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回-原文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却说陈宫临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插剑上马,不等天明,自投东郡去了。
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急行,不可久留。’遂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
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
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
操皆留为帐前吏。
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
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
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
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
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时袁绍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操作檄文以达诸郡。
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操发檄文去后,后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
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
瓒视之,乃刘玄德也。
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
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
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
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
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
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
瓒曰:‘今居何职?’
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
瓒叹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
玄德曰:‘愿往。’
张飞曰:‘当时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
云长曰:‘事已至此,即当收拾前去。’
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
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
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
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歃血。
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歃血已罢,下坛。
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皆曰惟命是听。
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
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
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饮宴。
李儒接得告急文书,径来禀卓。
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
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
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
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众诸侯内有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
华雄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大喝:‘贼将休走!’
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生擒将校极多。
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关前。
那四将?——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
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
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
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
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术听之,不发粮草。
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
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
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
是夜月白风清。
到坚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
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
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
坚军乱窜。
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背后华雄追来。
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
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
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帻与某戴之。’
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
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
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近前。
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帻。
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紥。
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
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
便聚众诸侯商议。
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绍请入帐列坐。
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诸侯并皆不语。
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
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
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
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
瓒曰:‘然。’
即令刘玄德拜见。
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
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
命坐。
备逊谢。
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
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著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
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曹操大喜。
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袁术曰:‘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操曰:‘岂可因一言而误大事耶?’
命公孙瓒且带玄德、关、张回寨。
众官皆散。
曹操暗使人赍牛酒抚慰三人。
却说华雄手下败军,报上关来。
李肃慌忙写告急文书,申闻董卓。
卓急聚李儒、吕布等商议。
儒曰:‘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为盟主,绍叔袁隗,现为太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
卓然其说,唤李傕、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
这关离洛阳五十里。
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紥住大寨。
卓自在关上屯住。
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
绍聚众商议。
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
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
操引军往来救应。
八路诸侯,各自起兵。
河内太守王匡,引兵先到。
吕布带铁骑三千,飞奔来迎。
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勒马门旗下看时,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
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
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
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
匡军大败,四散奔走。
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幸得乔瑁、袁遗两军皆至,来救王匡,吕布方退。
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退三十里下寨。
随后五路军马都至,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正虑间,小校报来:‘吕布搦战。’
八路诸侯,一齐上马。
军分八队,布在高冈。
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飐,先来冲阵。
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众大惊。
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
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
吕布退回去了。
众诸侯回寨商议。
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
八路诸侯齐出。
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
战不数合,瓒败走。
吕布纵赤兔马赶来。
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
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这三个围住吕布。
转灯儿般厮杀。
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
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
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
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古人曾有篇言语,单道着玄德、关、张三战吕布:
“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
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
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
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
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
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
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
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
踊出燕人张翼德,手持蛇矛丈八枪。
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
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鹦鹉战袍飞蛱蝶。
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枭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
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
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
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倒拖画杆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
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三人直赶吕布到关下,看见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
张飞大叫:“此必董卓!追吕布有甚强处?不如先拿董贼,便是斩草除根!”
