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代文学家,历史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三国演义》是基于三国历史背景创作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兴起、争霸和衰败的故事。书中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权谋、军事、政治、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关系。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人物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小说不仅涉及大量的战斗场面,也展示了许多智谋、策略和领导力,探讨了英雄与权谋、忠诚与背叛、仁义与权力等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深远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与文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原文
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
却说曹丕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
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
一妇人告曰:‘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也。’
丕曰:‘此女何人?’
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因熙出镇幽州,甄氏不肯远行,故留于此。’
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面。
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
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
遂按剑坐于堂上。
却说曹操统领众将入冀州城,将入城门,许攸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操曰:‘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
操大笑。
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操至绍府门下,问曰:‘谁曾入此门来?’
守将对曰:‘世子在内。’
操唤出责之。
刘氏出拜曰:‘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
操教唤出甄氏拜于前。
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
遂令曹丕纳之。
操既定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顾谓众官曰:‘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
众皆叹息。
操以金帛粮米赐绍妻刘氏。
乃下令曰:‘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
一面写表申朝;操自领冀州牧。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
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
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
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
操曰:‘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
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
乃令人遍访冀州贤士。
冀民曰:‘骑都尉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数曾献计于袁绍,绍不从,因此托疾在家。’
操即召琰为本州别驾从事,而谓曰:‘昨按本州户籍,共计三十万众,可谓大州。’
琰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相争,冀民暴骨原野,丞相不急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先计校户籍,岂本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操闻言,改容谢之,待为上宾。
操已定冀州,使人探袁谭消息。
时谭引兵劫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处,闻袁尚败走中山,乃统军攻之。
尚无心战斗,径奔幽州投袁熙。
谭尽降其众,欲复图冀州。
操使人召之,谭不至。
操大怒,驰书绝其婚,自统大军征之,直抵平原。
谭闻操自统军来,遣人求救于刘表。
表请玄德商议。
玄德曰:‘今操已破冀州,兵势正盛,袁氏兄弟不久必为操擒,救之无益;况操常有窥荆襄之意,我只养兵自守,未可妄动。’
表曰:‘然则何以谢之?’
玄德曰:‘可作书与袁氏兄弟,以和解为名,婉词谢之。’
表然其言,先遣人以书遗谭。
书略曰:‘君子违难,不适仇国。日前闻君屈膝降曹,则是忘先人之仇,弃手足之谊,而遗同盟之耻矣。若冀州不弟,当降心相从。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义耶?’
又与袁尚书曰:‘青州天性峭急,迷于曲直。君当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若迷而不返,则是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父之获也。’
谭得表书,知表无发兵之意,又自料不能敌操,遂弃平原,走保南皮。
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
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
操大怒,欲捕斩之。
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
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
百姓皆垂泪而去。
袁谭引兵出城,与曹军相敌。
两阵对圆,操出马以鞭指谭而骂曰:‘吾厚待汝,汝何生异心?’
谭曰:‘汝犯吾境界,夺吾城池,赖吾妻子,反说我有异心耶!’
操大怒,使徐晃出马。
谭使彭安接战。
两马相交,不数合,晃斩彭安于马下。
谭军败走,退入南皮。
操遣军四面围住。
谭着慌,使辛评见操约降。
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汝弟辛毗,吾已重用,汝亦留此可也。’
评曰:‘丞相差矣。某闻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某久事袁氏,岂可背之!’
操知其不可留,乃遣回。
评回见谭,言操不准投降。
谭叱曰:‘汝弟现事曹操,汝怀二心耶?’
评闻言,气满填胸,昏绝于地。
谭令扶出,须臾而死。
谭亦悔之。
郭图谓谭曰:‘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谭从其言。
当夜尽驱南皮百姓,皆执刀枪听令。
次日平明,大开四门,军在后,驱百姓在前,喊声大举,一齐拥出,直抵曹寨。
两军混战,自辰至午,胜负未分,杀人遍地。
操见未获全胜,弃马上山,亲自击鼓。
将士见之,奋力向前,谭军大败。
百姓被杀者无数。
曹洪奋威突阵,正迎袁谭,举刀乱砍,谭竟被曹洪杀于阵中,郭图见阵大乱,急驰入城中。
乐进望见,拈弓搭箭,射下城壕,人马俱陷。
操引兵入南皮,安抚百姓。
忽有一彪军来到,乃袁熙部将焦触、张南也。
操自引军迎之。
二将倒戈卸甲,特来投降。
操封为列侯。
又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操封为平北将军。
下令将袁谭首级号令,敢有哭者斩。
头挂北门外。
一人布冠衰衣,哭于头下。
左右拿来见操。
操问之,乃青州别驾王修也,因谏袁谭被逐,今知谭死,故来哭之。
操曰:‘汝知吾令否?’
修曰:‘知之。’
操曰:‘汝不怕死耶?’
修曰:‘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若得收葬谭尸,受戮无恨。’
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遂命收葬谭尸,礼修为上宾,以为司金中郎将。
因问之曰:‘今袁尚已投袁熙,取之当用何策?’
