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士禛(1634年-1711年),清代文学家、学者、书法家。王士禛的《容斋随笔》是其散文作品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反映了他在文学、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深刻思考。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7世纪末)。
内容简要:《容斋随笔》是王士禛的散文集,内容包括他对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随笔。书中通过生动的笔触与细腻的思考,呈现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涵盖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王士禛的散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尤其在文学评论、艺术鉴赏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通过《容斋随笔》,王士禛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艺术、历史的深刻理解,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续树萱录-原文
顷在秘阁抄书,得《续树萱录》一卷,其中载隐君子元撰夜见吴王夫差,与唐诸诗人吟咏事。
李翰林诗曰:“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间燕子三见归。”
张司业曰:“绿头鸭儿咂萍藻,采莲女郎笑花老。”
杜舍人曰:“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沿阶贴乱红。”
三人皆全篇。
杜工部曰:“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
白少傅曰:“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翁未觉秋。”
李贺曰:“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壁。”
三人皆未终篇。
细味其体格语句,往往逼真。
后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
关子东为秦集予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正谓是也。
何子楚云:“《续萱录》乃王性之所作,而托名他人。”
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喻,一曰全若虚,一曰元撰,详命名之久,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续树萱录-译文
不久前我在秘阁抄书时,找到了《续树萱录》这本书,里面记载了隐士元撰在夜晚见到吴王夫差,并与唐朝的诗人一起吟诗咏唱的事情。李白写的诗说:‘荷花上的露水很浓,红艳的花瓣压弯了枝条,幽静的鸟儿在秋天的花朵旁边啼叫。玉人离去后马还没有回来,燕子已经在梁间飞了三次回来了。’张籍写的诗说:‘绿色的头鸭在啄食水草,采莲的姑娘笑着看花已经老了。’杜甫写的诗说:‘夜晚战斗的鼓声和号角声在北窗的风中响起,霜冻的叶子沿着台阶贴着凌乱的红色。’这三个人都完成了整首诗。杜甫(这里指杜甫,而不是杜工部)写的诗说:‘紫色的领口宽大的袍子,用过滤酒巾过滤酒,江边悠闲地过着闲散的生活。’白居易写的诗说:‘如果不是霜冻的叶子离开了树林,老翁可能还没有感觉到秋天的到来。’李贺写的诗说:‘鱼鳞般的瓦片排列着嫩绿色的天空,露水中的桂花梢头挂着一团寒气。’这三个人都没有完成整首诗。仔细品味他们的诗体和语句,常常感到非常逼真。后来我阅读了《秦少游集》,里面有《秋兴》九首,都是模仿唐朝人的诗,前面提到的诗都在里面。关子东在谈论秦少游的集子时对我说‘模仿古人的几篇诗,非常完美地模仿了唐朝人的风格’,说的就是这些诗。何子楚说:‘《续树萱录》是王性之写的,但是假托了别人的名字。’现在这本书中只有三件事,一是贾博喻,一是全若虚,一是元撰,名字的由来已久,大概是从诸子虚、亡是公那里借用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续树萱录-注解
秘阁:秘阁是古代宫廷中的藏书阁,是收藏国家重要文献和秘籍的地方。
续树萱录:《续树萱录》是宋代王性之所作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载了作者与当时文人的交往和所闻之事。
隐君子:隐君子指隐居的文人,这里可能是指元撰的隐居身份。
吴王夫差: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是指元撰在梦中与吴王夫差相遇。
唐诸诗人:唐诸诗人指唐代诸多著名的诗人。
李翰林:李翰林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里可能是指李白的作品。
芙蓉: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这里指荷花。
幽禽:幽禽指生活在幽静地方的鸟类。
玉人:玉人指美貌的女子。
梁间燕子:梁间燕子指在屋梁间筑巢的燕子。
张司业:张司业是指唐代诗人张籍。
绿头鸭儿:绿头鸭儿指头部为绿色的鸭子。
萍藻:萍藻指浮萍和藻类植物。
采莲女郎:采莲女郎指采摘莲花的女子。
杜舍人:杜舍人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鼓鼙:鼓鼙指战鼓和鼙鼓,这里指战争。
霜叶:霜叶指被霜打过的树叶。
沿阶贴乱红:沿阶贴乱红指树叶在台阶上铺成的一片红色。
杜工部:杜工部是指杜甫,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
紫领宽袍:紫领宽袍指官员的服饰,这里可能是指杜甫的形象。
漉酒巾:漉酒巾指过滤酒的工具。
江头萧散:江头萧散指在江边悠闲自在的样子。