拍马上关,来擒董卓。
正是: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待奇人。
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回-译文
发布紧急诏书,命令各镇响应曹操,打破关隘,三英战吕布。
陈宫想要杀曹操,但突然改变主意说:‘我为国家来到这里,杀他不义。不如放弃他,自己去别处。’他拔剑上马,不等天亮,就自己投奔东郡去了。
曹操醒来,发现陈宫不见了,心想:‘这个人听到我说了那两句话,怀疑我不仁,就离开了我;我应该赶快行动,不能久留。’于是他连夜赶到陈留,找到父亲,把前事告诉了他;他想变卖家产,招募义兵。
父亲说:‘资金太少,恐怕成不了事。这里有个叫卫弘的孝廉,他慷慨仗义,家里非常富有;如果得到他的帮助,事情就有希望了。’曹操设宴请卫弘到家,告诉他:‘现在汉室没有君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都痛恨。我想尽力扶持国家,但力量不足。你是忠义之士,敢请求你的帮助!’卫弘说:‘我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没有遇到英雄。既然孟德有大志,我愿意把家产帮助你。’曹操非常高兴;于是他首先发布假诏书,迅速通知各道,然后招募义兵,竖起一面写有‘忠义’二字的招兵白旗。不久,应募的人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聚集起来。
有一天,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奔曹操。还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奔曹操。曹操都留他们在帐前做官。
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是夏侯婴的后代;从小练习枪棒;十四岁时跟师傅学武,有人侮辱他的师傅,夏侯惇就杀了那个人,逃到外地;听说曹操起兵,就和他的族弟夏侯渊各自带领一千壮士来会合。这两个人本来是曹操的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氏的儿子,后来过继到曹家,因此是同族。不久,曹家的兄弟曹仁、曹洪各自带领一千多士兵来帮助曹操。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两人箭术和马术都很熟练,武艺高超。曹操非常高兴,在村里训练军队。卫弘拿出所有的家产,购置衣物、盔甲、旗帜。
四方送粮食的人不计其数。
当时袁绍得到曹操的假诏书,就召集手下的文武官员,带领三万士兵,从渤海出发来与曹操会盟。曹操发布檄文通知各郡。檄文说:‘曹操等人谨以大义通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凶狠不仁,罪恶累累!现在奉天子密诏,大举义兵,誓要扫清华夏,剿灭众凶。希望各位起兵,共同发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百姓。檄文到达之日,可迅速执行!’曹操发布檄文后,后方的诸侯都起兵响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各路军队,人数不等,有三万人的,有一两万人的,各自带领文官武将,投奔洛阳。
再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率领一万五千精兵,路过德州平原县。正在行进之间,远远看到桑树丛中一面黄旗,几骑人马来迎接。瓒一看,原来是刘备。瓒问:‘贤弟为什么在这里?’刘备说:‘以前承蒙兄长保举我担任平原县令,现在听说大军经过这里,特地来迎接,请兄长进城歇马。’瓒指着关羽、张飞问:‘这是谁?’刘备说:‘这是关羽、张飞,是我的结义兄弟。’瓒说:‘是和我们一起打败黄巾军的人吗?’刘备说:‘都是这两人的功劳。’瓒问:‘现在他们担任什么职务?’刘备回答:‘关羽是马弓手,张飞是步弓手。’瓒叹息说:‘这样可以说是埋没英雄!现在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同去讨伐他。贤弟可以放弃这个低级的官职,一起讨伐贼人,尽力扶持汉室,怎么样?’刘备说:‘愿意去。’张飞说:‘当时如果让我杀了这个贼人,就不会有今天的事情了。’关羽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应该收拾行装前去。’刘备、关羽、张飞带着几个骑兵跟随公孙瓒来,曹操接着他们。