修不答。
操曰:‘忠臣也。’
问郭嘉,嘉曰:‘可使袁氏降将焦触、张南等自攻之。’
操用其言,随差焦触、张南、吕旷、吕翔、马延、张顗,各引本部兵,分三路进攻幽州;一面使李典、乐进会合张燕,打并州,攻高干。
且说袁尚、袁熙知曹兵将至,料难迎敌,乃弃城引兵,星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
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
乌桓触先言曰:‘吾知曹丞相当世英雄,今往投降,有不遵令者斩。’
依次歃血,循至别驾韩珩。
珩乃掷剑于地,大呼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主败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缺矣!若北面而降操,吾不为也!’
众皆失色。
乌桓触曰:‘夫兴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韩珩既有志如此,听其自便。’
推珩而出。
乌桓触乃出城迎接三路军马,径来降操。
操大喜,加为镇北将军。
忽探马来报:‘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高干守住壶关口,不能下。’
操自勒兵前往。
三将接着,说干拒关难击。
操集众将共议破干之计。
荀攸曰:‘若破干,须用诈降计方可。’
操然之。
唤降将吕旷、吕翔,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吕旷等引军数十,直抵关下,叫曰:‘吾等原系袁氏旧将,不得已而降曹。曹操为人诡谲,薄待吾等;吾今还扶旧主。可疾开关相纳。’
高干未信,只教二将自上关说话。
二将卸甲弃马而入,谓干曰:‘曹军新到,可乘其军心未定,今夜劫寨。某等愿当先。’
干喜从其言,是夜教二吕当先,引万余军前去。
将至曹寨,背后喊声大震,伏兵四起。
高干知是中计,急回壶关城,乐进、李典已夺了关、高干夺路走脱,往投单于。
操领兵拒住关口,使人追袭高干。
干到单于界,正迎北番左贤王。
干下马拜伏于地,言曹操吞并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万乞救援,同力克复,以保北方。
左贤王曰:‘吾与曹操无仇,岂有侵我土地?汝欲使我结怨于曹氏耶!’
叱退高干。
干寻思无路,只得去投刘表。
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杀,将头解送曹操。
曹封琰为列侯。
并州既定,操商议西击乌桓。
曹洪等曰:‘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我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我救应不及,为祸不浅矣:请回师勿进为上。’
郭嘉曰:‘诸公所言错矣。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尚与熙兄弟犹存,不可不除。刘表坐谈之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也。’
操曰:‘奉孝之言极是。’
遂率大小三军,车数千辆,望前进发。
但见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
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
嘉此时不伏水土,卧病车上。
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嘉曰:‘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操曰:‘吾见北地崎岖,意欲回军,若何?’
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遂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
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
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
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田畴引张辽前至白狼山,正遇袁熙、袁尚会合蹋顿等数万骑前来。
张辽飞报曹操。
操自勒马登高望之,见蹋顿兵无队伍,参差不整。
操谓张辽曰:‘敌兵不整,便可击之。’乃以麾授辽。
辽引许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奋力急攻,蹋顿大乱。
辽拍马斩蹋顿于马下,余众皆降。
袁熙、袁尚引数千骑投辽东去了。
操收军入柳城,封田畴为柳亭侯,以守柳城。
畴涕泣曰:‘某负义逃窜之人耳,蒙厚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寨以邀赏禄哉!死不敢受侯爵。’
操义之,乃拜畴为议郎。
操抚慰单于人等,收得骏马万匹,即日回兵。
时天气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粮,杀马为食,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
操回至易州,重赏先曾谏者;因谓众将曰:‘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
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嘉之左右,将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郭公临亡,亲笔书此,嘱曰: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
操拆书视之,点头嗟叹。
诸人皆不知其意。
次日,夏侯惇引众人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
操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
诸将皆不肯信。
却说袁熙、袁尚引数千骑奔辽东。
辽东太守公孙康,本襄平人,武威将军公孙度之子也。
当日知袁熙、袁尚来投,遂聚本部属官商议此事。
公孙恭曰:‘袁绍在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公,曹公必重待我。’
康曰:‘只怕曹操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
恭曰:‘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
康从之,使人去探消息。
却说袁熙、袁尚至辽东,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
商议已定,乃入见公孙康。
康留于馆驿,只推有病,不即相见。
不一日,细作回报:‘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
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
相见礼毕,命坐。
时天气严寒,尚见床榻上无裀褥,谓康曰:‘愿铺坐席。’
康瞋目言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
尚大惊。
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
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时操在易州,按兵不动。
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
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
众皆暗笑。
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
使者呈上书信。
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
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之所料?’
