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原文

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

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

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

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

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

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

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

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

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

玄德拱立阶下。

半晌,先生未醒。

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云长再三劝住。

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

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

童子欲报。

玄德曰:‘且勿惊动。’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

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

遂转入后堂。

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

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

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

孔明固辞不受。

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

孔明方受。

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宿一宵。

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又有古风一篇曰:“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玄德等三人别了诸葛均,与孔明同归新野。

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孔明曰:“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玄德从之,使人往江东探听。

却说孙权自孙策死后,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时有会稽阚泽,字德润;彭城严畯,字曼才;沛县薛综,字敬文;汝阳程秉,字德枢;吴郡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骆统,字公绪;乌程吾粲,字孔休:此数人皆至江东,孙权敬礼甚厚。又得良将数人:乃汝南吕蒙,字子明;吴郡陆逊,字伯言;琅琊徐盛,字文向;东郡潘璋,字文珪;庐江丁奉,字承渊。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

建安七年,曹操破袁绍,遣使往江东,命孙权遣子入朝随驾。权犹豫未决。吴太夫人命周瑜、张昭等面议。张昭曰:“操欲令我遣子入朝,是牵制诸侯之法也。然若不令去,恐其兴兵下江东,势必危矣。”周瑜曰:“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吴太夫人曰:“公瑾之言是也。”权遂从其言,谢使者,不遣子。自此曹操有下江南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宁,无暇南征。

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引兵伐黄祖,战于大江之中。祖军败绩。权部将凌操,轻舟当先,杀入夏口,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子凌统,时年方十五岁,奋力往夺父尸而归。权见风色不利,收军还东吴。

却说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尝鞭挞士卒。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共谋杀翊。时诸将县令,皆集丹阳,翊设宴相待。翊妻徐氏美而慧,极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劝翊勿出会客。翊不从,遂与众大会。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即抽刀砍死孙翊。妫览、戴员乃归罪边洪,斩之于市。二人乘势掳翊家资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乃谓之曰:“吾为汝夫报仇,汝当从我;不从则死。”徐氏曰:“夫死未几,不忍便相从;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览从之。徐氏乃密召孙翊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二人入府,泣告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义。今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归罪边洪,将我家资童婢尽皆分去。妫览又欲强占妾身,妾已诈许之,以安其心。二将军可差人星夜报知吴侯,一面设密计以图二贼,雪此仇辱,生死衔恩!”言毕再拜。孙高、傅婴皆泣曰:“我等平日感府君恩遇,今日所以不即死难者,正欲为复仇计耳。夫人所命,敢不效力!”于是密遣心腹使者往报孙权。

至晦日,徐氏先召孙、傅二人,伏于密室韩幕之中,然后设祭于堂上。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浓妆艳裹,言笑自若。妫览闻之甚喜。至夜,徐氏遗婢妾请览入府,设席堂中饮酒。饮既醉,徐氏乃邀览入密室。览喜,乘醉而入。徐氏大呼曰:“孙、傅二将军何在!”二人即从帏幕中持刀跃出。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复一刀,登时杀死。徐氏复传请戴员赴宴。员入府来,至堂中,亦被孙、傅二将所杀。一面使人诛戮二贼家小,及其余党。徐氏遂重穿孝服,将妫览、戴员首级,祭于孙翊灵前。不一日,孙权自领军马至丹阳,见徐氏已杀妫、戴二贼,乃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令守丹阳,取徐氏归家养老。江东人无不称徐氏之德。后人有诗赞曰:“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且说东吴各处山贼,尽皆平复。大江之中,有战船七千余只。孙权拜周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权母吴太夫人病危,召周瑜、张昭二人至,谓曰:“我本吴人,幼亡父母,与弟吴景徒居越中。后嫁与孙氏,生四子。长子策生时,吾梦月入怀;后生次子权,又梦日入怀。卜者云:梦日月入怀者,其子大贵。不幸策早丧,今将江东基业付权。望公等同心助之,吾死不朽矣!”又嘱权曰:“汝事子布、公瑾以师傅之礼,不可怠慢。吾妹与我共嫁汝父,则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后,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当恩养,择佳婿以嫁之。”言讫遂终。孙权哀哭,具丧葬之礼,自不必说。

至来年春,孙权商议欲伐黄祖。

张昭曰:‘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

周瑜曰:‘报仇雪恨,何待期年?’

