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四-诗中用茱萸字-原文
刘梦得云:‘诗中用茱萸字者凡三人。’
杜甫云:‘醉把茱萸子细看’,
王维云:‘插遍茱萸少一人’,
朱放云:‘学他年少插茱萸’,
三君所用,杜公为优。
予观唐人七言,用此者又十余家,漫录于后。
王昌龄‘茱萸插鬓花宜寿’,
戴叔伦‘插鬓茱萸来未尽’,
卢纶‘茱萸一朵映华簪’,
权德舆‘酒泛茱萸晚易曛’,
白居易‘舞鬟摆落茱萸房’,
‘茱萸色浅未经霜’,
杨衡‘强插茱萸随众人’,
张谔‘茱萸凡作几年新’;
耿湋‘发稀那敢插茱萸’,
刘商‘邮筒不解献茱萸’,
崔橹‘茱萸冷吹溪口香’,
周贺‘茱萸城里一尊前’,
比之杜句,真不侔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四-诗中用茱萸字-译文
刘梦得说:‘在诗中使用茱萸字的有三位诗人。杜甫说“醉后仔细看茱萸子”,王维说“插遍茱萸却少一人”,朱放说“学他年少时插茱萸”,这三位诗人中,杜甫的诗最好。’我看唐代人的七言诗,使用茱萸字的有十多家,以下随便记录了一些。
王昌龄的诗句是‘茱萸插在鬓上花,宜长寿’;戴叔伦的诗句是‘插在鬓上的茱萸还没有插完’;卢纶的诗句是‘茱萸一朵映照着华美的簪子’;权德舆的诗句是‘酒中泛起茱萸,晚上容易变暗’;白居易的诗句是‘舞动的发髻摇落了茱萸房’,还有‘茱萸的颜色浅,还没有经过霜’;杨衡的诗句是‘勉强插茱萸,跟着众人’;张谔的诗句是‘茱萸是几年新做的’;耿湋的诗句是‘头发稀疏,不敢插茱萸’;刘商的诗句是‘邮筒不理解要送茱萸’;崔橹的诗句是‘茱萸冷风吹过溪口,香气四溢’;周贺的诗句是‘城里的茱萸,放在酒杯前’。与杜甫的诗句相比,真的差远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四-诗中用茱萸字-注解
刘梦得:刘梦得指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茱萸:茱萸是一种常绿灌木,其果实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在古代文学中,茱萸常与重阳节相联系,象征着避邪驱灾。
杜甫: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内容广泛,情感深沉,反映社会现实。
王维: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朱放:朱放,唐代诗人,与杜甫、王维等诗人有交往。
七言:七言是指每句诗由七个字组成的诗歌形式,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常见形式。
漫录:漫录指的是随意记录,没有固定顺序或规则地记录。
王昌龄: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戴叔伦:戴叔伦,唐代诗人,与杜甫、王维等诗人有交往。
卢纶:卢纶,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权德舆:权德舆,唐代文学家,曾任宰相。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通俗易懂的诗风著称。
杨衡:杨衡,唐代诗人,与杜甫、王维等诗人有交往。
张谔:张谔,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耿湋:耿湋,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刘商:刘商,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崔橹:崔橹,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周贺:周贺,唐代诗人,与杜甫、王维等诗人有交往。
侔:侔,相等,这里指比不上,不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四-诗中用茱萸字-评注
刘梦得在这段古文中首先提到了诗中用茱萸字的诗人,这体现了古人对茱萸这一意象的重视。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常被用来象征长寿、避邪等意义。
杜甫的‘醉把茱萸子细看’中,‘醉’字与‘茱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细看’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对茱萸的珍视,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沉思。刘梦得认为此句为三句中最优,可见其对杜甫诗句的推崇。
王维的‘插遍茱萸少一人’则通过‘插遍’二字,展现了诗人对茱萸的热爱与执着,而‘少一人’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句更具深度。
朱放的‘学他年少插茱萸’中,‘学他’二字表明了诗人对前人的崇敬,而‘年少’则体现了茱萸与青春、活力之间的联系。
在接下来的列举中,王昌龄、戴叔伦、卢纶等人的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茱萸的意象。如王昌龄的‘茱萸插鬓花宜寿’,将茱萸与长寿、健康联系在一起;戴叔伦的‘插鬓茱萸来未尽’,则通过‘未尽’二字,传达了诗人对茱萸的眷恋。
白居易的‘舞鬟摆落茱萸房’和‘茱萸色浅未经霜’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茱萸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杨衡的‘强插茱萸随众人’和‘茱萸凡作几年新’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茱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茱萸的依赖。
耿湋、刘商、崔橹、周贺等人的诗句,则从不同的情感出发,或表达了对茱萸的赞美,或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如崔橹的‘茱萸冷吹溪口香’,以‘冷’字突出了茱萸的清冷之美。
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诗人们对茱萸的描绘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茱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些诗句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命、自然、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