操遂出郭嘉书以示之。
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众皆踊跃称善。
操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
亡年三十八岁,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
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操领兵还冀州,使人先扶郭嘉灵柩于许都安葬。
程昱等请曰:‘北方既定,今还许都,可早建下江南之策。’
操笑曰:‘吾有此志久矣。诸君所言,正合吾意。’
是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凭栏仰观天文。
时荀攸在侧,操指曰:‘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
攸曰:‘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正看间,忽见一道金光,从地而起。’
操下楼令人随光掘之。
正是:‘星文方向南中指,金宝旋从北地生。’
不知所得何物,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译文
曹丕趁着混乱时期娶了甄氏,这是郭嘉留下的计策,用来稳定辽东。
曹丕看到两个妇人哭泣,拔剑想要杀她们。突然看到眼前红光一片,于是他按住剑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一个妇人回答说:‘我是袁将军的妻子刘氏。’曹丕问:‘这个女子是谁?’刘氏说:‘她是袁熙的妻子甄氏。因为袁熙出镇幽州,甄氏不愿意远行,所以留在这里。’曹丕拉着这个女子走近,看到她披头散发,满脸污垢。曹丕用袖子擦去她的脸,看到甄氏肌肤如玉,貌美如花,有倾国倾城之色。于是他对刘氏说:‘我是曹丞相的儿子。愿意保护你的家庭。你不用忧虑。’于是他按剑坐在堂上。
曹操率领众将进入冀州城,将要进城门时,许攸骑马靠近,用鞭子指着城门对曹操喊道:‘阿瞒,没有我,你怎么能进入这门?’曹操大笑。众将听到这话,都感到不平。曹操到达袁绍府门前,问:‘谁曾经进入这门?’守门人回答说:‘世子在里面。’曹操叫出世子责备他。刘氏出来行礼说:‘如果不是世子,我家的财产就无法保全,我愿意献出甄氏给世子做妾。’曹操让人叫出甄氏,让她在面前跪拜。曹操看着她说:‘真是我的儿媳吗?’于是命令曹丕娶甄氏。
曹操平定了冀州后,亲自前往袁绍的墓前设祭,跪拜并哭泣得很伤心,回头对众官说:‘以前我和本初一起起兵时,本初问我:‘如果事情不顺利,我们该占据哪个地方?’我问他:‘你有什么打算?’本初说:‘我南边占据黄河,北边阻挡燕代,再加上沙漠的军队,向南争夺天下,或许可以成功。’我回答说:‘我利用天下的智力和力量,用道德来引导,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这些话就像昨天说的,而现在本初已经去世,我忍不住要流泪了!’众人都叹息。曹操用金银财宝粮食赏赐给袁绍的妻子刘氏。然后下令说:‘河北的居民遭受战乱之苦,今年全部免除租税。’一面写奏章上报朝廷;曹操自己担任冀州牧。
有一天,许褚骑马进入东门,正遇到许攸,许攸对许褚说:‘没有我,你们怎么能进出这门?’许褚生气地说:‘我们出生入死,身负血战,夺得了城池,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夸口!’许攸骂道:‘你们都是平庸之辈,哪里值得一提!’许褚大怒,拔剑杀了许攸,提着人头去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我杀了他。’曹操说:‘子远和我有旧交,所以开个玩笑,你为什么要杀他!’曹操严厉地责备了许褚,并下令厚葬许攸。然后派人四处寻找冀州的贤士。冀州的百姓说:‘骑都尉崔琰,字季珪,是清河东武城人。曾经多次向袁绍献计,但袁绍不听,因此他托病在家。’曹操立即召崔琰为本州别驾从事,并告诉他:‘昨天查看本州的户籍,总共有三十万人,可以算是一个大州。’崔琰说:‘现在天下分崩离析,九州分裂,袁氏兄弟互相争斗,冀州的百姓在野外暴露尸骨,丞相不急于关心风俗,拯救他们的苦难,却先计算户籍,难道本州的士女们期望您这样做吗?’曹操听到这话,改变了脸色,向他道歉,并把他当作上宾对待。
曹操已经平定了冀州,派人探听袁谭的消息。当时袁谭率领军队抢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地,听说袁尚败逃到中山,于是率领军队攻打中山。袁尚无心战斗,直接逃到幽州投奔袁熙。袁谭全部降服了袁尚的军队,想要再次夺取冀州。曹操派人召见袁谭,但袁谭不来。曹操大怒,派人送信断绝与袁谭的婚约,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袁谭,一直到达平原。袁谭听说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前来,派人向刘表求救。刘表请刘备商议。刘备说:‘现在曹操已经攻破冀州,兵势正盛,袁氏兄弟不久一定会被曹操擒获,救援他们没有意义;何况曹操常常有窥视荆襄的意图,我只养兵自守,不可轻举妄动。’刘表说:‘那么怎么回答他们呢?’刘备说:‘可以写信给袁氏兄弟,以和解为名,用委婉的语言拒绝他们。’刘表同意了他的建议,先派人送信给袁谭。信的大意是:‘君子避开困难,不投靠仇敌之国。前几天听说你向曹操屈膝投降,这就是忘记了先人的仇恨,抛弃了手足之情,留下了同盟的耻辱。如果冀州不和睦,你应该放下成见,顺从他们。等到事情平定之后,让天下人评判是非曲直,这不是高尚的行为吗?’又给袁尚写信说:‘青州天性急躁,容易迷惑于是非曲直。你应该先除掉曹操,以完成先父的遗恨。事情平定之后,再考虑是非曲直,不是更好吗?如果你迷惑不解,那就是韩卢、东郭在前自困,而让田父获得胜利。’袁谭收到刘表的信,知道刘表没有出兵的意思,又觉得自己不能抵挡曹操,于是放弃平原,逃到南皮。
曹操追到南皮,当时天气寒冷,河道都结冰了,粮船无法行动。曹操命令当地百姓敲冰拽船,百姓听到命令后都逃跑了。曹操大怒,想要逮捕并处决他们。百姓听说后,亲自前往军营投案。曹操说:‘如果不杀你们,我的号令就无法执行;如果杀你们,我又于心不忍:你们快去山中躲避,不要被我军士抓住。’百姓们都含泪离去。