其他诸侯也陆续到达,各自安营扎寨,连绵二百多里。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军策略。太守王匡说:‘现在我们奉行大义,必须立一个盟主;大家听从指挥,然后进军。’曹操说:‘袁本初四代都是三公,门下有很多老部下,是汉朝名相的后代,可以担任盟主。’袁绍一再推辞,大家都说非袁本初不可,袁绍才答应。第二天,搭建三层高台,上面挂满了五方旗帜,上面竖着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上高台。袁绍整理衣服,佩剑,慷慨地上台,焚香再次跪拜。他在盟誓中说:‘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机纵害,祸加至尊,虐害百姓。我们担心国家灭亡,聚集义兵,共同赴国难。我们同盟的人,齐心协力,尽忠报国,决无二心。如果有违背这个盟约的人,让他丧命,不留后代。皇天后土,祖宗明灵,都来见证!’读完盟誓,大家因为他的言辞慷慨,都流泪了。歃血仪式结束后,袁绍下台。大家扶他上座,按照爵位和年龄依次坐下。曹操敬了几巡酒,说:‘今天既然立了盟主,大家都要听从指挥,共同扶持国家,不要因为强弱而计较。’袁绍说:‘我虽然不才,既然承蒙大家推举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法,军有纪律。大家都要遵守,不要违反。’大家都说遵命。袁绍说:‘我的弟弟袁术负责管理粮草,供应各营,不能有短缺。还需要一个人担任先锋,直接挑战汜水关。其他人各自占据险要之地,作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站出来说道:“我愿意担任先锋。”袁绍说:“文台(孙坚的字)勇猛刚烈,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孙坚于是带领本部人马直奔汜水关而来。守关的将士,派人骑快马前往洛阳丞相府报急。
董卓自从独揽大权之后,每天都是饮酒作乐。李儒接到紧急文书,立刻来禀报董卓。董卓大惊,急忙召集众将商议。温侯吕布挺身而出说:“父亲不必担忧。关外的诸侯,我看他们就像草芥一样;我愿意率领猛虎般的军队,将他们全部斩首,悬挂在都城门口。”董卓非常高兴,说:“有了奉先(吕布的字),我可以高枕无忧了!”话还没说完,吕布背后一人高声说道:“杀鸡何必用牛刀?不用温侯亲自前往。我斩杀众诸侯的首级,就像探囊取物一样容易!”董卓一看,这人身高九尺,虎背熊腰,豹头猿臂;是关西人,姓华,名雄。董卓听后非常高兴,任命他为骁骑校尉。调拨五万步骑兵,与李肃、胡轸、赵岑一同星夜赶往关前迎敌。
在众诸侯中,有济北相鲍信,考虑到孙坚已经担任先锋,担心他会抢了头功,暗中派遣他的弟弟鲍忠,先带领三千马步军,从小路直奔关下挑战。华雄率领五百铁骑飞快地冲下关来,大声喝道:“贼将,休想逃走!”鲍忠想要撤退,却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生擒了许多将校。华雄派人将鲍忠的首级送回相府报捷,董卓因此将华雄提升为都督。
孙坚带领四员将领直奔关前。这四员将领是谁?第一个是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用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是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使用铁鞭;第三个是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用一口大刀;第四个是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使用双刀。孙坚身披破银铠甲,头戴赤色头巾,手持古锭刀,骑着一匹花鬃马,指着关上骂道:“帮助恶人的家伙,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华雄的副将胡轸带领五千人出关迎战。程普骑马挥矛,直取胡轸。交战没几回合,程普就刺中了胡轸的咽喉,胡轸死于马下。孙坚指挥军队直冲到关前,关上的箭石如雨点般落下。孙坚带领军队回到梁东驻扎,派人向袁绍处报捷,同时向袁术处催要粮食。
有人对袁术说:“孙坚是江东的猛虎;如果他攻破洛阳,杀了董卓,那就是除掉了狼却得到了虎。现在如果不给他粮食,他的军队必定会散。”袁术听后,不发粮食。孙坚的军队缺少粮食,军中开始混乱,细作将情况报告给了关上。李肃为华雄出谋划策说:“今晚我带领一支军队从小路下关,偷袭孙坚的营地后部,将军你攻击前面的营地,孙坚就可以被擒获了。”华雄采纳了他的建议,传令士兵吃饱饭,趁夜色下关。那天晚上,月色明亮,风清气爽。到了孙坚的营地时,已经是半夜,他们大声呐喊着直接冲了进去。孙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到华雄。两马相交,没打几个回合,后面的李肃军队到了,放起了大火。孙坚的军队四处逃窜。众将各自混战,只有祖茂紧跟在孙坚身边,成功突围而逃。背后华雄追来。孙坚取箭,连射两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射第三箭时,因为用力过猛,拉断了鹊画弓,只得弃弓骑马逃跑。祖茂说:“主公头上的赤帻会让人认出你,被敌人识别。你可以把帻脱下来给我戴。”孙坚就脱下帻,换上祖茂的盔,两人分两路逃跑。华雄的军队只追着赤帻的人,孙坚因此从小路逃脱。祖茂被华雄追得急了,将赤帻挂在一家烧不尽的庭院柱子上,自己则躲进了树林。华雄的军队在月光下远远看到赤帻,四面围住,不敢靠近。用箭射它,才知道是计,于是上前取走了赤帻。祖茂从树林后面杀出,挥舞双刀想要劈杀华雄;华雄一声大喝,一刀将祖茂斩于马下。一直杀到天亮,华雄才带领军队上关。