权犹豫未决。

适平北都尉吕蒙入见,告权曰:‘某把龙湫水口,忽有黄祖部将甘宁来降。’

‘某细询之: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

‘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

‘后悔前非,改行从善,引众投刘表。’

‘见表不能成事,即欲来投东吴,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

‘前东吴破祖时,祖得甘宁之力,救回夏口;乃待宁甚薄。’

‘都督苏飞屡荐宁于祖。’

‘祖曰: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宁因此怀恨。’

‘苏飞知其意,乃置酒邀宁到家,谓之曰:吾荐公数次,奈主公不能用。日月逾迈,人生几何,宜自远图。吾当保公为邾县长,自作去就之计。’

‘宁因此得过夏口,欲投江东,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

‘某具言主公求贤若渴,不记旧恨;况各为其主,又何恨焉?宁欣然引众渡江,来见主公。乞钧旨定夺。’

孙权大喜曰:‘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

遂命吕蒙引甘宁入见。

参拜已毕,权曰:‘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以破黄祖之策。’

宁曰:‘今汉祚日危,曹操终必篡窃。南荆之地,操所必争也。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若迟,则操先图之矣。’

‘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明公若往攻之,其势必破。既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而图巴、蜀,霸业可定也。’

孙权曰:‘此金玉之论也!’

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

细作探知,报至江夏。

黄祖急聚众商议,令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迎敌。

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将大索系定艨艟于水面上。

东吴兵至,艨艟上鼓响,弓弩齐发,兵不敢进,约退数里水面。

甘宁谓董袭曰:‘事已至此,不得不进。’

乃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铜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

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

陈就弃船而走。

吕蒙见了,跳下小船,自举橹棹,直入船队,放火烧船。

陈就急待上岸,吕蒙舍命赶到跟前,当胸一刀砍翻。

比及苏飞引军于岸上接应时,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

祖军大败。

苏飞落荒而走,正遇东吴大将潘璋,两马相交,战不数合,被璋生擒过去,径至船中来见孙权。

权命左右以槛车囚之,待活捉黄祖,一并诛戮。

催动三军,不分昼夜,攻打夏口。

正是:只因不用锦帆贼,至令冲开大索船。

未知黄祖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译文

确定三分天下的策略,在隆中做出决策,孙氏家族报仇。

刘备两次拜访孔明都未能遇到,想要再次去拜访。关羽说:‘兄长两次亲自去拜访,礼节已经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是有个虚名,没有真正的学问,所以躲避不敢见你。兄长为何这么相信这个人呢!’刘备说:‘不是这样的,以前齐桓公想要见东郭野人,来回跑了五次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是想要见一个大贤人呢?’张飞说:‘哥哥你错了。这样的村夫,怎么能算大贤人;这次不用哥哥去了;他如果不过来,我只需要用一条绳子绑他过来!’刘备斥责说:‘你没有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文王都这么尊敬贤人,你为何这么无礼!这次你不用去了,我自己和云长去。’张飞说:‘既然两位哥哥都去了,小弟怎么可以落后!’刘备说:‘如果你一起去,不可失礼。’张飞答应了。

于是三个人骑马带着随从前往隆中。离开草庐半里远的地方,刘备就下马步行,正遇到诸葛均。刘备急忙行礼,问道:‘令兄在庄上吗?’诸葛均说:‘昨晚刚回来。将军今天可以见到他。’说完,他飘然而去。刘备说:‘这次幸运地见到先生了!’张飞说:‘这个人太无礼了!即使引我们到庄上也不妨,为何竟然自己走了!’刘备说:‘他们各有各的事情,怎么可以勉强。’三个人来到庄前敲门,童子开门出来询问。刘备说:‘有劳仙童转告:刘备专程来拜见先生。’童子说:‘今天先生虽然在家,但现在正在草堂上睡午觉还没醒。’刘备说:‘既然如此,就先不要通报。’吩咐关羽、张飞两人,只在门口等着。刘备慢慢地走进去,看到先生仰卧在草堂的桌椅上。刘备站在台阶下。过了一会儿,先生还没醒。关羽、张飞在外面站了很久,不见有任何动静,进去看到刘备还在那里站着。张飞大怒,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么傲慢!看到我哥哥站在台阶下,他竟然高卧不起,推说睡觉。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能不能起来!’关羽再三劝阻。刘备仍然命令两人出门外等候。望着堂上,看到先生翻了个身,突然又朝里壁睡着了。童子想要通报。刘备说:‘不要惊动他。’又站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来,口中吟诗道:‘大梦谁先醒?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完诗,翻身问童子说:‘有俗人来访吗?’童子说:‘刘皇叔在这里,已经等了很久。’孔明起身说:‘为何不早通报!还来得及换衣服。’于是转身进入后堂。又过了半晌,才整理好衣冠出来迎接。