袁谭率领军队出城,与曹军交战。两军对峙,曹操骑马出来,用鞭子指着袁谭骂道:‘我对你如此厚待,你为什么有异心?’袁谭说:‘你侵犯我的领地,夺取我的城池,依靠我的妻子,反而说我有异心!’曹操大怒,派徐晃出战。袁谭派彭安接战。两马交战,没有几回合,徐晃就在马上斩杀了彭安。袁谭军队败退,退入南皮。曹操派军队四面围住南皮。袁谭慌张,派辛评去见曹操请求投降。曹操说:‘袁谭这个小子,反复无常,我难以相信他。你的弟弟辛毗,我已经重用,你也可以留在这里。’辛评说:‘丞相错了。我听说君主贵重,臣子荣耀;君主忧愁,臣子受辱。我长期侍奉袁氏,怎么可以背叛他们!’曹操知道不能留他,于是让他回去。辛评回去见袁谭,说曹操不会接受投降。袁谭怒斥说:‘你的弟弟现在侍奉曹操,你怀有二心吗?’辛评听到这话,怒气冲冲,昏倒在地。袁谭让人扶他出去,不久就死了。袁谭也后悔了。郭图对袁谭说:‘明天把所有百姓都驱赶到前面,军队跟在后面,与曹操决一死战。’袁谭听从了他的建议。
那天晚上,曹操驱赶南皮的百姓,让他们手持刀枪听从命令。第二天天亮,曹操大开四门,军队跟在后面,百姓走在前面,喊声震天,一起涌出,直奔曹军的营寨。两军混战,从早上到中午,胜负未分,战场上尸横遍野。曹操看到没有取得完全胜利,就下马登山,亲自击鼓。看到曹操这样做,将士们奋力向前,袁谭的军队大败。被杀的百姓不计其数。曹洪挥舞着武器冲入敌阵,正遇到袁谭,挥刀乱砍,袁谭被曹洪杀在战场上。郭图看到战场混乱,急忙骑马进入城中。乐进看到这一幕,拿起弓箭,射下城壕,人和马都陷入其中。曹操带兵进入南皮,安抚百姓。
突然有一支军队到来,是袁熙的部将焦触和张南。曹操亲自带兵迎接他们。两位将领倒戈卸甲,特地来投降。曹操封他们为列侯。还有黑山贼张燕,带领十万军队来投降,曹操封他为平北将军。曹操下令将袁谭的首级悬挂出来,敢有哭丧的人就杀头。首级挂在北门外。有一个人戴着布帽,穿着破烂的衣服,在首级下哭泣。左右的人把他抓来见曹操。曹操问他,他自称是青州别驾王修,因为劝谏袁谭被驱逐,现在知道袁谭死了,所以来哭他。曹操问:“你知道我的命令吗?”王修说:“知道。”曹操问:“你不怕死吗?”王修说:“我生前接受他的任命,死后不哭,不是正义的行为。害怕死亡而忘记正义,怎么能立足于世呢!如果能收葬袁谭的尸体,我受死无怨。”曹操说:“河北的义士,怎么这么多呢!可惜袁氏不能利用他们!如果能够利用,我哪里敢正视这个地方呢!”于是命令收葬袁谭的尸体,礼遇王修,任命他为司金中郎将。曹操问他:“现在袁尚已经投靠袁熙,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去对付他们?”王修没有回答。曹操说:“你是忠臣。”曹操又问郭嘉,郭嘉说:“可以让袁氏的降将焦触、张南等人自己去攻打他们。”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派遣焦触、张南、吕旷、吕翔、马延、张顗,各自带领本部军队,分三路进攻幽州;另一方面,派遣李典、乐进与张燕会合,攻打并州,进攻高干。
袁尚和袁熙知道曹军即将到来,估计难以抵挡,于是放弃城池,带领军队,星夜逃往辽西投靠乌桓。幽州刺史乌桓触,召集幽州的官员,歃血为盟,共同商议背叛袁氏投靠曹操的事情。乌桓触首先说:“我知道曹丞相是当世英雄,现在前往投降,不遵守命令的人杀头。”依次歃血,轮到别驾韩珩。韩珩把剑扔在地上,大声说:“我受到袁公父子的深厚恩惠,现在主人失败灭亡,我既不能救,也不能死,在道义上有所欠缺!如果面向北方投降曹操,我不干!”大家都吓得脸色大变。乌桓触说:“要成就大事,就要树立大义。事情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一个人。韩珩既然有这个志向,就让他自行决定。”推韩珩出去。乌桓触于是出城迎接三路军队,直接来投降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封他为镇北将军。
突然有探马来报告说:‘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高干守在壶关口,无法攻克。’曹操亲自带兵前往。三位将领接着说,高干守关难攻。曹操召集众将共同商议破敌之计。荀攸说:‘要打败高干,必须使用诈降之计。’曹操同意了他的建议。召唤降将吕旷、吕翔,低声耳语如此这般的计划。吕旷等人带领几十人,直接抵达关口,喊道:‘我们原本是袁氏的旧将,不得已才投降曹操。曹操为人狡猾,对我们薄待;我现在要回去辅佐旧主。你们快快开关接纳我们。’高干不相信,只让两位将领上关谈话。两位将领卸下铠甲,弃马而入,对高干说:‘曹军刚刚到来,可以趁他们军心不定,今晚劫营。我们愿意当先。’高干很高兴,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天晚上让吕旷、吕翔两人当先,带领一万多军队前去。即将到达曹营时,背后突然响起巨大的喊声,伏兵四起。高干知道中了计,急忙返回壶关城,乐进、李典已经夺了关口,高干夺路而逃,投奔了单于。曹操带兵守住关口,派人追击高干。高干逃到单于的地界,正遇到北番的左贤王。高干下马跪拜在地上,说曹操吞并疆土,现在想要侵犯王子的领地,请求救援,共同击败曹操,以保北方。左贤王说:‘我和曹操没有仇恨,怎么会侵犯我的土地?你想要让我和曹氏结仇吗!’喝退了高干。高干无路可走,只能投奔刘表。走到上洛时,被都尉王琰所杀,将头颅解送给了曹操。曹操封王琰为列侯。
并州平定后,曹操商议西击乌桓。曹洪等人说:‘袁熙、袁尚兵败势穷,远逃沙漠;我们现在带兵西征,如果刘备、刘表乘虚袭击许昌,我们救援不及,祸害不浅:请撤军为上策。’郭嘉说:‘各位说得不对。主公虽然威震天下,沙漠之人因为地处偏远,一定不会有所防备;趁他们没有防备,突然袭击,一定能够取胜。而且袁绍与乌桓有恩,而袁尚和袁熙兄弟还活着,不能不除掉他们。刘表只是一个空谈的客人,他自己知道才不足以抵御刘备,重任他恐怕不能制服刘备,轻视他恐怕刘备不会为他所用。虽然国家空虚,远征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曹操说:‘奉孝的话非常正确。’于是率领大小三军,车有几千辆,向前进发。只见黄沙漫漫,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以行走。曹操有了回军的念头,向郭嘉询问。郭嘉这时水土不服,卧病在车上。曹操哭着说:‘因为我想要平定沙漠,让你远涉艰辛,以至于生病,我心何安!’郭嘉说:‘我感激丞相的大恩,即使死了也不能报答万一。’曹操说:‘我看到北地崎岖,想要回军,怎么样?’郭嘉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我们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迅速行动,不如轻装兼程出发,出其不意。但必须找到熟悉路线的人作为向导。’