程普、黄盖、韩当都来找到孙坚,一起整理军队驻扎。孙坚因为失去了祖茂,非常伤心,星夜派人通知袁绍。袁绍大惊说:‘没想到孙文台败在华雄手中!’于是召集各路诸侯商议。诸侯们都到了,只有公孙瓒最后到,袁绍请他进帐坐下。袁绍说:‘前些日子鲍将军的弟弟不遵守调遣,擅自出兵,结果丧命,损失了很多士兵;现在孙文台又败在华雄手中:挫伤了锐气,怎么办呢?’诸侯们都不说话。袁绍四处张望,看到公孙瓒背后站着三个人,容貌非凡,都在那里冷笑。袁绍问:‘公孙太守背后是什么人?’公孙瓒叫刘备出来,说:‘这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平原令刘备。’曹操问:‘难道是打败黄巾军的那位刘玄德吗?’公孙瓒说:‘是的。’于是让刘备拜见。公孙瓒详细介绍了刘备的功绩和出身。袁绍说:‘既然是汉室宗亲,请坐下。’命令刘备坐下。刘备推辞。袁绍说:‘我并不是敬重你的名爵,而是敬重你是皇室的后代。’刘备于是坐在末位,关羽、张飞叉手站在后面。突然有探子来报告:‘华雄带着铁骑下关,用长矛挑着孙太守的赤色头盔,在营前大骂挑战。’袁绍问:‘谁敢去迎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说:‘小将愿意去。’袁绍很高兴,就让俞涉出马。立刻有报告说:‘俞涉与华雄交战不到三回合,就被华雄斩杀了。’众人都大惊。太守韩馥说:‘我有上将潘凤,可以斩杀华雄。’袁绍急忙命令出战。潘凤手持大斧上马。没过多久,飞马来报告:‘潘凤也被华雄斩杀了。’众人都惊恐失色。袁绍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还没到!只要有一人在这里,还有什么可怕的华雄!’话还没说完,阶下一个人大喊出来:‘小将愿意去斩华雄的头,献给帐下!’众人一看,见这个人身高九尺,胡须两尺长,丹凤眼,卧蚕眉,面色如红枣,声音如洪钟,站在帐前。袁绍问:‘是谁?’公孙瓒说:‘这是我的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的弟弟关羽。’袁绍问:‘现在担任什么职务?’公孙瓒说:‘跟随刘备当马弓手。’帐上的袁术大喝道:‘你这是在嘲笑我们这些诸侯没有大将吗?一个弓手,怎么敢胡说!给我赶出去!’曹操急忙制止袁术说:‘公路(袁术的字)息怒。这个人既然说了大话,必有勇略;让他出马,如果失败了,再责备他不迟。’袁绍说:‘让一个弓手出战,华雄一定会嘲笑我们。’曹操说:‘这个人仪表非凡,华雄怎么会知道他是弓手呢?’关羽说:‘如果失败了,请斩我的头。’曹操让人斟了一杯热酒给关羽喝,然后让他上马。关羽说:‘酒先放着,我去就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诸侯们听到关外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如同天崩地裂,山崩岳摇,都感到惊讶。正想探听消息,突然鸾铃声中,关羽骑马来到中军,提着华雄的头,扔在地上。那酒还温着。后人有诗赞颂他说:‘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曹操很高兴。只见刘备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我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捉董卓,还等何时!’袁术大怒,喝道:‘我这些大臣都还谦让,你一个县令手下的士兵,怎么敢在这里耀武扬威!都给我赶出去!’曹操说:‘有功的人应该奖赏,何必在乎贵贱呢?’袁术说:‘既然你们只看重一个县令,我该告退了。’曹操说:‘怎么能因为一句话而耽误大事呢?’命令公孙瓒带着刘备、关羽、张飞回营。众官员都散去了。曹操暗中派人送牛酒安慰他们。华雄手下败兵,报告到关上。李肃急忙写告急文书,上报董卓。董卓急忙召集李儒、吕布等人商议。李儒说:‘现在失去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是盟主,他的叔叔袁隗现在是太傅;如果内外勾结,非常不利,应该先除掉他们。请丞相亲率大军,分兵剿捕。’董卓同意了这个建议,命令李傕、郭汜领兵五百,包围太傅袁隗的家,不分老幼,全部杀光,先把袁隗的首级拿到关前示众。