刘备看到孔明身高八尺,脸色像玉石一样,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的风采。刘备下拜说:‘我是汉室的后代,涿郡的普通人,久闻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昨天两次拜访,都没能见到一面,已经在案几上写下我的名字,不知道是否已经看到?’孔明说:‘我是南阳的野人,性格懒散,多次承蒙将军屈尊来访,感到非常惭愧。’两人行礼完毕,分宾主坐下,童子献上茶。茶喝完,孔明说:‘昨天看到你的信,足以看出将军忧民忧国的情怀;只是遗憾我年纪轻,才学不深,有误你的询问。’刘备说:‘司马德操的话,徐元直的话,难道是空谈吗?希望先生不要嫌弃我微不足道,愿意给予教诲。’孔明说:‘德操、元直,是世上的高人。我只是个耕夫,怎么敢谈论天下大事?两位太过抬举我了。将军为何舍弃美玉去寻找顽石呢?’刘备说:‘大丈夫有经世之才,怎么能空老于山林之间呢?希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启我的愚钝,给予教诲。’孔明笑着说:‘愿意听听将军的志向。’刘备屏退旁人,靠近座位告诉孔明说:‘汉室衰微,奸臣篡位,我不自量力,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但智谋浅薄,一直没有什么成就。只有先生开启我的愚钝,帮助我渡过难关,才是最大的幸运!’孔明说:‘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的势力不如袁绍,却能打败袁绍,不仅是因为天时,也因为人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这确实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代,国家险要,人民归附,这是可以用来援助而不能图谋的地方。荆州北依汉水、沔水,物资丰富到南海,东连吴郡、会稽,西通巴蜀,这是用武之地,不是那里的主人不能守住;这大概是天意要资助将军,将军是否有意呢?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千里,是天府之国,汉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业;现在刘璋昏庸软弱,人民富足,但不知道体恤,有才智的人,渴望得到明君。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信誉在四海闻名,广泛收罗英雄,渴望得到贤才,如果占据荆州、益州,保护险要之地,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对外结交孙权,对内修治政事;等到天下有变,就派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洛进发,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秦川,百姓会不带着食物和水来迎接将军吗?如果真的如此,大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复兴了。这就是我为将军谋划的。希望将军考虑。’说完,命令童子拿出一张地图,挂在堂中,指着对刘备说:‘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将军想要成就霸业,北方让曹操占据天时,南方让孙权占据地利,将军可以占据人和。先取荆州作为根据地,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后可以图谋中原。’刘备听到这些话,离开座位,拱手感谢说:‘先生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就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只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汉室的宗亲,我怎能忍心夺取他们的地盘?’孔明说:‘我夜间观察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刘璋不是建立基业的人:将来一定会归顺将军。’刘备听后,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孔明未出茅庐,就已经知道三分天下的局势,真是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后来有人作诗赞美说:‘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刘备拜请孔明说:‘我虽然名声微小,德行浅薄,但愿先生不嫌弃我微贱,出山帮助我。我愿意恭敬地听从先生的教诲。’孔明说:‘我长期享受耕作,懒于应世,不能接受命令。’刘备哭泣着说:‘先生不出来,百姓怎么办!’说完,泪水沾湿了衣袖,衣襟都湿透了。孔明看到他的诚意,于是说:‘将军既然不嫌弃我,愿意效犬马之劳。’刘备非常高兴,于是命令关羽、张飞进去,献上金帛礼物。孔明坚决推辞不接受。刘备说:‘这不是聘请大贤人的礼节,只是表达我刘备的一点点心意。’孔明才接受。于是刘备等人在庄上共度了一夜。