于是留下郭嘉在易州养病,寻找向导官员引路。有人推荐袁绍的旧将田畴深知此地情况,曹操召见他询问。田畴说:‘这条路在秋夏之间有水,浅的地方不能通车马,深的地方不能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过白檀的险地,出空虚之地,向前接近柳城,出其不意:蹋顿可以一战而擒。’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封田畴为靖北将军,担任向导官员,作为先锋;张辽为次先锋;曹操亲自押后:轻装快马前进。
田畴引领张辽前往白狼山,正好遇到袁熙、袁尚与蹋顿等人率领数万骑兵前来。张辽飞速报告曹操。曹操勒住马匹,登上高处观望,见蹋顿的军队没有行列,参差不齐。曹操对张辽说:‘敌军不整齐,就可以攻击他们。’于是把军旗交给张辽。张辽带领许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奋力急攻,蹋顿的军队大乱。张辽骑马斩杀蹋顿于马下,其余的士兵都投降了。袁熙、袁尚带领数千骑兵逃往辽东。曹操收军进入柳城,封田畴为柳亭侯,让他守卫柳城。田畴哭泣着说:‘我是个背弃道义逃亡的人,承蒙您的大恩,让我得以保全生命,已经很幸运了;怎么可以为了得到赏赐而出卖卢龙关的堡垒呢!我死也不敢接受侯爵。’曹操认为他很有义气,于是任命他为议郎。曹操安抚了单于等人,收得骏马万匹,当天就回兵。当时天气寒冷且干旱,两百里内没有水,军队又缺粮,只能杀马为食,挖地三四十丈深,才找到水。曹操回到易州,重赏了之前劝谏他的人;他对众将说:‘我之前冒险远征,侥幸成功。虽然取得了胜利,是天意保佑,不能作为常规。你们的劝谏,是万全之策,因此给予奖赏。以后不要害怕直言。’
曹操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去世几天,灵柩停在官府里。曹操前往祭拜,大哭说:‘奉孝去世,是天要夺走我的命啊!’回头对众官员说:‘大家的年纪都和我相仿,只有奉孝年纪最小,我想把后事托付给他。没想到他中年就去世了,让我心碎!’郭嘉身边的人,把郭嘉临终前亲笔写的信呈上,说:‘郭公临终前亲笔写下这封信,嘱咐说:丞相如果听从信中的建议,辽东之事就可以解决了。’曹操拆开信查看,点头叹息。其他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第二天,夏侯惇带领众人禀报说:‘辽东太守公孙康,很久不臣服。现在袁熙、袁尚又去投奔他,必然成为后患。不如趁他们还没有行动,迅速征讨他们,辽东就可以得到。’曹操笑着说:‘不用各位出马。几天后,公孙康自然会送袁熙、袁尚的首级来。’众将都不相信。却说袁熙、袁尚带领数千骑兵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本是襄平人,武威将军公孙度的儿子。当日得知袁熙、袁尚来投奔,就召集本部属官商议此事。公孙恭说:‘袁绍在世时,就常常有吞并辽东的心思;现在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安身,来此投奔,这是鹊巢鸠占的意思。如果我们接纳他们,以后必然会相互争斗。不如诱骗他们进入城中杀掉,把首级献给曹操,曹操一定会重用我们。’康说:‘只怕曹操带兵来辽东,不如接纳袁熙、袁尚,让他们帮助我。’恭说:‘可以派人去打探。如果曹操带兵来攻,就留下袁熙、袁尚;如果不动,就杀掉他们,献给曹操。’康同意了,派人去打探消息。
却说袁熙、袁尚到达辽东,两人秘密商议说:‘辽东军队有数万,足以和曹操抗衡。现在我们先投奔他们,以后再杀掉公孙康,夺取他的地盘,养精蓄锐对抗中原,可以再次收复河北。’商议已定,就进见公孙康。康让他们住在驿站,借口生病,不立即见面。不久,密探回报说:‘曹操的军队驻扎在易州,没有进攻辽东的意思。’公孙康非常高兴,于是先在墙壁的衣橱中埋伏下刀斧手,让袁熙、袁尚进入。见面礼毕,让他们坐下。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袁尚看到床榻上没有垫子,就对康说:‘希望铺上坐席。’康瞪眼说:‘你们二人的头颅,将要走万里路!还什么坐席!’袁尚大惊。康喝道:‘左右的人,为什么不行动!’刀斧手冲出来,就在坐席上砍下了袁熙、袁尚的头,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当时曹操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说:‘如果不攻打辽东,就应该回许昌。恐怕刘表会生心。’曹操说:‘等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就回兵。’众人都暗自嘲笑。突然报告说辽东的公孙康派人送来了袁熙、袁尚的首级,众人都大吃一惊。使者呈上书信。曹操大笑说:‘不出奉孝所料!’重赏了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众官员问:‘为什么不出奉孝所料?’曹操就拿出郭嘉的信给大家看。信中大致说:‘现在听说袁熙、袁尚去投奔辽东,丞相千万不能出兵。公孙康长期害怕袁氏吞并,袁熙、袁尚去投奔他,他一定会怀疑。如果我们出兵攻击,他们一定会合力抵抗,难以攻下;如果我们缓攻,公孙康和袁氏一定会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趋势。’众人都欢呼称好。曹操带领众官员再次在郭嘉的灵前设祭。郭嘉去世时三十八岁,跟随出征十一年,立下许多奇功。后来有人作诗赞颂他:‘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曹操带领军队返回冀州,派人先把郭嘉的灵柩送到许昌安葬。