董卓于是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前来:一路先让李傕、郭汜领兵五万,守住汜水关,不要交战;董卓自己率领十五万,与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人守卫虎牢关。这个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队到关后,董卓命令吕布领三万军,在关前扎下大营。董卓自己在关上驻扎。
流星马探听到消息,报告到袁绍的大营里。袁绍召集众人商议。曹操说:‘董卓在虎牢关驻兵,截断了我们诸侯的中路,现在可以派出一半的兵力去迎战。’袁绍于是分派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前往虎牢关迎战。曹操领兵来回救援。八路诸侯各自起兵。河内太守王匡,领兵先到。吕布带着三千铁骑飞奔而来迎接。王匡把军队排列成阵势,勒马在门旗下观看,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穿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骑在嘶鸣的赤兔马上: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匡回头问:‘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王匡一看,是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不到五个回合,就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王匡的军队大败,四处奔逃。吕布东西冲杀,如同无人之境。幸亏乔瑁、袁遗两军赶到,来救王匡,吕布才退去。三路诸侯,各自损失了一些人马,退了三十里下寨。随后五路军马都到了,一起商议,都说吕布英勇无敌,无人能敌。
正在担忧的时候,小校报告说:‘吕布挑战。’八路诸侯一齐上马。军队分为八队,吕布站在高冈上。远远看到吕布一队军马,绣旗飘扬,先来冲击阵势。上党太守张杨的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众人都大惊。北海太守孔融的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多个回合,吕布一戟砍断安国的手腕,他丢弃了铁锤逃跑。八路诸侯的军队一起出来,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诸侯们回到营寨商议。曹操说:‘吕布英勇无敌,我们可以召集十八路诸侯,共同商议良策。如果抓住了吕布,董卓就容易被诛杀了。’
正当议论之间,吕布再次带兵挑战。八路的诸侯都出兵迎战。公孙瓒挥舞长矛亲自与吕布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公孙瓒就被打败逃跑了。吕布骑着赤兔马追了上来。那马一天能跑千里,奔跑起来像风一样快。眼看就要追上,吕布举起画戟朝公孙瓒的后心刺去。
旁边有一位将领,圆睁着环眼,倒竖着虎须,手持丈八蛇矛,骑马大声喊道:‘三姓家奴别跑!燕人张飞在此!’吕布看到后,放弃了公孙瓒,转身与张飞交战。张飞精神抖擞,与吕布激烈战斗。打了五十多个回合,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
关羽看到后,一拍马,舞动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前来夹击吕布。四匹马像‘丁’字一样激烈交战。打了三十个回合,还是没能打败吕布。刘备抽出双股剑,骑着黄鬃马,从斜刺里也来助战。这三个人将吕布围住,像转灯一样激烈战斗。八路的兵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抵挡不住,看着刘备的脸,虚刺一戟,刘备急忙闪避。
吕布打开阵角,倒拖画戟,骑马便回。三个人哪里肯放,拍马追赶。八路的兵马喊声震天,一齐掩杀。吕布的军队往关上逃跑;刘备、关羽、张飞在后面追赶。古人曾经有一篇诗,专门描述刘备、关羽、张飞三战吕布的情景:
汉朝的天数到了桓帝、灵帝时期,像炎炎的红日即将西沉。奸臣董卓废黜了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慌。曹操传檄天下,诸侯愤怒,都起兵反抗。商议立袁绍为盟主,发誓扶持王室,安定天下。温侯吕布世无其匹,雄才四海,英伟非凡。身披银铠,铠甲上镶嵌着龙鳞,束发金冠上插着雉尾。腰间宝带,错落有致,锦袍上飞舞着凤凰。龙马跳跃,掀起天风,画戟闪烁,如同秋水。出关挑战,谁敢应战?诸侯都吓得胆裂心惊。
跳出燕人张飞,手持丈八蛇矛。虎须倒竖,像金线一样,环眼圆睁,像闪电一样。激战未能分出胜负,阵前恼怒起关羽。青龙宝刀闪着霜雪般的光芒,鹦鹉战袍上飞舞着蝴蝶。马蹄所到之处,鬼神都哀嚎,眼前一怒,应该血流成河。枭雄刘备抽出双股剑,抖擞天威,施展勇猛。三个人围攻吕布多时,遮拦和抵挡没有停歇。喊声震动天地,杀气弥漫,如同牛斗星一样寒冷。吕布力竭,寻找出路,远远望见家山,拍马返回。倒拖画杆方天戟,五彩幡旗乱飞。解开马缰绳,赤兔马奔跑,翻身飞上虎牢关。
