势的描述。‘孟德雄兵方退北’是对曹操军队的描述,‘仲谋壮志又图南’是对孙权的描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3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