第二天,诸葛均回来了,诸葛亮嘱咐他说:‘我受到刘备三次拜访的恩情,不能不出山。你可以在这里耕田,不要让田地荒芜。等到我功成之日,我就要归隐。’后来有人作诗叹道:‘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又有古风一篇说:‘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刘备等三人告别了诸葛均,和诸葛亮一起回到了新野。

刘备对待诸葛亮如同师傅,吃饭坐在一起,睡觉躺在一起,整天讨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说:‘曹操在冀州建造玄武池来训练水军,必定有侵犯江南的意图。你可以派人秘密过江去探听虚实。’刘备同意了,派人前往江东探听。

孙权自从孙策死后,占据江东,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广泛接纳贤士,在吴会开设宾馆,命令顾雍、张纮接待四方宾客。连年以来,你们互相推荐。当时有会稽的阚泽,字德润;彭城的严畯,字曼才;沛县的薛综,字敬文;汝阳的程秉,字德枢;吴郡的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的骆统,字公绪;乌程的吾粲,字孔休:这些人都在江东,孙权对他们非常尊敬。他还得到了几位良将:有汝南的吕蒙,字子明;吴郡的陆逊,字伯言;琅琊的徐盛,字文向;东郡的潘璋,字文珪;庐江的丁奉,字承渊。文武百官,共同辅佐,因此江东被称为人才济济。

建安七年,曹操打败袁绍,派人前往江东,命令孙权派儿子进京随驾。孙权犹豫不决。吴太夫人命令周瑜、张昭等人商议。张昭说:‘曹操想让我派儿子进京,这是牵制诸侯的方法。但是如果不派,恐怕他会兴兵攻打江东,那就危险了。’周瑜说:‘将军继承了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兵力,兵精粮足,将士效命,有什么理由要派人去送质子呢?一旦送了质子,就不得不与曹氏结盟;他们有命令召见,不得不去:这样就会受到别人的控制。不如不派,慢慢观察形势,再想别的办法对付他。’吴太夫人说:‘公瑾的话是对的。’孙权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拒绝使者,没有派儿子去。从此曹操有了攻打江南的意图。但当时北方还未安定,没有时间南征。

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率领军队攻打黄祖,在大江中交战。黄祖军队战败。孙权的部将凌操,驾轻舟冲在最前面,杀入夏口,被黄祖的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的儿子凌统,当时只有十五岁,奋力去争夺父亲的尸体而归。孙权看到形势不利,收兵返回东吴。

孙权的弟弟孙翊担任丹阳太守,孙翊性格刚烈好酒,喝醉了常常鞭打士兵。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两人,一直想杀掉孙翊;于是和孙翊的随从边洪结为心腹,共同谋杀孙翊。当时各位将领和县令,都聚集在丹阳,孙翊设宴款待他们。孙翊的妻子徐氏长得漂亮又聪明,非常擅长卜《易经》,那天卜了一卦,卦象非常凶险,劝孙翊不要出门会客。孙翊不听,于是与众人在一起大会。晚上宴会结束后,边洪带着刀跟在门外,抽出刀砍死了孙翊。妫览、戴员将责任推到边洪身上,在市场上将他处死。两人趁机抢走了孙翊的家产和侍妾。妫览看到徐氏美貌,就对她说:‘我为你的丈夫报仇,你应该跟我;不跟我,就死。’徐氏说:‘丈夫去世不久,我不忍心立刻就跟你;可以等到月底,设祭除服,然后成亲也不迟。’妫览同意了。徐氏于是秘密召唤孙翊的心腹旧将孙高、傅婴两人进入府中,哭着告诉他们说:‘先夫在世时,常说二位将军忠义。现在妫、戴二贼谋杀我夫,只把责任推到边洪身上,把我的家产和侍妾都分了。妫览又想强占我,我已经假装答应了他,来安抚他的心。二位将军可以派人星夜报告吴侯,一面设密计来对付这两个贼人,洗刷这个仇恨,生死都感激你们的恩情!’说完再次跪拜。孙高、傅婴都哭着说:‘我们平时感激府君的恩遇,今天所以不立刻殉难,正是为了报仇的计划。夫人所吩咐的,我们敢不效力!’于是秘密派遣心腹使者去报告孙权。