三个人一直追到关下,看见关上西风飘动着青罗伞盖。张飞大喊:‘这一定是董卓!追吕布有什么用?不如先抓住董卓,这才是斩草除根!’拍马上关,来擒拿董卓。正是:擒贼先擒贼首,奇功等待奇人。
不知道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回-注解
矫诏:矫诏是指伪造的皇帝诏书,这里指曹操伪造的皇帝诏书,用以号召各地诸侯起兵反抗董卓。
诸镇:诸镇是指各个地方的军事镇守单位,这里指各个地方的诸侯。
曹公:曹公是对曹操的尊称,曹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破关兵:破关兵是指攻破关隘的军队,这里指曹操的军队。
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与吕布的战斗,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
陈宫:陈宫是曹操的重要谋士,后来因曹操杀害吕布而与曹操决裂。
国家:国家在这里指汉朝,当时汉朝处于衰落时期。
义兵:义兵是指为了正义而战的军队,这里指反对董卓的军队。
忠义:忠义是指忠诚和正义,这里指忠于国家,行事正义。
矫诏驰报:矫诏驰报是指迅速传报伪造的皇帝诏书。
孝廉:孝廉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通过此考试的人有资格担任官职。
卫弘:卫弘是曹操招募义兵时遇到的一位富有的孝廉。
矫檄文:矫檄文是指伪造的檄文,这里指曹操伪造的檄文,用以号召各地诸侯起兵。
华夏:华夏是指中原地区,这里指整个中国。
檄文:檄文是古代用于发布命令或声讨敌人的文书。
后将军:后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将军。
南阳太守:南阳太守是南阳地区的行政长官。
冀州刺史:冀州刺史是冀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是豫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兖州刺史:兖州刺史是兖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河内郡太守:河内郡太守是河内郡地区的行政长官。
陈留太守:陈留太守是陈留地区的行政长官。
东郡太守:东郡太守是东郡地区的行政长官。
山阳太守:山阳太守是山阳地区的行政长官。
济北相:济北相是济北地区的行政长官。
北海太守:北海太守,古代官名,北海是古代郡名。
广陵太守:广陵太守是广陵地区的行政长官。
徐州刺史:徐州刺史是徐州地区的行政长官。
西凉太守:西凉太守是西凉地区的行政长官。
北平太守:北平太守是北平地区的行政长官。
上党太守:上党太守,古代官名,上党是古代郡名。
乌程侯:乌程侯是一种封号,这里指乌程地区的侯爵。
祁乡侯:祁乡侯是一种封号,这里指祁乡地区的侯爵。
渤海太守:渤海太守是渤海地区的行政长官。
刘玄德:刘备的字,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蜀汉的开国皇帝。
关羽:关羽,刘备的结义兄弟,后成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和忠义著称。
张飞: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豪爽著称,擅长使用丈八蛇矛。
黄巾:黄巾是指东汉末年起义军的一种标志,这里指起义军。
董卓:董卓,东汉末年权臣,以残暴著称,后被子孙坚等势力推翻。
社稷:社稷是指国家,这里指汉朝。
黎民:黎民是指普通百姓。
檄文到日:檄文到日是指檄文到达的日期。
兴义师:兴义师是指发动正义的军队。
扶持王室:扶持王室是指支持皇帝的统治。
盟主:盟主是指联盟的首领。
白旄黄钺:白旄黄钺是古代的一种仪仗用品,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兵符将印:兵符将印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凭证,代表军队的指挥权。
焚香再拜:焚香再拜是指虔诚地进行祭祀或祈祷。
臣节:臣节是指臣子的忠诚和节操。
渝:渝是指违背,这里指违背盟约。
坠其命:坠其命是指丧失生命。
遗育:遗育是指遗留下来的后代。
皇天后土:皇天后土是指天地,这里指天地神明。
祖宗明灵:祖宗明灵是指祖先的灵魂,这里指祖先的英灵。
涕泗横流:涕泗横流是指眼泪横流,形容极度悲伤。
歃血:歃血是指用血涂嘴唇,表示誓言的郑重。
调遣:调遣是指调配和派遣。
计较强弱:计较强弱是指比较力量的大小。