白少傅:白少傅是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李贺: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想象奇特、语言华丽著称。
鱼鳞甃:鱼鳞甃指用鱼鳞状瓦片铺成的屋顶。
露桂梢寒:露桂梢寒指桂花上挂着露水,显得寒冷。
关子东:关子东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文人。
秦少游集:《秦少游集》是指宋代文人秦观的诗文集。
秋兴:《秋兴》是秦观的一组诗歌作品,共有九首。
拟古:拟古指模仿古代文人的风格或作品。
子虚、亡是公:子虚、亡是公是《史记》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是指《续树萱录》中的虚构人物命名来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容斋随笔-卷十六-续树萱录-评注
顷在秘阁抄书,得《续树萱录》一卷,其中载隐君子元撰夜见吴王夫差,与唐诸诗人吟咏事。
此句开篇点题,揭示了《续树萱录》的来源和内容。‘秘阁’指古代皇家藏书的地方,‘抄书’则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献的尊重和整理。‘隐君子’和‘吴王夫差’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也为后续的吟咏提供了背景。‘夜见’二字,更是为整个场景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李翰林诗曰:‘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间燕子三见归。’
李翰林的诗句以‘芙蓉’、‘红’、‘幽禽’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通过‘露浓’、‘感秋’等词语,传达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玉人’、‘梁间燕子’等形象的运用,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
张司业曰:‘绿头鸭儿咂萍藻,采莲女郎笑花老。’
张司业的诗句以‘绿头鸭儿’、‘萍藻’、‘采莲女郎’等形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咂萍藻’、‘笑花老’等词语,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杜舍人曰:‘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沿阶贴乱红。’
杜舍人的诗句以‘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季节变化的场景。‘沿阶贴乱红’的描写,则将战争与自然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三人皆全篇。
‘三人皆全篇’表明了李翰林、张司业、杜舍人的诗句都完整地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杜工部曰:‘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
杜工部的诗句以‘紫领宽袍’、‘漉酒巾’、‘江头’等意象,描绘了一位闲适的人物形象。‘萧散’二字,既体现了人物的气质,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白少傅曰:‘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翁未觉秋。’
白少傅的诗句以‘霜叶’、‘林去’、‘翁’等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未觉秋’的表述,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理解。
李贺曰:‘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壁。’
李贺的诗句以‘鱼鳞甃’、‘嫩碧’、‘露桂’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秋日景象。‘寒挂团壁’的描写,则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人皆未终篇。
‘三人皆未终篇’表明了李贺、杜工部、白少傅的诗句并未完整地展现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生活的感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细味其体格语句,往往逼真。
此句总结了前文所述诗句的特点,‘逼真’二字既体现了诗句的真实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
后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
此句说明了《秦少游集》中的《秋兴》九首诗,都是模仿唐代诗人的作品,并且与《续树萱录》中所载的诗句有着相似之处。
关子东为秦集予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正谓是也。
关子东的评价表明,《秦少游集》中的《秋兴》九首诗,在模仿唐代诗人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曲尽唐人之体’是对诗人才华的高度赞誉。
何子楚云:‘《续萱录》乃王性之所作,而托名他人。’
何子楚的观点提出了《续树萱录》的作者问题,认为其作者并非表面上所写的隐君子元撰,而是另有其人。
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喻,一曰全若虚,一曰元撰,详命名之久,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此句进一步解释了《续树萱录》中三位的命名由来,认为这些命名与古代的‘子虚’、‘亡是公’有关,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传承。