程昱等人请求说:‘北方已经平定,现在回到许昌,可以早点制定攻打江南的策略。’曹操笑着说:‘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了。你们说的话,正合我意。’那天晚上,他住在冀州城东角楼上,靠着栏杆仰望天文。当时荀攸在旁边,曹操指着天说:‘南方的旺气很浓,恐怕现在还不能图谋。’攸说:‘以丞相的天威,没有什么不能征服的!’正在观察时,突然看到一道金光从地下升起。攸说:‘这地下一定有宝物。’曹操下楼,让人跟着金光挖掘。正是:星文指向南中指,金宝从北地生。不知道得到了什么,且听下文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注解
曹丕: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位皇帝,曹操之子。
甄氏:甄氏,原为袁熙的妻子,后来成为曹丕的妃子。
郭嘉:曹操的重要谋士,以智谋著称。
辽东: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辽宁省东部地区。
袁将军:袁将军,指袁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渡之战中与曹操对抗。
刘氏:刘氏,袁绍的妻子,后来成为曹操的养女。
袁熙:袁熙是袁绍的儿子,与袁尚争夺袁绍的遗产。
幽州:幽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冀州: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河北省中南部。
许攸:许攸,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曹操的部将,以智谋著称。
阿瞒:阿瞒,曹操的小名,由许攸在曹操面前称呼。
本初:本初,袁绍的字,袁绍自称本初将军。
河:河,指黄河,古代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燕代:燕代,古代地名,燕指今天的北京地区,代指今天的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
沙漠:沙漠是指沙漠地区,古代指边疆或荒凉之地。
道:道,指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治国理念。
许褚:许褚,字仲康,曹操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子远:子远,许攸的字。
崔琰:崔琰,字季珪,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曹操的部将。
袁绍: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官渡之战中与曹操对抗。
袁尚:袁尚,袁绍之子,官渡之战后成为袁绍的继承者。
袁谭:袁谭是袁绍的儿子,袁绍死后,袁谭与袁尚争夺袁绍的遗产和势力。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与曹操、孙权并称三足鼎立。
玄德:玄德,刘备的字,东汉末年群雄之一,蜀汉的开国皇帝。
平原:平原,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北部地区。
南皮:南皮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南皮县,历史上是曹操与袁谭交战的重要地点。
徐晃:徐晃,字公明,曹操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彭安:彭安,袁谭的部将。
辛评:辛评,袁谭的部将。
辛毗:辛毗,辛评的弟弟,曹操的部将。
郭图:郭图是袁绍的谋士,后来成为袁谭的谋士。
刀枪:刀和枪是古代的两种主要武器,分别用于近战和远程攻击。
曹寨:曹寨指的是曹操的军营。
辰至午:辰至午指的是从早晨到中午的时间段,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辰时为上午七点到九点,午时为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曹洪: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曹操的亲信将领之一。
乐进:乐进是曹操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焦触:焦触是袁熙的部将。
张南:张南是袁熙的部将。
列侯:列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是封建社会中的贵族。
黑山贼:黑山贼是指古代活动在黑山一带的盗贼。
张燕:张燕是黑山贼的首领,后来投降曹操。
平北将军:平北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职务,负责北方边疆的军事。
首级:首级指的是敌人的首级,古代战争中常以此作为战功的证明。
青州别驾:青州别驾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青州的行政事务。
王修:王修是青州别驾,因谏袁谭被逐。
辟命:辟命是指古代官府对人才的征召。
司金中郎将:司金中郎将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财政。
乌桓:乌桓是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歃血:歃血是指古代的一种盟誓仪式,用血涂在口边以示诚意。
别驾:别驾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地方行政。
韩珩:韩珩是幽州别驾,因忠于袁绍而不降曹操。
镇北将军:镇北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职务,负责北方边疆的军事。