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长沙太守是他的官职,意为长沙地区的行政长官。
文台勇烈:文台是孙坚的字,这里用来形容孙坚的勇猛和英勇。
前部:古代行军时,前部指的是军队的最前方,通常由勇猛的将领率领。
绍:指袁绍,东汉末年的一位军阀,与曹操、刘备并称“三雄”之一。
汜水关:汜水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
流星马:流星马,古代传递紧急信息的快速骑兵。
洛阳:洛阳是东汉末年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丞相府:丞相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丞相府是丞相的官邸。
大权:指国家的重要权力。
饮宴:饮酒宴会,古代官员和贵族之间的一种社交活动。
李儒:李儒,东汉末年谋士,曾为董卓效力。
温侯吕布:吕布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武将,温侯是他的封号,意为温和的侯爵。
奉先:奉先是吕布的字,这里用来表示对吕布的尊敬。
虎狼之师:形容军队勇猛如虎狼,战斗力极强。
骁骑校尉:骁骑校尉是古代的一种军职,负责统领骁勇的骑兵。
马步军:马步军是指既能骑马又能步战的军队。
济北相鲍信:鲍信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济北相是他的官职。
暗拨:暗中派遣或调动。
搦战:挑战战斗。
铁骑:铁骑是指装备铁甲的骑兵。
大刀:一种古代的兵器,形似大型的刀。
双刀:一种古代的兵器,双手各持一把刀。
烂银铠:指银色的铠甲,烂银可能是指铠甲上的银色纹饰。
赤帻:赤帻是一种红色的头巾,古代士兵常戴。
古锭刀:一种古代的兵器,形似大型的刀。
花鬃马:鬃毛花哨的马,这里用来形容孙坚骑的马。
矢石如雨:形容箭矢和石块密集如雨点般落下。
梁东:指梁国东部地区。
细作:间谍,指暗中刺探情报的人。
鹊画弓:一种装饰有鹊鸟图案的弓。
庭柱:庭院中的柱子。
月白风清:形容月光明亮,风清气爽的夜晚。
鼓噪:喧闹,这里指军队的喧哗声。
赤帻者:戴着赤帻的人,这里指孙坚。
混战:混乱的战斗,指双方军队在混乱中交战。
孙坚:孙坚,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孙权的父亲,孙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黄盖:黄盖,东汉末年将领,后成为孙吴的重要将领,以智勇著称。
韩当:韩当,东汉末年将领,后归顺孙权,成为孙吴的将领。
袁绍:袁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曾称冀州牧,是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
华雄:华雄,东汉末年将领,勇猛异常,后在与关羽的战斗中被斩杀。
鲍将军:鲍将军,指鲍信,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孙文台:孙文台,对孙坚的尊称,文台是孙坚的字。
玄德:玄德,刘备的字,东汉末年群雄之一,蜀汉的开国皇帝。
曹操: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袁术:袁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曾称帝,是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之一。
吕布:吕布,东汉末年著名武将,以勇猛著称,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在此段古文中,吕布是诸侯联军中的敌方将领。
颜良:颜良,东汉末年将领,以勇猛著称。
文丑:文丑,东汉末年将领,与颜良齐名,以勇猛著称。
李傕:李傕,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董卓效力。
郭汜:郭汜,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董卓效力。
袁隗:袁隗,东汉末年官员,袁绍的叔父。
太傅:太傅,古代官名,是皇帝的高级顾问。
虎牢关:虎牢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
王匡:王匡,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乔瑁:乔瑁,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鲍信:鲍信,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袁遗:袁遗,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孔融: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曾任北海相。
