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

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原文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禘,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

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

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然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

遭横逆机阱,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译文

士人在世,看待富贵和利益,应当像戏曲中的参军演员一样,当他正襟危坐,吟咏诗句,其他演员鞠躬听从他的命令,戏演完也就结束了。看到繁华美丽的事物,应当像老人对待节令变化一样。以元宵节和清明节为例,年轻人正值壮年,白天黑夜都在外出游玩,好像总怕时间不够用,灯会结束、花朵凋谢,就总是惆怅地过了好几天都忘不掉;而老人则不是这样,他从不会把喜悦或忧伤放在心上。

看到金珠和珍宝,应当像小孩子玩弄戏具一样,当它们杂乱地摆放在面前,看起来似乎很吸引人,就随手丢弃它们,心中没有任何留恋。遇到挫折和陷阱,应当像醉酒的人受到责骂和侮辱一样,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酒醒之后,那些曾经对我造成伤害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再影响我,有什么可以增加或减少的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注解

士之处世:士,指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这里指的是有品德、有学问的人。处世,指在社会上生活、行事。

视富贵利禄:视,看待;富贵利禄,指财富和地位。

优伶:优伶,古代对演员的称呼,这里比喻那些追求富贵利禄的人。

参军:参军,古代官名,这里指演员在戏中扮演的角色。

据几正坐:据几,靠着几案;正坐,端正地坐着。

噫呜诃禘:噫呜,模仿声音;诃禘,模仿动作,这里指演员在戏中的表演。

群优拱而听命:群优,许多演员;拱而听命,恭敬地听从指挥。

戏罢则亦已矣:戏罢,戏演完;亦已矣,也就这样了,表示事情已经结束。

纷华盛丽:纷华,繁华;盛丽,华丽。

抚节物:抚,抚弄;节物,季节变化中的景物。

以上元,清明言之:以上元、清明为例,上元指元宵节,清明指清明节,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少年壮盛:少年,年轻人;壮盛,强壮而充满活力。

昼夜出游:昼夜,白天和夜晚;出游,外出游玩。

若恐不暇:若,好像;恐,担心;不暇,来不及。

灯收花暮:灯收,灯会结束;花暮,花朵凋谢,指春天过去。

怅然移日不能忘:怅然,失意的样子;移日,一天天过去;不能忘,难以忘记。

老人:指年纪大的人。

欣戚:高兴和悲伤,这里指情感上的变化。

金珠珍玩:金珠,黄金和珍珠;珍玩,珍贵的玩物。

小儿:小孩子。

杂然前陈:杂然,杂乱的样子;前陈,摆在面前。

委之以去:委,丢弃;以去,离开。

了无恋想:了无,完全没有;恋想,留恋和想念。

横逆机阱:横逆,蛮横无理;机阱,陷阱。

醉人:喝醉酒的人。

骂辱:责骂和侮辱。

耳无所闻,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听不到任何声音;目无所见,看不到任何东西,形容完全失去了感觉。

酒醒之后:喝醉酒后清醒过来。

所以为我者自若也:所以为我者,指那些对我造成伤害的人;自若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何所加损哉:何所,哪里;加损,增加或减少损失,这里指对个人没有任何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评注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禘,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

此句以优伶之角色比喻士人对待富贵利禄的态度,意在说明士人应保持超然物外的境界。优伶在戏台上扮演各种角色,虽然表演得生动有趣,但戏罢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如同富贵利禄,虽一时显赫,但终究是过眼云烟。此比喻揭示了士人应保持的淡泊名利的心态。

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

此句通过对比少年与老人的态度,阐述了对待纷华盛丽的正确态度。少年时,面对繁华景象,容易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而老人则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不为所动。此比喻强调了保持内心平静,不被外界诱惑所左右的重要性。

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然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

此句以小儿玩弄戏剧比喻对待金珠珍玩的态度。小儿玩弄戏剧,虽然眼前之物看似可爱,但很快就会厌倦,将其抛弃。此比喻告诫人们,对待物质财富应保持淡然,不可过分追求。

遭横逆机阱,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

此句以醉酒之人受辱为喻,说明在遭遇逆境时,应保持冷静,不为外界干扰所动。醉酒之人受辱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受之辱自然消失。此比喻告诫人们,在逆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干扰所左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四-士之处世》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20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