到了月底,徐氏先召唤孙、傅两人,藏在密室的帷幕之中,然后在堂上设祭。祭拜完毕,就除去孝服,沐浴熏香,浓妆艳抹,谈笑自如。妫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到了晚上,徐氏派婢女请妫览进府,在堂中设宴饮酒。喝得醉醺醺的,徐氏就邀请妫览进入密室。妫览很高兴,醉酒之后进入密室。徐氏大声喊道:‘孙、傅二将军在哪里!’两人就从帷幕中持刀跳出。妫览措手不及,被傅婴一刀砍倒在地,孙高再补一刀,立刻杀死。徐氏又传请戴员赴宴。戴员进入府中,来到堂中,也被孙、傅二将所杀。一面派人诛杀二贼的家人和同党。徐氏于是重新穿上孝服,将妫览、戴员的首级,祭在孙翊的灵前。不久,孙权亲自率领军队来到丹阳,看到徐氏已经杀死了妫、戴二贼,于是封孙高、傅婴为牙门将,命令他们守卫丹阳,把徐氏接回家中养老。江东的人没有不称赞徐氏的德行的。后来有人作诗赞颂她:‘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锄。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东吴女丈夫。’

再说东吴各处的山贼,都已经平定。大江之中,有战船七千多艘。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领江东水陆军马。建安十二年,冬十月,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病危,召唤周瑜、张昭两人到床前,对他们说:‘我本是吴人,幼年丧父,和弟弟吴景一起住在越中。后来嫁给孙家,生了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出生时,我梦见月亮进入怀中;后来生次子孙权,又梦见太阳进入怀中。占卜的人说:梦见日月进入怀中的人,他的儿子将非常尊贵。不幸孙策早逝,现在把江东的基业托付给孙权。希望你们同心协力帮助他,我死而无憾了!’又对孙权说:‘你要像对待师傅一样尊敬子布、公瑾,不可怠慢。我的妹妹和我一起嫁给了你的父亲,那么也就是你的母亲;我死后,你要像对待我一样对待我的妹妹。我的妹妹也应当得到照顾,为她挑选一个好的女婿嫁出去。’说完就去世了。孙权哀痛哭泣,举行了丧葬仪式,不必多说。

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权商量想要攻打黄祖。张昭说:‘我们在服丧期间还没有到一年,不能出兵。’周瑜说:‘报仇雪恨,何必等到一年之后?’孙权犹豫不决。恰巧平北都尉吕蒙来见孙权,告诉他说:‘我在龙湫水口,黄祖的部将甘宁来投降了。我详细询问了他:甘宁字兴霸,是巴郡临江人;他通晓书籍历史,有力量,喜欢游侠;曾经招募亡命之徒,在江湖中横行;腰间挂着铜铃,人们听到铃声都会避开他。他还曾经用西川的锦作帆幔,当时的人都称他为“锦帆贼”。他后悔以前的行为,改邪归正,带领众人投奔刘表。见到刘表不能成事,就想要来投奔东吴,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以前东吴打败黄祖的时候,黄祖得到甘宁的帮助,救回夏口;但是对甘宁却很冷淡。都督苏飞多次向黄祖推荐甘宁。黄祖说:甘宁是劫掠江河的贼人,怎么能重用他!甘宁因此怀恨在心。苏飞知道他的想法,就设宴邀请甘宁到家,对他说:我多次推荐你,但是主公不采纳。日月如梭,人生几何,你应该自己有所打算。我打算保举你为邾县长,你自己决定去留。甘宁因此得以离开夏口,想要投奔江东,但是担心江东会恨他曾经救黄祖而杀死凌操的事情。我告诉他主公求贤若渴,不会记恨旧事;何况各为其主,又有什么可恨的呢?甘宁欣然带领众人渡江,来见主公。他请求主公定夺。”孙权非常高兴说:“我得到兴霸,打败黄祖必然成功。”于是命令吕蒙带领甘宁来见自己。见过礼后,孙权说:“兴霸来到这里,完全得到了我的信任,怎么会记恨他呢?请不必怀疑。希望你能告诉我攻打黄祖的策略。”甘宁说:“现在汉朝的天下日益危险,曹操终究会篡位。南方的荆州之地,曹操一定会争夺。刘表没有远见,他的儿子又愚蠢无能,不能继承家业,明公应该及早图谋;如果晚了,曹操就会先下手。现在应该先攻打黄祖。黄祖年纪大了,脑筋不清,只顾着追求财富;侵害百姓,人心都对他怨恨;没有修整战具,军队没有纪律。明公如果去攻打他,必定能取胜。打败黄祖的军队后,就可以进军西边,占据楚关,图谋巴蜀,霸业就可以确定了。”孙权说:“这是金玉良言!”于是命令周瑜担任大都督,总管水陆军兵;吕蒙为先锋;董袭和甘宁为副将;孙权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征讨黄祖。