张杨:张杨,东汉末年将领,曾为袁绍效力。
陶谦:陶谦,东汉末年将领,曾任徐州牧。
公孙瓒:东汉末年名将,在此段古文中,他是与吕布交战的诸侯之一。
穆顺:穆顺,东汉末年将领。
武安国:武安国,东汉末年将领。
十八路诸侯:十八路诸侯,指参与反董卓联盟的各方势力,具体指哪些诸侯有争议。
赤兔马:赤兔马,传说中的神马,日行千里,速度极快。此处用来形容吕布骑乘的马匹之快。
画戟:古代兵器,形似戈,但两侧有长柄,用于远距离攻击。
三姓家奴:对吕布的贬称,意指吕布曾经为三姓所养,不忠不义。
云长:关羽的字,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忠义、武艺高强著称,擅长使用青龙偃月刀。
双股剑:古代兵器,形似剑,但有两股,用于近战。
黄鬃马:刘备骑乘的马匹,此处用来形容其勇猛。
青罗伞盖:古代皇帝或贵族出行时使用的伞,此处用来指代董卓。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五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古代战争场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战争策略和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首句‘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点明了战争的导火索,即吕布再次挑起战事,暗示其野心勃勃。
‘八路诸侯齐出’表明了战争的规模,八路人马齐聚,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冲突。
‘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展现了公孙瓒的勇猛,挥槊亲自与吕布交战,体现了忠勇的品质。
‘战不数合,瓒败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战斗未久,公孙瓒便败退,反映出战争的不可预测性。
‘吕布纵赤兔马赶来’中的‘赤兔马’象征着吕布的英勇,‘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则夸张了其速度,凸显了吕布的武艺超群。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通过外貌描写,塑造了张飞的形象,勇猛而威武。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张飞的一声断喝,彰显了他的豪迈与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直率。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表明了张飞与吕布的激烈交战,不分胜负,体现了张飞的勇猛。
‘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描绘了关羽的加入,增强了战局。
‘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则展现了刘备的果断与勇敢,三人围攻吕布,形成三角攻势。
‘转灯儿般厮杀’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三人与吕布的激烈战斗,如同旋转的灯笼,紧张而激烈。
‘吕布架隔遮拦不定’表现了吕布在战斗中的无奈,尽管英勇,但面对三人的围攻,也显得力不从心。
‘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说明了吕布的败退,而‘玄德、关、张随后赶来’则展现了追击的激烈。
‘古人曾有篇言语,单道着玄德、关张三战吕布’通过引用古人的言语,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等诗句,不仅点明了故事的历史背景,还通过诗歌的形式,提升了文学价值。
‘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待奇人’则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强调了擒获首恶的重要性。
整段古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诗歌元素,将一场战争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