并州:并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一带。
壶关口:壶关口是古代的一个关隘,位于壶口山,是并州的重要关口。
单于:单于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首领称号。
上洛:上洛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洛南县。
都尉:都尉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职务,负责一定地区的军事。
王琰:王琰是刘表的部将,后来投降曹操。
疆土:疆土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领土。
易州:易州是古代的一个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西部。
田畴:田畴,东汉末年人物,因避难而隐居,后因曹操征讨乌桓有功,被曹操封为柳亭侯。
卢龙口:卢龙口是古代的一个关口,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白檀:白檀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柳城:柳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蹋顿:乌桓首领,曾协助袁熙、袁尚对抗曹操。
白狼山: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是古代战争的重要战场。
袁熙、袁尚:袁绍的儿子,袁绍死后,兄弟二人争夺继承权,后投靠乌桓蹋顿。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
许褚、于禁、徐晃:曹操麾下著名将领,参与多次战役。
公孙康:辽东太守,曾协助曹操击败袁熙、袁尚。
襄平: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辽阳市。
公孙度:辽东太守,公孙康的父亲。
郭嘉书:郭嘉临终前写给曹操的书信,内容涉及对辽东形势的分析。
许都:曹操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
荀攸:曹操的重要谋士,以智谋著称。
天文:古代指天象,常用于占卜吉凶。
金光:指地下的金属光泽,常被古人视为吉祥之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评注
田畴引张辽前至白狼山,正遇袁熙、袁尚会合蹋顿等数万骑前来。
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田畴作为向导,引张辽至战场,突显了战争的突发性和紧张性。
张辽飞报曹操。
张辽的快速行动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机敏,同时也展现了曹操军队中信息的快速传递。
操自勒马登高望之,见蹋顿兵无队伍,参差不整。
曹操的观察力极为敏锐,他登高望敌,发现敌军混乱无序,为接下来的战略部署提供了依据。
操谓张辽曰:‘敌兵不整,便可击之。’乃以麾授辽。
曹操果断的下令,授予张辽指挥权,体现了曹操对张辽的信任和战略眼光。
辽引许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奋力急攻,蹋顿大乱。
此句展现了张辽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通过分兵四路,迅速击溃敌人。
辽拍马斩蹋顿于马下,余众皆降。
张辽的英勇表现和战斗成果,彰显了曹军士兵的战斗力。
袁熙、袁尚引数千骑投辽东去了。
袁氏兄弟的逃亡,反映了战败后的无路可走。
操收军入柳城,封田畴为柳亭侯,以守柳城。
曹操对田畴的封赏,既是对其忠诚的肯定,也是对人才的重视。
畴涕泣曰:‘某负义逃窜之人耳,蒙厚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寨以邀赏禄哉!死不敢受侯爵。’
田畴的谦逊和忠诚,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操义之,乃拜畴为议郎。
曹操对田畴的尊重和信任,进一步凸显了曹操的仁义。
操抚慰单于人等,收得骏马万匹,即日回兵。
曹操的抚慰和收获,展现了其政治和军事才能。
时天气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粮,杀马为食,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
此句描绘了军队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也反映了曹操军队的坚韧不拔。
操回至易州,重赏先曾谏者;因谓众将曰:‘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曹操的谦虚和对谏言的重视,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曹操对郭嘉的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肯定,体现了曹操对人才的珍视。
嘉之左右,将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郭公临亡,亲笔书此,嘱曰: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
郭嘉的遗书,为曹操解决了辽东问题,也体现了郭嘉的远见。
操拆书视之,点头嗟叹。
曹操对郭嘉遗书的认可,表明他对郭嘉的信任。
诸人皆不知其意。
次日,夏侯惇引众人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
夏侯惇的建议,反映了曹操军队中不同的战略观点。
操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