细作探听到消息,报告到了江夏。黄祖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命令苏飞担任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调集江夏的所有兵力迎战。陈就、邓龙各自带领一队战船在沔口拦截,战船上设置了强弓硬弩千余张,用大绳子将战船系在水面上。东吴的军队到了,战船上的鼓声响起,弓弩齐发,东吴的士兵不敢前进,大约退后几里水面。甘宁对董袭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得不前进。”于是挑选了百余只小船,每只船上用五十名精兵:二十人划船,三十人穿着铠甲,手持铜刀,不躲避箭矢石块,直接冲到战船旁边,砍断大绳子,战船就横在了水中。甘宁飞身跳上战船,将邓龙杀死。陈就弃船逃跑。吕蒙看到这一幕,跳下小船,自己划着船,直接进入船队,放火烧船。陈就急忙想要上岸,吕蒙冒着生命危险追到他的面前,一刀砍翻了他。等到苏飞带领军队在岸上接应时,东吴的将领们一起上岸,攻势猛烈,不可抵挡。黄祖的军队大败。苏飞落荒而逃,正遇到东吴的大将潘璋,两马相交,交战了几回合,被潘璋活捉,直接带到船上见孙权。孙权命令左右用囚车将他囚禁,等待活捉黄祖,一并处决。催促三军,不分昼夜,攻打夏口。正是:只因不使用锦帆贼,才让现在冲开了大索船。

不知道黄祖的胜负如何,且看下文的发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注解

隆中:隆中,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故居所在地,这里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地,象征着智慧和谋略。

孔明:孔明,即诸葛亮,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卧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玄德:刘备的尊称。

关公:关公,即关羽,刘备的结义兄弟,著名的武将,被尊为“武圣”,在民间信仰中地位崇高。

张飞:张飞,刘备的结义兄弟,著名的武将,以勇猛著称。

齐桓公: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著名的政治家,以尊贤纳士著称。

东郭野人:东郭野人,齐桓公欲见的人物,象征着隐居的贤者。

周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尊重贤才著称,与姜子牙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尊贤的价值观。

姜子牙:姜子牙,周文王的贤臣,后被封为齐国君主,以智慧和谋略著称。

司马德操:司马德操,即司马徽,东汉末年名士,以隐居不仕著称,刘备曾向他请教。

徐元直:徐元直,即徐庶,东汉末年名士,后成为刘备的谋士。

曹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袁绍:东汉末年的军阀。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他在位期间,吴国逐渐强大,成为三国鼎立之一。

荆州:荆州,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湖北省一带,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

益州:益州,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四川省一带,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

汉室:汉室,指汉朝的皇室,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希望恢复汉室天下。

董卓:董卓,东汉末年权臣,曾一度控制朝政,引发了一系列动荡。

天时:天时,指自然界的时机,古代认为天时对于战争和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地利:地利,指地理的优势,如地形、资源等,对于战争和事业的成功也有重要影响。