曹操的自信和预见,展现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诸将皆不肯信。
袁熙、袁尚引数千骑奔辽东。
袁氏兄弟的逃亡,反映了战败后的无路可走。
辽东太守公孙康,本襄平人,武威将军公孙度之子也。
此句介绍了公孙康的背景,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当日知袁熙、袁尚来投,遂聚本部属官商议此事。
公孙康的谨慎和谋略,为后续的计策提供了基础。
公孙恭曰:‘袁绍在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公,曹公必重待我。’
公孙恭的建议,体现了辽东内部的矛盾和策略。
康曰:‘只怕曹操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
公孙康的考虑更为周全,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恭曰:‘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
公孙恭的策略,体现了辽东内部对曹操的态度。
康从之,使人去探消息。
袁熙、袁尚至辽东,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
袁熙、袁尚的密议,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规划。
商议已定,乃入见公孙康。
袁熙、袁尚的行动,体现了他们的决心。
康留于馆驿,只推有病,不即相见。
公孙康的拖延,为后续的计策提供了机会。
不一日,细作回报:‘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
细作的消息,为公孙康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
公孙康的果断和计谋,体现了他的政治手腕。
相见礼毕,命坐。
此句描绘了袁熙、袁尚与公孙康的见面场景。
时天气严寒,尚见床榻上无裀褥,谓康曰:‘愿铺坐席。’
袁尚的请求,反映了辽东的贫困。
康瞋目言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
公孙康的严厉,体现了他的决断力。
尚大惊。
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公孙康的行动,体现了他的果断和智慧。
时操在易州,按兵不动。
曹操的按兵不动,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
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刘表生心。’
夏侯惇的建议,反映了曹操军队中不同的战略观点。
操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
曹操的决策,体现了他的自信和预见。
众皆暗笑。
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
使者呈上书信。
曹操对公孙康的信任,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
曹操的自信和预见,展现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曹操的封赏,体现了他的仁义和对人才的重视。
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之所料?’
曹操的回答,体现了他对郭嘉的信任。
操遂出郭嘉书以示之。
曹操展示郭嘉的书信,体现了他对郭嘉的尊重。
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郭嘉的书信,为曹操解决了辽东问题,也体现了郭嘉的远见。
众皆踊跃称善。
曹操的决策,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操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
曹操对郭嘉的纪念,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珍视。
亡年三十八岁,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
此句对郭嘉的生平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后人有诗赞曰:‘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此诗对郭嘉的才华和贡献进行了高度评价。
操领兵还冀州,使人先扶郭嘉灵柩于许都安葬。
曹操对郭嘉的尊重和纪念,体现了他的仁义。
程昱等请曰:‘北方既定,今还许都,可早建下江南之策。’
程昱的建议,反映了曹操军队中不同的战略观点。
操笑曰:‘吾有此志久矣。诸君所言,正合吾意。’
曹操的自信和预见,展现了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是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凭栏仰观天文。
曹操的观察天文,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时荀攸在侧,操指曰:‘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
荀攸的提醒,反映了曹操军队中不同的战略观点。
攸曰:‘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正看间,忽见一道金光,从地而起。’
荀攸的观察,为曹操提供了新的线索。
操下楼令人随光掘之。
曹操的行动,体现了他的果断和决策能力。
正是:星文方向南中指,金宝旋从北地生。
此句反映了曹操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