人和:人和,指人心所向,民众的支持,对于战争和事业的成功同样重要。

汉室宗亲:汉室宗亲,指与汉朝皇室有血缘关系的人,刘备以此自居,希望得到支持。

经世奇才:经世奇才,指有治理国家、造福百姓才能的人。

林泉之下:林泉之下,指隐居山林,远离尘世。

箪食壶浆:箪食壶浆,形容民众对某人的极大拥护和支持,愿意提供食物和饮料。

鼎足之势:鼎足之势,指三国鼎立的局面,比喻三个力量均衡、相互对峙的状态。

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此处指诸葛亮。

刘皇叔:刘备的尊称,皇叔是对刘备的一种尊称。

躬耕:亲自耕种,指隐居田园。

田亩:田地。

功成:事业有成。

归隐:辞官隐居。

身未升腾思退步:身未显赫却已考虑退隐。

功成应忆去时言:功成名就时应当记得过去的承诺。

先主:刘备的尊称。

丁宁:叮嘱。

星落秋风五丈原:指诸葛亮去世。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三尺雪:指剑。

芒砀白蛇夜流血:指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

平秦灭楚入咸阳:指刘邦统一六国。

大哉光武兴洛阳: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崩裂:崩溃。

献帝:东汉末年的皇帝刘协。

许昌:东汉末年,献帝迁都许昌。

孤穷玄德:刘备的困境。

新野:刘备曾居住的地方。

愁民厄:为民众的困苦而忧虑。

南阳卧龙:指诸葛亮。

腹内雄兵:比喻诸葛亮有丰富的军事才能。

分正奇:分兵布阵,有正有奇。

徐庶:三国时期蜀汉的谋士。

茅庐三顾: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的故事。

先生:对诸葛亮的尊称。

三九:指诸葛亮的年龄,三十九岁。

陇亩:田地。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舌上鼓风雷:指诸葛亮口才了得。

谈笑胸中换星斗:指诸葛亮胸中才学丰富。

龙骧虎视:形容气势非凡。

安乾坤:安定天下。

冀州:古代行政区划,曹操曾在此地建立玄武池。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孙策:孙权的哥哥,孙家在江东的基业由他开创。

基业:家族或个人开创的产业。

吴会:吴郡,孙权所在的地区。

顾雍:孙权的谋士。

张纮:孙权的谋士。

会稽阚泽:会稽郡的阚泽,字德润。

彭城严畯:彭城的严畯,字曼才。

沛县薛综:沛县的薛综,字敬文。

汝阳程秉:汝阳的程秉,字德枢。

吴郡朱桓:吴郡的朱桓,字休穆。

陆绩:吴郡的陆绩,字公纪。

张温:吴郡的张温,字惠恕。

乌伤骆统:乌伤的骆统,字公绪。

乌程吾粲:乌程的吾粲,字孔休。

汝南吕蒙:汝南的吕蒙,字子明。

吴郡陆逊:吴郡的陆逊,字伯言。

琅琊徐盛:琅琊的徐盛,字文向。

东郡潘璋:东郡的潘璋,字文珪。

庐江丁奉:庐江的丁奉,字承渊。

文武诸人:文臣和武将。

共相辅佐:共同辅佐。

得人之盛:人才众多。

建安:东汉末年的一种年号。

遣使:派遣使者。

质:人质。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人。以智勇双全著称,是孙权的得力助手。

张昭:三国时期吴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布,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孙权的重要谋士之一。

牵制:牵制。

逼迫:逼迫。

质于人:成为他人的质。

见制于人:被人控制。

徐观其变:观察事态的变化。

御之:应对。

黄祖: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字公述,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曾任荆州牧刘表部将,后来被孙权所败。

夏口:夏口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地区,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

甘宁: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原为黄祖部将,后归顺孙权。

凌操:凌操是东汉末年人物,具体事迹不详。

凌统:凌操的儿子。

丹阳:孙权的辖区。

妫览:丹阳的督将。

戴员:丹阳的郡丞。

边洪:边洪。

县令:县的行政长官。

会客:接待客人。

徐氏:孙翊的妻子。

卜《易》:占卜《易经》。

象大凶:卦象非常凶险。

边洪带刀:边洪带着刀。

妫览、戴员:妫览和戴员。

家资童婢:家产和家中的仆人。

吾妹:孙权的妹妹。

子布:张昭的字。

公瑾:周瑜的字。

事吾妹如事我:对待我的妹妹就像对待我一样。

丧葬之礼:丧葬的仪式。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以勇猛著称,是孙权的部将。

龙湫水口:龙湫水口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具体位置不详。

刘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曾任荆州牧,后来被孙权所败。

苏飞: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字子扬,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锦帆贼:锦帆贼是古代对甘宁的别称,因他常用锦帆作船帆而得名。

邾县长:邾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滕州,长是县令的意思。

汉祚:汉祚指汉朝的皇位,祚是帝位、皇位的意思。

南荆之地:南荆之地指的是荆州南部地区。

楚关:楚关可能是指古代楚地的关口,具体位置不详。

巴、蜀:巴、蜀分别指古代巴国和蜀国,位于今四川地区。

艨艟:艨艟是一种古代战船,形制较大,常用于水战。

强弓硬弩:强弓硬弩是指射程远、力量大的弓弩。

小船:小船指用于水战的较小船只。

铜刀:铜刀是一种古代兵器,以铜制,较为坚固。

矢石:矢石指箭矢和石块,用于攻城掠地。

潘璋: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字文渊,会稽吴县(今浙江杭州)人。以勇猛著称。

槛车:槛车是一种囚禁犯人的车辆,常用于军事上的俘虏运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三国演义》,描写了孙权欲伐黄祖,吕蒙引甘宁归降,以及孙权采纳甘宁破黄祖之策的情节。以下逐行赏析:

至来年春,孙权商议欲伐黄祖。此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春日意味着生机勃勃,但也预示着战争的残酷。

张昭曰:‘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张昭的劝阻体现了儒家礼制观念,强调在居丧期间不宜动兵,体现了古人对丧葬礼仪的重视。

周瑜曰:‘报仇雪恨,何待期年?’周瑜的回答则反映了法家思想,主张及时行动,不拘泥于传统礼节,体现了他的果断和勇猛。

权犹豫未决。适平北都尉吕蒙入见,告权曰:‘某把龙湫水口,忽有黄祖部将甘宁来降。’孙权的犹豫反映了他在决策时的谨慎,而吕蒙的及时出现则带来了转机。

‘某细询之: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颇通书史,有气力,好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吕蒙对甘宁的介绍,突出了甘宁的个性特点和过去的不法行为。

‘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后悔前非,改行从善,引众投刘表。’甘宁的转变,从过去的盗贼到现在的归顺,体现了他的悔过之心。

‘见表不能成事,即欲来投东吴,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甘宁的遭遇,揭示了东吴与黄祖之间的矛盾,也为后续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前东吴破祖时,祖得甘宁之力,救回夏口;乃待宁甚薄。’此句揭示了黄祖对甘宁的薄待,为甘宁的背叛埋下了伏笔。

‘都督苏飞屡荐宁于祖。祖曰: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宁因此怀恨。’苏飞的推荐和黄祖的拒绝,加深了甘宁对黄祖的怨恨。

‘苏飞知其意,乃置酒邀宁到家,谓之曰:吾荐公数次,奈主公不能用。日月逾迈,人生几何,宜自远图。吾当保公为邾县长,自作去就之计。’苏飞的劝告,促使甘宁下定决心投奔东吴。

‘宁因此得过夏口,欲投江东,恐江东恨其救黄祖杀凌操之事。某具言主公求贤若渴,不记旧恨;况各为其主,又何恨焉?宁欣然引众渡江,来见主公。’甘宁的顾虑和吕蒙的劝解,最终促成了他的归顺。

‘乞钧旨定夺。’甘宁的谦卑和孙权的喜悦,展现了东吴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孙权的自信和果断,预示着战争的胜利。

‘遂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孙权的军事部署,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胜利的信心。

‘细作探知,报至江夏。黄祖急聚众商议,令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尽起江夏之兵迎敌。’黄祖的应对,体现了他的临危不乱。

‘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将大索系定艨艟于水面上。’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双方力量的对比。

‘东吴兵至,艨艟上鼓响,弓弩齐发,兵不敢进,约退数里水面。’东吴军队的谨慎和黄祖军队的勇猛,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甘宁谓董袭曰:‘事已至此,不得不进。’乃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铜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甘宁的勇敢和智谋,为东吴军队打开了胜利之门。

‘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陈就弃船而走。’甘宁的英勇行为,为东吴军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吕蒙见了,跳下小船,自举橹棹,直入船队,放火烧船。’吕蒙的果断行动,进一步削弱了黄祖军队的战斗力。

‘陈就急待上岸,吕蒙舍命赶到跟前,当胸一刀砍翻。’吕蒙的英勇,再次展现了东吴军队的战斗力。

‘比及苏飞引军于岸上接应时,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东吴军队的协同作战,使得黄祖军队无法抵挡。

‘祖军大败。苏飞落荒而走,正遇东吴大将潘璋,两马相交,战不数合,被璋生擒过去,径至船中来见孙权。’黄祖军队的溃败,为东吴的胜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权命左右以槛车囚之,待活捉黄祖,一并诛戮。’孙权的仁慈和宽容,体现了他的领导风范。

‘催动三军,不分昼夜,攻打夏口。’孙权的决心和毅力,为东吴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正是:只因不用锦帆贼,至令冲开大索船。’此句总结了甘宁归顺对东吴战争的影响,也反映了古人对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25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